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发白帝城,这首诗呈现在脑海中的是什么?

如题所述

早晨才辞别了五彩云霞映照中的白帝城,一天时间就回到了千里之遥的江陵,白帝城在山上,地势高峻,从江上回望白帝城,犹如在彩云之间千里是举整数而言.只听的两岸山间猿啼的声音连续不停,就在这啼过不停的猿声中,轻快的船已经从重重叠叠的高山峻岭中的江面驶过了.首句“彩云间”三字,描写白帝城地势之高,为全篇写下水船走得快这一动态蓄势。不写白帝城之极高,则无法体现出长江上下游之间斜度差距之大。白帝城地势高入云霄,于是下面几句中写舟行之速、行期之短、耳(猿声)目(万重山)之不暇迎送,才一一有着落。“彩云间”也是写早晨景色,显示出从晦冥转为光明的大好气象,而诗人便在这曙光初灿的时刻,怀着兴奋的心情匆匆告别白帝城。
三峡美景,夔门最为雄奇,壁立千仞,让周围的群峰都妄自菲薄。矗立于夔门之上,便可俾睨天下,一览众山小。其实这只是奉节诸多美景中的一个而已,除了夔门,奉节县还有刘备托孤的白帝城,鬼斧神工的天坑地缝,秋色撩人的三角坝。
  第二句的“千里”和“一日”,以空间之远与时间之暂作悬殊对比,自是一望而知;其妙处却在那个“还”字上—“还”,归来也。它不仅表现出诗人“一日”而行“千里”的痛快,也隐隐透露出遇赦的喜悦。江陵本非李白的家乡,而“还”字却亲切得俨如回乡一样。一个“还”字,暗处传神,值得细细玩味。

  第三句的境界更为神妙。古时长江三峡,“常有高猿长啸”。然而又何以“啼不住”了呢?我们不妨可以联想乘了飞快的汽车于盛夏的长昼行驶在林荫路上,耳听两旁树间鸣蝉的经验。夫蝉非一,树非一,鸣声亦非一,而因车行人速,却使蝉声树影在耳目之间成为“浑然一片”,这大抵就是李白在出峡时为猿声山影所感受的情景。身在这如脱弦之箭、顺流直下的船上,诗人是何等畅快而又兴奋啊!清人桂馥读诗至此,不禁赞叹道:“妙在第三句,能使通首精神飞越。”(《札朴》)

  瞬息之间,轻舟已过“万重山”。为了形容船快,诗人除了用猿声山影来烘托,还给船的本身添上了一个“轻”字。直说船快,那自然是笨伯;而这个“轻”字,却别有一番意蕴。三峡水急滩险,诗人溯流而上时,不仅觉得船重,而且心情更为滞重,“三朝上黄牛,三暮行太迟。三朝又三暮,不觉鬓成丝。”

  (《上三峡》)如今顺流而下,行船轻如无物,其快速可想而知。而“危乎高哉”的“万重山”一过,轻舟进入坦途,诗人历尽艰险重履康庄的快感,亦自不言而喻了。这最后两句,既是写景,又是比兴,既是个人心情的表达,又是人生经验的总结,因物兴感,精妙无伦。

  全诗给人一种锋棱挺拔、空灵飞动之感。然而只赏其气势之豪爽,笔姿之骏利,尚不能得其圜中。全诗洋溢的是诗人经过艰难岁月之后突然迸发的一种激情,故雄峻迅疾中,又有豪情欢悦。快船快意,使人神远。后人赞此篇谓:“惊风雨而泣鬼神矣”(杨慎《升庵诗话》)。千百年来一直为人视若珍品。为了表达畅快的心情,诗人还特意用上平“删”韵的间、还、山作韵脚,读来是那样悠扬、轻快,令人百诵不厌。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无其他回答

如何发掘李白山水诗中的景,情,理
《早发白帝城》这首诗更是千古绝唱:“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诗人驾着一叶扁舟,辞白帝,下江陵,一日千里;望前程,听猿啸,两岸青山。以如此高速航行在曲折险要的三峡河道之中,这不正是表现了人类驾驭自然,斗风战浪,勇往直前的伟力吗?何等壮观的景象和气势!给人荡魂...

根据古诗写作文(550字)
早发白帝城》的创作背景(说法之一) 唐肃宗在乾元二年(公元759年)春天,李白因永王李琳案,被皇帝发配流放夜郎。 在李白取道四川赴贬地的途中,行至白帝城时,忽然接到皇帝赦免的诏书,李白惊喜交加,旋即放舟东下江陵。所以这首诗的题目也叫《下江陵》。 此诗书写了作者当时喜悦畅快的心情。 所以: 李白老先生在乾元...

从自然生态角度,诗本该是,两岸猴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是否正确_百...
您好,直至目前人们仍然无法判断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白帝城(今重庆)是有猿还是有猴,我将有关资料呈现与您,您看后继可续交流,谢谢!从李白写下“古今七绝第一”的《早发白帝城》这首七绝:“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以来,描写三峡猿啼的诗句层出不穷...

关于李白的作文
回顾诗人艰辛的晚年,再反观《早发白帝城》这首诗,你当然仍会敬佩诗人那挥洒自如的天才,但你更会被诗人那至老不衰的浪漫主义豪情所震撼。正因为如此,有过李白那样流放边远地区的经历、并从李白诗中吸取过营养的明代著名蜀中诗人杨慎(杨升庵)极力称赞这首诗“惊风雨而泣鬼神矣”。 确实,像李白这样毕生充满自信,历...

文言文三峡观后感
三峡,是真正的诗歌的摇篮,有那阙《早发白帝城》为证,有李白为证。 第二部分,写过长约200千米的三峡时进入眼帘的神女峰。 如果说三峡的汹涌奇险是力量、是 *** 、是阳刚,那么神女峰的安静与神女峰的传说则带着神秘美好陪伴着这力量、这 *** 、这阳刚。无以为报,三峡只有以湍急的浪与呼啸的风作为无言的答...

唐诗李白的作品的读后感不少于500字
记得读小学时学的第一首诗就是李白的《静夜思》,那时很小,对诗中包含的思乡之情根本无法理解,只是觉得读起来朗朗上口,很爱读。后来陆陆续续学了他的《望庐山瀑布》《早发白帝城》等等,终于牢牢记住了这个名字。到了上中学又开始学他的诗,在我的印象中,只要我在上学,我就无法避免地读到他...

古诗鉴赏方法
如李白的《早发白帝城》,从字面是看是写一段行程,水流急,船行快,实质是写心情的轻松和愉悦。【答题模式解析】其答案一般按下面三个步骤组织: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②概括景物所营造...

有诗歌相伴滋味长初三作文
诗歌如酒,醇香清洌;诗歌如花,艳丽明媚;诗歌如风,徐徐轻拂。韵味悠长的诗歌,仿佛融入我的灵魂,带我清秀文化的芬芳。幼时,简单上口的唐诗是我的最爱。《静夜思》、《早发白帝城》都是耳熟能详的名篇。小时只觉有趣,那诗歌如儿歌般上口,却又多了股说不清的韵味。听着老师讲述那思家的诗人,对...

背古诗的技巧又快又不忘
如果你的脑海嫩想象出这样的一幅图画,那么这首诗已经在你脑海里有不可磨灭的印象了。3、韵脚记忆法:古诗都有严格的韵律,这是古诗对美学的一种回归。在背记古诗的过程中,可以重读韵脚。例如:“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这句诗的韵脚是韵母”an”,因此在记忆的时候,可以记住韵脚的...

语言表达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就是说如果在艺术表现中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自然也就产生了神韵,体现了气质。在许多著名播音艺术家的作品中,我们都能真切地感觉到那种神韵和气质。如夏青同志朗诵的《早发白帝城》,并不仅仅是“绘景”,而是把诗人李白从流放到遇赦那种欢快、振奋,归心似箭的复杂心境表现了出来。这种寓情于景的表现方法就体现了一...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