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四兄弟排为伯仲叔季,那兄弟两个怎么排?五个六个呢?

如题

兄弟两个伯仲,五个六个伯仲叔季少稚。

在我国古代,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的次序。伯 ( 孟 ) 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老四。有个成语叫难分伯仲,就是难分高低的意思,词语“季春”就是指春末的意思。

并且古代贵族男子的字前常加伯 ( 孟 ) 、仲、叔、季表示排行,字的后面加“父”或“甫”字表示男性,构成男子字的全称,如伯禽父、仲尼父、叔兴父。

扩展资料:

“伯”的本义是“没有兄长的男子”,就是老大的意思,在古代与“孟”字通用,现在一般称呼比父亲年长一些的男子。“伯,把也,把持家政。”

在古代按宗法社会里,一般常以长子继承父位当家,就一国而言,当国者则把持国政。如春秋五霸,即“伯”“霸”通用,指把盟国奉为霸主,也就是盟主的意思。唐代后汉语“伯”成了官长、贵族的称呼。

“仲”的本意是仲是排在第二位,这个叫法至今还留在云南白语里,“仲子”指二儿子,“仲女”指二女儿。司马懿,字仲达,排行第二。其长兄:司马朗,字伯达;三弟:司马孚,字叔达;四弟:司马馗,字季达。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伯仲叔季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7-08

古代四兄弟排为伯仲叔季,只兄弟两个便是伯仲,有个成语叫“不分伯仲”意思就是分不出第一第二。

春秋 左丘明《左传·昭公二十六年》:“亦唯伯仲叔季图之”。意思是兄弟排行的次序,伯是老大,仲是第二,叔是第三,季是最小的。

汉代 无名氏《春秋命历序》:“皇伯、皇仲、皇叔、皇季、皇少,五姓同期,俱驾龙,号曰五龙”。(远古时代神话传说的五大部落首领。分别为皇伯、皇仲、皇叔、皇季、皇少。)

赵一先生有十一个孩子,他开初就先依“伯仲叔季”取名为“伯子、仲子、叔子、季子”(只论排行,不分男女,叔子就是一位清雅的姑娘,当时也帮着父亲辅助发音)。

下面的孩子他并不循环,而称“春子、夏子、秋子、冬子”,老九直叫“玖子”,生了老十,先生想该是末尾了,就取了末子这样意义的字,不想后来又生了最小的十一子,乃取名为“土子”,土者,十一之合文也。

扩展资料:

含义

1、“伯,把也,把持家政也”。——按宗法社会里常以长子继承父位当家,当国者则一样把持国政。

2、“仲,中也,位在中也。”——这个叫法还留在云南白语(汉语最亲的兄弟语)里,读 zv 阳去(第6调),在白语里,“仲子”是二儿子,“仲女”是二女儿。

3、“叔,少也。”——这个字也跟“俶”字同根。《尔雅"释诂》“俶,始也”,“俶,作也”,就是才起来的,新生的。

4、“季,癸也。甲乙之次,癸最在下,季亦然也。”——这个字《说文》认为上面的禾是“稚省”,比于幼禾,总之是最幼少的。不管多于或少于四个,“季”都是最末的,如果只有三个,它就是老三。

“春夏秋冬”就因各都分“孟、仲、季”三个月(如孟春、仲春、季春),因而称为“四季”。文王之父季历是老三,上有“太伯、仲雍”,所以末子为老三也可称季。晋代著名道家葛洪字稚川,他也是老三,“稚”即是季的代换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伯仲叔季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14
  伯仲叔季——古代兄弟到底怎么排行
  http://news.guoxue.com/article.php?articleid=9558
  新年伊始,有位网友向我提问一个饶有兴味的问题,古代兄弟姊妹以“伯仲叔季”四字排行,那么超过四个怎么办,是不是要循环着依“伯仲叔季”再来?

  我说不能循环。在古代,尤其宗法社会里,极重长幼之序,季子总是最末最幼少的,要是循环了,岂非老四反要管幼子老五叫哥?

  这位网友说他的循环印象来自:

  “昔高阳氏有才子八人,世得其利,谓之八恺。高辛氏有才子八人,世谓之八元。”史记索隐注引《左传》,其中的八元分别是:“伯奋、仲堪、叔献、季仲,伯虎、仲熊、叔豹、季狸。”这里怎么是有循环的呢?是否原因是八元八恺乃高阳氏、高辛氏之族内人才,并非出自一人之下,所以才这样呢。此外,我看金庸先生《神雕侠侣》中描写有兄弟五人,分别为:史伯威、史仲猛、史叔刚、史季强、史孟捷。最后一人为五弟,辈份最幼,却能以与伯字类似的孟字来取名,如果不可循环用之,是否是金庸先生对这个不理解而产生的错误呢?

  “八元八恺”应如所言,是同族不是一家。而像金庸先生那样用“孟”来称老五是否可行呢?

  古代老大“伯”也可叫“孟”,男女都可用,班固《白虎通"姓名》“适(嫡)长称伯,伯禽是也。庶长称孟。”孔子字仲尼是老二,他的异母哥哥就叫孟皮(见《孔子家语》);曹操的字是孟德。《说文》“孟,长也”,《方言》十二“孟,姊也”。女的叫“孟”为多。所以有名的“孟姜女”,就是姜家的大姑娘。

  上古音“孟”读 [ mrang],本来就跟“兄”[hmrang] 同一词根。到汉代读音发生变化,“兄”的声母 hm 变 hw ,“兄”字就跟“荒”字接近了,所以东汉刘熙《释名"释亲属》“兄,荒也。荒,大也。故青徐人谓兄为荒也。”青徐是今山东一带,现代汉语各方言大多接受了阿尔泰语传来的“哥”来替换“兄”,山东人再没有读“兄”为“荒”的了,但江西德兴、浮梁、婺源江湾等地的徽语“兄”读 huae,还接近古音。

  “孟”与“兄”同根,所以是不适宜再作四弟以下的排行的。

  《释名"释亲属》这样解释“伯仲叔季”:

  “伯,把也,把持家政也”。——按宗法社会里常以长子继承父位当家,当国者则一样把持国政。如春秋五霸,“霸”亦可作“伯”,即指盟国奉为把持朝政的长兄,“伯”、“霸”通用。同义的“兄”字,从人从口,表示在家里是发号施令者,这与“公”字从口,上面的“八”表出声(甲金文下边不是厶),表示是国家的发号施令者相似。弟弟们对兄长是必须服从的。唐代后汉语借用阿尔泰语系突厥语的“哥”aGa ,我们的“伯”字则传到阿尔泰语为“伯克”baeg,跟古汉语的“伯”一样,成了官长、贵族的称呼。“伯”字甲骨文只作“白”,好几位文字学家解作日光初出,郭沫若则解为象大拇指,认为跟“擘”同根。不管那一说,总之是其字义是最初的,是老大。

  “仲,中也,位在中也。”——这个叫法还留在云南白语(汉语最亲的兄弟语)里,读 zv 阳去(第6调),在白语里,“仲子”是二儿子,“仲女”是二女儿。

  “叔,少也。”——这个字也跟“俶”字同根。《尔雅"释诂》“俶,始也”,“俶,作也”,就是才起来的,新生的。

  “季,癸也。甲乙之次,癸最在下,季亦然也。”——这个字《说文》认为上面的禾是“稚省”,比于幼禾,总之是最幼少的。不管多于或少于四个,“季”都是最末的,如果只有三个,它就是老三。“春夏秋冬”就因各都分“孟、仲、季”三个月(如孟春、仲春、季春),因而称为“四季”。文王之父季历是老三,上有“太伯、仲雍”,所以末子为老三也可称季。晋代著名道家葛洪字稚川,他也是老三,“稚”即是季的代换字。

  从史实看,除以“季”为末子外,伯仲以外叫“叔”的为多。周武王分封诸弟皆称叔某,因为他是老二。请看《史记"管蔡世家》:

  “武王同母兄弟十人,……其长子曰伯邑考,次曰武王发,次曰管叔鲜,次曰周公旦,次曰蔡叔度,次曰曹叔振铎,次曰成叔武,次曰霍叔处,次曰康叔封,次曰冉季载。冉季载最少。”

  以上老三至老八皆为叔某,老十即老小才叫“季载”。老四周公旦用了尊称,但下文就说“封叔旦於鲁而相周为周公”。屈原《天问》也说“到击纣躬,叔旦不嘉”,都用“叔旦”。因为他只是老四而不是老小,所以并不叫“季旦”。古代名字是分时段取的,先取小名,名,最后才取字。如曹操小名阿瞒,名操,字孟德。字以表德,名与字的字义要相应,如操德皆指品行,孔子的儿子名鲤字伯鱼。取字是冠礼时(正常是在二十岁)之事,其时兄弟排行当可排定了。

  此外,纬书所记传说中还有“皇氏五龙”的“伯、仲、叔、季、少”的叫法。《春秋命历序》:“皇伯、皇仲、皇叔、皇季、皇少,五姓同期,俱驾龙,号曰五龙”。只有五兄弟的,也可依此排行,把最幼少的叫“少”,像前面金庸先生的那个例子,叫“史少捷”就比“史孟捷”要妥帖些。

  现代取名用“伯仲叔季”就不方便了,因为取名早,不知道哪个才是老小。我当年在浙江乐清调查方言,发音人是有学问的赵一老先生。赵一先生有十一个孩子,他开初就先依“伯仲叔季”取名为“伯子、仲子、叔子、季子”(只论排行,不分男女,叔子就是一位清雅的姑娘,当时也帮着父亲辅助发音)。下面的孩子他并不循环,而称“春子、夏子、秋子、冬子”,老九直叫“玖子”,生了老十,先生想该是末尾了,就取了末子这样意义的字,不想后来又生了最小的十一子,乃取名为“土子”,土者,十一之合文也。如果在古代,应该是这位“土子”兄弟才能叫季子的。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20-01-01
四兄弟:
老大叫伯

老二叫仲
老三叫叔
老四叫季
六兄弟:
老大叫伯

老二叫仲
老三叫叔
老四叫叔
老五叫叔
老刘叫季
第4个回答  2019-07-15
两个就是伯仲。较多的,则是伯、仲、叔、季、少、幼等。

古代四兄弟排为伯仲叔季,那兄弟两个怎么排?五个六个呢?
兄弟两个伯仲,五个六个伯仲叔季少稚。在我国古代,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的次序。伯 ( 孟 ) 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老四。有个成语叫难分伯仲,就是难分高低的意思,词语“季春”就是指春末的意思。并且古代贵族男子的字前常加伯 ( 孟 ) 、仲、叔、季表示排行,字的后面加“父”或...

古人四兄弟从大到小排行顺序是?
古代兄弟排序从大到小是:伯、仲、叔、季。1、伯,老大也,是家里把持家政的,如果是王室子弟,那就是主持国政的。因此,周文王的长子,传说中那位被苏妲己害死的王子,名字就是伯邑考。春秋时代诸侯国的老大就称伯,例如春秋五伯,伯又称为霸,所以又称春秋五霸。2、仲,是老二。古人在“字”前...

古代四兄弟从大到小排序
所以古代四兄弟排序就是,伯、仲、叔、季

古人四兄弟从大到小排行次序
古人四兄弟从大到小排行次序为:伯、仲、叔、季 伯为老大,仲为老二,叔为老三,季排行最小。父之兄称“伯父”,父之次弟称为“仲父”,仲父之弟称为“叔父”,最小的叔叔称“季父”,后来父之弟都统称为“叔父”。伯仲:兄弟排行的次第,伯是老大,仲是老二;间:中间。比喻差不多,难分优劣...

古人四兄弟从大到小依次排列顺序为
古人四兄弟从大到小的排序为伯、仲、叔、季,伯为老大,仲为老二,叔为老三、季排最小。出自先秦时期左丘明《左传·昭公二十六年》:“亦唯伯仲叔季图之。”意思就是说长幼次序按这样的划分。伯、仲、叔、季,古时常用于表字或对人的敬称。孙坚有四个儿子,长子孙策字伯符,次子孙权字仲谋,三...

古人四兄弟从大到小排行次序是怎 么排
古代兄弟排行称谓 古代以伯、仲、叔、季来表示兄弟间的排行顺序,伯为老大,仲为老二,叔为老三,季排行最小。父之兄称“伯父”,父之次弟称为“仲父”,仲父之弟称为“叔父”,最小的叔叔称“季父”,后来父之弟都统称为“叔父”。伯仲:兄弟排行的次第,伯是老大,仲是老二;间:中间。比喻差...

古人四兄弟从大到小排行次序是怎么样的?
伯仲叔季,依次指:一二三四。我们常说的不分伯仲,就是说分不出第一第二。古时经常用作兄弟中的排名顺序:老大就是伯,老二就是仲,老三就是叔,老四为季。也可以是说季节月份,比如常说的仲夏就是夏季的第二个月,季夏是指夏季的第三个月。不过,季节月份中没有伯,第一个月一般是孟,也就是...

古代的四兄弟分别是用什么专有名词指代的?
在古代称呼中,家中四兄弟的排行分别是伯仲叔季。伯是老大,仲是第二,叔是第三,季是最小的。如果有两个兄弟,那就伯仲排。如果三个兄弟,就是伯仲季,没有叔。如果有四个以上,老大、老二和老幺对应伯仲季。其余的都是叔。叔可以有多个,但伯仲季都只能有一个。再补充一个孟。孟和伯都有老大...

古人四兄弟排名称呼
古代兄弟排行称谓 古代以伯、仲、叔、季来表示兄弟间的排行顺序,伯为老大,仲为老二,叔为老三,季排行最小。父之兄称“伯父”,父之次弟称为“仲父”,仲父之弟称为“叔父”,最小的叔叔称“季父”,后来父之弟都统称为“叔父”。伯仲:兄弟排行的次第,伯是老大,仲是老二;间:中间。比喻差...

历史上著名的四兄弟
古人四兄弟的排序为伯、仲、叔、季,这一排序在古代兄弟间的排行中具有代表性。最早见于《左传·昭公二十六年》,由先秦时期著名史学家左丘明提出,其中“伯仲叔季”意指长幼顺序。根据《史记》的记载,周武王有兄弟18人,其中老大是伯邑考,老二是周武王姬发,老三是管叔鲜,老四是周公旦,老五是蔡...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