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餐烹饪离不开食用油。通过高温油脂的烹调,能够缩短食物加工时间,保持新鲜口感,改善色泽和风味,提高营养价值。常见的食用油通常分为植物油和动物油两种。食用油的历史悠久,伴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形成了独特的发展史。
食用油含有不饱和脂肪酸、甘油酯、磷脂、维生素、游离脂肪酸等成分,能够保持皮肤润泽、发质光亮,提供充足的热量和脂肪,此外,植物油中的固醇对心血管有保健作用。在食用油中,植物油比动物油熔点低、易吸收、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更高,而动物油热量高,结构稳定,加热后产生的有害物质更少。
由于动物油获取提炼更加便捷,在宋朝以前,是主要的食用油。
古代常用“民脂民膏”代表财富,这就与动物油有关。《释名》有曰:“戴角曰脂,无角曰膏。”举例来说,牛羊油叫脂,猪油称膏。宋元理学家陈澔有另外的解释,他认为“肥凝者为脂,释者为膏。”也就是说固体油是脂,液态油是膏。在烹饪方法上,脂膏也有不同。《礼记·内则》明确记载:去腥“脂用葱,膏用韭。”
动物油的使用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
《周礼》记载:“凡王之馈,食用六谷,饮用六清,羞用百二十品,珍用八物。”“八珍”中有一道名为“炮豚”的菜,需要“煎诸膏,膏必灭之,”就是用膏浸没乳猪油炸。用动物油炸制的猪肉,吃货们是否有兴趣来一块呢。
在“八珍”中,有一道名为肝膋(liáo)的菜,肝用的是狗肝,制作时用狼胸腔里的网油包裹煎制。由此推断,当时的动物油来源,不只是牛、羊、猪、鸡、狗等家畜,还包括捕获的野兽、鱼、鸟等猎物。
周王作为当时最高统治者,享受的待遇自然不同。《周礼·天官冢宰》记载:“凡用禽献:春行羔豚,膳膏香;夏行腒鱐,膳膏臊;秋行犊麛,膳膏腥;冬行鲜羽,膳膏膻。”简单来说,诸侯要按照四季变幻,进贡不同的鸟兽和动物油。
动物油除了食用,还能照明。
《史记》记载:“(秦陵地宫)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暂且不论人鱼膏是何种物质,以当时的条件,必定是某种动物油。1968年,河北满城汉墓出土了长信宫灯,灯罩里面残留着蜡状物质,据专家考证,确定为动物油脂。这一发现从侧面印证了《史记》的记载。
汉朝时,植物油崭露头角。
最初大量食用的植物油,并不是大豆油、菜籽油或花生油,而是芝麻油。由于芝麻来自西域,民间习惯称其为胡麻。东汉农书《四民月令》有云:“二月可种胡麻,谓之上时也。”说明胡麻的种植已经相当普及了。
尽管百姓已经意识到植物果实中含有油脂,主要靠压榨取油,简单原始,效率低下。当时的芝麻油主要用来照明和纵火。三国时期,魏国和东吴激战合肥城下,魏将满宠“募壮士数十人,折松为炬,灌以麻油,从上风放火,烧贼攻具”。可见,芝麻油不仅是理想的纵火原料,而且数量庞大。
植物油的榨取提炼,有了新的进步。
《齐民要术》记载:“按今世有白胡麻、八棱胡麻,白者油多。”南北朝文学家陶弘景在《本草》中提出:“生榨者良,若蒸炒者,止可供食及燃灯耳。”表明民间对榨取植物油,处于不断摸索的阶段,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南北朝时,植物油以芝麻油、亚麻油、大麻籽油为主。植物油的出现,催生了一种新的烹饪技巧。《齐民要术》中有这样一道菜:“炒鸡子法:打破,著铜铛中,搅令黄白相杂。细军葱白,下盐米,浑鼓。麻油炒之。甚香美。”这是首次出现的“炒菜”。尽管只是简单的麻油炒蛋,葱白豆豉一样不能少,着实讲究。
随着芝麻油的普及,逐渐成为唐宋时期的主流植物油。
唐朝食疗专著《食疗本草》:“白麻油,常食所用也。”宋朝时期,植物油的品种越来越多。北宋庄绰在《鸡肋编》里记载:“油通四方,可食与然者,惟胡麻为上,俗呼脂麻。河东食大麻油,陕西又食杏仁、红蓝花子、蔓菁子油,山东亦以苍耳子作油,颖州亦食鱼油。”值得一提的是,蔓菁子油就是现在常用的菜籽油。
在宋人的生活中,高热量的油炸食品颇受欢迎。《梦溪笔谈》:“如今之北方人喜用麻油煎物,不问何物,皆用油煎。”传说,南宋民间痛恨奸相秦桧,将面饼做成他和夫人王氏的样子,背靠背粘著,放在滚油里煎炸,将其取名为“油炸桧”,这就是“油条”的雏形。
对于植物油的榨取,历史文献语焉不详。元朝农学家王祯在《王祯农书》记载:“凡欲造油,先用大镬炒芝麻,既熟,即用碓舂,或辗碾令烂,上甑蒸过,理草为衣,贮之圈内,累积在槽;横用枋桯相桚,复竖插长楔,高处举碓或椎击,擗之极紧,则油从槽出。此横榨,谓之卧槽。立木为之者,谓之立槽,旁用击楔,或上用压梁,得油甚速。”王祯对榨油的器械和过程进行了详尽的记载,民间将其称为“木榨榨油法”,至今少数地方仍然沿用着这种榨油方法。
明朝时期,植物油在品种和榨油技术上有了新的进展。
科学家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提出:“凡油供馔食用者,胡麻、莱菔子、黄豆、菘菜子为上。”简单来说,芝麻油、萝卜籽油、豆油、白菜籽油是最好的植物油。宋应星不但对各种油料进行等级分类,还测算了各种油料的出油率。除了木榨法,他还记录了水代法、磨法、舂法等榨油方法。用明朝的榨油方法,油料残油率控制在15%以下,这在当时属于最高水平了。
花生油是最晚出现的植物油。清朝官员檀萃在《滇海虞衡志》有云:“落花生为南果中第一,……若乃海滨滋生,以榨油为上,故自闽及粤,无不食花生油。”可见东南沿岸早已习惯食用花生油了。19世纪中期,西方国家发明了“浸出榨油法”,油料残油率降低到1%以下,这一方法大大提高了榨油效率。西方商人在中国陆续建立了很多新式榨油厂,榨油业迎来了新生。
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无论动物油还是植物油,在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油炸食品,外脆里酥,香气扑鼻,圈粉无数。不过,在油的使用上,应该遵循少吃油、吃好油、吃多种油的原则,毕竟均衡营养、保持健康才是美食的王道。
中餐烹饪离不开“食用油”,古代的“油”有哪些?
中餐烹饪离不开食用油。通过高温油脂的烹调,能够缩短食物加工时间,保持新鲜口感,改善色泽和风味,提高营养价值。常见的食用油通常分为植物油和动物油两种。食用油的历史悠久,伴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形成了独特的发展史。食用油含有不饱和脂肪酸、甘油酯、磷脂、维生素、游离脂肪酸等成分,能够保持皮肤润泽...
适合制作中餐的食用油有哪些?
大豆油是中国传统的食用油之一,由大豆种子提取而成。它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尤其是亚油酸,有助于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大豆油耐高温性较好,适合炒菜、煎炸等高温烹饪方法。花生油 花生油由花生仁压榨而成,色泽金黄,口感醇厚。它含有较高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和一些多不饱和脂肪酸,对心血管健康...
为什么中国人的厨房有那么多的油烟
主要原因,早期的食用油都是粗制的。都有很重的生油味(如菜籽油花生油等),都需要在一定的高温下才能去除生油味。同时由此养成的爆炒习惯,所以油烟很重。
生活做饭离不开油,好的食用油有哪些?
玉米油,又叫粟米油、玉米胚芽油,它是从玉米胚芽中提炼出的油玉米油是在玉米精炼油的基础上经过脱磷、脱酸、脱胶、脱色、脱臭和脱蜡精制而成的。先从氧化速度方面考虑,由于油脂的所含的脂肪酸不同,氧化速度差别比较大,一般来说,任何一种脂肪都包含多种脂肪酸,只是所含脂肪酸的比例不同,比如橄...
花生油,玉米油,菜籽油,大豆油哪种健康?提醒:2种油尽量少吃
玉米油:玉米油是从玉米胚芽中提炼的油,玉米油富含人体必需的维生素E,以及亚油酸、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不含胆固醇,不容易导致胆固醇过高,或者体重增加,适合高胆固醇血症、肥胖人群食用。另外,挑选玉米油时,应尽量选择100%源自优选玉米胚芽的油,会更加优质、更加 健康 。菜籽油:自榨菜籽油,由于其...
适合高温煎炸的食用油
1、花生油:因为花生油的不饱和脂肪酸相比之别的食用油高温下最稳定,油炸最不易变性或分解,形成有害物质。所以花生油炸东西最健康。而且花生油有花生独特的香味,炸出的东西非常吸引人。2、棕榈油:棕榈油主要是拿来炸方便面。因为是饱和脂肪酸很多,不容易变质。但是凝固点的温度比较高,我国秋冬季常温...
现在家里最好吃什么食用油?
首先得是非转基因的,食用油得花着吃,不能长期就吃单一的一种的,不过个人认为以花生油为主。 炒什么菜,用什么油 菜籽油适合煎炸 大豆油适合炖炒 橄榄油适合凉拌 如今的超市货架上都摆放着品种繁多的烹调油,什么色拉油、调和油、橄榄油、红花油、葵花籽油、玉米胚芽油等,让消费者眼花缭乱。实际上,各种烹调油都有...
为什么橄榄油不能成为中国主要的食用油?
个人认为橄榄油不能成为中国主要食用油有如下原因:1.价格 从价格上来说,橄榄油属于高档油。某些进口橄榄油200ML的钱购买2L的植物油还要多,一般人家不会舍得天天用。2.饮食习惯 橄榄油烹调时少油烟,香味特殊,有益健康。但是中国人习惯于豆油,荤油(板油),下油锅烹不出香味或者香味奇怪的油不...
【土茶油】土茶油可以吃吗 土茶油和精炼茶油哪个好
橄榄油、葵花籽油、亚麻油等食用油,经煎炒炸的高温,就变成平凡的饱和脂肪酸以及反式不饱和脂肪酸,同时还伴随着富含PM2.5、多环芳烃、醛类等多种污染物的油烟。茶油,因为烟点为220℃,可反复烹饪加热使用22次,不产生有害物质,是适合中餐烹饪和凉拌的高品质食用植物油。因此,世界健康组织首推健康食用油——茶油!脂肪...
料油和熟油在口感上有什么区别?
料油和熟油是中餐烹饪中常用的两种油脂,它们在制作过程、口感和用途上都有所不同。首先,我们来看看料油。料油,又称为生油或者生菜油,是指没有经过热处理(如炸、炒、烹、煮)的食用油,常见的有花生油、菜籽油、大豆油等。这种油的特点是色泽清澈,味道清淡,营养成分保存完好。在烹饪过程中,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