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有看过余华的〔活着〕,有所见解的进来下~

我想问下各位看过的.
没错,书里后来只剩下福贵和他的牛”福贵”了
在此之中只有他活下来了....

就整本书来说,到底想体现的是什么呢?
我有些想法,但好象太片面了,就在此听下各位的见解.加深理解..

听说余华的《活者》很长时间了,心里一直好奇这位先锋派作家会描绘出怎样的生命,怎样的生活。

一个偶然的下午在书店里发现了他,薄薄的一本,封面很独特,抽象而扭曲的人形,黄色的天空和青黑的石板,以及那醒目的标题:活者。我就在那个下午坐在书架旁一口气读完了他,只觉得昏天暗地,情郁其中久久不能自拔,无论这部作品或好或坏,已经有很长时间没有一部小说给我这样震撼的感觉了。充斥其中的意外与死亡总是在不经意的叙述中突如其来的冲击着读者的神经,余华就像是拿着一把手术刀面无表情地、静静地解剖一具尸体,将生活的本质从虚假中剥离出来,不禁让人深思:究竟何为生命,活者又为了什么?

书中讲述了一个地主少爷富贵年少时沉溺于赌博,终于赌光了全部的家业,穷困之中富贵因为母亲生病去县城里求医,结果在半路上被国民党部队抓去了当壮丁,后来被解放军俘虏,很多年后回到家乡他才知道母亲已经去世,妻子家珍含辛茹苦带大了一双儿女,但女儿不幸变成了聋哑人,儿子机灵活泼……然而,真正的悲剧从此开始渐次上演,每读一页,都让我们止不住泪湿双眼,因为生命里难得的温情被一次次死亡撕扯得粉碎,只剩得老了的富贵伴随着一头老牛对过去的种种回忆。

正如余华在前言里讲的那样,“《活着》讲述了眼泪的广阔与丰富,讲述了绝望的不存在,讲述了人是为活着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 他在书中说“活着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叫喊,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人们的责任。” 我从来没有接触过这样一部讲述生活的小说,也许是作者太残忍,也许是我无法接受这样的情节,命运为何对那些善良的人如此残酷,如影随形的死亡让我感到生命的脆弱与无助,但是与此同时穿插其中的短暂快乐又是那么幸福与真实,那是一种历经苦难而依旧未悔的亲情,于是给予了活着的人活下去的勇气,为生命抹上了一丝愉悦的色彩。其实有的时候,活着只是生命中的一种静止的状态,生命本身并没有幸福或是不幸,生命只是活着,静静的活着,有一丝孤零零的凄凉……

富贵老人犁着田,带着一群牛:富贵、家珍、凤霞、有庆、二喜、苦根……一个感人的场景

“老人和牛渐渐远去,我听到老人粗哑的令人感动的嗓音在远处传来,他的歌声在空旷的傍晚像风一样飘扬,老人唱道:
少年去游荡,
中年去掘藏,
老年做和尚。”

也许余华没有告诉我们活着的理由,富贵只是一种符号而已,为生活做了一个并不完整却很精彩的标记,这似乎就是“活着”的意义所在,活着,就只是活着。因为活着就意味着体会和认识,在体会和认识快乐的时候时刻准备让更大的痛苦来击破它,来告诉你所有那一切不过是幻梦一场,所有的柔情都只是过眼云烟。福贵不去考虑“活着”与否,因为死亡本来就是不可思议的。既然死亡不可避免,何妨就“活着”。

后来张艺谋把《活着》改编成了电影,听说获得了不少奖,我看过后没多久什么感觉,远没有书中的痛苦残酷,而多了几分生活的乐观,最终使得对于原著的沉重感有了些释然,电影的结尾:

苦根问:“鸡长大了变成什么?”

富贵:“鸡长大了变成鹅,鹅长大了变成羊,羊长大了变成牛,牛长大了呢,馒头也就长大了。”

生活终会慢慢好起来的。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6-05-28
读了余华小说《活着》,看完那个抑郁啊。我觉得活着没意思了,把我搞颓废了…… 这好像不是作者的本意,不过我真的对生活有些悲观。哈哈。我是在悲观的基础上看的这本书,让我更加悲观。郁闷哦。我发现我很不成熟,很容易被书左右,这就是不成熟的表现。
我自己的人生观尚未形成。
我觉得富贵的命运苦不堪言,主人公自己并不这么认为,他乐观向上。
我的命运在我的眼里是怎样的呢?这还要取决于我的看法。
人即使不能最终达到它的梦想或目的,可人不能不奋斗。乐观还是悲观要看自己的心境,还有自己对人生究竟是怎么看待的,人么,不能那么容易就被影响了。
好与坏是事物的两个方面,但又息息相关。摒弃不好的,选择适合自己的,开心就好。。

参考资料:我看完的感受.谢谢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06-05-30
看这本书的时候我还在读高1,只记得当是自己是含着泪一口气看完的.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我哭得很厉害.书中主人公富贵让我很感动,可以说他是中国草根阶层的代表,在那时候起,我就觉得人的一生就应该是这样的,虽历尽风雨,但却百折不挠.一个老百姓在那样的年代,实在是太渺小了,选择坚强得活下去比起死来说更需要勇气.现在一提到富贵这个人,我的第一影象就是一头牛,一头倔强的但不肯服输的牛.
后来看张艺谋拍的<活着>,觉得和原著比起来相差了许多.我本人认为,书中富贵的爹也是一个很有特点的人物,但在电影中却没有怎么体现出来!
第3个回答  2006-05-30
活着在那个年代其实不是很简单的事情,在兵荒马乱的时代,活着哪怕只是苟且偷生都是那么卑微却难得的事.生命如草芥,脆弱如丝.
在我们这个可以用现代来形容的时代,每个人把自己的个体看的太重要,自然也把生命看的很不一般,但作者用平凡朴素的字句把生命的真相赤裸裸地给揭露了出来,人就是这么容易死的,死了除了亲人也就没有什么人对你有多大记忆了.生命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神奇,它很普通,也很卑微.
活着,是一个没有道理的世界,有报应,也有无理的遭遇,所以人生有了悲喜,你努力去过的好,但你没有权利企求结局真的就好,也许真正可以把握的只有你努力过程中一点憧憬中的希望带来的欣慰,那也许更像是活着的意义.
第4个回答  2006-05-30
怎么说呢,活者我看了有5次,第一次是我16岁看的,感觉很失落,很郁闷,尤其是看到给他的儿子检石头的那块,感觉真的是心里面堵的慌,不知道怎么形容,特别是当时我的环境,配合起来就是个难受啊.
到了我上大3的时候就是去年,我又仔细的看了次,看到那里我还是伤心的不行,感觉着是世界上最大的痛苦啊,可是看到了最后老人一个人,心里就成了空当当的,那才是难受啊,多难受啊 一个人的孤单寂寞甚至超过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苦啊,多大的痛苦啊,真的有种压抑的不行感觉不去喝点就解脱不了的想法.
活着就是最大的痛苦.
佛说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我想活者本身就是在地狱内了吧.

谁有看过余华的〔活着〕,有所见解的进来下~
正如余华在前言里讲的那样,“《活着》讲述了眼泪的广阔与丰富,讲述了绝望的不存在,讲述了人是为活着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 他在书中说“活着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叫喊,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人们的责任。” 我从来没有接触过这样一部讲述生活的小说,...

关于《活着》读后感
真的,好久没有被感动过了。自从无意间读了余华的小说《活着》,读完之后呆呆地望着前面,其实眼前什么也看不进去,思潮在盘旋、在扑打,自己被一个猛浪打到海底,窒息是全部的感受,说不出的凄楚。活着?活着是什么? 小说以简洁诙谐的开场把我吸引进来,随着故事的深入使我心潮起伏欲罢不能。时时会想到,人生怎么会有...

对余华的热门小说《活着》的看法
余华想告诉读者:生命中其实是没有幸福或者不幸的,生命只是活着,静静地活着,有一丝孤零零的意味。《活着》:活着……寇延丁(12月6日12:20)以哭的方式笑,在死亡的伴随下活着。作者余华这样解释“活着”: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叫喊,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

《活着》-点评-搬运
读余华的《活着》,感受人生的无尽的苦难与折磨,更感受着坚忍与珍惜。如果你觉得你的人生不太如意,那么我建议你快来看看这本书,相信看完这本书后,你会觉得,原来自己很幸福!许多年前我就看过了这部作品,因为太喜欢,所以看过纸质书又去看电影(老谋子执导),看完电影又百度在线看过一遍,看完...

《活着》书评简短
《活着》书评简短内容如下:《活着》是一部读起来让人感到沉重的小说,读余华的《活着》,感受人生的无尽的苦难与折磨,更感受着坚忍与珍惜。如果你觉得你的人生不太如意,那么我建议你快来看看这本书,你会觉得,原来自己很幸福!有人说,生命必须有裂缝,阳光才能照进来,那些路上的坎坷,都是教会...

《活着》电影观后感范文
《活着》电影观后感1 昨天一气就把余华的《活着》读完了。因为先前在上哲学课的时候老师给我们看过电影,觉得还不错,所以就准备读一下原著。可见,电影在原著的基础上进行了比较多的改编。这样看来,本人主要有以下几个见解: 第一,觉得电影的改编比原著更加戏剧化,更加扣人心弦。剧情发展一波三折,让人心情久久不...

看过余华《活着》的就进来,分析一下富贵的形象。
福贵,苦难的一生,但是,他在老年的时候,和那只叫福贵的牛,过的很乐观。人不管经历多少的苦难,都要乐观的活下去

《活着》观后感
《活着》观后感1 看完电影《活着》之后的一些想法。 首先,是对故事本身的震撼。小说《活着》在一年以前看过,故事由福贵在田坎上道来。像一尊佛在讲着轮回前的故事。一直生活在象牙塔中的我对它的热烈和它对我的震撼可想而知。故事已了解,但看到要紧时仍是心一紧眼一湿。这应该就和演员的技艺有莫大的关系了...

余华《活着》读后感1000字
余华《活着》读后感1000字1 合上《活着》的时候,落日酡红的脸蛋恰好沾上了地平线,那一片黄土便愈发迷蒙,让我仿佛看到了福贵与牛。福贵蹲靠在光秃秃的树干下,一杆烟袋冒着丝缕白烟,老牛许是倦了,耷拉着脑袋,不知在思索还是睡着了。阳光扫过略有雾气的黄土地,将镂刻的剪影慢慢投射过来,印在了我的心上。 福贵...

谁有余华活着的百度云资源?
在大时代背景下,随着内战、三反五反,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社会变革,徐福贵的人生和家庭不断经受着苦难,到了最后所有亲人都先后离他而去,仅剩下年老的他和一头老牛相依为命。 百度云-在目录04查看 提取码:fvkc 真正的悲剧从此才开始渐次上演。家珍因患有软骨病而干不了重活;儿子因与县长夫人血型相同,为救县长夫...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