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崇焕祠和墓位于崇文区东北部,东花寺斜街,原广东义园旧址,其庙位于区东南部龙潭公园东湖畔。祠堂和墓碑约建于清代初期,俗称佘家馆,大门上原有后人题写的“明代民族先烈袁崇焕墓”匾额。
话说,明朝崇祯六年八月,是袁崇焕过世三周年祭,他的部下自发聚集到其葬身之地,秘密祭奠了他们的老领导。都知道袁崇焕是冤死的,即使过了三年却还是没人能为其申冤,所以,这些旧部都不敢大张旗鼓为袁崇焕鸣冤。但是,在祭奠的过程中,却有人表明了“烈士遗孤”的身份,使得大家非常吃惊。
这个人,就是我们的小说主角袁承志。
袁崇焕是崇祯三年冤死的,更是崇祯皇帝赐死的他,但我们知道,真正的凶手应该是满人皇太极。皇太极知道袁崇焕对明朝的重要性,于是,略施小计,让崇祯皇帝以为袁崇焕有了造反之心。之后,生性多疑的明朝皇帝不仅信了,还残忍地将袁崇焕杀害,扼杀了大明中兴的希望。
按照袁崇焕自己的说法,崇祯帝这是在“自毁长城”。
在小说《碧血剑》里,杀害袁崇焕的直接凶手和间接凶手,都没有好下场。崇德八年八月,皇太极在沈阳过世,有人说是其兄弟多尔衮杀害了他;崇祯十七年三月,叛军李自成攻破北京城,走投无路的崇祯皇帝选择自杀,吊死在了煤山。可怜的崇祯皇帝没能中兴明朝,年纪轻轻就离开了人世。
小说《碧血剑》基本还原了明朝、清朝、闯王李自成三方势力,以及统治者之间的恩怨情仇。这其中,崇祯皇帝、皇太极、李自成三人的形象,也基本符合大众的审美要求。除此之外,明朝军队抵抗清兵入侵的事迹、李自成的进兵路线、清兵南下掠夺的情况等,都符合史料的记载,没有较大出入。
所以,《碧血剑》基本上是把握大局、与史料相符,兼顾细节的优秀小说。
此外,在这部小说中,还出现了很多左右历史的风云人物,他们是多尔衮、孝庄皇后、范文程、宁完我、鲍承先、曹化淳、李岩、红娘子、刘宗敏、祖大寿、刘芳亮、田见秀、牛金星、宋献策等。而我们的主人公袁承志,跟这些人物多少都有一些交集。
小说的主线是袁承志的故事,使得这些人因为有交集被引入到了小说之中。这一大批人中,很多都能与其历史形象相符,只有少数对不上,与历史形象完全不符。其中,大太监曹化淳完全与历史形象对不上。他原是大明朝的忠臣,却活生生被写成了恶名远扬的叛徒,直到现在还没有洗清。
在小说中,曹化淳是给李自成军队开门的那个小丑,而且,这个印象已经深入民心。计六奇在《明季北略》里提到,李自成进攻北京城,攻西直门没有成功,转攻彰义门。申时,彰义门突然被打开,原来是曹化淳打开的,让叛军顺利进入到了北京城。
此后诸多的史料,都参考《明季北略》里的内容,将曹化淳定义为开城献降的无耻之徒。但奇怪的是,《明史》里却没有相关的记载。此外,曹化淳根本就没有进入《明史》中的宦官队伍。如果,他真的是能左右北京城局势的大太监,那么,怎么可能进不了宦官的队伍呢。
所以,曹化淳到底有没有打开城门呢?
个人觉得,这是无中生有的事,他不可能打开城门。曹化淳十二岁进宫,诗文书画,无一不精,陪伴在当时还是王爷的朱由检身边,深得朱由检的信任。后来,朱由检继承大位,曹化淳也顺利晋升。之后,朱由检让曹化淳专门负责平反魏忠贤手里的冤案,曹化淳专心处理此事,共平反了两千多件冤案。
崇祯十一年,深得信任的曹化淳晋,升为司礼秉笔太监兼东厂提督,这是属于他的人生巅峰。可是,第二年他就告假回家了,从此,再没有过问朝廷的事情。此外,李自成攻城的时候已是崇祯十七年,而此时曹化淳已经在家待了五年,所以,他怎么可能跑回北京城给李自成的军队开门呢?
其实,真正开门献降的是兵部尚书张缙彦,并且,打开的城门也不是彰义门,是正阳门。张缙彦迎接李自成的先锋部队进城,却让无辜的曹化淳承担了几百年的骂名,真是可耻。
曹化淳对明朝是忠贞不二的,即使明朝灭亡了,他还惦记着明朝。
在清兵入关后,民心渐渐倾向于清朝,但是,曹化淳却惦记着明朝。他向清朝统治者上书,请求妥善处理崇祯皇帝的陵墓,给明朝末代皇帝保全脸面。清廷同意了,派人将崇祯皇帝的尸首妥善安葬,且使用皇帝的规格、规模对待。从那时候开始,“曹化淳开门献降”的流言就传开了,大家对此深信不疑。
反而是顺治皇帝出来辟谣,想还他一个清白。虽然,清廷出来辟谣,但是,民间却不认可,特别是在明朝旧部东林余党的推动下,让曹化淳更加无法洗清自己。所以,“曹化淳开门献降”至今还流传着,且被收入了很多典籍中,比如《流寇传》、《国榷》、《痛史本崇祯长编》、《崇祯实录》、《明史纪事本末》等。此外,后人书写的史籍中,也引用了这种说法。
历史上的曹化淳,他真的是一个非常坏的大奸臣吗?
个人觉得,这是无中生有的事,他不可能打开城门。曹化淳十二岁进宫,诗文书画,无一不精,陪伴在当时还是王爷的朱由检身边,深得朱由检的信任。后来,朱由检继承大位,曹化淳也顺利晋升。之后,朱由检让曹化淳专门负责平反魏忠贤手里的冤案,曹化淳专心处理此事,共平反了两千多件冤案。崇祯十一年,深...
曹化淳是好人还是坏人
曹化淳吗是个不会不坏的人碧血剑里面是个大混蛋某些传说里说他没有节操开的北京城门让李自成进入京城历史上的曹化淳在崇祯继位以后负责处理天启时期的冤案而北京城破的时候在自己老家
明末太监曹化淳简介 他是怎么死的?曹化淳有没有放闯贼进宫?_百度知 ...
曹化淳是明朝末年太监,受到明朝最后一位皇帝崇祯帝朱由检的信任,曾负责处理魏忠贤专政之时的冤假错案,平定昭雪冤案两千余件,是一位在历史上无太大污名的太监。太监是中国封建社会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乃是由男子阉去子孙根而成。古话讲:“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血脉传承是一等大事。在男女地位相...
咱们中国历史上有哪些十恶不赦的奸臣啊
中国历史上十大奸臣:庆父,赵高,梁冀,董卓,来俊臣,李林甫,秦桧,严嵩,魏忠贤,和珅。
《南宫诗》王承恩明末最忠心的太监王承恩是怎么死的?
他不是一般的好人。他是一个做坏事的好人。他为皇帝和国家付出的一切。历史上最忠诚的太监——明末太监王承恩的悲剧人生空无一物的时间无情地滚动,像汹涌的波涛,溅起的浪花,滚滚红尘,沉浮的命运,欢乐的悲伤。往事如烟,在风暴的咸味中酿造一杯陈年的苦酒,品尝,回味,为后人叹息。漫长的岁月,在它酿造的苦酒里,折射...
明末时期李自成攻破京城,最后为啥是曹化淳来背锅?
但曹化淳毕竟只是一个前朝的退休太监,在新朝身份低微,清朝给他开了份证明文书就已经是天大的恩典了,不会为了曹化淳这么个糟老头子费太大的心思,后来在民间纷纷传说曹化淳是投降第一人的时候,清朝并没有出来辟谣,不值得为这点小事操心。于是在野史和正史的双重描述下,加上很多有名望的文人推波助澜...
历史上有“曹公公”吗
有的,明朝最有名的姓曹的大太监叫曹化淳 武清王庆坨人。生于万历十七年十二月初四日,卒于康熙元年五月十四日(1589—1662)。幼时家境寒微,受“近君养亲”风气的影响,于十二三岁左右入宫。因天资聪慧,勤奋好学,在宫中受到良好的教育,诗文书画,样样精通,深受司礼太监王安赏识,倚为亲信。...
崇祯派人秘密收葬魏忠贤的遗骸是真的吗?
当然,站在正统的立场来说,魏忠贤身为太监,本不该弄政,加上魏忠贤本身贪图权势,谋害忠良,干了很多坏事,所以历史上都他的评价就是一祸乱国家的奸臣。但抛开正统的言论,只就其个人能力来说,魏忠贤有良好的处理大事的能力,在明末党争不断的环境下,对于维护大明朝廷内部的稳定是有重要作用的。明...
历史上有哪些掌权的宦官﹖
真是美人一笑媚千古,空留长恨在人间。阉海权宦厚黑高手——唐·李辅国从夏朝到清代上下五千年,历朝历代宫中太监,成千上万,且不去说好坏忠奸,能在中国历史上留下印迹者不多,象李辅国这样的太监宰相,只赵高和他两人其后再无来者。大凡乱国枭雄,都有一套超乎常人的厚黑心术,李辅国是此中圣手。阿谀奉迎,溜须拍马,...
经常有人说:魏忠贤不死,大明不亡。你怎么看呢?
其实冯梦龙的这个记载,成了后世的一段公案。不只是这个说法,还有一个说法,李自成进京的时候,是不是曹化淳给开的门。有人说,李自成打进北京的时候,曹化淳已经回乡六年,不可能给崇祯皇帝说那个话,后来也不可能给李自成开门。但是冯梦龙在《燕都日记》中写得很清楚:“起复内臣曹化淳,密旨收葬魏忠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