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中华民族历史与精神 大纲 重点

我们这周要考中华民族历史与精神这门课。。。开卷 没课本 求资料。。。。。。
有没有那种直接重点的东西。。。印出来做资料拿到考场上抄那样。。。

第1个回答  2010-11-10
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就是我们的民族精神!在反对民族分裂、抗击外来侵略,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中,表现出的不畏强暴、勇往直前、前赴后继、舍生忘死、坚贞不屈的精神,就是我们的民族精神!
回顾历史,我们可以看到,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为团结捍卫国家主权,维护民族尊严,我们的祖先进行了坚决的斗争。精忠报国的抗金英雄岳飞;“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浑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于谦,抗倭名将戚继光、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郑成功等都是为捍卫国家统一,民族利益,英勇抗击外族侵略,被后人世代传诵和敬仰的民族英雄。
正是这种可贵的民族精神和无数可敬的爱国民族英雄,才使得我们中华民族始终不曾被任何一个侵略者所灭亡,虽然历进艰难却仍然昂首于世界民族之林。我们向他们致敬!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她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举世闻名的四大发明,被马克思称为“改变了整个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当代世界科技史权威也公认“中国在公元三世纪至十三世纪之间,保持了一个西方所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在许多重要领域,中国一直独占鳌头,长时间保持着一系列“世界之最”。
学习历史,使我们对自己的祖先肃然起敬!对自己是一个中国人倍感自豪!中国了不起!中国人了不起!联想到2003年10月15日,神州五号的升空,不仅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的梦想,更放飞了我们崭新的希望!我们要向航天英雄学习,做个了不起的中国人!
弘扬民族精神,就是要树立爱国主义理想信念,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我们现在是小学生,也是中国未来的建设者,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我们应该热爱祖国,爱好和平,珍惜祖国的今天,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像民族英雄那样,把祖国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地位,自强不息,学好各种本领,将来更好地建设我们的国家!
第2个回答  2010-11-09
中国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
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是世界古代四大文明唯一存在的实体,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和精神风貌的体现,是世界上自成体系,独具特色的文化。
(一) 中国文化
由中华民族在东亚大陆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创造的文化。
1、中华民族: 是现今中国境内由华夏民族演衍而来的汉族及55个少数民族的总称。是中国文化的创造主体。
2、中国文化的基本内容:
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 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 嘉惠世界的科技工艺, 精彩纷呈的文学艺术;充满智慧的哲学宗教, 完备深刻的道德伦理。
(二) 中国传统文化
1、科学合理地评价中国传统文化
2、传统文化现代意义的开掘所应遵循的原则
3、中国传统文化的世界意义

四、学习中国文化概论的目的、意义和方法

(一) 目的和意义
(二) 方法
思考题
1、什么是文化?
2、什么是广义文化和狭义文化?
3、广义文化是由哪几个层次构成的?
4、结合实际谈谈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

中国文化概论》教学大纲2

--------------------------------------------------------------------------------

第一章 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

教学目的:通过对历史地理环境的介绍使学生树立一种文化与环境交互影响的观念,使其了解地理环境与文化的辨证关系,批判地理环境决定论。
教学方式:以讲解为主。
课时分配: 2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中国历史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
一、疆域、政区
(一)从秦统一到清乾隆年间的疆域状况
(二)概略介绍中国古代政区二级制与三级制度的交替情况
(三)省的出现及演变。元朝是一个转折点。
二、民族、人口
(一)提示中国历史上的民族的融合与演化状况,介绍民族的"多元一体"观念。
(二)提示人口的变迁。
三、地形、地貌
四、气候
第二节 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作用与影响
一、地理环境对人类和人类社会的影响
(一)与历史、文化相联系的"地理环境地理"的内涵

(二)反对地理环境决定论。
二、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形成和延续的影响
三、地理环境影响着中国文化的多样性
思考题
1、 中国文化是封闭型文化吗?
2、 如何理解中国文化的延续性?
3、 如何认识古代各国疆域不断变化与现代领土神圣这一事实?

第二章 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自然经济及其长期延续的情况,了解中国古代商业、手工业长期束缚与封建肌体、其个性得不到充分发展的事实,进而对中国文化所植根的经济基础有一个基本的认识。
课时分配: 2课时
第一节 农耕自然经济是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
一、农耕文明的发祥地及其重心南移
二、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对垒与融合
三、农耕自然经济下的多元经济成分
四、内敛的海洋贸易
第二节 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发展阶段和形态
一、地主、自耕农、皇帝三阶层之间的经济关系
二、商品经济的发展与萎缩
第三节 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迟缓的原因
一、社会既早熟又不成熟
二、稳定与战乱、人口增长与生产发展的周期性失调
三、上层建筑对社会经济发展的箝制和束缚
第四节 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基本特点及其对文化发展的一影响
一、农耕经济的持续性与中国文化的延续力
二、农耕经济的多元结构与中国文化的包容性
三、农耕经济的早熟与中国文化的凝重性
思考题:
1、中国周期性治乱的经济原因。
2、如何看待中国文化的延续性。
3、汉武帝的政策与中国古代商业的特点。

第三章 中国文化依赖的社会政治结构

教学目的:了解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结构的特点,是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钥匙。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结构的特点直接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方向和中华民族的心理结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因此在介绍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结构的特点的基础上,探讨其对中国社会的深远影响,是本章的教学目的。
课时分配: 2学时
第一节 宗法制度的产生与确立
(一)嫡长子继承制。

(二)封邦建国
(三)宗庙祭祀制
第二节 宗法制度影响下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特征
一、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特征
(一)家天下的延续
(二)封国制度不断
(三)家族制度长盛不衰
(四)家国同构
第三节 专制制度与中国社会政治结构
一、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的特点:
(一)武力为先导,控制宗教势力,专制时间漫长。
(二)经济基础稳定
(三)主专制中央集权走向极端
(四)对人身控制严密
二、传统社会政治结构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思考题:
1.家族在社会生活中的意义是什么?它与中国传统的社会秩序关系如何?
2.在现代市场经济与都市生活背景中,家族关系发生了哪些变化?
3.中国传统的社会政治结构对中国文化产生了什么影响?

《中国文化概论》教学大纲 3

--------------------------------------------------------------------------------

第四章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

教学目的:通过对传统文化发展历程的回顾,了解中国文化几千年的发展脉络,掌握一些重要的文化现象,对传统文化形成系统认识。
教学方法:精讲、略讲与自学相结合。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节 上古:中国文化的发生(略讲)
一、中国人起源
二、原始物质文化
三、原始观念文化
(一)原始宗教

(二)原始艺术
四、原始社会组织
五、上古文化的分布
第二节 殷商时期:从神本走向人本(略讲)
一、殷商神本文化
二、周人的文化维新
(一)宗法制度的建立。
(二)一整套礼乐制度的确立

第三节 春秋战国: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
一、春秋战国的文化背景
(一)士阶层的崛起,形成了专门从事精神性创造的专业文化阶层。
(二)战乱使文化得以传播和重组。
(三)学术环境宽松活泼,使文化人有可能进行独立的、富于创造性的精神劳动。
(四)文化官员从宫廷走向民间,直接推动了私家学者集团的兴起。
二、百家兴起及其学派特征
(一)诸子百家主要流派
(二)儒、道、法、墨、阴阳等各学派思想特征:
三、华夏族的最终形成
第四节 秦汉:一统帝国与文化一统
一、宏阔的文化精神
(一)秦汉王朝宏大的规模和气象
(二)宏阔的追求成为秦汉文化精神的主旋律

(三)中外文化的相互交融
二、文化统一与思想统一
(一)文化统一
(二)思想统一
三、儒学独尊与经学兴起
(一)儒学"定于一尊"的显赫地位
(二)官方哲学--"经学"
(三)经学内部的学术纷争
第五节 魏晋南北朝:乱世中的文化多元走向
一、玄学崛起
(一)玄学的宗旨及最高主题
(二)玄学的学派特征
二、道教创制及佛教传播
(一)道教的酝酿、发展与定型

(二)道教鲜明的民族性格
(三)佛教的传播
三、儒、玄、道、佛相与激荡
第六节 隋唐:隆盛时代
一、文化背景
二、"有容乃大"的文化气派
(一)宽松的文化政策使唐文化兼收并蓄。
(二)以博大的胸襟广为吸收外域文化,使唐文化更加丰富多采。
三、风采辉煌的艺术成就
第七节 两宋:内省、精致趋向与市井文化勃兴
一、理学建构
二、精致细腻的士大夫文化
三、市民文化的勃兴
四、教育和科技成就
(一)宋代教育的特色
(二)宋代科技成就
第八节 辽、夏、金、元: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冲突与融汇
一、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冲突的双重效应
二、元杂剧及其文化意义
(一)元杂剧兴盛的原因
(二)元杂剧的文化意义
第九节 明清:沉暮与开新
一、空前严厉的文化专制
(一)文字狱盛行,文化领域气氛恐怖。
(二)统治者崇正宗、灭异端,中国文化遭到巨大浩劫。
二、早期启蒙思潮
三、古典文化的大总结
(一)图书典籍方面
(二)古典科技方面
(三)学术文化方面
四、西学东渐及其中断
思考题
1、诸子"百家争鸣"是在怎样的文化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2、唐文化的隆盛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3、谈谈宋代文化的雅与俗。宋代在教育与科技方面有何成就?
4、结合事例,谈谈明清对中国古典文化的哪些方面进行了总结。

第五章 多民族文化融合与中外文化交汇

教学目的:通过介绍多民族文化融合与中外文化交融的有关情况,使学生了解中华文化是各民族人民共同创造的,中华文化曾对亚欧各国文化产生过重大影响。
教学方式:精讲、略讲与自学相结合
课时分配:;2课时。
第一节 中华民族文化的交流融合
一、中原农耕文化与北方游牧文化的交融
(一)中原农耕民族的文化特征
(二)北方游牧民族的文化特征
(三)农耕与游牧两种经济类型的交互关系
二、中原农耕文化与南方山地游耕文化的交融
(一)南方山地游牧民族的文化特征
(二) 中原农耕文化与南方山地游耕文化的交融
三、少数民族的文化贡献
(一)经济生活。
(二)衣着服饰。
(三)日常起居。
(四)音乐舞蹈。
(五)文学。
(六)史学。
第二节 中国文化与外域文化的交汇
一、中外文化第一次大交汇
二、中外文化第二次大交汇
三、走向世界的中国文化
(一)中国文化对日本、朝鲜半岛文化的影响。
(二)四大发明推动了整个人类历史的进程。
(三)中国科技、艺术、文学、哲学都对世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思考题:
1、中外文化的二次大交汇的特点及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2、中国文化对世界文化的影响主要在哪些方面?

《中国文化概论》 教学大纲4

--------------------------------------------------------------------------------

第六章 中国语言文字和典籍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深入理解本民族语言的结构特点及其蕴含的人文精神;了解中国文字、中国古代书籍的形态及其演变过程,以及中国各代文化典籍的内容,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本民族语言的热爱之情,增强民族自信心。
教学方式:精讲、略讲与自学相结合
教学时数:2课时
第一节 汉语的结构及其人文精神
一、汉语的结构特点,汉语的神韵
二、中国文字的形态,汉字形态的演变过程
第二节 中国古代书籍形态的演变 (略讲)
一、古代书籍形态的演变过程
二、 古代书籍形态的特点
(一)简牍、简策的特点
(二)缣帛的特点
第三节 中国古代文化典籍概览 (略讲)
一、中国古代文化典籍的四大部类
(一)经学著作
(二)史学著作
(三)诸子百家著作
(四)诗文集
二、类书与丛书
思考题:
1、汉语汉字有哪些主要特征?
2、中国古代文化典籍分哪几类?

第七章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

教学目的:通过对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成果及其特点的介绍使同学们了解感受中国文化中这方面的成就与不足,培养学生初步的科学精神(科学的实质是什么),初步认识中西科技的不同,并正确看待这种不同,反对盲目自大与民族虚无主义。
教学方式:讲授与播放课件相结合。
课 时:2课时
第一节 中国古代科学的伟大成就
一、天学
(一)、天象记录
(二)、天体测量
(三)、历法
二、数学
(一)、十进位
(二)、《九章算术》与魏晋南北朝算学
(三)、宋元算学
三、医学
(一)、中医学

(二)、中药学
第二节 四大发明--中国古代技术的伟大成就
一、火药
二、指南针
三、造纸
四、印刷术
第三节 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和近代落后的原因
一、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
(一)、实用性
(二)、整体观
二、中国古代科技发展迟滞的原因
(一)传统科技思维的局限
(二)封建制度的扼制
思考题
1、如何理解近代科学的基础?
2、科学与技术的联系与区别。
3、如何理解中国古代科技的整体观。

《中国文化概论》 教学大纲5

--------------------------------------------------------------------------------

第八章 中国古代教育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了解中国古代重视教育的情况及教育思想的特色,理解古代文化是靠教育传递下来的,深刻领会中国古代的教学思想。
课时分配: 2课时
第一节 中国古代文化是靠教育传递下来的
一、中国古代十分重视教育
(一)教育源远流长,成就巨大
(二)突出教师的崇高地位,提倡全社会尊师。
(三)强调读书的神圣地位,引导全社会敬学。
二、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特色
(一)综合观,即大教育观
(二)辨证观,即对立统一观
(三)内在观,即强调启发主体的内在道德功能和自觉性
第二节:中国古代教学思想
一、因材施教 启发诱导
二、温故知新 学思并重
三、循序渐进 由博返约
四、长善救失 教学相长
五、言传身教 尊师爱生
思考题: 1、什么说中国古代十分重视教育?:2、中国古代教育思想有何特色?

第九章 中国古代文学

教学目的:通过学习,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古代文学与文化的关系,理解文学作品的文化内涵、人文魅力,以便进一步增强爱国情感,树立民族自信;另一方面也应该认识到"古代文学"中阻碍科技进步、"人"的解放的不利因素,对传统文化应持科学的扬弃态度。
教学方式:精讲与略讲、自学相结合
课时分配;2学时
第一节 中国古代文学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地位
一、文学作品在古代文化典籍的比重。
二、 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
(一)诗歌
(二)散文
(三)叙事文学
三、中国古代文学的现代意义。
第二节 中国古代文学的辉煌成就
一、《诗经》与《楚辞》
(一)、〈诗经〉
二)《楚辞》
二、先秦散文及汉赋
(一)先秦散文
(二)汉赋
三、唐诗 宋词
(一)唐诗(文学成就最高)
(二) 宋词
四、元杂剧与明清小说
(一) 元杂剧
(二) 小说
第三节 中国古代文学的文化特征
一、关注现实的理性精神
二、"文以载道"的教化传统
三、写意手法与中和之美
思考题:
1、"诗教"说
2、"文以载道"的内涵及其影响
3、文学与文化的关系
4、文学是如何体现民族性格、信仰、精神、品德的
5、中国古代文学以生动的具象的方式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和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特征。你如何理解?

《中国文化概论》 教学大纲6

--------------------------------------------------------------------------------

第十章 中国古代艺术

教学目的: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古代各门艺术的发展历程及其精华所在,进而从文化角度把握古代艺术的整体风貌,达到熟悉并热爱古典艺术之目的。
教学方式:精讲、略讲、讨论与自学相结合。
教学时数:6学时。
第一节 辉煌的远古艺术
一、原始彩陶
二、青铜纹饰
第二节 中国古代艺术各个门类的风采与成就
一、建筑
(一)、宫殿
(二)、陵墓
(三)、寺庙
寺庙主要指佛寺与道观。宗教建筑的主要特征是:追求整体对称,力求肃穆效应。
(四)、 园林
二 、雕塑
三、书法
四、绘画
五、音乐
六、戏曲
第三节 中国古代艺术的整体风貌
(一)、中国艺术的内在精神
(二)、中国艺术的基本类型
(三)、中国艺术的最高境界
思考题:
1、原始彩陶暗含了哪两个艺术法则?青铜纹饰有哪两个明显的现象?
2、中国古代艺术的发展可分为哪三个时期?
3、古代建筑艺术分为哪四种类型?各有什么特点?
4、古代雕塑具有哪些绘画的特点?
5、书法从字体类型上分为哪几类?书法为什么成为一门举足轻重的艺术?
6、古代绘画分为哪些门类?各有哪些特色?它们显示出哪些共同的美学原则?
7、古代音乐按其功能分为几类?有何特色?
8、为什么说戏曲是一门综合性艺术?
9、论述中国艺术的内在精神。
10、论述中国艺术的阳刚之美与阴柔之美。

第十一章 中国古代史学

教学目的:通过对中国古代史学成果(典籍及各种作品)及其特点的介绍,使同学们了解中国传统史学的优秀成果,体会其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培养学生初步的浏览史籍的习惯和能力。
教学方式:讲授有播放课件相结合。
课时分配: 2课时
第一节 中国古代史学是中国文化的宝藏
一、中国古代史学的光辉历程 略讲
二、史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略讲
第二节、中国古代史学的巨大成就 本部分要有重点地讲透
一、丰富的内容多样的形式 提示自学
二、编年体的开创与定型
(一)、从《春秋》、《左传》到《两汉》编年体的定型
(二)、《资治通鉴》及其续作,《通鉴》系列
三、纪传体、《史记》与二十四史的形成
(一)、详细介绍《史记》的体例及其价值
(二)、介绍正史系列
四、典制体史著 三通、九通与十通
五、记事本末体系列与史评论
(一)、"纪事本末体"的特点
(二)、史学理论的代表作
(三)、史评、史考体著作
第三节 中国古代史学的优良传统
一、学兼天 人会通古今
二、以古代为镜 经世致用
三、秉笔直书 书法不隐
四、德识别为长,才学并茂
(一)、刘知己与才、学、识史学家三方面修养的提出
(二)、章学诚提出史德,对事、文、义的论述。
思考题:
1、谈谈你对中国史学经世致用特点的看法。
2、列举古代贯通古今的不同体裁的史学典籍

第十二章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传统伦理道德与中国文化的关系,借鉴和继承中国古代优秀的传统美德。加强德性修养,充实自我心性。
课时分配: 2课时
第一节 传统伦理道德与中国文化的关系
第二节 中国伦理思想的基本原理及其历史发展(略讲)
一、中国伦理思想的发展历程
二、中国伦理学的结构和基本原理
第三节 传统伦理道德的现代价值开掘
一、传统伦理道德的清理与开掘
二、传统伦理道德对当今道德建设的启迪
(一)传统伦理道德对公共道德建设的启迪。
(二)传统伦理道德对职业道德建设的启迪。
(三)传统伦理道德对家庭道德建设的启迪。
第四节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一、仁爱孝悌

二、谦和好礼

三、诚实守信
四、精忠爱国
五、克己奉公

六、修己慎独
七、见利思义
八、勤俭廉正
九、笃实宽厚
十、勇毅力行
思考题: 1、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什么? 2、在我们今天的道德建设中,如何批判性的借鉴传统伦理道德?

《中国文化概论》 教学大纲7

--------------------------------------------------------------------------------

第十三章 中国古代宗教

教学目的:通过学习和研究,认识和了解中国古代宗教信仰的发展过程。了解和掌握中国道教发展过程、基本教义及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了解和掌握佛教的基本教义和在中国的传播,深刻认识中国化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教学时数: 4学时
第一节 中国远古宗教
一、什么是宗教
二、宗教也是一种文化现象
三、中国远古宗教
第二节 道教与中国古代文化
一、道教的创立
二、道教的发展
二、道教的信仰特征和基本教义
(一)道教的基本信仰
(二)道教的最终目标
(三)道教的基本教义
三、道教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影响;
(一)道教对中国古代科技的影响。
(二)道教对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影响。
(三)道教对中国古代民俗的影响
第三节 佛教的中国化与中国化佛教
一、原始佛教
二、原始佛教的基本内容
(一)佛教的理论基础
(二)原始佛教的基本教义
(三)原始佛教在印度的发展和消亡
(四)原始佛教的核心
第四节 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
一、佛教的东传:
二.佛教的中国化及其在中国的发展
三、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一)佛教对哲学的影响
(二)佛教对艺术的影响
(三)佛教与四大名山:
第五节 三教交融与儒学的宗教功能
思考题:
1.道教是怎样形成的?它对中国文化有什么影响?
2.如何从佛教传入中国这一事件理解多种文明交流的必要性?

第十四章 中国古代哲学

教学目的:学习中国古代各派哲学及其思维成果,了解儒、道、释诸家的发展历程、主要观点、基本趋向及其精华所在,进而从整体上把握古代哲人的思想智慧,注意吸取时至今日仍然有用的哲学思想和思维方法。
教学时数4-6学时
第一节 中国哲学的思想资源和思想传统
一、古代哲学的萌芽与发展
二、原始儒家
三、原始道家
四、中国佛教哲学(简称"佛学")
五、宋明理学(亦称"道学")
第二节 中国哲学的宇宙观念和人生境界
一、创造的宇宙,创造的人生
二、天人之际,性命之原
三、人生境界
第三节 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一、逻辑分析,辩正综合
二、直觉体悟
三、知行动态综合
思考题:
1、何谓宋明理学(道学)?其哲学思想上有何特点?
2、中国古代哲学的人生境界是怎样的?儒、道、释三家各有何特征?
3、中国古代哲学家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是怎样的?
4、中国古代哲学家们是如何讨论"知"与"行"的关系问题的?
5、试析中国古代哲学的主要范畴:"道""易""诚""仁""太极"。
6、为什么说"中国古代哲学思维传统和思想资料"至今仍然是中国现代化事业的源头活水?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10-11-12
我们也考啊,大二的课本可以借一下啊

求中华民族历史与精神 大纲 重点
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就是我们的民族精神!在反对民族分裂、抗击外来侵略,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中,表现出的不畏强暴、勇往直前、前赴后继、舍生忘死、坚贞不屈的精神,就是我们的民族精神!回顾历史,我们可以看到,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在漫长的历史发展...

中国精神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中国精神贯穿于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积蕴于近现代中华民族复兴历程,特别是在中国的快速崛起中迸发出来的具有很强的民族集聚、动员与感召效应的精神及其气象,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显示。

八上历史书思维导图:超全知识点大纲
1.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 近代化和民族危机的加剧 3.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4.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5.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 6.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7. 解放战争 8. 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每个单元的详细内容大纲请参考笔记图片。这里是爱学习的N...

国史大纲的主要内容
作者还强调史学要与当下的现实相联系,不能将历史知识和历史材料进行单纯的堆砌,那样作出的只是号称客观的无人的历史。在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下,作者书中的内容处处以国家、民族为中心,主张发掘出中华民族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和内在的精神力量。

政治考试题目 1 中国精神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如何弘扬中国精神
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爱国主义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族终极归属感与荣誉感,是中国人为了祖国的腾飞,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基本内容,是我们每一个人中国人必须传承的。我们只有具备了最基本的“中国精神”,才能具备更高更可贵的“中国精神”,才能完成社会主义的历史使命。

2021年国史大纲读书笔记
将以何提起我们?该如何评价我们?下面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一些国史大纲 读书笔记 ,欢迎查阅。 国史大纲读书笔记1 这个星期因为自己偷懒的缘故,只读了本书的第一二章,即《婚姻》《族制》二章。关于古代婚姻和族制,之前读的其他读物已有涉及,吕先生的论述则更为完整。当然,即使吕先生自述「叙述力求扼要,行文亦力求...

关于祖国历史的资料 有关祖国历史的资料
1、约公元前2070年,中国最早的国家夏朝出现。东周推进了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变革,思想上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帝国—秦朝,西汉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大一统的局面。2、三国两晋南北朝时,中国陷入分裂割据局面,五胡乱华期间,异族融于中国趋势加强...

【100分】高考“文综”大纲知识点汇总(带答案)。
(1)灿烂的中华文化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中国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贡献 (2)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民族精神的时代特征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途径和意义 4、发展先进文化 (1)走进文化生活 文化市场与传媒商业化的影响 发展大众文化的要求 如何看待落后...

高中历史教学大纲
1.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2.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 3.各民族的平等、团结和共同发展 4.“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大业 5.外交和国防建设的成就 6.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近代部分 一、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兴起 ★1.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出现 2.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活动 3.文艺...

每天懂一点中国史内容简介
中国,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的古老国度,其丰富的史籍记载了历朝历代的辉煌与变迁。从公元前841年的开篇,不间断的历史记录堪称世界罕见,展现了中华民族绵延不绝的文化传承。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通史写作的传统源远流长。晚近时期,新式通史的创作成为史学研究的热点,众多杰出学者纷纷崭露头角,他们的作品...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