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底近贲门处粘膜隆起,吞咽困难贲门失弛缓可能,胃底间质瘤可能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就诊医院等):

吞咽困难,夜间有时咳嗽呕吐,发出咕噜咕噜声2009.2

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

2009.2第一次胃镜结论为慢性浅表性胃炎,伴胆汁反流,胃底部粘膜下出血性炎,以胆汁反流性食管炎治疗效果不佳;今年3月份复查及一系列检查如下:

胃镜
食道:食管粘膜光滑柔软,内见大量液体潴留,愤门开闭差。
愤门:开闭差。
胃底:见一粘膜隆起,1.5*1.0CM,予以取活检质地软,活检钳触之内有滚动感
胃体:粘膜光滑,色泽潮红,未见溃疡及出血。
胃角:弧度存在粘膜光滑柔软,挪动可。
胃窦 :粘膜稍充血,红白相间,以红为主,未见溃疡及出血,挪动尚可,色泽淡红
幽门:呈圆形,开闭尚可,粘膜皱壁光滑,色泽淡红未见溃疡及出血。
十二指肠:粘膜光滑,挪动可。

检查结论:1。慢性浅表性胃炎
2。胃底粘膜隆起性质待定(粘膜下病变?)建议行超声内镜检查

超生内镜报告单

胃镜所见:食管腔内较多液体潴留,贲门部管腔狭窄,内镜能勉强通过,近端食管扩张,不伴有食管炎。胃底近贲门可见一1.5*1.2CM半球状隆起,表面光滑,中央无溃疡形成,无粘膜桥形成。胃体粘膜光整,色泽正常,未见肿物与溃疡,胃角切迹粘膜光滑。未见白苔,胃窦部粘膜呈充血;幽门圆,开放好;十二指肠球部未见异常。
超声所见:胃底贲门病灶处可见低回声团块,大约1.1*1.2CM,呈椭圆型,向腔内突出,边界清楚,内部回声不均匀,起源于肌层。贲门部结构正常,肌层约0.5CM厚,贲门部无开放。

诊断:胃底间质瘤可能
贲门失弛缓症
浅表性胃炎

X光检查报告单

检查名称;上消化道造影
检查方法;上消化道钡餐造影
影像表现;常规胸透;两肺野未见明确异常影,心膈未见异常;
食道吞钡;钡流至喷门处受阻,钡剂呈窄条状通过,钡头在喷门处呈“鸟嘴状”
改变,整条食管扩张明显,黏膜皱碧排列规则,未见明确增粗,紊乱,中断现象,
未见明确陇影及充盈缺损影;管壁光整
胃呈鱼钩型,张力偏低,大小弯未见陇影或充盈缺损,粘膜光整,蠕动正常。十二指肠各段及所见上段空肠形态,粘膜,运动正常,十二指肠圈未见异常

影像诊断:贲门失弛缓症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
我想知道
1.胃底间质瘤可能是什么意思,超声内镜也不能确症吗,那要如何确症
2.胃底靠近贲门处有隆起,有没有可能是这个隆起压迫在贲门处导致吞咽困难造成贲门狭窄及贲门失弛缓症的假象,这两 种诊断有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
3.该如何治疗,保守还是手术,手术的话是胃镜下,还是腹腔镜吗,还是传统开腹手术,如果两者没有因果关系的话应先治疗哪个
4.有无恶变的可能

这位患者您好! 结合您的影像学资料,考虑你存在贲门失迟缓症,不知您是否存在吞咽困难症状。进食后吞咽困难,长期后,胸骨后坠胀感,饮温水能使症状略缓解等不适表现。若存在,就应该就行就诊治疗。现内科治疗为扩张,支架等效果不持久,长期效果差,并对进一步微创治疗造成困难。建议选择腹腔镜下Heller肌切开术及胃底折叠术。微创治疗,效果佳,恢复解剖异常,长期效果好。并避免了传统胸科开胸或胸腹联合的手术,痛苦极小。

胃间质瘤多发于肌层,超声内镜基本可以影像学上提示。结合胃镜下形态,基本术前可以诊断。当然最后诊断还得依据病理诊断。现在医学认为胃间质瘤为临界性肿瘤,有恶变的潜在可能。但它形态规则,很少出现周围淋巴结等转移。所以目前治疗原则是:发现就应行手术将胃间质瘤完整切除,但不必要清扫淋巴结。目前首选腹腔镜下胃间质瘤切除术。微创,恢复佳。

这两个疾病正属于胃食管结合部疾病范畴。天津微创外科中心有丰富的治疗经验。若方便可登陆质询。或前来就诊。欢迎再次登陆!!祝早日健康。

(秦鸣放大夫郑重提醒:因不能面诊患者,无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天津南开医院秦鸣放 http://qinmingfang.haodf.com/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无其他回答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