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曹操辛辛苦苦统一北方,原本是想让曹氏子孙安富尊荣,能够永远的治国平天下,结果倒好,曹丕享年39岁,曹睿享年35年,都是英年早逝,没能培养出优秀的继承者,导致曹睿最终不得不让司马懿来辅佐年幼的曹芳。
不要说继位时才刚刚8岁的曹芳,就连曹氏宗族的曹爽、夏侯霸、夏侯玄,甚至卧龙诸葛亮都折在司马懿的手上,因此当时的魏国,根本没有谁是司马懿的对手。就这么的,高平陵政变后,司马懿斩杀曹氏宗族数千人,自此曹魏的军政大权彻底落入司马家族之手。
稳定曹魏内部,司马家族便将目光投向了南边的蜀国和吴国。那么我们就来重点分析下,为了灭掉蜀国和吴国,以司马懿为首的司马家族,都做了哪些准备?
早在曹操时期,司马懿就注意到经济的重要性。当时司马懿发现,由于战乱,曹操的控制区域内至少有二十多万人脱离农业生产。
如果能将这些闲置劳动力聚集在一块,那每年所生产出来的粮食将会是一个巨大数目,因此司马懿力谏曹操实行屯田制,大力开展农业生产。
在关羽水淹七军围困樊城的时候,洛阳以南荆州以北这片区域的老百姓们纷纷逃往。一开始曹操是准备将这些人迁往北方进行安置,但司马懿阻止了曹操,理由是,关羽的攻势只是一时的,早晚会败退回去,到那时这些老百姓们还是可以回到家乡耕种的。
如果让他们迁往别处,不仅会伤害老百姓们的积极性,还会让前线变得十分空虚。
事实证明,司马懿的建议是正确的,没过多久关羽就败走麦城,曾经因为战争离开家乡的老百姓们得以再回到家乡进行农业生产,直到司马炎进军东吴的时候,这块区域都依旧保持着繁荣。
另外,司马懿还有一项措施赢得了民心,那就是对户籍制度的看法。
一直以来,曹魏都想建立起严密的户籍制度,这样就能够清清楚楚的掌握每一家每一户,就可以更容易的征取税收。
但司马懿认为,吴国和蜀国就是因为建立起严密的户籍制度,并征收严苛的税收,这才导致蜀国和吴国内部民怨不断。
因此曹魏就应该反其道而行之,让百姓安居乐业就可以了。只要百姓富足,税收自然而然就有了。不然的话,老百姓家中没有粮食,即便建立起户籍制度又能有什么用?
不仅是司马懿,他手下的邓艾,也是一位搞经济的好手。邓艾曾经写过一篇《济河论》,其中说到,战争到最后一定是财政的比拼,谁能够在财政上拥有绝对优势,谁就能赢得最后的胜利。
在那个农业经济时期,财政实力的比拼,拼的就是粮食。根据邓艾的估算,要想灭掉吴国和蜀国,十万大军至少要准备五年的时间。而要是供应十万大军五年的粮食,就意味着,必须要有三千万石的粮食。
于是,邓艾盯上许都以东的寿春区域。
当时的寿春区域,正位于魏国和吴国的交界处,尚是一片没有被开发的区域。由于缺乏水利设施,这边的粮食产量一直不高。但如果合理的开凿运河,产量增加个3倍是没有问题的。并且根据邓艾的估算,五万人参与耕田,配上合理的灌溉,每年就至少可以上缴五百万石粮食。
积攒个六七年,囤积三千万石粮食完全可以。为此邓艾开始修建水利,兴兵屯田。寿春地区,不仅人民在耕种,军队也在耕种,一时间官田和民田交错在一起,一片热闹的景象。
等到邓艾灭掉蜀国,司马懿也早就去世了。这个时候司马氏取代曹魏,新上位的司马炎也是一位重视农业生产的人,甚至亲身参加耕种,再这中皇帝亲自带头的情况下,晋朝的实力怎么可能会发展不起来?
在司马氏几代人不懈的努力下,司马氏的财政实力远超蜀汉、东吴。当时的蜀国,诸葛亮忙着六出祁山,姜维忙着九伐中原,都没有时间发展内部经济。
而东吴呢,孙权后期,朝野动荡,光是太子就废了好几个。再到后来君主昏庸无能贪图享乐,那会有发展经济的念头?
这么一分析,天下三分终归晋,是有他的道理的。
魏蜀吴三国实力强大,人才辈出,为何最终统一天下的是西晋?
等到邓艾灭掉蜀国,司马懿也早就去世了。这个时候司马氏取代曹魏,新上位的司马炎也是一位重视农业生产的人,甚至亲身参加耕种,再这中皇帝亲自带头的情况下,晋朝的实力怎么可能会发展不起来?在司马氏几代人不懈的努力下,司马氏的财政实力远超蜀汉、东吴。当时的蜀国,诸葛亮忙着六出祁山,姜维忙着九伐...
三国魏蜀吴争来争去,最后江山还是被司马家
蜀国诸葛亮善于行军布阵,但治理政务上不能使刘禅励精图治,蜀在渐渐衰落而且人才凋零,以至有蜀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魏算是做得最好的,君主还比较开明,关键是人才辈出,有钟会邓艾那样有能力的人,手下精兵强将也有不少,为灭蜀奠定了雄厚的基础,而后邓艾钟会内斗俱亡,再无人管制司马家族。早在...
三国后期,究竟为什么司马家族能统一天下?
本来魏蜀吴三国的实力就算有差别,但也各有各的强处,在早期三国,都是血气方刚的,奉献了多少脍炙人口的战役啊。可是,到了后来,其实三国都开始没落了,司马家族在长期的隐忍后,终于显出英雄本色,取代了魏国的曹操家族,并灭掉蜀吴,建立晋朝。遥想三国刚开始争霸时,曹操经过多年的厮杀,魏国已经成...
三国为什么统一于晋?
这是因为汉朝制度的问题。汉朝是举孝廉制度,也就是说,你想要当官,就一定要有一个当官的人举荐你。这样一来就慢慢形成了一些大家族,比如曹操就是出身于汉朝开国元勋曹参和夏侯婴传下来的夏侯曹两家。而一些有本事的人也是得到了世族的推荐,比如郭嘉,他是被荀彧举荐的,而且貌似读书的时候也是受到了...
魏蜀吴三国最后谁赢了
一、历史背景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为争夺领土和资源进行了长期战争。这一时期被后世称为三国鼎立。最终,曹魏在三国中胜出,实现了中国的统一。二、魏国胜利的原因1. 军事实力强大:在三国中,魏国拥有最强大的军事实力,尤其是步兵和骑兵。曹操、曹丕等领导人的出色军事才能,以及精湛的战术和战略,...
三国演义中,蜀吴魏三国最后谁获胜了
263年司马昭为建立军功准备篡位,出兵伐蜀,蜀汉亡。两年后司马昭病死,其子司马炎废魏元帝自立,国号为“晋”,史称西晋,曹魏亡。西晋最后于280年发起晋灭吴之战,灭亡孙吴,统一中国。至此三国时期结束,进入晋朝。三国时期人才辈出,后世常常追思当时风云人物。陈寿所著、裴松之作注的《三国志》,...
历史上有那么多三个国家并存的时候,为什么我们说的三国是特指曹操...
而他们都是汉族的。并且他们都相继称帝,蜀国、魏国、吴国,因此叫三国。这就是一个历史特定语,再也不能重复。也可能因为《三国演义》《三国志》的出现,所以叫三国。重复一句就是说这是一个历史特定语,再也不能重复。宋朝也分南宋、北宋。汉朝就东汉、西汉。晋朝就东晋、西晋。 一样的道理 ...
蜀国若是一统天下算不算是汉朝复辟
优势一:蜀地沃野千里,粮草充足,人才辈出,这个就不多讲了,蜀国后来的人才选拔出了问题,不能重用蜀地土著人才,是很大的失误 优势二:西川地理优势,易守难攻,这个说是优势也是劣势,刘邦胸怀天下就能暗渡陈仓横扫天下,刘禅胸无大志只能屈而降魏,但是不得不说,西川之地利对于蜀国政权的延续是有...
三国中你比较支持魏蜀吴哪个国家统一天下理由是什么,你更喜欢这个国家的...
与之相对应的是,吴蜀这方面的建设乏善可陈。蜀中是因为先天条件优越,境内已经有了都江堰这样的杰作而无需画蛇添足劳民伤财,尚情有可原。东吴则完全是败笔。东吴曾两次在丹杨填建湖田,兴建浦里塘。永安三年(魏景元元年,公元260年)初建,投入的人力物力不可胜数,却因为未能在枯水时施工,导致...
三国时期的东吴实力最弱,却为何能坚持到最后被亡国?
最主要的原因应该是东吴在当时的实力虽然比较弱,但是后期的时候可以说是人才辈出。三国鼎立时期,魏蜀吴虽然各有优势和劣势,但是到最后能夺得天下的一方,绝对是人才辈出的一方。确实魏国和蜀国都曾先后占据绝对的优势,不过经历过几次变故之后,魏国由于曹操实施的方略比较前卫,这使得魏国在后来有取之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