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密诏立储?乾隆皇帝对这种制度是什么看法?

如题所述

清朝自雍正皇帝执政时开始,执行“密诏立储”的方法来决定皇位继承人。
此后,清朝的乾隆皇帝、嘉庆皇帝、道光皇帝、咸丰皇帝,均出自“密诏立储”。
咸丰皇帝之后的清朝皇帝,不是独子就是无子,“密诏立储”不废而废。
是雍正皇帝用法律形式将“密诏立储”固定下来,但实际上,这是自康熙五十一年起,康熙第二次废除皇太子胤礽后,就有意采用的方法。
彼时的康熙就已经被迫决定了不公开宣布皇储是谁,等到他死后才宣布。
康熙朝是清朝唯一的一个公开册封过皇太子的时期,出现了一个当了四十多年的皇太子,出现了大规模的争储斗争。
这场斗争,让比较英明,一生战胜过众多强敌的康熙都感到害怕,故而,晚年都不敢公开宣布继承人是谁。
康熙死后宣布的那份争议颇多的遗诏,实际上就是清朝第一份立储的“密诏”。
雍正皇帝是参与了康熙朝争储战争的胜利者,当了皇帝后,再从皇帝的角度回头思考,吸取了康熙朝及历朝历代皇位争夺的教训,把“密诏立储”制度化。
雍正元年八月,雍正正式向天下宣告执行“密诏立储”法,并书写了一份“公开”(仅宣告有了皇位继承人)的密诏,一式两份,分别收藏。
这份制度化的第一份建储密诏的受益人,是乾隆皇帝。
乾隆皇帝是“密诏立储”制度的第一个受益人,少年时,对上一辈的叔伯们争夺皇位的惨烈,也亲眼目睹了一部分,按照道理说,他应该是坚决支持这种立储方式的。
但恰恰相反,乾隆这位“密诏立储”的第一个受益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是不认可这种建储方式的。
当然,他在雍正生前,是不敢表态的,在雍正朝虽然是“密诏立储”,可因为某些原因,天下人都知道里面写的皇储是谁。
那会的乾隆,可不会给自己找麻烦。
等到他继位后,马上就公开表达出了对“密诏立储”的不屑一顾。
根据《乾隆起居注》中的记载,乾隆朝元年七月,在诸大臣的见证下,也写了一份遗诏后,乾隆就开始对“密诏立储”大肆批评,他表示:
此乃酌权剂经之道,非谓后世子孙皆当奉此以为法则也,将来皇子年齿渐长,日就月将,识见扩充,志气坚定,万无骄贵引诱之习,朕仍应布告天下,明正储贰之位。若夫以建储为嫌忌而不肯举行者,此庸主鄙陋之见,朕所深鄙者也。
好吧,乾隆这是刚断奶就骂娘,在他的表态中,传给他皇位的雍正成为被他“所深鄙者也”的“庸主”?
不过,我认为这仅仅是乾隆的一番牢骚话,因为他要表现出跟雍正的不同,他的政治理念本就跟雍正不一样。
最重要的是,“密诏立储”中的内容是秘密的,但书写时,却是要在王公大臣的监督下书写并收藏。
从乾隆的性格来看,他是一个极度自我的皇帝,大事上喜欢“乾纲独断”,一堆大臣看着他立皇储的姿态,让他产生了一种逆反心理。
根据史书记载,乾隆后来自己总结皇帝立储的要点就是,“君主独断,不可商之臣下”,“选贤而立”。
所以,在建储一事上有着“君主独断,不可商之臣下”思想的乾隆,让一堆人看着他立储,让他有一种被逼迫的感觉。
自我的乾隆肯定认为,应该是我想什么时候建储就建储,想什么时候写遗诏就什么时候写遗诏。
故而,刚继位就因雍正创立的制度所限,必须要在监督下建储的乾隆,有了这么一番对“密诏立储”不屑一顾的表态。
当然,以上原因是我个人的猜测,也许乾隆当时是真看不惯“密诏立储”也说不定。
但乾隆到了执政的中后期,就已经开始慢慢转变,不再批评“密诏立储”,而是公开支持并维护。
乾隆十八年,针对康熙晚年不宣布皇位继承人一事,乾隆就表示了理解,《乾隆朝上谕档》中记载:
夫以圣祖之包容宏大,尚迫于宗社之重,必不可容,可见建储一事,亦如封建井田,固不可行之近世也。
此时的乾隆,还开始了对公开建储的批评:
古称建储为国本大计,朕酌古准今,深知于理势有所难行。
其实,“密诏立储”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清朝前、中期的皇帝们,还是善于学习和总结的,特别是康熙朝的那一场延续几十年的皇位争夺之后。
乾隆对此也是慢慢地开始理解并接受。
而且,从乾隆自身的情况来看,“密诏立储”明显比公开建储好。
为什么?因为乾隆实在是活得太久了,他活了八十九岁,到八十五岁(虚岁,实八十四岁)时,才因早前发下的不愿超过康熙当皇帝时间的誓言,被迫离开皇位。
如果他于乾隆元年时在密诏中册封的皇储永琏(次子,嫡长子,乾隆三年病死)活到乾隆让位,需要当足足六十年的皇太子,且接位时已经六十五岁了。
想想这么长的时间就觉得恐怖,康熙朝的皇太子胤礽,当了四十多年太子就开始不耐烦,开始盼着康熙死,何况六十年?
乾隆的儿子中,他在嫡长子永琏死后,有意立为皇储的皇七子永琮(乾隆十二年病死,仅二岁),如果被册封为皇储并活下来,也需要当近五十年皇太子后,才能熬出头。
这么长的时间,别说皇太子了,跟着皇太子身边,等着飞黄腾达的附庸者,也会等不及而鼓动皇太子闹事。
乾隆的独断性格,大概也不会想有一个公开的皇太子跟自己分权。
身体倍棒,寿命长的乾隆皇帝,他的继承人其实最适合“密诏立储”。
立年长的儿子,怕他们熬不起,立年轻的儿子,又需要多观察才能确定是否合适,选择上需要慎重,要可随时更换,也只有“密诏立储”这种办法最好。
这大概也是乾隆到了执政中后期,慢慢全面认可“密诏立储”的主要原因之一。
乾隆三十八年,六十三岁的乾隆再次写了一份密诏,册封当时才十三岁的皇十五子永琰为皇储,二十多年后,正年富力强的永琰受禅让继位,是为嘉庆皇帝。
如果乾隆坚持继位之初,在写密诏后时表达的对“密诏立储”否定的观点,并予以实行公开建储,在他长达六十年的执政生涯中,估计会被不停的皇位之争烦死。
乾隆一朝,关于皇位继承,少有争斗,除了乾隆这位身体够好的强势皇帝在盯着,“密诏立储”也功不可没。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无其他回答

什么是密诏立储?乾隆皇帝对这种制度是什么看法?
这份制度化的第一份建储密诏的受益人,是乾隆皇帝。乾隆皇帝是“密诏立储”制度的第一个受益人,少年时,对上一辈的叔伯们争夺皇位的惨烈,也亲眼目睹了一部分,按照道理说,他应该是坚决支持这种立储方式的。但恰恰相反,乾隆这位“密诏立储”的第一个受益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是不认可这种...

秘密立储有明显不合理之处为何雍正还要强硬推行?
密诏是公开放在乾清宫的,有心人想窥探并不难。比如乾隆公开继位人选之前,和珅就提前收到风声,得知了皇位所属。另外,不立太子就可以避免皇子之间的斗争了吗?这更是治标不治本的方法。权力斗争是人类永恒的命题,不立太子,只会把斗争延后,并不能真正消除兄弟之间的矛盾。而且,秘密立储制度还使皇位...

雍正密立储君制是怎么回事?
雍正就以这种方法,预定乾隆为储君,及至崩逝,乾隆遵照藏于正大光明匾额之后的密诏即位,没有发生任何继承问题。雍正成功地实现了他的秘密立储方法,并且传诸后世,乾隆、嘉庆、道光相继采用这个办法立储,咸丰只有一个儿子无需预立储君,同治、光绪无子,更无这个必要!清代由储制不立,经过实行嫡长制...

雍正死后,为何乾隆皇帝会表现的如此伤心呢?
清朝皇帝的继位自雍正之时就不再立太子,而是采用了密诏立储的形式,这是为了防止康熙时期九子夺嫡的悲剧重演而采取的措施。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特殊体质的遗传,清代帝王之死大多干脆利落,很少有拖泥带水缠绵病榻者。康熙、雍正、乾隆、嘉庆这四代皇帝,死前都没有什么征兆。从“偶染微恙”到撒手人寰,...

清朝的秘密立储实际只用了两次?
密诏立储来源 提及秘密立储,就不得不提及一个人,清朝的雍正皇帝。在清朝初年的皇位继承是八旗王公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共同推举出来。但到了康熙年间出现了九子夺嫡,而且很多皇子的下场都很悲惨。继位的雍正有感于自己的皇位来之不易,并借鉴历朝历代夺嫡的教训,制定了秘密立储制度。 雍正皇帝 顾...

众人对雍正传位心照不宣 雍正为什么还要多此一举秘密立储
雍正即位后,决定实行“秘密立储”制度,就是说将来清朝的储君人选,将不再采用公开的方式,只有皇帝自己知道。等皇帝去世后,众人再把“光明正大”牌匾后的密诏取出来,照着宣读继承人就行了。当宣布这一制度后,雍正就第一个,将储君人选写了下来,然后放到“正大光明”牌匾后。虽然雍正是秘密立储,...

雍正为什么要秘密立储?
隐秘立储还有一个优点就是,储君人选只要皇帝自己知道,所以他能够依据实际情况而悄无声息地随时转换。雍正驾崩后,皇子弘历按照光明磊落匾额后密诏继位,没有发生任何问题。乾隆、嘉庆、道光相继采用了隐秘立储准则,完成了政权的平稳交接。但随着清廷的式微,清朝皇帝的子嗣越来越少:咸丰只要一个儿子,同治...

正大光明的秘密建储
雍正皇帝的秘密立储这个制度规定,由皇帝亲自密写储君谕旨一式两份,并密封收藏于特制的鐍匣内。其一置之乾清宫中“正大光明”匾后;另一份则由皇帝自己随身密藏起来,以便他“归天”之后,该谕旨与“正大光明”匾后的谕旨相互对证,而后生效。所以要作出如此规定,很可能是雍正帝本人夺位阴谋成功之后,...

乾隆是如何巩固自己的江山的?
为了防止这样的惨剧发生,雍正想了一个办法,那就是秘密立储,不再公开设立太子,而是由自己写诏书放在乾清宫的匾额上,等到皇上驾崩了才拿出来。后来雍正在重疾的时候,就召来了两位庄亲王和两位大臣,雍正将已经拟好的诏书交给他们,让他们公布自己的决定,雍正的第一道密旨就是立弘历也就是乾隆为皇帝...

为何会有秘密立储,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因此,皇帝为了防止自己的子女互相残杀或者自成一派,有时候会有一个密诏,这个密诏只有在皇帝驾崩的时候才会出现在世人面前。03防止外戚攀附太子,谋杀亲爹 自古以来虎毒不食子,但是生在帝王家,这种情况可能是相反的。因为有的孩子不招自己的父亲喜欢,他知道自己的父亲断断不会立自己为太子,于是便想...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