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是怎样修建的?

如题所述

秦昭襄王五十一年(公元前256年),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和他的儿子,吸取前人的治水经验,率领当地人民,主持修建了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

都江堰的整体规划是将岷江水流分成两条,其中一条水流引入成都平原,这样既可以分洪减灾,又可以引水灌田、变害为利。主体工程包括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和宝瓶口进水口。

古老的文明,从水利开始。然而,那些文明古国造就了人类文明的古老水利工程,随着岁月的流逝一个个堙废得无影无踪,惟一仅存的只有我国的都江堰。

更为了不起的是,都江堰不仅仅是老古董,今天仍浇灌着成都盆地,营造天府之国,造福于人间,堪称世界奇迹。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1-27
都江堰坐落于成都附近。都江堰水利工程在四川都江堰市城西,是全世界至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

这项工程主要有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宝瓶口进水口三大部分构成,科学地解决了江水自动分流、自动排沙、控制进水流量等问题,消除了水患,使川西平原成为“水旱从人”的“天府之国”。

目前都江堰灌溉面积已达40余县,1998年超过一千万亩。都江堰附近景色秀丽,文物古迹众多,主要有伏龙观、二王庙、安澜索桥、玉垒关、离堆公园玉垒山公园和灵岩寺等。

都江堰是一项伟大的古代水利工程,被称为古代水利的灿烂明珠。

岷江是长江上游的一条较大的支流,发源于四川省北部高山地区。在都江堰建成以前,每当春夏山洪暴发之时,江水奔腾而下,由于河道狭窄,常常引起洪灾,洪水一退,又是沙石千里。岷江东岸的玉垒山阻碍江水东流,造成东旱西涝。

秦昭襄王五十一年(公元前256年),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和他的儿子,吸取前人的治水经验,率领当地人民,主持修建了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都江堰的整体规划是将岷江水流分成两条,其中一条水流引入成都平原,这样既可以分洪减灾,又可以引水灌田、变害为利。主体工程包括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和宝瓶口进水口。

首先,李冰父子邀集了有治水经验的农民,对地形和水情作了实地勘察,决心凿穿玉垒山引水。由于当时还未发明火药,李冰便以火烧石,使岩石爆裂,终于在玉垒山凿出了一个宽20公尺,高40公尺,长80公尺的山口。因形状酷似瓶口,故取名“宝瓶口”,把开凿玉垒山分离的石堆叫“离堆”。

宝瓶口引水工程完成后,虽然起到了分流和灌溉的作用,但因江东地势较高,江水难以流入宝瓶口,李冰父子又率领大众在离玉垒山不远的岷江上游和江心筑分水堰,用装满卵石的大竹笼放在江心堆成一个形如鱼嘴的狭长小岛。鱼嘴把汹涌的岷江分隔成外江和内江,外江排洪,内江通过宝瓶口流入成都平原。

为了进一步起到分洪和减灾的作用,在分水堰与离堆之间,又修建了一条长200公尺的溢洪道流入外江,以保证内江无灾害,溢洪道前修有弯道,江水形成环流,江水超过堰顶时洪水中夹带的泥石便流入到外江,这样便不会淤塞内江和宝瓶口水道,故取名“飞沙堰”。

为了观测和控制内江水量,李冰又雕刻了三个石桩人像,放于水中,以“枯水不淹足,洪水不过肩”来确定水位。还凿制石马置于江心,以此作为每年最小水量时淘滩的标准。

都江堰的三大部分,科学地解决了江水自动分流、自动排沙、控制进水流量等问题,消除了水患。成都平原从此沃野千里,成为“水旱从人”的天府之国。这项工程直到今天还在起作用,目前灌溉面积超过1000万亩。
第2个回答  2013-11-27
皇帝老儿下令,李冰不敢不从。就这样被修建出来了,具体参考楼上的那位。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6
古老的文明,从水利开始。然而,那些文明古国造就了人类文明的古老水利工程,随着岁月的流逝一个个堙(yīn)废得无影无踪,惟一仅存的只有我国的都江堰。更为了不起的是,都江堰不仅仅是老古董,今天仍浇灌着成都盆地,营造天府之国,造福于人间,堪称世界奇迹。
  都江堰有多少岁了?一般认为2200余岁,是秦昭王时期李冰修建的。其实,在李冰之前好几百年的古蜀国时期,鳖灵就决玉垒山,打通了“宝瓶口”分洪,完成了都江堰的前期工程。一本古书上说:“冰因其旧迹而疏广之”。都江堰的年龄应比李冰还早几百年。

  都江堰2000多年不淤,可能比埃及金字塔更令科学家赞叹。现代水利工程最令人头疼的问题,是怎样处理泥沙,往往要耗费大量资金,兴建规模巨大的设施来排沙或沉沙。都江堰怎么处理这个问题的呢?李冰有两个妙招。

  其一是堰首的鱼嘴。原先堰首分水处是一个天然曲流,但是弯度不够,不足以排去含泥沙的浊流,全部引进清水。弯道水流的自然规律是,表面清水冲往凹岸,含沙浊流从河底流向凸岸,在那儿逐渐堆积形成浅滩。欧洲在一个多世纪前才发现这个规律,而2000多年前李冰就已巧妙用于都江堰水利工程了。用竹篓装卵石,在堰首加筑一道短短的鱼嘴,改变入水口的弯度,使表面清水畅流进去,挡住河底泥沙。这一措施排去了来水中80%的泥沙,大大提高了入堰水流的洁净度。

  其二是堰腰的飞沙堰。从鱼嘴进入内江的水流仍带进了20%的泥沙,李冰利用堰腰的一个低洼地段来自然排沙,这里正是含沙底流流向凸岸的地方。取名叫做飞沙堰。飞沙堰又排去15%的泥沙。

  李冰立下的“深淘滩,低作堰”的六字真言,说到底就是利用弯道水流的天然排沙规律,处理泥沙问题罢了。经过鱼嘴和飞沙堰处理只残留5%的泥沙,清澈的水流从堰尾的宝瓶口分流到成都平原上大大小小的灌溉渠里,就避免了渠道和农田淤塞的头疼问题。

  鱼嘴处的分流也很巧妙,分洪的外江,河床浅、河面宽;进堰的内江河床深切、河面窄。岷江来的水在这里分成两股,枯水季节大部分水流进内江,洪水季节大部分水从外江分洪,有效地控制了内江的水量,使得成都平原洪不涝,干不旱。

  可别小看李冰的这些看来很“土”的处理办法,这正是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微妙之处,是能够有别于其它文明古国的水利工程,不被岁月消磨、永葆青春的秘密,它解决了现代科学家深感头疼的难题。俗话说,四两拨千斤,岂不正是这样的吗?

  如果你来到都江堰,也许会失望,这儿没有雄伟的大坝,看上去与普通的河流没有什么区别,如果你不知道那就是都江堰,你是绝对想不到的,也不会看出那里有什么伟大。都江堰的奥妙正在于什么也没有,又什么都有。有一句古话说:“大道无形”,都江堰就是最好表现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