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急)好的就加分 谁帮我做一个关于高中语文书第三册人教版山水与文化的课件

只要关于山水与文化的课件
邮箱83102038@qq.com 能做成幻灯类型的更好

语言学
1、《围城》比喻句研究
2、“很十名”现象探析
3、校园流行语研究
4、体态语研究
5、新闻标题语言艺术特色分析
6、关于汉语词类划分原则的再讨论
7、关于字母词的几个问题
8、广告语的语言艺术特色分析
9、谈网络语言的规范化
10、论新兴的社会方言——网络语言
11、汉语缩 语研究
12、“零**”词族探微
13、论大陆汉语和海外汉语的差异与融合
14、**方言与普通话的对应规律
15、**方言词汇研究
16、**方言人名文化信息解读
17、校园流行词语研究
18、谈修辞与语境
19、析颜色词在中英文化中的差异
20、称谓语的演变及其社会意义
21、浅议流行语
22、X X方言与普通话
23、X X方言地名文化信息解读
24、从汉语发展史看汉语方言的前途。
25、字与汉语词汇复合词的生成机制。
26、谦词所体现的中国文化精神。
27、汉语礼敬语的产生发展及其衰落。
28、佛教文化的传入对汉语词汇的影响。
29、上古汉语字词所反映的中国远古文化信息。
30、河东方言语词研究
31、“碧落碑”碑文考释
32、司马文公祠“杏花碑”碑文考释
33、《西厢记》中的山西方言词语研究
34、古代汉语中被动句的表示方法
35、古今汉语人称代词的比较研究
36、近体诗的格律研究
37、《诗经》唐魏风的河东文化解读书
38、论薛瑄诗文的语言风格
文艺学
39、略论《文心雕龙》的音训问题。
40、“随性适分”——创作的及至。
41、漱六艺之芳润——略论中国古代文学创作论里的宗经思想。
42、爱奇反经与宗经矩圣
——略论《史记》和《汉书》的主导思想。
43、《文心雕龙》看刘勰的妇女观
44、“耽思”到“神思”
——略论中古文学想象论的演进
45、从韩语现象看历史上的割裂修辞
46、山西作家对于“风骨”的审美追求
——X X作品赏析
47、刘勰对河东文学的关注
48、也谈《文心雕龙》之“心”
49、小说叙事与时空观念的变化
50、审美活动与人的全面发展之间的关系
51、虚构对小说的意义
52、网络文学的特点
53、电子书写的特征
54、自然人化与自然美
55、生活活动的美学意义
56、新生代小说创作谈
57、“80年代后”小说写作特点
58、卡夫卡的文学思想
59、文学创作中人文关怀与审美追求的交汇统一
60、试论中国消费时代的文学走向
61、当代女性文学的特点——题材的个人化与表达方式的私语化
62、试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主流文化
63、走向边缘的知识分子文化
64、红色经典文学中的典型人物
65、文学话语蕴籍的两种典范形态——含蓄与含混
66、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文化冲突
中国古典文学
67、论屈原的爱国主义思想
68、比较曹丕、曹植文学观的异同
69、论“魏晋风度”
70、从《诗经》征战诗看中华民族的战争观
71、比较《诗经》与《汉赋》婚恋诗
72、论鲍照的七言乐府
73、宫体诗审美意义的文化解读
74、从《世说新语》看魏晋人的审美理想
75、从《颜氏家训·文章篇》看颜之推的文学思想
76、试论古典诗词中(月、飞鸟、雨等)意象
77、谢灵运山水诗的艺术成就
78、从《史记·货殖列传》看司马光的经济思想
79、陶渊明思想与清淡之关系
80、郭璞“游仙诗”
81、《诗经》现实主义传统
82、《诗经》抒情艺术手法
83、《左传》语言叙事手法
84、《庄子》语言艺术特点
85、《孟子》论辩风格
86、《史记》的记人叙事艺术
87、《古诗十九首》的文学史地位
88、《汉乐府》的入乐特点
89、汉大赋的成就与不足
90、《史记》、《汉书》之比较
91、《楚辞》与楚文化之关系
92、柳宗元的柳州诗
93、唐玄宗与杨贵妃题材在文学作品中的嬗变
作者:学院人之鬼 2007-1-21 13:06 回复此发言 2中文系毕业论文参考题目1
94、唐代古文运动与宋代诗文革新运动的不同特点
95、论辛弃疾的苦闷
96、从宋词看俗文学对雅文学的影响
97、关汉卿形象与元代文人的处境
98、《西厢记》与永济普救寺
99、从《金瓶梅》看明代的社会经济
100、《三国演义》的政治观、伦理观、正统观悲剧意识
101、《水浒传》的妇女观
102、《西游记》与道、佛教
103、《三言》的婚姻恋爱观
104、论才子佳人小说的价值取向
105、论某一地方戏
106、《红楼梦》与《金瓶梅》比较谈
107、关汉卿笔下的女性形象
108、中国古代戏曲中“大团圆”结局的文化意蕴
109、从《金瓶梅》看明人的戏曲观
110、从《聊斋》看中国民间信仰
111、试论明代拟话本小说反映的市民情绪
112、《红楼梦》的语言艺术
113、唐传奇:小说史上的地位/婚恋作品的伦理观
114、宋元话本:内容和艺术成就
115、《三国演义》:悲剧意识/战争描写艺术/叙事特征/人物论
116、《水浒传》:作者与成书/叙事方式/语言风格/人物论
117、《西游记》:孙悟空人生道路的哲学意蕴/戏剧色彩与幽默风格
118、“三言”“二拍”:市民文学特色/经商题材与文人心态/冯梦龙的俗文学观
119、《儒林外史》:戏剧形式与悲剧内涵/讽刺艺术
120、《红楼梦》:悲剧意义与文化内涵/妇女观/梦幻与色空/叙事方式/语言艺术/宝玉论/钗黛比较/续书与改编得失论
121、《聊斋志异》:痴情女性/书生形象/花妖狐媚与人物塑造
122、论才子佳人小说的价值取向
123、论公案小说的价值定位
124、论文言小说与白话小说的关系
中国现代文学
125、 胡适与中国现代新诗
126、 郁达夫游记的艺术魅力
127、 《呼兰河传》文化意蕴
128、 谈老舍笔下的市民形象
129、 论“五四”时期的乡土小说
130、 论穆旦的诗
131、 论郭沫若的历史剧
132、 论周作人早期的散文
133、 爱、美与自由——论徐志摩诗歌的思想倾向性
134、 “国人灵魂”与鲁迅小说
135、 论“七月诗派”对中国新诗的贡献
136、鲁迅《故事新编》的生态意识
137、张爱玲思想中的俄狄浦斯情节
138、李健吾对话剧创作的贡献
139、对影视文学与影视艺术的关系的思考
140、运用影视理论分析一部电影作品
外国文学
141、中西文学比较研究
142、文学与其他艺术之间的关系
143、说不尽的卡夫卡
144、雨果创作中的人道主义
145、“硬汉子精神”与海明威
146、存在主义哲学对现代派创作的影响
147、西方文学中的宗因素
148、也谈哈姆莱特的忧郁
149、克洛德形象新论
150、简·爱形象的再审视
151、一朵“恶之花”——卡门
152、于连形象探析
153、 娜拉的形象
154、 现代艺术的探险者——卡夫卡
教学论
155、语文的“人化”和“人化”的语文。
156、语文教育文化底蕴的价值取向及培养策略。
157、从语文课程的发展趋势看当代语文教学的特点。
158、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
159、多媒体教学课件在语文教学中的得失。
160、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和人为素质培养
写作学
161、作为系统的写作活动
162、论写作活动中主体的思维建构
163、写作能力与主体素养的关系
164、试论作为文化实践活动的写作特征
165、写作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166、论语言、形象作为媒体的写作活动
167、写作活动中的想象与存在
168、写作活动中的审美意识
169、文本的结构与内容
170、作为生成活动的写作过程
网络新闻学
171、市场条件下党报经营策略
172、新兴媒体与传统媒体的碰撞融合
173、手机媒体的现状与发展
174、网络条件下新闻含义的思考
175、重新认识新闻价值
176、山西省网络新闻媒体的现状与前景
民俗学
177、某种民族事项(物质生活、节日、仪礼、信仰等)的探讨
178、某地民俗旅游开发的设想
179、民间工艺的分析与现代应用研究
180、民俗传统与现代化生活双向互动的探讨
181、晋商兴衰原因探析(可选择乔家、王家、渠家等其中一家)
182、晋商走向衰落原因分析
183、儒家文化与晋商精神
184、晋商的家规家风
185、晋商的人才观
186、晋商与传统文化
187、河东裴氏家族兴衰原因
188、河东裴氏家族中某一个历史人物研究
逻辑学
189、交际应答的逻辑技巧
190、演讲与逻辑
191、论辩与逻辑
192、科学假说逻辑结构探析
193、三段论的语言表现形式
194、非逻辑谬误种种
195、集合概念与非集合概念辨析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10-30
一、 总述:关于中国的山水文化

人与自然有着千丝万缕、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现实中的人们大概都不乏这种体验:不管有多忧伤、多烦恼,只要投入大自然的怀抱,就能逐渐抚平伤痛,心胸变得豁然开朗起来,情感得到由衷升华。因大自然的丰富多彩、博大精深使人的心胸也会变得宽广起来。
大自然的千变万化、钟灵毓秀昭示着人生的丰富内涵及生命的终极意义。自然山水就像慈母般关爱、呵护着人类,人在与自然的斗争中逐渐认识了自然,

山水文化,是人们以自然山水为素材而创造的精神成果。

山水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在认识、改造客观世界和自身的过程中辟出的一片壮丽天地,亦是构成中华民族形象的重要精神支柱。

二、 山水的品格——

雄壮

空旷

绚丽

浑茫

清新

苍茫

寂寥

幽远

迷蒙

三、 <诗人与山水

不知是诗人喜爱山水,还是山水钟情诗人,沿着中华文化的长河漫溯,解读灿烂瑰丽的诗歌,聆听一位位超群脱俗的诗人,吟咏着一首首千古绝唱,仿佛见跳动的诗行正飘飞于灵山秀水,化作一匹匹彩缎,装点着五千年的锦绣中华。
山水如同人的灵魂,不管我们是背着沉重的人生行囊,还是春风得意缓步徐行,山水总牵系着纷乱的心,平息着浮躁的心,抚慰着破碎的心。柳宗元被贬的失落痛苦,难以言喻,一颗破碎的心在青山绿水间,难得的超脱隐逸之趣又触发于江南山水。在《渔翁》我们仿佛已置身清新澄明的境界中,“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烟消日出不见人,唉乃一声山水绿。回望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柳宗元那曾为权力、名誉所累的愁苦不正是山水冲淡,消解了吗?“看庭前花开花落,望天上云卷云舒”这样豁达、平和的心态正被山水演绎得酣畅淋漓,难道还会被俗世牵绊吗?无独有偶,著名田园诗人陶潜,饱尝“风尘叹”后,终于寻觅到洁身自好的一方净土——山水田园。循着天人合一之道,尽情享受造物的馈赠,回到大自然的怀抱,获得远离腐败政治、污秽官场的快乐。他与山水相接,尽情歌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天气日夕佳,飞鸟双与还。”这诗画如一的佳境在他的笔下,已升华为一种性灵、理想,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得到最好的表现。在他的理想世界中,“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无处不现山水的倩影。诗人的一生情系山水,魂系山水,他的超脱离不开山水,他的艺术成就也离不开山水!
山水的魅力是撼人心魄的,李白愤然走出长安,大声疾呼:“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他在无路可走之时,清醒地走向明山秀水——那五岳的气势,那庐山的奔泻的飞瀑,那亲切的故乡明月,那边关的风光……激发了他胸中的诗情,人在山水间,也就是一个忘忧的人了,飘逸瑰奇的诗句书写着李白的豪放人生,当我们读着“日照香炉生紫烟,遥望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时,不得不赞叹诗人的脱俗才情,沉浸在壮观的飞瀑和山色中。是山水的灵秀如神妙的精灵,牵引李白的无尽诗情,渲点着祖国秀丽的山河,完成中华文化长廊的画卷。李白身后的王维,在自然中,又寻觅到自己的宁静天地,那片天地在山间、松木、明月、荷塘、清泉、幽竹……王维的心神凝聚在刹那的清幽、宁谧的和谐天地中,我们静静地分享“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他多次抒发“王孙自可留”“王孙归不归”的心声,那种忘情自然的恬淡闲适之趣,流动在如画的诗篇之中。与王维齐名的山水诗人孟浩然更是一位得益山水熏陶的代表。他一心想入世,多次表明不做“垂钓者”却被戏弄为社会的弃儿!何以解忧?就在穷途末路时,襄阳的青山绿水荡涤了他胸中的尘埃,重塑了他的灵魂!那洁净澄明的山山水水令他躁动的心回归,在那里不再有科举失意的丧志形象,后世吟咏“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时也分享到回归自然山水的快乐,也看到山水养育的诗人。
在诗的海洋泛舟,令人读懂了山水,“地灵人杰”是不可颠倒的啊,山水在胸中,自己便是智者了。

庐陵太守欧阳修,那位放纵山水的智者,仕途的失意无边的苦闷与压抑,在那一片滁州美丽的山水中倾然崩塌。正是那一片山水,成就了历史长河中一尊永恒的雕塑——醉翁,正是有了那一尊醉翁,滁州那一片山水从此诗意飞扬、灵气涌动。“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智者的洒脱昭示着时世的不公、山水的博大与宽容。

苏东坡一生宦海浮沉,遭际坎坷,令人唏嘘。黄州、惠州、儋州,一贬再贬,是什么力量使他始终保持着达观的心态?是什么力量使他有着自由出入于儒道两家的圆通? 是赤壁古战场的召唤,才有了“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人物”的豪迈,才有了“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壮观,才有了“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与于一粟”的人生审视。那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取之不尽,用之不竭,造物主给予了他无尽的精神慰藉。

诗人之于山水,山水之于诗人,不可割裂的裙带关系。

四、山水与文化

山水文化的核心是自然审美意识,其生成与发展本于人对自然的不同体认,而这种不同,又为社会文化的发展进程制约。某种自然审美意识的生成与演变,作为民族文化形态的一个方面,往往蕴含着更为深沉而独特的文化因子。中韩国传统的社会政治结构,决定着传统文化主干的士大夫阶层与集权体制长期的对峙与同一,这种对峙与同一往往以各种形式加以显露,而山水文化无疑属于一方极为重要的领域。以士人为主干的山水文化的普泛与衍射甚至波及整个人文观念的变化,造就了传统文化中独有的“山水文化体系”。

历史地看,自然审判意识的生成,常常伴随着人的意识的活跃,人的情感的释放,人的心态的自觉。与其说人在自然中发现了美,毋宁说人在自然中发现了自身。因为人的感觉对(自然)对象的把握,使一种主体在对象世界中直观自身的活动,使一种主体在对象世界中发现自己、认识自己、肯定自己创造自己的活动,使人的自我价值在外在价值中的实现。中国山水文化的全部发展进程可以证实这一点。

1、 桂林山水文化

桂林,因桂花成林而得名。

“桂林山水甲天下”,是千百年来世人对这个举世闻名的风景名城的赞誉。

它又是一座拥有2110年历史的文化名城。遍布于石峰峭壁和岩洞的摩崖石刻和造像,就记录了桂林的历史。

改革开放以来,桂林充分发挥旅游资源的优势,山水旅游与文化旅游并举,旅游业得到迅猛发展。桂林,这一国际旅游明珠,正焕发着更加夺目的光彩。

• <“千峰环立水抱城,游人尽在画图中”,桂林城中有景,景中有城。象鼻山,是桂林城的标志和城徽;平地拔起于市中心明靖江王城内的独秀峰,平地起奇峰,气势雄伟,被誉为“南天一柱”;叠彩山则以山石如五彩绸缎而得名,其颇得 “石美”的精粹,朝阳夕辉间,山石层层,如匹匹锦缎相叠,美丽异常;孤峰雄峙漓江滨,遏波?澜还珠洞,是为伏波山,伏波山之美,山下还珠洞为最,还珠洞内有洞,沿洞内石刻众多,令人目不暇接;骆驼山是桂林诸山中最形象的山峰之一。传说是沙海里的一只骆驼不远万里来到桂林,因留恋这里的奇山秀水,化为石山永驻于此;虞山是最早辟坛建庙的圣山,香客不绝,古迹堪多;此外还有南溪山、月牙山、穿山、普陀山等。山内岩洞,有如大自然艺术宫,如芦笛岩、七星岩内,石笋、石花琳琅满目、美不胜收,极尽造化神奇;城内还有七星公园、南溪公园、西山公园、穿山公园等,都是游人的极佳去处。其中七星公园是桂林市最大、自然环境最好的综合性公园,以北斗七星、驼峰赤霞、月牙虹影、普陀石林、桂海碑林、七星岩洞而著称。

桂林美丽的山水,记录和凝结着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

< 桂林,始于秦朝,兴于唐宋,盛于明朝,是我国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自唐至今,桂林一直是我国南方和广西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是“南通海域,北达中原”的重镇。

< 桂林的历史文化画卷光辉灿烂:以甑皮岩为代表的史前历史文化,以灵渠为代表的秦代水利工程,以靖江王陵、王府为代表的宏伟壮观的明藩王文化,以摩崖石刻和山水诗词为代表的异彩纷呈的山水文化,以西南剧展为代表的影响深远的抗战文化等,无不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科学、文化价值。如今,桂林市国家、自治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达346处。

<历史上文人墨客赞美桂林山水的诗赋和佛像遍布石壁岩洞,摩崖数量之巨在我国长江以南首屈一指,至今已达2 000余件,成为全国六大石刻基地之一。其中“桂海碑林”、“西山摩崖石刻”等最为有名。

< 桂海碑林博物馆位于月牙山南麓,由龙隐洞和龙隐岩两处的220余件摩崖石刻和新建碑阁中数十件石刻组成,还收藏了市内外拓本上千件。这些石刻经由唐代直至清代,历时1000多年逐步形成。历史上在这里兴盛的旅游文化,积淀成龙隐洞和龙隐岩内外“摩崖殆遍”、“壁无完石”的碑林奇观,向人们展示了一幅绚丽多彩的历史画卷,堪称一部刻在石头上的历史文献。无怪乎南宋才子陈谠遍游桂林诸山后,面对琳琅满目的石刻发出了“周南太史书”的赞叹,将之与《诗经》、《史记》媲美。

< 与以庄严肃穆的庙堂文化为特色、以碑为主的西安碑林不同的是,桂林石刻是以灵活多样的社会文化为特色,以摩崖为主体。题刻内容从政治生活、军事征战到开渠筑城、宗教传说,一块块碑刻截取了各个时代的横断面,再现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如记录了北宋时期一次震惊朝野的党派斗争的《元?党籍碑》、反映北宋末年正直官吏反腐倡廉呼声的《龙图梅公瘴说》等,不胜枚举。都具有弥足珍贵的史料价值。

< “游山如读史”。桂林的摩崖石刻正是以深刻的文化内涵屹立在秀丽的桂林山水中,令中外游客流连忘返。

2、 庐山文化

3、 庐山 北濒一泻千里的长江,南襟烟波浩渺的鄱阳湖,庐山雄奇秀拔,云雾缭绕,山中多飞泉瀑布和奇洞怪石。庐山主峰汉阳峰海拔1474米,大江、大湖、大山浑然一体,险峻与秀丽刚柔相济,素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传说殷周时期有匡氏兄弟七人结庐隐居于此,后成仙而去,其所居之庐幻化为山,故而得名。 庐山,是一座千古文化名山。
“苍润高逸,秀出东南”的庐山,自古以来深受众多的文学家、艺术家的表睐,并成为隐逸之士、高僧名道的依托,政客、名流的活动舞台,从而为庐山带来了浓浓的文化色彩,并使庐山深藏文化的底蕴。

庐山风景,是以山水景观为依托,渗透着人文景观的综合体。庐山,通过诗人、书画家、文学家、哲学家们的心灵审视,创造出众多散发着特别浓郁人文氛围的历史遗迹。正如一位新加坡学者所评论的那样:“如果说泰山的历史景观是帝王创造的,庐山的历史景观则是文人创造的。”

庐山山水文化,是中国山水文化的精彩折射,是中国山水文化的历史缩影。庐山的自然,是诗化的自然,亦是“人化”的自然。自东晋以来,诗人们以其豪迈激情、生花妙笔,歌咏庐山的诗词歌赋有4000余首。

陶渊明以庐山康王谷作为文化背景,创作的《桃花源记》,洋溢着“乌托邦”式的理想主义光灿。南朝时的《庐山二女》,以庐山为活动舞台,成为中国早期志怪小说的名篇。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一诗,造就了一处名胜——花径;他在庐山筑有“庐山草堂”,所撰的《庐山草堂记》,是记述中国古代山水园林的名作。宁代理学家朱熹复兴白鹿洞书院,并使其成为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首,由此宋明理学在这里千秋耕耘,并真切地记录了这一具有深刻特征的文化现象的过程和历史。朱熹订立的《白鹿洞书院学规》,成为中国封建教育的准则和规范,同时也影响了中国历史文化的进程。

东晋诗人谢灵运的《登庐山绝顶望诸峤》、南朝诗人鲍照的《望石门》等,是中国最早的山水诗之一,庐山并成为中国山水诗的策源地之一。诗人陶渊明一生以庐山为背景进行创作,他所开创的田园诗风,影响了他以后的整个中国诗坛。唐代诗人李白,五次游历庐山,为庐山留下了《庐山遥寄卢侍御虚舟》等14首诗歌,他的《望庐山瀑布水》同庐山瀑布千古长流,在中国华大地及海外华人社会中家喻户晓,成为中国古代诗歌的极品。宋代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流传广泛,影响深远,“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成为充满辩证哲理的名句……

山水诗、山水画是中国山水文化中两大主项,山水诗在庐山大放光采,山水画亦在庐山一展风流,闪烁出耀人的辉光。

东晋画家顾恺之创作的《庐山图》,成为中国绘画史上第一幅独立存在的山水画,从此历代丹青大师以庐山为载体,以这一艺术形式对庐山赋予美感境界的表述。中国画在理论上的第一次突破,亦是顾恺之的“传神说”,然而这是受到东亚高僧慧远在庐山阐发的“形尽神不灭论”哲学思想影响的结果。庐山东林寺莲社“十八高贤”之一的宗炳,他所撰的《画山水序》,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第一篇中国山水画论,他所阐述的山水“畅神说”,打破了“君子此德”的美学观,表现了一个新的美学思潮的兴起。

四、 黄河文化

1、黄河概况

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海拔4500米的约古宗列盆地。经青藏高原的青海、四川、甘肃,黄土高原和鄂尔多斯高原的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华北平原的河南、山东,注入渤海,全长5464公里,流域面积75万平方公里。黄河因其流经黄土高原,携带了大量泥沙,多年平均输沙量达16亿吨,相当于堆成1米见方的土堤绕地球27圈。每年淤积在下游河床中的泥沙有4亿吨,使黄河成为高出地面十余米的“悬河”。黄河中游地处季风气候区,降水年变率大,且多暴雨。泥沙和暴雨洪水造成黄河下游河床善淤,善决,善徒。从先秦到1949年的2500多年中,黄河下游决溢1590次,改道26次。

2、 大禹治水的传说

传说在帝尧时期,黄河流域经常发生洪水。为了制止洪水泛滥,保护农业生产,尧帝曾召集部落首领会议,征求治水人才。鲧被推荐来负责这项工作。鲧接受任务后,采用堤土障水的办法,筑三仞之从山间流过的黄河城,就是用简单的堤埂把居住区保护起来以防洪水,九年而不得成功,最后被放逐羽山而死。舜帝继位后,任用鲧的儿子禹治水。禹总结父亲的治水经验教训,改鲧的“围、堵、障”为“疏川导滞”的方法,就是利用水自高向低流的趋势,顺地形把壅塞的川流疏通,把洪水引入疏通的河道、洼地或湖泊,然后,再引河入海,从而平息了水患,使百姓得以从高地迁往平川居住和从事农业生产。后来舜让位给禹,禹因此而成为夏朝的第一代君王,并被人们尊称为“神禹”而传颂于后世。

3、马可•波罗与黄河

离开太津(吉州)要塞,走32公里,来到黄河。河水之深,河面之宽,实在无法在河上架一座坚固的桥梁。这条河的水滚滚东流注入大海。河的两岸有许多城市和城堡,里面住着大批的商人,从事广泛的贸易活动,临河的区域盛产生姜和大量的丝绸。这里飞禽之多,简直令人难以置信。尤其是雉鸡,一个威尼斯银币可以买到三只。此外又产一种大竹,数量极多。有些竹的径围一尺,有些则一尺半。当地的居民将竹子充作各种各样的用途。(选自《马可•波罗游记》第二卷第四十章)

4、黄河的著名诗句

1�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李白《将进酒》)

2�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 (李白《赠裴十四》)

3�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王之涣《凉州词》)

4�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登鹳雀楼》

5�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

古代名人对黄河的描述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李白《将进酒》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王之涣《凉州词》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登鹳鹊楼》

“千里黄河此一弯,寒风激浪射潼关。”——

唐太宗

为什么说“跳进黄河洗不清”?
不到黄河心不死

5、黄河的泥沙 黄河以泥沙多而闻名于世。据统计,黄河下游每年输沙量为16亿吨,平均含沙量约为每立方米36千克。
第2个回答  2010-11-01
我不知道书的内容是什么
不然的话我可以帮你做做看
第3个回答  2010-11-12
一、 总述:关于中国的山水文化

人与自然有着千丝万缕、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现实中的人们大概都不乏这种体验:不管有多忧伤、多烦恼,只要投入大自然的怀抱,就能逐渐抚平伤痛,心胸变得豁然开朗起来,情感得到由衷升华。因大自然的丰富多彩、博大精深使人的心胸也会变得宽广起来。
大自然的千变万化、钟灵毓秀昭示着人生的丰富内涵及生命的终极意义。自然山水就像慈母般关爱、呵护着人类,人在与自然的斗争中逐渐认识了自然,

山水文化,是人们以自然山水为素材而创造的精神成果。

山水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在认识、改造客观世界和自身的过程中辟出的一片壮丽天地,亦是构成中华民族形象的重要精神支柱。

二、 山水的品格——

雄壮

空旷

绚丽

浑茫

清新

苍茫

寂寥

幽远

迷蒙

三、 <诗人与山水

不知是诗人喜爱山水,还是山水钟情诗人,沿着中华文化的长河漫溯,解读灿烂瑰丽的诗歌,聆听一位位超群脱俗的诗人,吟咏着一首首千古绝唱,仿佛见跳动的诗行正飘飞于灵山秀水,化作一匹匹彩缎,装点着五千年的锦绣中华。
山水如同人的灵魂,不管我们是背着沉重的人生行囊,还是春风得意缓步徐行,山水总牵系着纷乱的心,平息着浮躁的心,抚慰着破碎的心。柳宗元被贬的失落痛苦,难以言喻,一颗破碎的心在青山绿水间,难得的超脱隐逸之趣又触发于江南山水。在《渔翁》我们仿佛已置身清新澄明的境界中,“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烟消日出不见人,唉乃一声山水绿。回望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柳宗元那曾为权力、名誉所累的愁苦不正是山水冲淡,消解了吗?“看庭前花开花落,望天上云卷云舒”这样豁达、平和的心态正被山水演绎得酣畅淋漓,难道还会被俗世牵绊吗?无独有偶,著名田园诗人陶潜,饱尝“风尘叹”后,终于寻觅到洁身自好的一方净土——山水田园。循着天人合一之道,尽情享受造物的馈赠,回到大自然的怀抱,获得远离腐败政治、污秽官场的快乐。他与山水相接,尽情歌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天气日夕佳,飞鸟双与还。”这诗画如一的佳境在他的笔下,已升华为一种性灵、理想,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得到最好的表现。在他的理想世界中,“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无处不现山水的倩影。诗人的一生情系山水,魂系山水,他的超脱离不开山水,他的艺术成就也离不开山水!
山水的魅力是撼人心魄的,李白愤然走出长安,大声疾呼:“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他在无路可走之时,清醒地走向明山秀水——那五岳的气势,那庐山的奔泻的飞瀑,那亲切的故乡明月,那边关的风光……激发了他胸中的诗情,人在山水间,也就是一个忘忧的人了,飘逸瑰奇的诗句书写着李白的豪放人生,当我们读着“日照香炉生紫烟,遥望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时,不得不赞叹诗人的脱俗才情,沉浸在壮观的飞瀑和山色中。是山水的灵秀如神妙的精灵,牵引李白的无尽诗情,渲点着祖国秀丽的山河,完成中华文化长廊的画卷。李白身后的王维,在自然中,又寻觅到自己的宁静天地,那片天地在山间、松木、明月、荷塘、清泉、幽竹……王维的心神凝聚在刹那的清幽、宁谧的和谐天地中,我们静静地分享“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他多次抒发“王孙自可留”“王孙归不归”的心声,那种忘情自然的恬淡闲适之趣,流动在如画的诗篇之中。与王维齐名的山水诗人孟浩然更是一位得益山水熏陶的代表。他一心想入世,多次表明不做“垂钓者”却被戏弄为社会的弃儿!何以解忧?就在穷途末路时,襄阳的青山绿水荡涤了他胸中的尘埃,重塑了他的灵魂!那洁净澄明的山山水水令他躁动的心回归,在那里不再有科举失意的丧志形象,后世吟咏“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时也分享到回归自然山水的快乐,也看到山水养育的诗人。
在诗的海洋泛舟,令人读懂了山水,“地灵人杰”是不可颠倒的啊,山水在胸中,自己便是智者了。

庐陵太守欧阳修,那位放纵山水的智者,仕途的失意无边的苦闷与压抑,在那一片滁州美丽的山水中倾然崩塌。正是那一片山水,成就了历史长河中一尊永恒的雕塑——醉翁,正是有了那一尊醉翁,滁州那一片山水从此诗意飞扬、灵气涌动。“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智者的洒脱昭示着时世的不公、山水的博大与宽容。

苏东坡一生宦海浮沉,遭际坎坷,令人唏嘘。黄州、惠州、儋州,一贬再贬,是什么力量使他始终保持着达观的心态?是什么力量使他有着自由出入于儒道两家的圆通? 是赤壁古战场的召唤,才有了“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人物”的豪迈,才有了“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壮观,才有了“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与于一粟”的人生审视。那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取之不尽,用之不竭,造物主给予了他无尽的精神慰藉。

诗人之于山水,山水之于诗人,不可割裂的裙带关系。

四、山水与文化

山水文化的核心是自然审美意识,其生成与发展本于人对自然的不同体认,而这种不同,又为社会文化的发展进程制约。某种自然审美意识的生成与演变,作为民族文化形态的一个方面,往往蕴含着更为深沉而独特的文化因子。中韩国传统的社会政治结构,决定着传统文化主干的士大夫阶层与集权体制长期的对峙与同一,这种对峙与同一往往以各种形式加以显露,而山水文化无疑属于一方极为重要的领域。以士人为主干的山水文化的普泛与衍射甚至波及整个人文观念的变化,造就了传统文化中独有的“山水文化体系”。

历史地看,自然审判意识的生成,常常伴随着人的意识的活跃,人的情感的释放,人的心态的自觉。与其说人在自然中发现了美,毋宁说人在自然中发现了自身。因为人的感觉对(自然)对象的把握,使一种主体在对象世界中直观自身的活动,使一种主体在对象世界中发现自己、认识自己、肯定自己创造自己的活动,使人的自我价值在外在价值中的实现。中国山水文化的全部发展进程可以证实这一点。

1、 桂林山水文化

桂林,因桂花成林而得名。

“桂林山水甲天下”,是千百年来世人对这个举世闻名的风景名城的赞誉。

它又是一座拥有2110年历史的文化名城。遍布于石峰峭壁和岩洞的摩崖石刻和造像,就记录了桂林的历史。

改革开放以来,桂林充分发挥旅游资源的优势,山水旅游与文化旅游并举,旅游业得到迅猛发展。桂林,这一国际旅游明珠,正焕发着更加夺目的光彩。

• <“千峰环立水抱城,游人尽在画图中”,桂林城中有景,景中有城。象鼻山,是桂林城的标志和城徽;平地拔起于市中心明靖江王城内的独秀峰,平地起奇峰,气势雄伟,被誉为“南天一柱”;叠彩山则以山石如五彩绸缎而得名,其颇得 “石美”的精粹,朝阳夕辉间,山石层层,如匹匹锦缎相叠,美丽异常;孤峰雄峙漓江滨,遏波?澜还珠洞,是为伏波山,伏波山之美,山下还珠洞为最,还珠洞内有洞,沿洞内石刻众多,令人目不暇接;骆驼山是桂林诸山中最形象的山峰之一。传说是沙海里的一只骆驼不远万里来到桂林,因留恋这里的奇山秀水,化为石山永驻于此;虞山是最早辟坛建庙的圣山,香客不绝,古迹堪多;此外还有南溪山、月牙山、穿山、普陀山等。山内岩洞,有如大自然艺术宫,如芦笛岩、七星岩内,石笋、石花琳琅满目、美不胜收,极尽造化神奇;城内还有七星公园、南溪公园、西山公园、穿山公园等,都是游人的极佳去处。其中七星公园是桂林市最大、自然环境最好的综合性公园,以北斗七星、驼峰赤霞、月牙虹影、普陀石林、桂海碑林、七星岩洞而著称。

桂林美丽的山水,记录和凝结着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

< 桂林,始于秦朝,兴于唐宋,盛于明朝,是我国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自唐至今,桂林一直是我国南方和广西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是“南通海域,北达中原”的重镇。

< 桂林的历史文化画卷光辉灿烂:以甑皮岩为代表的史前历史文化,以灵渠为代表的秦代水利工程,以靖江王陵、王府为代表的宏伟壮观的明藩王文化,以摩崖石刻和山水诗词为代表的异彩纷呈的山水文化,以西南剧展为代表的影响深远的抗战文化等,无不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科学、文化价值。如今,桂林市国家、自治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达346处。

<历史上文人墨客赞美桂林山水的诗赋和佛像遍布石壁岩洞,摩崖数量之巨在我国长江以南首屈一指,至今已达2 000余件,成为全国六大石刻基地之一。其中“桂海碑林”、“西山摩崖石刻”等最为有名。

< 桂海碑林博物馆位于月牙山南麓,由龙隐洞和龙隐岩两处的220余件摩崖石刻和新建碑阁中数十件石刻组成,还收藏了市内外拓本上千件。这些石刻经由唐代直至清代,历时1000多年逐步形成。历史上在这里兴盛的旅游文化,积淀成龙隐洞和龙隐岩内外“摩崖殆遍”、“壁无完石”的碑林奇观,向人们展示了一幅绚丽多彩的历史画卷,堪称一部刻在石头上的历史文献。无怪乎南宋才子陈谠遍游桂林诸山后,面对琳琅满目的石刻发出了“周南太史书”的赞叹,将之与《诗经》、《史记》媲美。

< 与以庄严肃穆的庙堂文化为特色、以碑为主的西安碑林不同的是,桂林石刻是以灵活多样的社会文化为特色,以摩崖为主体。题刻内容从政治生活、军事征战到开渠筑城、宗教传说,一块块碑刻截取了各个时代的横断面,再现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如记录了北宋时期一次震惊朝野的党派斗争的《元?党籍碑》、反映北宋末年正直官吏反腐倡廉呼声的《龙图梅公瘴说》等,不胜枚举。都具有弥足珍贵的史料价值。

< “游山如读史”。桂林的摩崖石刻正是以深刻的文化内涵屹立在秀丽的桂林山水中,令中外游客流连忘返。

2、 庐山文化

3、 庐山 北濒一泻千里的长江,南襟烟波浩渺的鄱阳湖,庐山雄奇秀拔,云雾缭绕,山中多飞泉瀑布和奇洞怪石。庐山主峰汉阳峰海拔1474米,大江、大湖、大山浑然一体,险峻与秀丽刚柔相济,素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传说殷周时期有匡氏兄弟七人结庐隐居于此,后成仙而去,其所居之庐幻化为山,故而得名。 庐山,是一座千古文化名山。
“苍润高逸,秀出东南”的庐山,自古以来深受众多的文学家、艺术家的表睐,并成为隐逸之士、高僧名道的依托,政客、名流的活动舞台,从而为庐山带来了浓浓的文化色彩,并使庐山深藏文化的底蕴。

庐山风景,是以山水景观为依托,渗透着人文景观的综合体。庐山,通过诗人、书画家、文学家、哲学家们的心灵审视,创造出众多散发着特别浓郁人文氛围的历史遗迹。正如一位新加坡学者所评论的那样:“如果说泰山的历史景观是帝王创造的,庐山的历史景观则是文人创造的。”

庐山山水文化,是中国山水文化的精彩折射,是中国山水文化的历史缩影。庐山的自然,是诗化的自然,亦是“人化”的自然。自东晋以来,诗人们以其豪迈激情、生花妙笔,歌咏庐山的诗词歌赋有4000余首。

陶渊明以庐山康王谷作为文化背景,创作的《桃花源记》,洋溢着“乌托邦”式的理想主义光灿。南朝时的《庐山二女》,以庐山为活动舞台,成为中国早期志怪小说的名篇。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一诗,造就了一处名胜——花径;他在庐山筑有“庐山草堂”,所撰的《庐山草堂记》,是记述中国古代山水园林的名作。宁代理学家朱熹复兴白鹿洞书院,并使其成为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首,由此宋明理学在这里千秋耕耘,并真切地记录了这一具有深刻特征的文化现象的过程和历史。朱熹订立的《白鹿洞书院学规》,成为中国封建教育的准则和规范,同时也影响了中国历史文化的进程。

东晋诗人谢灵运的《登庐山绝顶望诸峤》、南朝诗人鲍照的《望石门》等,是中国最早的山水诗之一,庐山并成为中国山水诗的策源地之一。诗人陶渊明一生以庐山为背景进行创作,他所开创的田园诗风,影响了他以后的整个中国诗坛。唐代诗人李白,五次游历庐山,为庐山留下了《庐山遥寄卢侍御虚舟》等14首诗歌,他的《望庐山瀑布水》同庐山瀑布千古长流,在中国华大地及海外华人社会中家喻户晓,成为中国古代诗歌的极品。宋代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流传广泛,影响深远,“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成为充满辩证哲理的名句……

山水诗、山水画是中国山水文化中两大主项,山水诗在庐山大放光采,山水画亦在庐山一展风流,闪烁出耀人的辉光。

东晋画家顾恺之创作的《庐山图》,成为中国绘画史上第一幅独立存在的山水画,从此历代丹青大师以庐山为载体,以这一艺术形式对庐山赋予美感境界的表述。中国画在理论上的第一次突破,亦是顾恺之的“传神说”,然而这是受到东亚高僧慧远在庐山阐发的“形尽神不灭论”哲学思想影响的结果。庐山东林寺莲社“十八高贤”之一的宗炳,他所撰的《画山水序》,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第一篇中国山水画论,他所阐述的山水“畅神说”,打破了“君子此德”的美学观,表现了一个新的美学思潮的兴起。

四、 黄河文化

1、黄河概况

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海拔4500米的约古宗列盆地。经青藏高原的青海、四川、甘肃,黄土高原和鄂尔多斯高原的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华北平原的河南、山东,注入渤海,全长5464公里,流域面积75万平方公里。黄河因其流经黄土高原,携带了大量泥沙,多年平均输沙量达16亿吨,相当于堆成1米见方的土堤绕地球27圈。每年淤积在下游河床中的泥沙有4亿吨,使黄河成为高出地面十余米的“悬河”。黄河中游地处季风气候区,降水年变率大,且多暴雨。泥沙和暴雨洪水造成黄河下游河床善淤,善决,善徒。从先秦到1949年的2500多年中,黄河下游决溢1590次,改道26次。

2、 大禹治水的传说

传说在帝尧时期,黄河流域经常发生洪水。为了制止洪水泛滥,保护农业生产,尧帝曾召集部落首领会议,征求治水人才。鲧被推荐来负责这项工作。鲧接受任务后,采用堤土障水的办法,筑三仞之从山间流过的黄河城,就是用简单的堤埂把居住区保护起来以防洪水,九年而不得成功,最后被放逐羽山而死。舜帝继位后,任用鲧的儿子禹治水。禹总结父亲的治水经验教训,改鲧的“围、堵、障”为“疏川导滞”的方法,就是利用水自高向低流的趋势,顺地形把壅塞的川流疏通,把洪水引入疏通的河道、洼地或湖泊,然后,再引河入海,从而平息了水患,使百姓得以从高地迁往平川居住和从事农业生产。后来舜让位给禹,禹因此而成为夏朝的第一代君王,并被人们尊称为“神禹”而传颂于后世。

3、马可•波罗与黄河

离开太津(吉州)要塞,走32公里,来到黄河。河水之深,河面之宽,实在无法在河上架一座坚固的桥梁。这条河的水滚滚东流注入大海。河的两岸有许多城市和城堡,里面住着大批的商人,从事广泛的贸易活动,临河的区域盛产生姜和大量的丝绸。这里飞禽之多,简直令人难以置信。尤其是雉鸡,一个威尼斯银币可以买到三只。此外又产一种大竹,数量极多。有些竹的径围一尺,有些则一尺半。当地的居民将竹子充作各种各样的用途。(选自《马可•波罗游记》第二卷第四十章)

4、黄河的著名诗句

1�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李白《将进酒》)

2�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 (李白《赠裴十四》)

3�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王之涣《凉州词》)

4�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登鹳雀楼》

5�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

古代名人对黄河的描述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李白《将进酒》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王之涣《凉州词》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登鹳鹊楼》

“千里黄河此一弯,寒风激浪射潼关。”——

唐太宗

为什么说“跳进黄河洗不清”?
不到黄河心不死

5、黄河的泥沙 黄河以泥沙多而闻名于世。据统计,黄河下游每年输沙量为16亿吨,平均含沙量约为每立方米36千克。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