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都指挥使司强化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对中央和地方两级统治机构作了重大调整。
2、承宣布政使司:专管一省或数个府的民政、财政、田土、户籍、钱粮、官员考核、沟通督抚与各府县,协商财政事宜。
3、提刑按察使司是中央监察机关-都察院在地方的分支机构,对地方官员行使监察权。主管为提刑按察使或称为按察使。简称臬台、臬司。
明朝设置的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主要是加强中央集权。
扩展资料:
明代地方省级政权机构。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废除元代在各省的行中书省之名,以“三司”为省级政权机构。
“三司”有布政使司,长官为左、右布政使,下有左、右参政,左、右参议等,职掌一省的行政、民政、财政等事。
都指挥使司,长官为都指挥使,下有都指挥同知,都指挥佥事等,掌军政,管辖本省卫、所,隶属于五府,听命于兵部。
按察使司,长官为按察使,下有副使、佥事等,掌一省司法。“三司”的设置,使地方机关职能趋向专一化,提高了效能。三司之间, 互不统属,便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明朝三司
三司使的作用是分别管理财政收支、租赋与盐铁专卖事务。
三司使是唐代中期以后,财务行政渐趋繁杂,乃特简大臣分判度支、户部、及充任盐铁转运使,分别管理财政收支、租赋与盐铁专卖事务。
后唐明宗亍天成元年 委任宰相一人专判度支、户部与盐铁转运使事务。长兴元年,三使并为一使,称三司使,总揽财政收支,租赋及盐铁专卖事务。
北宋沿设,三司使掌全国钱谷出纳、均衡财政收支,为中央最高财政长官,号称计相。宋神宗元丰五年改官制,三司使职掌归并于户部尚书。
扩展资料:
所谓三司,是度支、盐铁转运、户部三个财政部门的合称,这三个部门早在唐代中分别置使。但三司使却肇始于唐末,五代时发展壮大,北宋完善,并与中书、枢密院并重,所谓政事送中书,机密送枢密,财货送三司。
而天下财赋,内廷诸司,中外莞库,悉隶三司。说明三司使控制着国家的经济命脉,进而影响着各种政令法规、军事决策的制定与执行。故对这一使职的研究,不惟有助于进一步认清五代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对丰富中国古代官制的研究也多有裨益,同时也可以看出宋代财政制度变革之滥觞。
对于这一重要的职官,直到目前尚未见到全面系统的研究问世,笔者不揣浅陋,试对三司使设置之缘起,在五代时期的发展及其职能等,作一简要地考述,以求教于方家。关于唐代三司体制,已有不少学者进行过研究,其中不乏精辟的见解。
故本文不再涉及这一问题,仅对三司形成的历史作一简要回顾。唐初,尚书省户部为中央财政机关,下设户部、度支、金部、仓部四司,掌天下土地、人民、钱谷之政、贡赋之差。于时封疆既广,经费尤多,亦不闻别分利权,改创使额,而军需取足。
但自玄宗朝,使职官开始大量涌现,设官以经之,置使以纬之。而财政使职的设置,破坏了原有的财政体制,盐铁、度支、户部等使职之地位却日渐突出,标志以这三个部门为核心的新的财政体制逐渐形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司使
明朝设置三司使是各有什么作用
明朝的三司是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和都指挥使司。1、承宣布政使司前身为元朝的行中书省,随着太祖洪武九年的行政区划变革,太祖高皇帝将原行中书省一分为三,其中负责一省民事事务的部分列出设立承宣布政使司,承宣布政使司一词源于朝廷有德泽、禁令、承流宣播,以下于有司之意,同时在废除行中书...
明朝设置三司使是?各有什么作用
明朝设置的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主要是加强中央集权。
明朝建立后,为加强中央集权,在地方实行三司分权。“三司”指的是
明朝建立后,为加强中央集权,在地方实行三司分权。“三司”指的是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这些机构的设立旨在更好地管理地方事务,确保皇帝的权威不受挑战。1. 承宣布政使司:主要负责地方行政和财政事务。其职责包括管理县、州、府等各级行政单位,并向中央的吏部和户部汇报。承宣布...
明朝建立后,在地方实行三司分权,“ 三司 ” 指的是哪些?
明朝的三司,指的是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三个“省级”部门,从名字中应该就可以分辨出各自的职责:承宣布政使司,所谓承宣就是承上启下的意思,布政就是施政,表明它的职能是主管民政,是地方上的行政中心。此名为前代所未见,实际上是权力缩水之后的行中书省。别称“藩司”。提...
明朝三司六部的作用
明朝的“三司“是: 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主要是加强中央集权。承宣布政使司:专管一省或数个府的民政、财政、田土、户籍、钱粮、官员考核、沟通督抚与各府县。提刑按察使司是中央监察机关-都察院在地方的分支机构,对地方官员行使监察权。主管为提刑按察使或称为按察使。简称臬台...
明朝建立后,为加强中央集权,在地方实行三司分权。“三司”指的是
明朝“三司”指的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主要是加强中央集权。都指挥使司是军事总机构,承宣布政使司是民政总机构,提刑按察使司是司法总机构,分掌军事、地方行政和司法三方面事务。明初废除元代行中书省,设13布政使司,俗称为省。布政使司设左、右布政使各一人,左、右参政等若干...
明朝建立后在地方实行三司分权,“三司”指的是什么?
明朝的机构设置,可以说具有现代政治机构设置的雏形,在地方上实行”三使司“分权,互相牵制。在中央层面相应的废行省制度,设三司,三司长官互不统属,直接对皇帝负责。同时撤销中书省和丞相,把相权分给六部,还设殿阁大学士,备皇帝顾问,到明神宗时,大学士被称为”阁老“,形成了内阁制度,直接对...
明朝三司为什么效率低下?
明朝三司是:1、承宣布政使司(管地方行政、民政、财政)2、都指挥使司(管军事)3、提刑按察使司(管监察)为什么会降低行政效率呢?一个人说了算,和几个人商量着来肯定效率是不一样的。不过三司三权分立,各司其职,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削弱了地方政权。
在明朝建立后,地方实行三司分权,“三司”具体指的是什么?
明代的机构设置可以说已经有了现代政治中机构设置的雏形,“三使司”的分权和相互制约在当地得以实施。在中央层面,在相应的废省制度中,有三司和三司官员互不隶属,直接对皇帝负责。同时废除了中书司、丞相,相权分设六部,为皇帝谋士设大学士阁。他们到达明神宗时,大学士被称为“阁老”,形成内阁制度...
"明朝的""三司""指的是什么?"
在地方上,明朝在各省设立布政司,左、右布政使各1人,是本省的最高行政长官;提刑按察使1人,负责司法之事;而本省军事防务的责任就落到了都指挥使肩上。可谓是三司权责分明。清代巡抚主管一省军政、民政。其官职等级相当於现今的省长或省委书记。以“巡行天下,抚军按民”而名。清代,地方大员的品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