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贝多芬第九交响曲(尤其第四乐章)有感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06-05-14
贝多芬第9交响曲是属于那种无论如何形容其伟大都不过分的作品,作为普通乐迷,想对作品本身进行评价是徒劳的,也是费力不讨好的。所以在这里我只和大家交流一下聆听几个著名版本的感受。希望大家批评指正:
1、富特文格勒的拜罗伊特版。这一版是我心目中最杰出、最神圣的一次演出。富特文格勒对贝多芬的精神世界探求的深度,是无人能及的。有评论家说过:经常有人说,这是富特文格勒的英雄、这是富特文格勒的命运、这是富特文格勒的合唱......但这种提法对富特文格勒是很不公平的,因为这些实在就是贝多芬的英雄、命运、合唱......只有富特文格勒是使贝多芬真正的超越时代,达到永恒的第一人。而这张唱片表现出的精神确实是最为贴近贝多芬本意的,是比当前的所谓本真演出更高层次的本真。如果我们非要给这张唱片挑毛病的话,那么录音质量肯定是其最大的问题,另外,在第4乐章中独唱歌手,特别是男低音的表现略有瑕疵,让人遗憾。
2、托斯卡尼尼的NBC版。在这一版中托斯卡尼尼用了较快的速度,然人听后热血沸腾。而这版中最为突出的是末乐章的合唱部分,是我听过的所有版本中最为令人满意的。
3、库伦贝勒的爱乐乐团版,这也是一次杰出的录音,库伦贝勒对宏大结构的把握能力真是非同一般,而其深刻的哲学思考也是表现本作品所必要的。另外,录音质量也让人满意。但乐队的水平毕竟有限,尽管在库伦贝勒的调理下,爱乐乐团发出了与德国乐团一样厚重绵密的声响,可听去味道还是差了点儿。
4、卡拉扬的1977年柏林爱乐版。卡拉扬在这次录音中也用了较快的速度,但其逻辑性和条理性明显不如托斯卡尼尼的,听去有凌乱的感觉。可取之处是四位歌手水平整齐让人满意。
5、索尔蒂的芝加哥版,这不是索尔蒂的贝多芬交响曲全集中的那张,而是索尔蒂后来专门录制的数码版,也是我听过的所有版本中的音效最为突出的。演绎也相当不错,但索尔蒂在这一版中有明显的模仿富特文格勒的迹象,尤其第3乐章在演奏时间上和处理手法上几乎一样。
6、马舒尔的莱比锡版,这是马舒尔毕生的杰作之一,莱比锡格万特豪斯的深厚传统也是名不虚传。但我手中只有CD版的,据说当初的LP版的音色、音质更佳。
7、伯恩斯坦的两德统一版,这是一次辉煌的演奏,乐队和合唱队的规模扩大到了空前的地步,听起来确实是气势雄浑。但总有是政治事件而非艺术演出的感觉。
总之,富特文格勒的拜罗伊特版在我来看是无法超越的。但我有时瞎想,如果加上托斯卡尼尼版的合唱部分,卡拉扬版的四位歌手和索尔蒂版的录音水平,那可能会更完美。真是胡闹!

参考资料:http://bbs.musicroad.cn/dispbbs.asp?boardid=19&id=522&star=1&page=2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欣赏贝多芬第九交响曲(尤其第四乐章)有感
4、卡拉扬的1977年柏林爱乐版。卡拉扬在这次录音中也用了较快的速度,但其逻辑性和条理性明显不如托斯卡尼尼的,听去有凌乱的感觉。可取之处是四位歌手水平整齐让人满意。5、索尔蒂的芝加哥版,这不是索尔蒂的贝多芬交响曲全集中的那张,而是索尔蒂后来专门录制的数码版,也是我听过的所有版本中的音效最为...

跪求!贝多芬名曲《欢乐颂》的听后感想,越详细越好!
《第九交响曲》是音乐大师贝多芬晚年的巅峰之作。直到今天每当我们聆听到那耳熟能详的第四乐章(欢乐颂)时,依然深深地被气势恢宏的音乐所打动,同时也臣服于音乐中所透露出的大师那崇尚人性自由的道德观。贝多芬所处的17-18世纪交替的年代,正是欧洲资产阶级大革命和反革命复辟的拉锯的时代。英雄主义的理...

贝多芬第九交响曲 感想 急用!!!
在许多重大的历史时刻,人们都会通过演奏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来进行纪念,尤其是第四乐章“在你的光辉照耀下,亿万人们成兄弟”的欢乐颂歌,已被全世界认为是贝多芬一生领悟到的人生真谛,“从痛苦到欢乐”也是这部交响曲赋予人们的坚定信念。

读《贝多芬与第九交响曲》有感作文
我读了课外读物中的贝多芬与第九交响曲后,感触很深。贝多芬没有很好的天赋,不像莫扎特和舒伯特那样是天才,他是靠勤奋奋创作了第三交响曲到〈第九交响曲〉。贝多芬的一生是悲惨的,又是幸运的。他从小就非常酷爱音乐,很有音乐天赋,但不幸的是,他26岁患了耳疾,致使双耳失聪,但他仍然坚持创作,也正...

说一说听完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后的感受
《第九交响曲》构思精巧,布局匠心。“在贝多芬的其他交响曲中,没有任何一部把各个乐章间内在联系表现得如此紧密。”⑥ 和前几部交响乐一样《第九交响曲》仍采用四个乐章形式。不同的是前三个乐章中的每个主题都被具有迫切要求的质疑的低音宣叙调所打断。三个乐章中的任何一个乐章都没有提出答案。在第四乐章中,低...

贝多芬《第九交响曲》读后感
第四乐章)。斗争,一直充斥在贝多芬的作品中。尤其是《第九交响曲》,更能给在痛苦与绝望汹涌的风浪中挣扎的人们以无穷的力量和希望。甚至有很多作曲家、音乐家认为已经没有任何作品能够超越《贝九》的成就,无论这种说法是不是有偏颇的地方,《贝多芬第九交响曲》都将是永恒的!欢乐颂精神永不灭!

谈谈对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第四章的理解 不要回答的看不懂哦 亲_百度...
经过了一系列的铺垫,人声部分终于浮上水面,开始了《欢乐颂》的吟唱!前面就说到过,这首诗作是作曲家一生的钟爱。所以在《第九交响曲》创作的最后关头,贝多芬甚至还不舍得过早的就把歌唱《欢乐颂》的部分放到自己的作品中。他并不愿意把《第九交响曲》作为自己在交响乐领域的封笔之作,作为自己最高...

贝多芬第九交响曲听后感
情感在艺术中的感人作用 过分的闲暇与安适,有时反倒会使心灵虚空。又正逢冷落清秋之时,怎敌它虚侵空蚀?干涸的心田渴望得到一些慰籍、一番料理。于是,我便想到了音乐。顺手抽过一张妻刚买回的碟子放进光驱,鼠标代表我的心,它很快选中了目录中的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然后掀下了左键。 一...

第九交响曲告诉了什么道理
贝多芬创造了他理想中的世界。在第四乐章,当\\“欢乐颂”出现的时候,一个自由,平等,博爱的世界呈现在了我们眼前。贝多芬用了近十年的时间来完成这部作品,向我们展现了他一生都在为之奋斗的理想。贝多芬从没有向黑暗的统治势力低过头,因为他说\\“谁也无法战胜我,我要死死握住命运的咽喉。”

请问各位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听后感怎么写?
贝多芬的d小调第九交响曲完成于1824年2月,最初没有标题,后人加了一个很拗口的标题“最后有席勒的欢乐颂合唱曲的交响曲”,英国人习惯于称它为“合唱交响曲”。应该说,这是第一次把人声引入交响曲的创作,当时引起了音乐界的轩然大波。 贝多芬一向喜爱席勒的作品,尤其是《欢乐颂》。传说19岁时,贝多芬就起意用音乐来表...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