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漱溟先生的态度,读《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
读了这么久的第五章,终于到了梁漱溟先生自己的态度了:第一,要排斥印度的态度,丝毫不能容留;第二,对于西方文化是全盘承受,而根本改过,就是对其态度要改一改;第三,批评的把中国原来态度重新拿出来 基于前面几章的理解,梁先生认为印度的出世的态度对于处在西方文明主导的世界格局下是改变不了现...
《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读后感
《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读后感 梁漱溟(1893-1988)出生于北京的一个仕宦之家,梁漱溟的童年始终是在欢快自由的氛围中度过的,其父虽任职清廷,但他的发蒙教育却是当时最开放的中西小学堂,进入中学后,其倔强、顽强的个性日渐形成。中学毕业后,他到当时的《民国报》当记者,痛恨私有财产,相信社会主义,...
《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梁漱溟
1920 年秋,梁漱溟在北京大学课外讲演中首次畅谈东西文化及其哲学问题,并在《北京大学日刊》连载讲演记录。1921年 10 月,梁漱溟将《东西文化及其哲学》讲稿汇编出版,不想竟在知识分子群体中造成了轰动。“这本书头 4 年中一连印刷了 8 次,同时也把梁漱溟抬到了全国瞩目的位置上。”“一部学术著作吸引了如此众多的...
宗教的本质,读《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
第四章读起来极为困难,梁先生的文学功底展现的淋漓尽致,不仅引经据典,更有很多他的深刻思考,颇为难懂,自觉能力有限,只能摘选部分内容进行自我学习。关于宗教,梁先生用了几段文字进行了剖析,逻辑清晰,切中要害。梁先生用词还是较为古风,翻译成现代的意思就是宗教提供了一个安心立命之处,人礼拜...
试述梁漱溟先生关于中国,印度,西方三种思维方式的差异?
在梁漱溟看来, 西方文化所走的是向前的路,主张征服自然,向外用力,采用科学方法和民主政治争取权利。 中国文化是以意欲自为,调和持中为其根本精神,向里用力,强调随遇而安。印度文化是以意欲反身向后要求为其根本精神,不谈现实,超脱人生。西方文化虽然很发达,但只能解决人的生存问题,解决不了人...
印度文化的精神特点,在梁漱溟先生看来是()。
印度文化的精神特点,在梁漱溟先生看来是反身向后要求。《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虽然是一部应急之作,但以梁漱溟的个性及其重视切己与践行的学风,其书中所持倡的绝非一般所谓的抗俗、矫激主张,而是充满着对中西印三方文化的切己思考与真切的体认。在该书中,他将中、西、印文化概括为三种不同的人生路...
对梁漱溟先生的八层思维境界的理解
梁漱溟先生在《中国文化要义》ᅳ书中提到了思维的八层境界,这是梁先生1928年应邀在广州中山大学哲学系演讲的部分内容:(一)因为肯用心思所以有主见。 对一个问题肯用心思,便对这问题自然有了主见,亦即是在自家有判别。记得有名的哲学家盾姆士(James)仿佛曾说过一句这样的话:“哲学上的外行,总不是极端派。”这...
对梁漱溟的评价作文200字
这就是哲学家的本事了。梁先生讲中西文化,完全出自于他对时代的体认及民族的情感,而这又是承续自他家庭中关心国事的传统。梁先生的父亲梁济(字巨川),在民国七年时,为抗议象征着固有文化的清朝之灭亡,而自杀身亡。这是一个时代的问题,也是梁先生格外关注的文化问题。究竟,中国文化该何去何从?
整理笔记 哲学入门 三大哲学在世态度
东西方三大哲学传统各自展现了独特的在世态度和思维方式。在世态度反映了对生活状态的理解与选择,它决定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形态。中国哲学家梁漱溟从生命哲学的视角,将这种态度称为“意欲”,而香港学者劳思光则称之为“心灵活动方向”。在梁漱溟的《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中,比较了三大哲学传统对人类生活...
全盘西化的胡适与全盘西化
1923年,胡适在《读梁漱溟先生的〈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中认为:“东西文化的问题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决不是‘连根拔去’和‘翻身变成世界文化’两条路所能完全包括。”表明胡适并不认为应该全盘否定中国文化。他还说:“宋学是从中古宗教里滚出来的,程颐、朱熹一派认定格物致知的基本方法。大胆的疑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