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上1是收到,或者赞同的意思。更多的用法一般是收到的意思,一般用于上级像下级传达消息,下级者发出的收到信号。
1为阿拉伯数字之一。“1”在中国互联网里有着很简单,很特殊的应用。
即“1”代表“是”“可以” “赞同” “准备好了”。我们经常可以在网络游戏 论坛 即时聊天平台中看到网友们打出的 “1111”“ 2222”。
“1”还可以表示“!”。有的网民在打叹号的时候如果忘记按“shift”键,就会出现“!”变成“1”,所以,以后大家见到“1”的时候,而又在句末的时候,那就不要说打错符号啦。
扩展资料:
网络语言是指产生并运用于网络的语言。网络语言从网络中产生或应用于网络交流的一种语言,包括中英文字母、标点、符号、拼音、图标(图片)和文字等多种组合。
这种组合,往往在特定的网络媒介传播中表达特殊的意义。20世纪90年代诞生初,网虫们为了提高网上聊天的效率或诙谐、逗乐等特定需要而采取的方式,久而久之就形成特定语言了。
进入21世纪的十多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革新,这种语言形式在互联网媒介的传播中有了极快的发展。目前,网络语言越来越成为人们网络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但是要注意的是,部分网络语言并不符合我们现代汉语的语法规定,因此并不具备教学意义,不能引进教学领域。
参考资料:网络用语1-百度百科
1只是一种回复方式!表示知道了、是的意思!2则表示否定的意思!
这类语言的出现与传播主要依存于网络人群,还有为数不少的手机用户。聊天室里经常能出现“恐龙、美眉、霉女、青蛙、囧男、东东”等网络语言。BBS里也常从他们的帖子里冒出些“隔壁、楼上、楼下、楼主、潜水、灌水”等词汇。
QQ聊天中有丰富生动的表情图表,如一个挥动的手代“再见,冒气的杯子表示喝茶。手机短信中也越来越多的使用“近方言词”,如“冷松”(西北方言,音lěngsóng,意为“竭尽”),等等。
扩展资料:
字母型
字体输入作为网络聊天最基本的形式,需要通过键盘或触屏将字符输送到对方显示屏上,打字速度肯定难与思维同步,也远非直接对话那样方便,故以简约高效的字母替代汉字就成为网民聊天首选,它的内涵的丰富程度已经超过正规文字表达模式。
如:GG(哥哥)、JS(奸商)、PFPF(佩服佩服)、ZT(转贴)等,这类语言通常是提取中文词组的首个字母,比较容易理解和识别,所以能够被广泛采用传播。
与它相似的还有以英语词组缩写或变化而来的网络用语,如GF(girl friend,女朋友)、PK(来源于网游中的“playerkill”一词,挑战、杀死、末位淘汰之意),这类用语有很多也不符合英语语法规范,甚至是错误的,如CU(see you,再见)、good good study,day day up(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但因其形式简单、输入便捷、表达内涵确切,所以在网络上有相当高的使用频率。
数字型
阿拉伯数字在聊天中的应用更为普遍,网民借助数字字符的谐音和寓意,将很多生活用语以数字组合的形式表达出来,写起来简单,看起来也一目了然,如: 886(拜拜啦)、9494(就是就是)等。一般情况下,10 个阿拉伯数字所指代的意思如下:
0——你,1——一、意、你,2——爱、饿,3——生、想、深、真、散, 4——思、输、是、死、子、世,5——我、往、呜、舞、苦、惟, 6——啦、了、聊、老、溜、理, 7——气、妻、亲、歉、去, 8——拜、别、不、吧、帮,9——就、走、救、加、久,根据这种约定俗成的规定,很多丰富的内容都可以通过阿拉伯数字的不同排列组合来表达。
混合型
当单纯的字母和数字不足以表达网民的情感诉求时, 将它们与文字、英语单词等根据需要分门别类混合在一起的模式便成为网络上一种非主流表达方式。
如:幸福ing(中文词与英语动词后缀组合,表示正在享受幸福的过程)、3q(数字与英语字母组合,谢谢你)、me2(metoo,英语单词与数字组合,我也是)、+ U(运算符号与英文字母的组合,加油),这种多种字符混杂的网络用语无疑不符合任何一种语言规范,甚至无章可循,但它是以简约为基础、以“看得懂,说得清”为目的的表达形式,使网民可以不必拘泥于传统语言语法的桎梏而自由发挥。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网络语言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网络用语1是一种回复方式,表示知道了,好的,可以的意思。
阿拉伯数字在聊天中的应用更为普遍,网民借助数字字符的谐音和寓意,将很多生活用语以数字组合的形式表达出来,写起来简单,看起来也一目了然,很多丰富的内容都可以通过阿拉伯数字的不同排列组合来表达。
扩展资料:
网络语言已成为网民在网上交流必不可少的“通行证”,然而在日常生活的应用中,由于一些词汇沟通障碍,网络语言在带给人们新奇感觉的同时,也给人们的交流造成不便。
这个问题也引起了主管部门的重视,国家语言改革工作委员会召开关于英文字母词以及网络语言的专家研讨会,规范网络语言。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最近”盘“字很流行,盘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能成为网络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