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中所说的“妄想”与“执着”分别是什么意思?

这个“妄想”和空想,幻想都什么区别?
另外,这里的“执着”是什么词性的?

佛教所说的妄想是指通过想象的逆转来分离各种规律。也就是说,由于内心的坚持,不可能看到事物本身,而且它们之间的区别是错误的。又称妄想分开。

佛教所说的执着(也作“执著”)指的是对某事物,某人,某事物或某些地方的强烈而难以动摇的思想和愿望。美好的愿望可以激励人们前进,对生活有积极的意义,不好的痴迷会使人陷入困境。

扩展资料:

妄想之种别甚多:《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二举出言说妄想、所说事妄想、想妄想、利妄想、自性妄想、因妄想、见妄想、成妄想、生妄想、不生妄想、相续妄想、缚不缚妄想等十二种。《菩萨地持经》卷二举出自性妄想、差别妄想、摄受积聚妄想、我妄想、我所妄想、念妄想、不念妄想、俱相违妄想等八种。《大佛顶首楞严经》卷十举出坚固、虚明五种妄想,并谓有妄念、妄执等同义语。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执著

百度百科-妄想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12-08
简单的说:【 妄想 】 《 陈义孝佛学常见辞汇 》
虚妄的思想。

专业的解释【 妄想 】 《 佛学大词典 》
梵语vikalpa。又作分别、妄想分别、虚妄分别、妄想颠倒。与‘妄念’、‘妄执’等语同义。即以虚妄颠倒之心,分别诸法之相。亦即由于心之执着,而无法如实知见事物,遂产生谬误之分别。
据宋译楞伽经卷二举出十二种妄想:(一)言说妄想,谓计着种种妙音歌咏之声,而认为其有自性。(二)所说事妄想,谓凡所说之事,穷其自性,唯圣者所知,凡愚不了,仅依彼事而生言说。(三)相妄想,谓随事而起见,于一切法相,虚妄计着。(四) 利妄想,谓乐着世间种种财利,不知其物本为虚幻而起贪着。(五) 自性妄想,谓执持诸法,起自性之见,以自为是,余皆为非。(六) 因妄想,谓于因缘所生之法,起有、无等见,妄想分别而形成生死之因。(七) 见妄想,谓于五阴等法,妄计有无、一异,起诸邪见,执着分别。(八) 成妄想,谓于假名实法上,计度我、我所而起言说,成决定论。(九) 生妄想,谓妄计一切法,若有若无,皆从缘起而生分别。(十) 不生妄想,谓妄计一切法皆先有自体,不假因缘而生。(十一)相续妄想,谓于一切诸法,执着此与彼递相系属,无有断绝。 (十二)缚不缚妄想,谓于一切法,以情生着之故,则成系缚,若离妄想,则无系缚,凡夫不了,而于此无缚解中产生计着。
此外,菩萨地持经卷二真实义品则举出自性、差别、摄受积聚、我、我所、念、不念、俱相违等八种妄想。大佛顶首楞严经卷十,举出坚固、虚明、融通、幽隐、罔象虚无等五种妄想。〔旧华严经卷五、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一、观普贤菩萨行法经、宋译楞伽经卷四、瑜伽师地论卷三十六、佛性论卷二、注维摩诘经卷三、大乘义章卷三、卷五〕

【 分别 】 《 陈义孝佛学常见辞汇 》
思量识别一切事理。

【 分别 】 《 佛学大词典 》
(一)梵语vikalpa。推量思惟之意。又译作思惟、计度。即心及心所(精神作用)对境起作用时,取其相而思惟量度之意。俱舍论卷二举有三分别:(一)自性分别,以寻或伺之心所为体,直接认识对境之直觉作用。(二)计度分别,与意识相应,以慧心所为体之判断推理作用。(三)随念分别,与意识相应,以念心所为体,而能明记过去事之追想、记忆作用。六识之中,意识具足上述之三分别,故谓有分别(梵savikalpa );前五识仅有自性分别,而无其他二分别,故谓无分别(梵avikalpa )。阿毗达磨杂集论卷二认为三分别乃意识之作用,故谓自性分别属现在,随念分别属过去,计度分别则共通于过去与未来者。
但在大乘佛教,尤其是摄大乘论认为凡夫所起之分别,系由迷妄所产生,与真如之理并不契合,仅依分别,无法如实悟证真如之理,故凡夫之分别,乃为虚妄分别(简称妄分别)。若欲得真如,则须舍离凡夫之分别智,而依无分别智始可。亦即菩萨于初地入见道时,缘一切法之真如,超越能知与所知之对立,始可获得平等之无分别智。此无分别智分加行(准备阶段)、根本、后得三阶段,依次称为加行智、根本智、后得智。〔成唯识论卷七、大毗婆沙论卷四十二、摄大乘论本卷中、显扬圣教论卷十六、瑜伽师地论卷五十三〕
(二)梵语vibhan%ga, vibhajya。区分、类别、分析之意。即欲分类、分析教法,而由种种立场来研究考察之意。

【 执着 】 《 丁福保佛学大辞典 》
(术语)固着于事物而不离也。大般若七十一曰:‘能如实知一切法相而不执着故,复名摩诃萨。’菩提心论曰:‘凡夫执著名闻利养资生之具务以安身。’行事钞下四曰:‘大德顺佛圣教依教而修,内破我倒,外遣执着。’

【 执着 】 《 陈义孝佛学常见辞汇 》
坚持或固执的意思。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06
所谓妄想,就是对不法得到的东西抱有贪念
而执着,则是对世间事物抱有嗔念
佛家讲求,放下该放下的,看开该看开的.
"问观音为何倒坐,只因世人不肯回头."说的就是执着,对俗事过份执着,只会自断修为.
又云,"苦海无涯,回头是岸"这就是说,适时的放弃执念,才是解开症节之所在.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08-12-09
妄想”是佛学专用词。俗话也叫空想,或幻想。
“妄想”其实就是(妄心)。和(真心)相对。学佛就是让我们如何降服(妄心),而使(真心)永驻。
“执着”就是坚持或固执的意思。也就是粘着不动的意思。学佛最大障碍之一。
第4个回答  2008-12-08
妄想,指错误并且顽固的思想观念
空想、幻想,指不切实际的想法
执着是动词

佛教中所说的“妄想”与“执着”分别是什么意思?
1. 佛教中所说的“妄想”是指一种通过想象逆转来分离各种规律的心理状态。这种状态通常是由于内心的固执而导致的,使得人们无法准确地认识事物本身,常常在事物之间的区别上产生误解。这种错误的认知也被称为“妄想分开”。2. 佛教中所说的“执着”是指对某事物、某人、某地方或某种观念的强烈而难以动摇...

佛教中所说的“妄想”与“执着”分别是什么意思?
佛教所说的妄想是指通过想象的逆转来分离各种规律。也就是说,由于内心的坚持,不可能看到事物本身,而且它们之间的区别是错误的。又称妄想分开。佛教所说的执着(也作“执著”)指的是对某事物,某人,某事物或某些地方的强烈而难以动摇的思想和愿望。美好的愿望可以激励人们前进,对生活有积极的意义,...

能不能通俗说说,佛教中的:妄想分别执着,是什么意思?
【妄想】就是不在眼前的东西,但是你记得它曾经在眼前的样子,或者你想象它在眼前的样子。【分别】是【识】的一种功能,可以辨物。【识】分成6识,人可以看闻听尝触思,此末端识物之能力为【分别】。【执着】,这个最好理解,解释为【认同】比较好,譬如你看到一个美女,胸很大很美艳,你看得浑然...

佛教中的执念(执著)、妄想是什么意思啊?
执念是指对某一事物坚持不放,不能超脱。当执着的时候就会有怨念,唯有放下执着才会自在。妄想 指以虚妄颠倒之心分别诸法之相状。亦即由于心之执着,而无法如实知见事物,遂产生谬误之分别。又称妄想分别。妄念里头最严重的就是我执。因为五蕴皆空、诸法无我。旧译《华严经》卷五〈如来光明觉品〉云...

佛教所说的:执着、分别、妄想是什么意思?
简单说,执着:以我为执,不以客观规律、宇宙准则办事;分别即是没有平等心、以高低、贵贱之心处之;妄想即不切实际,不了解宇宙、人生事实真相。

佛教所说的:执着,分别,妄想是什么意思
分别:就是比较这个比那个好,挑挑拣拣的心,就是分别心。例如在工作中挑轻活干,吃喝上挑喜欢的,东西贵的好,买名牌的等等。放下分别心,才能生出平等心。妄想:妄想的范围很广,最低的就是不如法的想法。如不行布施,靠耍手腕得到财富;靠耍小聪明得利益,人的偷税、漏税、占便宜的想法。认为...

什么是妄想、分别、执著?
妄想、分别、执著,是意识分别中产生的错误认知引起的行为,也就是说,都是心识上的无明思维造成的混乱。妄想,是心的意识因为错误的理解和思维而产生的联想造作,佛法中常说的是以假为真、以虚为实、以苦为乐等;分别,是心的意识对各种思维和造作,依据自我的感受产生有无、对错、好坏等等判断和...

佛教当中所说的妄想分别执着是指什么?
1. 妄想分别执着是佛教中提到的三种烦恼状态,它们是我们一切烦恼的根源。其中,“我执”是最根本的,它指的是对自我存在的执着。2. 妄想分别执着可以比喻为一棵树的根干,而贪嗔痴慢疑则是其花朵和果实。要理解妄想分别执着,必须先明白这一点。3. 佛教经文中有云:“唯心所现 唯识所变”,“境...

佛教说的分别妄想执着什么意思
也就是所有的人都一样。没有高低之分 不要有偏执或偏见 。妄想 也就是心里不要乱 不要有念头。一心不乱嘛!念佛就是要这样。执着 也就是这个世界所有的东西和人这个色身体都是真的。不要把所有的东西当真 因为当真就会产生感情。人就会有自私 把东西占为己有。

佛法中说的:执着、妄想是什么意思?
一、执着就是:对欲望的执着,对妄想的执着。人的欲望有:安全欲望、食欲、情感欲望、物质欲望、精神欲望、智力欲望、创造欲望,这些欲望,都是执着、妄想造成的。执着于欲望,就是执着于自私的想法,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或者通过满足别人的欲望来满足自己的欲望。只为满足自己的欲望,叫自私,会产生...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