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与楚怀王的关系亲密而复杂,具有多层关系,其中是否有男男关系,历史并无明确定义。但《楚辞》诗歌中又有多处诗句引人遐思,使人怀疑其与楚怀王有男男关系,引后世学者议论纷纷。
一、可确定的关系
屈原与楚怀王的关系有两个是十分确定的:
1、血缘族亲关系
屈原:芈姓,屈氏,名平,字原。
楚怀王:芈姓,熊氏,名槐。
现代姓是从古代姓氏合二为一,演变而来。在古代,姓是姓,氏是氏,各自代表不同的含义。姓代表宗族,代表血缘关系,氏代表宗族分支。在称呼上,古人称氏不称姓。如屈原与楚怀王都姓芈,但分别称为屈原、熊槐。
屈原与楚怀王都是芈姓,属于同一宗族。屈氏、熊氏是芈姓的不同分支。追溯历史,屈氏源于熊氏,同时还是熊氏的分支。
芈姓屈氏的祖先为楚武王熊通之子,熊瑕。因熊瑕被封地于屈邑,其后代以封地为氏,遂称屈氏。
因此,楚怀王熊槐属于熊氏直系,屈原属于熊氏分支屈氏,二者具有一定的血缘关系,是族亲。
2、君臣关系
楚怀王是楚国君王,屈原是楚国大臣。屈原曾任左徒(仅次于宰相的大官)、三闾大夫等官职,兼管内政外交大事。其早年深受楚怀王信任,二者关系融洽默契多年,后被秦国张仪使计离间。楚怀王逐渐疏远屈原,并因小事将屈原流放偏远之地。后短暂召回,又因楚怀王宠妃郑袖使坏,第二次被流放,直至自投汩罗江而亡。
二、不能确定的男男关系
屈原与楚怀王的男男关系并无历史资料可以证明,但有较多的资料指向这层关系,引人遐想。
1944年,古典文学专家孙次舟在《中央日报》上接连发表《屈原是文学弄臣的发疑》、《屈原讨论的最后申辩》文章,认为根据《离骚》中的语气和情感,屈原和楚怀王“有一种超乎寻常君臣的关系”,暗指二者之间存在男男关系。
孙次舟的观点获得了著名学者朱自清与闻一多的支持,闻一多更是在报纸上公开发表文章《屈原问题——敬质孙次舟先生》,表态支持。闻一多是著名学者,对《楚辞》多有研究,出版过两部关于《楚辞》的著作:《楚辞校补》、《离骚解诂》,因此他的意见十分重要。
屈原与楚怀王存在男男关系的观点主要源于屈原诗歌,尤其是《离骚》所反映出来屈原对楚怀王的情感,以及一些比喻称呼。
《离骚》原文节选如下:
初既与余诚言兮,后悔遁而有他;余既不难夫离别兮,伤灵修之数化。
参考译文:当初你曾与我彼此信任,言语坦诚;后来竟然后悔改变语音而且另有个“他”;与你离别疏远不是最难过的事情,最伤心的是你(君王)的心之变化无常不守信用。
语句以男女情人相责的口吻,表达了屈原对楚怀王的深深眷恋,而且对楚怀王的称呼使用了女子对恋人的常用称呼“灵修”。
又如:
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众女嫉余之娥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参考译文:怨君王你心思宽广粗犷,终究不能体察我的心思;你周围的女人们嫉妒我蛾眉花容,于是就造谣污蔑我说我善于淫荡。
语句以埋怨情人的口吻,将自已置于楚怀王姬妾群中,争风吃醋。
还有:
闺中既已邃远兮,哲王又不寤,怀朕情而不发兮,余焉能忍与此终古!
参考译文:闺房中既是如此幽暗深远,君王你又始终不能醒悟;对君王的情怀不能倾诉,我怎能忍受这样直至死亡呢!
“王”、“联”等用词,明白无误的将情感对象指向楚怀王,表达出深情难抑的情感。
如此种种,不胜枚举。
可以肯定的是,《离骚》中,屈原以“香草美人”自比,以情侣关系比喻与楚怀王的关系。因此,由《离骚》分析推测,屈原对楚怀王一往情深,二者很有可能存在男男关系。
但事无绝对,就如现代多有娘炮、伪娘,他们看着很像同性恋,但往往人家是直男,只是有点娘。在春秋战国时期,礼乐崩坏,“娘”风也是社会时尚之一。当时儒家著作《荀子·非相篇》有云:“今世俗之乱君,乡曲之儇子,莫不美丽姚冶,奇衣妇饰,血气态度,拟于女子”。显然,战国时代,社会有崇尚男性姿容,和男性姿态和服饰以模拟女性唯美的风气。
屈原处于这种社会环境之下,或许只是富有脂粉气息而又自恋的男子,因此以美人自喻,以情侣比拟君臣。《离骚》并不能十分肯定的说明屈原与楚怀王之间有男男关系,但它提供了这样一个可能性。
如果以百分比计算,从《离骚》分析推测,屈原与楚怀王之间存在男男关系在50%以上,但无法证明。因为这些都是间接推论,并不能直接证明。
关于离骚屈原与楚怀王的关系
可以肯定的是,《离骚》中,屈原以“香草美人”自比,以情侣关系比喻与楚怀王的关系。因此,由《离骚》分析推测,屈原对楚怀王一往情深,二者很有可能存在男男关系。但事无绝对,就如现代多有娘炮、伪娘,他们看着很像同性恋,但往往人家是直男,只是有点娘。在春秋战国时期,礼乐崩坏,“娘”风也是...
《离骚》中有直接流露屈原对楚怀王感情的诗句吗?
除了很多的诗句本身,还有很多比喻的手法,比如屈原总喜欢用香草来暗喻自己,表达他的品格气节。在关系上屈原和楚怀王是君臣的关系,但是为什么屈原可以把他心中想说的说出来,并不考虑太多,更多的是屈原对忧国忧民的意识更加的强烈。
屈原和楚怀王的关系?
屈原和楚怀王是君臣关系。屈原(约前342—前278),名正则,字灵均,一名平,字原,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楚国大夫。汉族,出生于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今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人,少年时代与其父亲伯庸隐居在楚国南方,青年时期以一首《国殇》抒发自己的理想而引起了楚怀王的注意,致使楚怀王创作了...
屈原写离骚的背景
屈原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常与怀王商议国事,参与法律的制定。同时主持外交事务。主张楚国与齐国联合,共同抗衡秦国。在屈原努力下,楚国国力有所增强。但由于自身性格耿直加之他人谗言与排挤,屈原逐渐被楚怀王疏远。前305年,屈原反对楚怀王与秦国订立黄棘之盟,但是楚国还是彻底投入了秦的怀抱。
屈原因何而做《离骚》?
屈原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常与怀王商议国事,参与法律的制定。同时主持外交事务。主张楚国与齐国联合,共同抗衡秦国。在屈原努力下,楚国国力有所增强。但由于自身性格耿直加之他人谗言与排挤,屈原逐渐被楚怀王疏远。前305年,屈原反对楚怀王与秦国订立黄棘之盟,但是楚国还是彻底投入了秦的怀抱。
皇帝故事:历史上楚怀王和屈原究竟是什么关系?
”在《屈原贾生列传》里面还有关于屈原为什么要写作《离骚》,原来这件事还和楚怀王有关,正是因为楚怀王听信了小人的谗言才导致屈原被流放,甚至直接造成了屈原投江而死。这是楚怀王受人诟病的原因之一,还包括他听信小人谗言、宠溺郑袖等行为,都是他遗臭万年的理由。很多人也许对楚怀王是恨之入骨...
求屈原写《离骚》的背景。
关于《离骚》的创作背景,争论的焦点之一是它创作于屈原被楚怀王疏远之时,还是流放中。《史记·屈原列传》里说,年轻得志的屈原遭到同僚上官大夫(即靳尚)的谗害,楚怀王因而疏远了他。他“忧愁幽思而作《离骚》”。而《史记·太史公自序》里说:“屈原放逐,著《离骚》。”《报任安书》里也说:“屈原放逐,乃赋《...
高中《离骚》中屈原与怀王冲突是否因为怀王不重视人民利
屈原在《离骚》的开头语中,非常坚定地说:“帝高阳之苗裔,朕皇考日伯庸。”这是言屈原是楚国王族家室中的成员,这是毫无疑问的。我的逐放,并非因为我不是楚国王族家室中的成员,而是因为怀王听信了奸党上官大夫靳尚一伙的谗言,受秦国的骗、上秦国的当。我并不怨恨怀王对我的逐放,而是更加担心...
屈原与楚淮王的 故事
楚国人因为楚怀王受秦国欺负,死在外头,心里很不平。特别是大夫屈原,更是气愤。他劝楚顷襄王搜罗人才,远离小人,鼓励将士,操练兵马,为国家和怀王报仇雪耻。可是他这种劝告不但不顶事,反倒招来了令尹子兰和靳尚等人的仇视。他们天天在顷襄王面前说屈原的坏话。他们对楚顷襄王说:"大王没听说屈原...
屈原的故事
"楚王听了很生气,因而疏远了屈原。 屈原痛心楚怀王听信谗言,不能分辨是非,谄媚国君的人遮蔽了楚怀王的明见,邪恶的小人危害公正无私的人,端方正直的人不被昏君谗臣所容,所以忧愁深思,就创作了《离骚》。"离骚",就是遭遇忧愁的意思。上天,是人的原始;父母,是人的根本。人处境困难时,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