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人厚交,但待之以薄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与人厚交,但待之以薄”是一句成语,意为尽管表面上与人交情很好,但实际上却对他人很苛刻或吝啬,不够真诚,不够重视友情。这句成语表现了一些人表面上友好,暗地里却不尊重或看轻他人,或者只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建立关系而装出友好的外表。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3-06
这句话的意思是,对于那些不太熟悉或却想要借助他们实现自己目标的人来说,最好不要表现得过分密切,而要保持一定的距离,尊重他们的权利和自主性。
第2个回答  2023-03-10
前言

《道德经》二千五年来,一直在等有缘人。

可惜,两千多年过去了,等到的有缘人,却越来越少。

老子说: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应该是老子严重高估我们了。《道德经》既不易知,更不易行。

所以我尝试翻译《道德经》,希望用更浅白的语言来翻译,让我们更易知。

然后整理出一个更简洁的系统,来修持《道德经》,让我们更易行。

第一步,修人道。

修人道,是处理好我们的社会属性问题。

具体做法,就是老子说的:我有三宝,持而保之。

一曰慈,即慈悲,即父慈母悲,把百姓当子女一样看待。也就是老子说的: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

二曰俭,即节俭,即节心俭欲。把妄想一点点节去,把欲望一点点收敛。

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即谦让,即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

第二步,修地道。

修地道,是处理好我们的自然属性问题。

我们所面对的无尽问题和困扰,都来源于我们的身体。

所以老子说: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所以我们要通过身体的修炼,把身体对我们的影响去掉。

最理想的方法是坐忘。静坐时最好采用七支坐。开始时可以垫坐垫,可以让我们坐得更舒服一点,坐得也更直一点。能做到双盘时,可以把坐垫撤掉。静坐时:

1、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通过内观法,运载精神达到专一的境界,能做到精神不散乱吗?

2、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精神专一后,集中在出入息上,让出入息慢慢变得柔和,能做到象婴儿一样,呼吸深潜而缓慢吗?

3、涤除玄览,能无疵乎?呼吸若有若无之后,把观想变成镜子一样,照着念头来去,能做到去除杂念吗?

这一步时间最长,也最难。观不下去时,可以尝试回光返照:用其光,复归其明。即引用身体外部的亮光,返照身体内部的光明。即《太乙金华宗旨》的修炼方法。

4、天门开阖,能为雌乎?经过修炼,头顶的天门打开,能做到神游体外吗?

5、明白四达,能无知乎?定境中,身体内外一片光明,能做到内外通透,没有身体的知觉吗?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步和第二步,是同时进行的。修人道,可以提升修地道;修地道,可以巩固修人道。它们是互相促进的关系,不能偏废。

但我们杂念和欲念更加深重,所以放在修地道的功夫要更多,而且是多得多。如果因为工作关系,可以早晚静坐,但要坚持。静坐次数越多越好,静坐时间越长越好。

第三步,修天道。

修天道,是处理好我们的精神属性问题。

道,分有和无;人,分阴和阳。有属阴,无属阳。所以人的身体属阴,人的精神属阳。身体分男女,精神也分阴神和阳神。我们的思想意识属阴神,最底层的元神(与生俱来的元始之神)属阳神。

我们的元神一直被阴神压制,基本上从生到死都探寻不到元神。

静坐的目的,就是解除阴神的压制,让元神呈现出来。阴神永不停止地运动,即使我们睡觉的时候,阴神也不会停止,一直在做梦。

修道之人发现,阴神跟呼吸联动,呼吸不止,阴神不息。所以修道之人特别强调要修出入息。通过止息,就可以止住阴神的运动。

静坐时入定的状态,元神就会慢慢呈现出来。

所以修天道,一定要修地道配合。否则一切都是空话。

当我们的元神能够独立于身体之外,呈现于宇宙之中,就可以与道融合,我们的道就修成了。

第一章

【原文】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译文】

道,可以用语言来表述,就不是永恒的道了;

道的状态,可以用语言来描述,就不是永恒的状态了。

道,没有状态的时候,就孕育着天地万物;

道,出现状态的时候,天地万物就开始诞生了。

所以通常我们没有欲望的时候,就可以观察到道的奥妙之处;

通常我们有欲望的时候,就只能看到人性欲望的贪求不止。

无欲和有欲,都源自于道,但表现出来的状态却截然不同。它们相同之处,都反映着人性的奥秘。

从人性的奥秘,深入探究可以感悟道的奥秘。这就是感悟道各种奥妙的探索方法。

【解读】

1、《道德经》讲述的就是通过修证,去感悟道的各种道理和方法。

2、道,只能靠人去感悟,不能通过语言和文字去表达。就好象有人问佛:佛是什么?佛只能说:妙,不可思议。

3、名,很多人会理解为名称。但我是不认同的,因为名称与道,层次上相差太大。所以我把名当作名状来解读,有状态跟无状态,相当于有形跟无形,层次上就接近了,而且更容易理解。

4、人诞生于道,但为什么人不能回归于道呢?因为人有欲望。欲望只能让我们看到人性的贪婪,却看不到道的奥妙。所以要修道,就要把人性的欲望慢慢戒除掉。

第二章

【原文】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译文】

天下人都认为美的东西就是美,这样就不美了。都认为好的的东西就是好,这样就不好了。

所以有和无,是互相参照产生的;难和易,是互相比较造成的;长和短,是互相对比形成的;高和下,是互相对望认知的;声和音,是互相和鸣配合的;前和后,是互相跟随看到的。事物永远如此。

所以修道有成之人,会放下分别心,以清净无为的态度,来对待各种事物,并为道进行无声的传承。

因为修道有成之人,感悟的道也是如此:让万物自由发展,而不责令离开;让万物生息繁衍,而不占为己有;对万物有所帮助,而不施加影响;对万物有所成就,而不自居有功。

道就是因为不去占有,所以万物从未曾离去。

【解读】

1、斯恶已。广东有句俚语:好恶睇,即好难看。有理由相信,《道德经》可能会有一些古代的俚语,只是我们现在不知道俚语的用法。所以《道德经》里有时会感觉到字面很简单,但理解很困难,可能就是古代俚语作怪。

2、人的欲望来源于分别心,知美知好,就会想着占有,这样就不美不好了。

3、分别心也会产生有无、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前后。你有我无、我难你易、你高我低、你大我小、美声杂音、前后位置,等等。各种对比就会产生心理不平衡,从而造成竞争。

4、无为。不是不作为,而是没有分别心下,自然发起的清净心。我们日常用的词:清净无为。清净即无为,无为即清净。

5、不言之教。修道之人,不会好为人师。但需要为道传承,所以会勤加修道,以身作则,行不言之教。

第三章

【原文】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译文】

不崇尚贤能之人,人民就不会竞争较量;不珍惜难得的财物,人民就不会沦为盗贼;不展示引起欲望的东西,人民的心就不会乱。

所以修道有成之人的治理方法,就是简化人民的心思,填饱人民的肚子;弱化人民的意志,强化人民的筋骨。

总是想办法使人民没有过多的认知,没有过多的欲望。使有足够认知的人,也不敢胡作非为。

上述的做法落实之后,从上到下做到清净无为,就没有治理不好的地方。

【解读】

1、欲望不仅来自物质,也来自社会的名誉和地位,所以老子希望大家做到:不尚贤,不贵难得之货,不见可欲。这样就可以减少欲望。

2、老子的理想化社会治理模型:虚心、实腹;弱志、强身。虚心以减少欲望,弱志以减少争端,实腹以求生存,强身以求发展。

3、老子的理想社会可能跟一般人的理想社会相去甚远。一般人会认为做人要做精英人才,做事要志存高远。但道家看的是人性。精英人才成就可以不凡,但破坏力更不凡。没能力之下,可能是有志之士,有能力的话,可能就是野心狂人。希特勒就是天生的领袖,有魅力,有魄力,也有能力。他振兴了德国,也摧毁过德国,摧毁过很多国家与人民。志向与野心,从来就是同一个意思。

4、为无为,则无不治。这里不是只要做到清净无为,就无所不治。而是要实现上面的条件:虚心、实腹;弱志、强身。然后从上到下,都做到清净无为,就无所不治。

第四章

【原文】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其谁之子,象帝之先。

【译文】

道,代表着虚空,无论怎样运用它,都不会有稍微的不圆满。

道,代表着深奥,象是万物的本源。

我们运用道,可以磨去自己的锋芒,可以解开生活中的各种纷扰。可以与光芒闪耀的人同行,也可以和三教九流的人共处。

道,是多么的深湛,似有若无。

我不知道道是怎样产生的,好象天地主宰产生之前,已经存在。

【解读】

1、修道即修心。要做到心量虚空广大,深湛潜藏。

2、修道不是避世。要学会运用道,要在社会中做到: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第五章

【原文】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译文】

天地不会有所偏爱,会把万物当成草扎的狗。

修道有成之人不会有所偏爱,会把百姓当成草扎的狗。

天地人间,难道不象是一个风箱吗?时而充盈,时而匮乏;时而兴盛,时而衰落。

不管兴衰,当我们心怀虚空的时候,反而充盈而不匮乏。

当我们过分追求的时候,反而由充盈变为匮乏。

多数人会说要追求极致究竟,不如安心守候在道当中。(数,通索。)

【解读】

1、天地以万物为刍狗,体现的是天地的不干预。草扎的狗,是古人的祭祀用品,祭祀时备受尊崇,祭祀后被随意丢弃。万物也自有盛衰荣枯,天地都不会进行干预。

2、圣人以百姓为刍狗,体现的是圣人的平等。草扎的狗,祭祀时备受尊崇,祭祀后任人践踏。圣人会平等对待百姓,不以地位高低、财富多少,而有所偏爱。

3、人世间,自然会兴衰流转。修道之人,无论身处兴衰,都要虚心以待,不要过分向外追求。过分追求,不如安心守道。

第六章

【原文】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译文】

山谷就象是神一样,总是充满着生命力,永远不会死亡。山谷的形状看起来又好象是神奇的雌性生殖器。

神奇雌性生殖器的门口之中,充满了生命力,就象是天地生命力的根源。

天地的生命力绵绵不绝,无论怎样生息繁衍都不会穷尽。

【解读】

1、大地之上,生命力最旺盛的地方应该是山谷了。山谷之中,往往野生植物茂密,动物品类繁多,好象有大自然的神力相助。

2、山谷之于大地,就象是海底之于人体。海底即会阴穴,也是人体的生命力源泉。

3、道家修海底,修的是先天之炁。密宗修海底轮,修的是灵蛇,又叫拙火或灵能。同样是为增强生命力,以改造身体。

第七章

【原文】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译文】

天地可以长久地存在。天地之所能够长久地存在,是因为天地自己不生长,所以能够长存。

同样的道理,所以修道有成之人,会不顾自身身体,而身体会比别人更持久。会把身体置之度外,而身体会更好地保存。

这难度不是无私的表现吗?所以无私更能成就自身。

【解读】

1、天地之所以长久,是因为自己不生长;修道有成之人之所能长久,是因为其不顾自身,把自身置之度外。

2、后人根据外其身而身存的理念,真实地创造出身外化身的修炼方法,希望实现长生之法。

3、道家无私的修法,是要把自身融入天地之中,并与天地融入道之中,实现大公即大私,这样才能更好地保存自己。

4、此章的具体修法,就是庄子的“坐忘”,实现离形去知,同于大通。同于大通,即融于天地。《大宗师》里说:“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

第八章

【原文】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於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译文】

最高的善就象水一样。水的善在于利益万物,而不与万物争夺利益。最终还要处于下游的位置,这样的位置也是大家都不想要的。所以水的做法,已经非常接近道了。

修道之人就要象水一样:

居善地,所居皆善地,善于自处,甘居下位;

心善渊,心境如深渊,深沉静默,容纳百川;

与善仁,与人相处,如水温柔,亲切而不执着;

言善信,所言皆诚信,待人接物,诚信正直;

政善治,治理地方,或管理家庭,都能融和众人,安定各方;

事善能,为人处事,有办法,有能力,能成事;

动善时,能较好地判断时势,把握时机,择时而动,适时而变。

因为与世无争,所以不会招致责难。

【解读】

1、水几于道。修道之人就要学水的做法,做到几于道了,加上慢慢积累足够的玄德,就可以悟道了。

第九章

【原文】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译文】

手捧装满东西的器皿,最好及时放下来,时间长了,可能会溢出来,甚至整个打翻。

怀里藏着尖锐的东西,最好及时拿出来,时间长了,可能会刺伤自己。

金银财宝堆满家里,是很难长期守住的。

大富大贵之后,还骄奢放纵,自然会招致祸患。

功绩圆满之后,就要想办法全身而退,这样才是符合天道规律的。

【解读】

1、凡事不要做得太满,太满了,可能会好事变坏事。锋芒不要太盛,太盛了,可能会伤人伤己。

2、财富过多,就要适当用掉一部分,一来可以留出空间,以保持继续增长;二来不会招致忌恨,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3、大富大贵之后,就要学会隐藏,免得成为众矢之的,招来无端祸患。

4、整章用的是天道循环的规律。天道自有盈亏,人道自有兴衰。做人做事,最好不要太过,过了就会由兴转衰。所以功遂自然要身退,否则很难全身而退。

第十章

【原文】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为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译文】

通过内观法,运载精神达到专一的境界,能做到精神不散乱吗?

精神专一后,集中在出入息上,让出入息慢慢变得柔和,能做到象婴儿一样,呼吸深潜而缓慢吗?

呼吸若有若无之后,把观想变成镜子一样,照着念头来去,能做到去除杂念吗?

爱护人民,治理国家,能做到清净无为吗?

经过修炼,头顶的天门打开,能做到神游体外吗?(雌,通龇。)

定境中,身体内外一片光明,能做到内外通透,没有身体的知觉吗?

百姓需要的,无非是生存的环境,积蓄的财物。

统治者最好是为百姓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而不去占有百姓的财物;对百姓有所帮助,而不去恃强凌弱;让百姓自由发展,而不加以主宰。

这就是神奇的功德。

【解读】

1、这一章是道家最实用的修证法门。可以对应释家六妙门(数、随、止、观、还、净)的步骤进行梳理。

2、第一步,集中精神,如果集中不起来,可以通过数息,把念头强行收回来。

3、第二步,精神集中在出入息上,也就是随息,不要刻意控制气息,气息自然会平静下来,变得越来越柔和,最终气息会慢慢止住。

4、第三步,观想,通过观想一个景象,把其它杂念通通赶走。道是喜生喜阳的,观想的景象最好是火、光之类,或直接观想自己所看到的太阳、月亮或火光。

5、第四步,神游天地,就是庄子说的,独与天地精神往来。也是六妙门中的还,把身心全部还归虚空。

6、第五步,进入光明大定,实现庄子说的坐忘,也就是六妙门中的净,把身心万物都空掉。

7、到这里还没合道,还要玄德足够才能自然合道。前面说的要做到上善若水,就是要积累玄德。积累玄德,不但是最后合道的必要条件,也是道家修证能否顺利进级的关键条件。有些人无论怎么努力都不能入定,就是因为玄德不够,还要慢慢积累。

第十一章

【原文】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译文】

三十根木条,聚集在一个车轮中,只有轴心虚空之处,才能起到车辆运行的作用。

陶土捏成器皿,只有中空之处,才能起到器皿装盛东西的作用。

凿开门窗,建成居室,只有室内空间,才能起到居住的作用。

所以“有”只能供我们利用,“无”才能供我们使用。

【解读】

1、对道而言,天地万物只是供道利用的对象,道的原理规律才是道的本体核心。

2、对人而言,身体只是供我们利用的对象,精神世界才是人的本体核心。我们不要舍本取末,心为形役。把精神世界修炼好,才是人最应该做的正业。

第十二章

【原文】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译文】

五颜六色会令人眼花缭乱;

五音零乱会令人听觉失灵;

五味杂陈会令人味觉错失;

驰骋狩猎会令人内心狂乱;

珍稀财宝会令人行为失常。

所以修道有成之人,只会追求饱腹生存,不会追求视听娱乐。所以会舍弃身体的享受,实现精神的满足。

【解读】

1、身体的欲求,往往会影响人的心志。所以要实现精神的满足,就要节制身体的享受。

2、过分追求身体的享乐,也是违反道的。这样不单只舍本取末,还会因为放纵欲望而损害精神。

第十三章

【原文】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者,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者,若可托天下。

【译文】

得宠或受辱,都象受到惊吓一样,远远躲开。我们重视大祸患,犹如重视身体。(得宠或受辱,都可能带来祸患,所以我们应当象受惊一样,远远躲开。)

什么叫得宠或受辱,都象受惊一样呢?得宠并不是一件好事,得到了象受惊一样,失去了也会象受惊一样,这就是所谓的得宠或受辱,都象受惊一样。

什么叫重视大祸患,犹如重视身体呢?因为我们之所以有重大祸患,就是因为我们有身体,等到我们没有身体,我们还有什么祸患呢?

所以那些重视天下,犹如重视身体的人,我们大概可以放心把天下交付给他;

那些爱惜天下,犹如爱惜身体的人,我们大概可以放心把天下托付给他。

【解读】

1、人,容易患得患失,一惊一乍。

2、人,也容易心为形役,忧患终身。

3、修道首先要做到:虽富贵不以养伤身,虽贫贱不以利累形。然后做到:外其身而身存。把身体置之度外,然后得失、忧患都可以统统避开。

第十四章

【原文】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抟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於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译文】

老子静坐时,半闭着眼睛,对眼前视而不见,这时的状态是安闲的;

聆听着出入息,渐渐地听而不闻,这时的状态是寂静的;

意识中想抓住一个东西,又抓而不得,这时的状态是微妙的。

这三种状态,很难去追寻,所以只能混在一起来表述:

意识中,看外面既不洁白,看里面也不昏暗。

细心观察,好象光与暗缠绕在一起,但难以描述,最终又什么都看不见。

这种现象可以称得上是没有状态的现象,没有物体的景象,也称之为隐约不清。

在一片混沌中,面对它的时候,看不到它的前面;跟随它的时候,又看不到它的后面。

这个时候会有一种感觉,如果能够掌握古已有之的道,就可以驾御当前的各种现象。能够懂得最早的起源,就称得上懂得道的原理和规律。

【解读】

1、这章说的是老子静坐时的体会。老子也是通过静坐以求悟道的。

2、大家静坐时的体会,各有不同,没必要一一对应。但垂帘、听息、内观,还是统一的,可以对着做。

3、垂帘,就是眼睛半开半闭。古人静坐时一般会垂帘,一来不容易昏沉,二来容易守息。但现代人一般不鼓励,一来容易分神,二来可以让眼睛休息。

第十五章

【原文】

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译文】

上古时代,善于修道的人,一般都是精微奥妙,神奇通达,深邃难测。因为难得测度,所以只能勉强形容:

行为严谨,好象冬天过冰河,不断小心探索,生怕掉到河里。

心思细致,好象提防着四周的邻居,生怕影响别人。

态度恭敬,好象作客一样,生怕给主人带来麻烦。

心情轻松,好象冰块将要溶解。

心地淳朴,好象未经加工的木头。

思想阔达,好象深邃宽广的山谷。

为人混然天成,让人难以看透。

谁能够做到混浊了,又可以宁静下来,让自己慢慢变得澄清?(唯修道者。)

谁能够做到安定了,又可以运转起来,让自己慢慢恢复生机?(唯修道者。)

保持修道状态的人,都不想满足。只有不满足,所以才能凋敝了,又可以新生。(蔽,通敝。)

【解读】

1、修道很难,各方面都要修,都要兼顾。但关键还是两点:浊以静之徐清;安以动之徐生。这样修道才能不断进步。这也是古人养生的两个基本要点。

2、修道其实就是一个敝而新成的历程,所以任何时候都不能自满。

第十六章

【原文】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译文】

达到极致的虚空,保持专一的寂静。

万物蓬勃发展,我得以观察万物周而复始的原理。

万物纷繁衍化,最终都会回归到它们生命的本源。

回归生命的根源,就会处于寂静的状态。寂静的状态,就可以回归先天之命。

回归先天之命,就可以达到永恒不变的状态。懂得这种永恒不变的状态,就可以触发自性的光明。

不懂得这种永恒不变的状态,反而轻举妄动,就会把自身置于凶险境地。

懂得这种永恒不变的状态(触发自性的光明),就会包容万物;能够包容万物,就会平等对待万物;能够平等对待万物,就能做到率性保真;能够做到率性保真,就能参悟天道;能够参透天道,就能合道。能够合道,就能天长地久。直至身体没有了,也不会有所失去。

【解读】

1、此章就是修道的理论基础:致虚极,守静笃。

2、通过静坐,回归生命的本源,实现守静笃。

3、通过守静笃,回归先天之命,触发自性光明。(先天之命,相当于释家的第八阿赖耶识。)

4、再通过先天之命,参悟天道,进而合道。

第十七章

【原文】

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译文】

对于道,资质最上乘的人,会保持谦卑,并知道道的存在。

资质次之的人,会想办法亲近道,并不断赞誉道。

资质再次的人,会敬畏道,对道保持敬畏之心。

资质最差的人,会侮辱道,对道不屑一顾。

对道信心不足的话,就会有所怀疑。

修道之人无论面对何种人,无论其人信道与否,都会悠然自得,而很少出言反驳。

等修道有成,所有百姓都会说,这个人从始至终,都是那么的自然。

【解读】

1、资质最上乘的修道之人,一定会对道既忠且信。下,即忠;知有之,即信,而且是实信,是净信。

2、资质尚可的修道之人,一定会表现得亲近道,对道赞誉有嘉。

3、普通人对于道,不一定会相信,但会保持敬畏之心。

4、还会有厌道之人,会排斥道,会诋毁道。

5、对修道之人来说,这些都不重要,保持平常心,不必反驳,不必争论,默默修道就好。

6、修道之人,没必要一副道貌岸然的样子,平实、自然才是道。

第十八章

【原文】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译文】

广大的道,没有对社会产生足够的影响时,就会有仁和义来影响社会。

聪明和才智出现以后,各种伪善和虚伪就会不断涌现。

亲属之间不再和睦时,大家都会推崇父慈子孝。

国家昏乱时,大家都会怀念忠臣义士。

【解读】

1、道,对于社会发挥的最大作用是收敛欲望,人的欲望少了,社会自然安定。

2、欲望横流时,就是道对社会已经发挥不足够的影响。这时社会上就会推崇仁义,以限制欲望膨胀的人们进行疯狂竞争。避免因恶性竞争,给社会带来毁灭性的灾害。

3、道如果

与人厚交,但待之以薄是什么意思?
“与人厚交,但待之以薄”是一句成语,意为尽管表面上与人交情很好,但实际上却对他人很苛刻或吝啬,不够真诚,不够重视友情。这句成语表现了一些人表面上友好,暗地里却不尊重或看轻他人,或者只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建立关系而装出友好的外表。

《滕文公上》翻译
《滕文公上》翻译:陈相见到了孟子,转述许行的话说:“滕文公倒确实是贤明的君主;虽然如此,他还不懂得(贤君治国的)道理。贤君与人民一起耕作养活自己,一面烧火做饭,一面治理天下。现在,滕国有堆满粮食钱财的仓库,这是侵害百姓来供养自己,哪能称得上贤明呢?”孟子问:“许子一定是自己种了...

厚礼待人是什么意思?
厚礼待人是指我们待人接物的时候,不仅要始终保持良好的礼貌,更要尽可能地给予对方更多的关爱和尊重。厚礼待人不仅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还可以帮助我们树立良好的形象,增强自己在人际交往中的威信和影响力。在面对不同的人和事情时,我们应该尽可能地以厚礼待人,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争取更多的信任...

紫薇斗数告诉你哪种命格的人最无情
紫微命盘中有这种格式的人交友的态度有现实的倾向,对喜欢的人会极力讨好、示好,但并非一成不变的持续下去。因为有这种星曜组合的人,具有与人厚交,但待之以薄的奇异特性,有时候,甚至只由于鸡毛蒜皮的争执,便可能从地球上消失掉。这种星曜组合之人,如加上擎羊、陀罗、火星、铃星在命宫,那么其...

【厚交】的意思是什么?【厚交】是什么意思?
【厚交】的意思是:厚交hòu jiāo至交,深交。 ●《战国策•燕策一》:「王能听臣,莫如归燕之十城,卑辞以谢秦,秦知王以己之故归燕城也,秦必德王,燕无故而得十城,燕亦德王,是弃强仇而立厚交也。」 ●《孔子家语•致思》:「吾平生厚交,而今皆离绝,是三失也。」 ...

厚往薄来什么意思
厚往薄来意思是在交往中施予丰厚而纳受微薄。出自《礼记·中庸》。中庸介绍:是中国古代论述人生修养境界的一部道德哲学专著,是儒家经典之一,原属《礼记》第三十一篇,相传为战国时期子思所作。其内容肯定“中庸”是道德行为的最高标准,认为“至诚”则达到人生的最高境界,并提出“博学之,审问之,...

文言文《报认少卿书\/报任安书》的翻译
少卿足下:早先一段时间,委屈您给我写信,教导我要慎重地待人接物,把向朝廷推举贤能人士作为自己应尽的职责,情意十分诚挚恳切,但怨我不效法于您去推荐贤才,而听信俗人的见解。我并非敢这样做。我虽然庸劣低下,但也在旁听到品德高尚的人遗留下来的风范。只是我自认为身体已遭受摧残,处在污秽低贱的地位,一有举动便...

厚道的厚是什么意思
问题一:“厚道”是什么意思?? 做人要厚道:就是说,做人要不刻薄、待人要好的意思 实实在在,不夸张,不骗人,表里如一,吃老实饭,干老实事,做老实人.厚道没有固定的含义,它只能是某种精神的体现,厚道也没有有固定的形式,它更多的应该是对生命的一种实实在在的解释。 厚道就如冬日的斜阳,...

学会做厚道之人
厚道做人,是每个人思想品德和修养的反映,这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一种基本理念。一个人的能力再强,知识再渊博,但如果品行不好,为人不正,将永远不会被大家所认可。所以,厚道是一种高尚的品格,真诚、坦率、宽容、谦让、仁慈、善良等优秀品质都是其深刻的内涵。作为与人打交道,以诚相待、大度宽容、谦逊礼让...

宗元字子厚文言文翻译
柳州土俗,以男女质钱,过期则没入钱主,宗元革其乡法。其以没者,乃出私钱赎之,归其父母。江岭间为进士者,不远千里随宗元师法;凡经其门,必为名士。元和十四年十月五日卒,时年四十七。观察使裴行立为营护其丧及妻子还于京师,时人义之。4.宋史章惇传翻译章惇字子厚【章惇传】译文章惇,字子厚,建州浦城...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