西汉实行了什么地方行政制度?产生了什么消极结果?汉武帝采取了什么措施

要简单回答,谢谢

一 西汉初期是诸侯封国(王国和侯国)和郡县并存的局面。有人称之为“郡国制”
二 消极后果:中央政权被削弱,地方政权强大,逐渐威胁到中央统治。

三 汉武帝时设置“州”为监察区域,监察长官为“刺史”。刺史品级不高,但代表皇帝,所以地位很高,可以监察地方行政高官。同时,施行“推恩令”等措施,削弱诸侯国。使诸侯国越来越小,越来越弱。
到后期,州逐渐成为行政区域,地位高于郡县。至此,汉朝行政部门由大到小为国家——州——郡——县。刺史也逐渐成为地方行政长官。东汉后期,州的长官有时称为“刺史”,有时称为“州牧”
(简述)汉武帝时,一方面通过推恩令削弱地方诸侯势力,另一方面将全国分为十三个监察区域,即州。由中央定期派刺史到地方监察。后在东汉后期,州成为了地方行政机构。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10-20
西汉初刘邦采取郡国并行制。其产生的弊端就是导致后来汉景帝时的“七国之乱”。汉武帝采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建立中朝,设置刺史,实行“推恩令”。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0-10-20
郡国并行制
汉在实行郡县制的同时,又有封国制的存在,这是同秦最大的相异之处。 西汉古钱
早在楚汉战争时间,刘邦为了分化项羽的阵营,壮大自己的力量,曾封韩信、英布等为王,这些人因为非刘姓,故称"异姓"。由于异姓王非刘邦嫡系,又雄踞一方,在封立后数年之中,他们相继被诛除殆尽。 与此同时,刘邦又大封他的子弟为王,称为"同姓王",高于列侯。当时封立的"同姓王"共有9国,他们在封国内是国君,权力很大,其政权与中央基本相同,除太傅和丞相由中央任命外,自御史大夫以下的各级官吏,都由诸侯王自己任命。诸侯王还有一定的军权、财权等。 史称"郡国并行制"。

汉高祖刘邦建汉之初,中央机构继承秦制,皇帝之下设三公九卿。在地方上则实行“郡国并行制”,即一方面设郡,另一方面分封同姓和异姓子弟为王,建立诸侯国。诸侯国后来逐渐成为割据一方的地方势力。
文帝、景帝时,为消除地方势力对中央的威胁,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文帝采纳贾谊“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建议,把齐国分成六个小王国,把淮南国分为三个小王国,以削弱其力量;景帝采纳晁错“削藩”的建议,削减了几个诸侯王的封区,导致了以吴王刘濞为首的“七国之乱”。
“七国之乱”平定后,景帝下令取消了诸侯王的治民权,又减缩诸侯王的统治机构,降低王国官职的等级,使之成为中央直接管理的一级地方行政单位,基本上解决了刘邦实行诸侯王制度的弊病,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
第3个回答  2010-10-20
西汉中央和地方的行政制度各叫什么? 中央行政制度: 三公九卿制:始于汉武帝进一步削在王侯权势,通过实行“推恩令”等措施,基本上解决了王国问题
第4个回答  2010-10-20
简单点就是藩王制,导致王权不集中,容易出现叛乱。汉武帝就消藩,加强王权。

西汉实行了什么地方行政制度?产生了什么消极结果?汉武帝采取了什么措...
一 西汉初期是诸侯封国(王国和侯国)和郡县并存的局面。有人称之为“郡国制”二 消极后果:中央政权被削弱,地方政权强大,逐渐威胁到中央统治。三 汉武帝时设置“州”为监察区域,监察长官为“刺史”。刺史品级不高,但代表皇帝,所以地位很高,可以监察地方行政高官。同时,施行“推恩令”等措施,削...

西汉初年有哪些地方行政制度?导致什么问题?有是怎样解决的?这些说
在西汉初年,实行了分封制和郡县制并行的行政体制。分封制导致了诸侯王的权力过大,地方割据的现象严重,最终在汉景帝时期引发了七王之乱。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汉武帝采纳了主父偃的建议,实施了推恩令,通过这一政策逐渐削弱了诸侯国的实力,加强了中央集权。分封制与宗法制紧密相连,主要基于血缘关系进...

西汉初年有哪些地方行政制度?导致什么问题?有是怎样解决的?这些说
分封制和郡县制并行,在汉景帝时期导致了七王之乱,后来汉武帝接受主父偃的推恩令,让诸侯国势力越来越弱。说明郡县制比分封制更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统治。分封制与宗法制相联系的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郡县制是在国家大一统的条件下实现的是按照地域划分的。分封的诸侯王位世袭并拥有封地;郡县长官由皇帝...

...时期的地方行政制度被形容成斑马线,这制度是什么?带来的危害和措_百...
汉初恢复封建制,同时又施行郡县制,使郡国杂处,以相牵制,对维护中央集权和国家统一起到积极作用。中国历史上自三国开始直至最后一个王朝清朝,各个时期国家行政区划管理上不同程度实行了“封建制度”,但分封不是主体;各个朝代政权稳定以后,封国与侯国实际成了行政区划体系之一,或形式上分封;即使存在...

西汉和北宋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
西汉建立后,实行郡国并行制,导致了王国问题的出现,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面临严峻的挑战。为解决王国问题,汉景帝在削藩的基础上,平定西汉七国之乱,收回王国官吏任免权。汉武帝时,又颁布了推恩令及其他举措,解除了王国的威胁。武帝又接受了董仲舒的建议,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终于找到...

汉朝时期,统治者采取哪些措施巩固封建的中央集权制度
西汉建立后,实行郡国并行制,导致了王国问题的出现,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面临严峻的挑战。为解决王国问题,汉景帝在削藩的基础上,平定西汉七国之乱,收回王国官吏任免权。汉武帝时,又颁布了推恩令及其他举措,解除了王国的威胁。武帝又接受了董仲舒的建议,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终于找到...

西汉初期地方行政机构制度有何特点,汉武帝后期发生了什么变化
西汉初期是诸侯封国(王国和侯国)和郡县并存的局面。有人称之为“郡国制”汉武帝时设置“州”为监察区域,监察长官为“刺史”。刺史品级不高,但代表皇帝,所以地位很高,可以监察地方行政高官。同时,施行“推恩令”等措施,削弱诸侯国。使诸侯国越来越小,越来越弱。到后期,州逐渐成为行政区域,地位...

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采取了什么措施
1.西汉:初期实行郡国并行制,后削弱王国势力,解除诸侯王军政大权;分全国为13个监察区,加强对地方的监督控制.2.行省制度.各行省的重大民政事务,必须呈报中书省;军政要务则需呈报枢密院.没有来自中央的诏旨,行政官员既不能更改赋税征收制度,也不得调动军队.行省官员还要定期觐见皇帝述职.为了保证行省...

西汉中央和地方的行政制度各叫什么?
一、中央制度:三公九卿制 西汉实行三公九卿制,始于秦,目的在于加强中央集权,其特点是确立皇权至高无上地位,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三公”与分掌国家朝廷各项行政事务 “九卿”职权分开,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起步的标志,对以后历代王朝的政治体制产生了深远影响。汉武帝时改革了中央官制,把中央官员分...

西汉郡国并行制实施后产生了怎样严重的后果?
加强了中央的统治,基本解决了西汉郡国并行制的弊端。真正使诸王领域愈来愈小的并不是西汉郡国并行制,而是汉武帝的推恩令。郡国并行制度一直延续到了清朝,不同的是后面朝代的分封只有其名没有其权。历代统治者都在不懈的加强自身的统治,这使得中国封建社会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