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动物标本剩下的肉是怎么处理的?

绝大多数情况下,不吃;但是存在少数能吃的情况。

首先,那些被制作的动物都是一些因故死亡的动物,并不是活生生的,那些剩下来的肉,有些肉最后是被吃掉了,这些肉如果没有什么大的问题就会拿来吃,也算是回收利用了,而且在那些专业人员来看,吃这些肉其实并不算特别,都是很常见的。

而对于那些国家级保护动物来说就不一样了,吃那些动物是要受到处罚的,而那些肉一般会用大量的防腐剂处理,所以就算法律允许,也是不可以吃的。这些肉会小心的处理好,可以做成肌肉标本(例如那些赤红色的肌肉标本)还有的肉破损严重,就会妥善处理然后丢弃。

总之,动物标本剩下的肉,一定会妥善处理,一个动物标本就是一个动物的生命,而动物的标本也帮助了动物在它最后的时候展现了它自己的生命,同时也让更多的人知道生命的精彩,也为我们的科学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我们应该尊重它们,也同时保护好它们的同伴。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4-27

因为制作动物标本主要就是采用风干和在福尔马林当中浸泡两种方法,当风干的时候动物是没有多余的肉,二刚进行福尔马林浸泡的时候,为了保证整个动物标本的完整性,也不会有剩余的肉,所以制作动物标本的时候是不可能会有剩余的肉

第2个回答  2020-04-27

制作动物标准这样剩下的肉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处理。

首先一般动物都是经过死亡以后才能来制作标本的。那么这些肉呢,就会做一些深埋来处理。少量利用活的动物了,可以适当做食物的。

当然对于一些昆虫的标本基本上是不用处理的。基本都是经过风化风干来制作标本。

第3个回答  2020-04-27
制作动物标本,主要看是什么动物,还有动物的主要来源。比如制作一个蝴蝶标本,当抓到蝴蝶的时候,首先要在蝴蝶的胸腹部轻轻捏一下。这是为了防止蝴蝶挣扎造成翅膀上的鳞片脱落,然后把蝴蝶放在药瓶里毒死,就是塑料瓶,毒剂一般用乙酸乙酯。死了之后放在展翅板上调整好姿势,最后用针固定在蝴蝶胸部正中,放到干燥通风的地方,等标本风干了就移到泡沫板上。大型动物的肉是怎么处理的呢?再举个例子,如果是动物园刚刚死的动物,而且知道这只动物没有疾病,也不是国家保护动物,新鲜的肉是可以吃的。

如果死的时间比较长,估计也没人敢吃,但是也不能流通到市场,所以一般都会做统一回收处理。如果是国家保护动物,比如说老虎,那就不能吃了,尸体只能用来速冻,制作动物标本不是什么人都能做的事。而是要解剖,生理,骨骼,肌里等学科,才能胜任制作动物标本的工作。
第4个回答  2020-04-27
如果是动物园新死的动物,知道没有病,而且也不是保护动物,那么可以趁新鲜吃。(但是大型动物的剥制时间可能会比较长,反正不新鲜别作死去吃)(如果是保护级别比较低的,吃就别声张,否则后果很严重)保护级别比较高的,一般不敢吃。例如老虎及其制品是禁止交易的,尸体一般都直接速冻。

野外发现的动物尸体,尤其是水生哺乳动物,一般都有不同程度的腐烂。人类是杂食动物,不是食腐动物(进击的贝爷不算啊)~~

是否好吃,主要看动物种类和环境

一般情况下,越接近人类驯化种的动物越好吃,因为人类就好这口。例如,鸡比鸽子好吃(家禽也是可以做标本的)。动物园笼养,尤其是旧式动物的小笼子养的尤其肥美(每天光吃不动啊)。

其他再零散说几句

只要把动物的某些部分进行防腐处理,就属于广义上的标本。所以你吃了一个海螺,然后把螺壳洗干净,那么螺壳就成了标本。事实上,去海鲜大排档捡螺壳,也是采集螺壳标本的一种途径。用大头针把死蝴蝶钉在盒子里,晾干,也属于广义上的标本。

制作标本的目的是为了能展示物种特征。我们看到最多的是把毛皮做成标本,其次不方便剥皮的直接做浸制标本,骨架标本。这是因为,出于科普目的的博物馆陈列,主要目的之一是让观众对于动物的样子有所了解。所以布展的时候,侧重于表现动物外形,以及所处生态环境。而出于科研目的的标本制作,则各有侧重。

肌肉组织相对于皮毛和骨骼比较难防腐。目前比较成熟的技术是冲塑。相对于皮毛而言,肌肉组织标本(和骨架标本)很容易引起部分人的不适,所以国内布展较少。

其实很多时候制作标本的对象都不是珍稀动物。拿普通动物做标本,你真的可以直接理解为以特殊的方式屠宰。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