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在外国创业故事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4

华人在外国创业故事

  美国华人网上卖鞋的创业故事

  大学就开始做生意

  年仅32岁的谢家华是Zappos.com的创立者之一,也是这家网络营销巨头的行政总裁。他的父亲谢传刚和母亲李小林都来自中国台湾。父母早年从台湾辗转到美国定居,后来在伊利诺伊州生下谢家华,家华是三兄弟中的老大。据父亲介绍,家华从小就思维敏捷而且很独立。

  谢家华的童年可谓顺风顺水。他从小在旧金山长大,后考进哈佛大学主修计算机,19岁就拿到毕业证。哈佛期间,家华不仅获得电脑大赛冠军,业余时间还租了一间寝室开比萨店,尽管店里生意一般,却积累了第一本生意经。

  21岁那年,家华放弃读博机会,与室友圣杰·马丹一起进入一家公司当程序员。此事令朋友非常不解,但谢家华认为,自己有一种独到眼光。

  的确,没多久,家华和马丹就开创了网络广告公司LinkExchange。这家公司仅用两年时间就发展成有200名员工的大公司。1998年,LinkExchange以2.65亿美元的身价卖给微软。从中,谢家华挖到了第一桶金。

  卖鞋之初差点破产

  1999年,一个偶然的机会,谢家华结识了一个比自己更年轻的尼克·斯威姆。斯威姆提出一个其他者从来没有想到的主意:网上卖鞋。斯威姆说,鞋类零售有400亿美元的市场,其中5%,也就是20亿美元的市场是通过看订购目录邮寄的。那一刻,谢家华一下子被“点化”了。

  于是,谢家华往斯威姆的网上售鞋公司ShoeSite也就是Zappos的前身先后注入100万美元。6个月后,两人开始一起经营Zappos。但Zappos当时基本卖不出什么东西。两人只用一天时间讨论如何做品牌,最后敲定以提供最好的服务为发展方向。“那时我们每天都想着可能破产,直到我们从富国银行里借到600万美元的最高借贷额。”

  谁也想不到,一个网上售鞋帝国就此诞生。2000年,Zappos的业绩达到160万美元;2001年为860万美元;以后年年成倍数增加,很快突破了3000万、8000万、1亿。如今,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调查,在30亿美元的网上卖鞋市场中,pos占到1/5,去年业绩突破6亿美元,客户400万。

  靠免费退货杀出重围

  谢家华最常说的一句话是:“我不愿意把钱花在打广告上,我更喜欢把它花在改善顾客服务上。”Zappos奉行“鞋合适即穿,不合适便换”的宗旨,尽管它不是第一家提供免费退货服务的网上商店,但谢家华令这项服务成为Zappos杀出重围的法宝:只需一晚,货物便可送到客人手中;若不满意,可享有免费退货。为此,仅去年Zappos的运输费就花了1亿美元。而事实上,Zappos只有去年转亏为盈。

  谢家华表示,这是一个“留住长期客户的策略”。统计显示,60%的Zappos顾客是回头客,还有25%的客人是朋友或家人介绍的。

  每月给自己买双鞋

  2004年1月,愈发扩大的Zappos决定搬到拉斯韦加斯。“我和斯威姆吃午餐的时候开始谈,吃完就拍板了。”谢家华轻松地表示。事实上,谢家华和斯威姆往往一个钟头或一天的工夫,就做出重大决定。

  客户服务是谢家华一贯追求的理念。毕竟,服务品质才是Zappos的立足之本。

  Zappos现在还增加了皮包、手套、墨镜等用品,因为他相信网络行销还有更大的空间。仅鞋子这个领域,他就有信心占领美国1/10的市场。生意之外,他也不会亏待自己。他每月都会给自己买双新鞋,也算是对Zappos的一点贡献了。

  华人海外创业:低调坚韧务实的成功基因

  2011年《华侨华人蓝皮书》发现,全球华商财富绝大部分仍然集中在东南亚和港台地区,但中国内地富豪的崛起和发达国家华人高科技企业的兴起,正在改变全球华商财富的地域和行业分布格局。

  善于抓住商机

  国务院侨办统计显示,目前全球约有4500万海外华侨华人。从上世纪80年代早中期,第一代中国内地留学生走出国门开始,经过了近三十年的时间,无论从人数上,还是从职业分布与职位层次上,华人都已经有了相当的积累与成就,其中不乏优秀的创业者。

  这些受过最好教育的中国人创立企业的领域与方式,和早年的海外华商已有了质上的飞跃与区别,他们显然比当年的'创业者更具有知识性,更有前 瞻 性,当然也不乏第一代创业者的特征,低调和务实。

  参与《蓝皮书》华商部分写作的华侨大学经济学系饶志民教授告诉记者,在开办企业时,这些新一代创业者往往已经发明高质量的产品或新式服务,或者对自己将提供的传统产品与服务有确切的知识,并且有对市场的相关知识作为基础。并且他们在扎入其商业体系业已相对完善与成熟的社会后,经过头几年的“文化冲击”后抓住了机会,找到、掌握了在当地创建商业的切入点与路径。

  比如,朱家良(James Chu)1987年到美国时,一文不名,但他后来创立的品牌View Sonic是美国显示器最大的独立品牌,年销售超过10亿美元;孙大卫(David Sun)、杜纪川(John Tu)创立的Kingston公司的销售额超过16亿美元。

  进入20世纪90年代末期的网络新经济时代,从香港移民王嘉廉(Charles Wang)创办CA(Computer Association),到陈丕宏的宏道公司(Broad Vision),进而到杨致远创办雅虎(Yahoo.com)成为网络经济的标志,这一段段华裔在科技界的传奇故事就更为人所熟知。

  总结成功经验的时候,王安电脑创办人王安曾说:“与其说在于天赋,不如说是通情达理。所谓通情,就是通晓美国国情和世界计算机行业的行情,达理则是明察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和原理。”

  在多重困难中的坚韧

  海外的华人创业者被德鲁克认为是新兴的超级经济力量。创业不易,异乡创业更难,因为创业需要不少的社会资源,海外华人创业者艰辛的原因之一就是由于很难能融入当地主流社会。创办了Future Labs和WebEx的朱敏刚到美国时就住在校外,即便打工也寻找能与美国人更多接触的工作,为更多了解美国文化和思维。

  创业者面临的最大的不确定性就是如何获取创业和维持企业的继续生存资金。国务院侨办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厦门大学教授庄国土告诉记者,在早期缺乏现代银行与大型信贷组织支持的情况下,华人主要是通过亲戚、朋友等关系网来获取支持。不过美国硅谷著名华人创办的专业社团华源科技协会,也在为硅谷创业公司提供与风险投资人、成功创业家接触和交流的平台,这无疑增加了海外华人在困境中的创业机会。

王伟胜创业故事
2009年,王伟胜与浙江省委外宣办合作,组织“中东大使看中国——连线浙江”活动,让中东人士以独特视角观察浙江经济。在迪拜这个阿里巴巴故事的发源地,王伟胜用传媒力量构建起了商业交流的桥梁,为全球华人商人开辟了新的财富之路。

很多中国人在海外取得科技、商业等方面的成就,你知道他们的励志故事吗...
1、叶焕荣:1959年,叶焕荣从香港初抵英国,身上只有10英镑。从洗碗工到中餐馆老板,又到中式杂货店老板,最终成为英国最大华人企业董事长,2007年开始成为英国华人首富,叶焕荣用自己的人生写出了一个典型海外华人奋斗故事。2、刘晓:MBA毕业后,刘晓一心想把纽约法拉盛街头鼎盛的路边烧烤引到波士顿来。然而...

华人在外国创业故事
海外的华人创业者被德鲁克认为是新兴的超级经济力量。创业不易,异乡创业更难,因为创业需要不少的社会资源,海外华人创业者艰辛的原因之一就是由于很难能融入当地主流社会。创办了Future Labs和WebEx的朱敏刚到美国时就住在校外,即便打工也寻找能与美国人更多接触的工作,为更多了解美国文化和思维。创业者面...

维也纳酒店黄德满的创业励志故事
1. 维也纳酒店黄德满的创业励志故事 黄德满,出生于我国广东省阳江,1977年考上大学,却因为借不到50元的体检费,没钱去读,只好回家种田。1993年,他揣着5000元钱来深圳创业,3000块承包了一个小宾馆,剩下2000元做土石方工程。在此后6年时间里,后者为其完成了几百万元的原始资金积累。1999年,土石...

陈顺源创业经历
通过精心策划和不懈努力,他的事业不断扩大,最终在法国华商界崭露头角,成为其中的重量级人物。陈顺源的创业故事,不仅体现了他的商业智慧和辛勤付出,更是对华人坚韧创业精神的生动诠释。他的成功并非偶然,而是通过无数个日夜的拼搏和对品质的坚持,书写了一段传奇的海外华人创业经历。

鉴读李嘉诚的创业故事,倍受世人关注
而李嘉诚本人也荣列世界富豪榜第10位,成为有史以来华人最杰出的企业家之一。这一切,使他赢得了超人的美誉。纵观李嘉诚传奇的商旅生涯,他最为成功之处是善于审时度势、运筹帷幄。李嘉诚十四岁投身商界,22岁正式创业,半个世纪的奋斗皆以超越为主题:从超越平凡起跑;为超越对手努力;达到巅峰,超越巅峰...

华人在国外的创业故事约250个字左右
贝贝 在美国,21岁的钱向民出生于学识渊博且十分富有的美国华裔家庭,住在美国著名的科学城硅谷。她是美国第三代华人。她小时候,父母工作都非常忙,只好请保姆照料她和弟弟妹妹们。家里一个保姆来自,对她特别好。从保姆的讲述中,小钱才知道,...

中国人非洲淘金,他们经历的故事和眼里的非洲市场
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中国政府就派遣工作人员远赴非洲,开始建设基础设施,如电站和水坝,开启了非洲与中国之间的合作篇章。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改革开放后,中国东南沿海的商人纷纷踏足非洲,成为当地最早的侨商,他们有的在非洲开设小商品店,有的则在非洲开起了中餐馆,将华人美食带向非洲。经过多年的...

王维嘉创业经历
在硅谷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华人的创业故事犹如一部传奇,主人公王维嘉就是其中的佼佼者。1998年,他凭借敏锐的洞察力,发明了TFMIM,预示了全球个人移动信息产业的崛起,为全球市场创造了巨大的价值。王维嘉的创业理念源于对现代技术趋势的深刻理解,他预见了计算机、无线通讯和互联网的融合,创立了美通,致力...

上海人在东京,开了几十家餐厅的创业故事
日本餐饮界的创业传奇:上海人在东京的逆袭 在繁华的东京,上海人老蔡凭借18年的深厚积累,从低价店铺起家,历经磨砺,发展出了一个拥有三十多家餐厅的餐饮帝国。他的创业策略独具匠心,包括品牌多元化以降低风险,对每一家餐厅的质量把控严谨,同时尝试各种业态创新,如将中餐引入新尝试,以及精准把握选址的...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