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剧的剧团介绍

如题所述

60年代“文化大革命”前,浙江有专业越剧团76个,除西藏、广东、广西等少数省、自治区外,全国都有专业剧团存在,据初步统计,约有280多个。业余剧团更有成千上万,不胜统计。80年代中期后,各地越剧团纷纷撤销,在浙江尚有28个。西安、兰州、重庆、南昌等一些较有影响的剧团也相继撤销。有的则名存实亡,国营专业剧团仅存35个左右。 但民间职业剧团纷纷兴起,不胜统计。 越剧自1906年从说唱艺术演变成戏曲后,剧目来源主要三方面:一将原唱书节目变成戏曲形式演出,如《赖婚记》、《珍珠塔》、《双金花》、《懒惰嫂》、《箍桶记》等剧目;二从兄弟剧种中移植,如从新昌高腔移植的有《双狮图》、《仁义缘》、《沉香扇》等剧目,从徽班移植的有《粉妆楼》、《梅花戒》等剧目,从东阳班(婺剧)移植的有《二度梅》、《桂花亭》等剧目,从紫云班(绍剧)移植的有《龙凤锁》、《倭袍》、《三看御妹》等剧目,从鹦歌班(姚剧)移植的有《双落发》、《卖草囤》、《草庵相会》等剧目;三根据宣卷、唱本、民间传说的故事编写,如《碧玉簪》、《蛟龙扇》、《烧骨记》等剧目。越剧前期主要活动于浙江城乡。自1917年进入上海的剧场后,演出的大多还是以上三类剧目。1920年以后,越剧进入绍兴文戏时期,新增许多剧目,如《方玉娘》、《七美图》、《天雨花》等,又从海派京剧中学来《狸猫换太子》、《汉光武复国走南阳》等连台本戏和《红鬃烈马》等剧目,从申曲(沪剧)、新剧(文明戏)里学来《雷雨》、《啼笑因缘》等时装戏。
剧目样式上,小歌班上演的多数是整本大戏,有时在大戏前加演一出如《箍桶记》之类的生活小戏。1917年5月13日至6月8日,小歌班首次进入上海的首期演出中,有好几部戏还以连台本戏形式演出,如《龙凤锁》、《七美图》用1至3本、3个场次演出。其后,连台本戏成了绍兴文戏时期常用的演出剧目,最长的连台本戏《薛仁贵征东》、《汉光武复国走南阳》均有30本之多,可连演30个场次。演出剧目轮换频繁,通常是一本戏只演一场,所演的全是“路头戏”(后称“幕表戏”,即在演出前由派场师傅向演员叙说剧情后由演员上台即兴表演)。部分经常演出的剧目,有的成了某些著名艺人的拿手戏,内中有些场次有相对固定的唱词,并为同行所沿用而称为“肉子戏”。总之,那时既没有完整台词的剧本,亦无专职的编剧人员。
1938年,女子越剧在沪兴起,名伶姚水娟为吸引观众,除演出传统老戏外,首聘从事过文明戏的《大公报》记者樊篱编写新戏,如《花木兰》、《冯小青》、《范蠡与西施》等剧目。但这些新编剧目也无全部台词,只有部分重场戏有唱词和念白,其余仍需演员到台上即兴唱“路头戏”。
1938年12月8日—9日,姚水娟在天香戏院复演《花木兰》时,在报纸广告上登载“樊篱编剧”的字样。这是越剧专职编剧人员在报纸广告上署名的开始。
1942年,袁雪芬创始的“新越剧”吸收了业余话剧工作者参加,并组成“剧务部”,建立剧目编导制,使用完整的剧本。1942年12月8日,袁雪芬在大来剧场演出的《断肠人》,是于吟根据陆游写的《钗头凤》的故事改编的。这是袁雪芬改革越剧后第一部有完整的唱、念台词的戏。此后,凡参与越剧改革的剧团都是这样做的。1942年冬起至1949年5月上海解放为止的“新越剧”时期,各越剧团编演了数以百计的新剧目,大大拓宽了剧目题材,不仅有反映古代风貌的古装戏,也有反映近代生活的清装戏和现代生活的时装戏,还有反映少数民族生活的蒙装戏、回装戏。在取材上不仅有根据中国古典文学改编的,也有根据外国戏剧和小说改编的。在品类上不仅有历史宫闱戏和家庭伦理剧,也有神话传说戏和社会言情剧等,如《香妃》、《祥林嫂》、《石达开》、《国破山河在》、《太平天国》、《沙漠王子》、《浪荡子》、《山河恋》等,均为这一时期颇有影响的剧目,《祥林嫂》更是被评论界称为越剧改革的里程碑。
解放后在党的“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戏改方针指引下,越剧自解放初至1966年“文化大革命”前,在剧目创作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上海有根据传统剧目整理改编的《梁山伯与祝英台》、《碧玉簪》、《盘夫索夫》、《李翠英》、《血手印》、《情探》、《追鱼》、《打金枝》;根据文学名著改编的《祥林嫂》、《西厢记》、《红楼梦》、《孔雀东南飞》;根据历史资料新编或改编的历史剧《屈原》、《则天皇帝》和根据外国戏剧改编的《春香传》等。
在浙江由于较早实行男女合演并侧重演现代戏,出现了一批优秀现代剧、近代剧,如《五姑娘》、《争儿记》、《山花烂熳》、《斗诗亭》、《杨立贝》、《血泪荡》、《金沙江畔》等。古装戏的创作、整理改编也为数不少,如《胭脂》、《泪洒相思地》、《灰阑记》、《庵堂认母》等。根据外国文艺改编的有《沈清传》。还移植改编了一批来自兄弟剧种与话剧的优秀剧目。
其他省市如南京的《柳毅传书》、《南冠草》,武汉的《毛子佩闯宫》,天津的《云中落绣鞋》、《文成公主》,西安的《红梅阁》、《状元打更》等,都是这一时期产生的优秀剧目。
“文化大革命”后,剧目创作上有所开拓和创新,突破了戏曲不能表现领袖人物的禁区,上海越剧院、南京市越剧团以男女合演的形式,创作了具有探索性的现代剧《忠魂曲》、《三月春潮》、《报童之歌》、《鲁迅在广州》等剧目,塑造了毛泽东、周恩来、鲁迅等领袖和伟人的舞台人物形象。
20世纪80、90年代,从中央到各省市,都频繁举行戏剧节、艺术节、调演、会演等戏剧活动,如浙江确立一年一次的创作年会,两年一次的戏剧节。在这些活动中设立了剧本创作奖以鼓励创作,同时一些编剧为振兴越剧辛勤耕耘,因而这时期新编剧目空前增加。如在浙江,古装戏有《五女拜寿》、《汉宫怨》、《唐伯虎落第》、《金殿拒婚》、《红丝错》、《西施断缆》、《梨花情》等;近代、现代戏有《小刀会》、《强者之歌》、《复婚记》、《巧凤》、《金凤与银燕》等。在上海有《汉文皇后》、《光绪皇帝》、《血染深宫》等历史剧;南京有古装剧《莫愁女》等。1997年始温州市“南戏新编系列工程”成效显著,《荆钗记》、《洗马桥》等一批名剧推向了社会。随着电视事业的发展,还不断创作摄制了《秋瑾》、《天之骄女》、《汉武之恋》、《大义夫人》、《沙漠王子》等一批优秀越剧电视剧。
解放后改编、新编的剧目,无论在思想性或艺术性等方面都有所提高,为中国戏曲史谱写了光辉的篇章。
越剧自1906年诞生至20世纪末,据不完全统计,上演剧目有6千余个,虽其中夹杂一剧多名的情况,但演出剧目仍非常可观。现选编其中流传下来和新创作的部分代表性的剧目360余出。 至2006年,越剧有大量上演剧目,其中有影响而又经常演出的剧目如:
《梁山伯与祝英台》《红楼梦》《西厢记》《祥林嫂》《何文秀》《碧玉簪》《追鱼》《情探》《珍珠塔》《柳毅传书》《五女拜寿》《沙漠王子》《盘夫索夫》《盘妻索妻》《九斤姑娘》《山河恋》《玉堂春》《血手印》《孟丽君》《打金枝》《玉蜻蜓》《荆钗记》《西园记》《春香传》《白蛇传》《李娃传》《白兔记》《汉宫怨》《红丝错》《花中君子》《汉文皇后》《三看御妹》《金殿拒婚》《孔雀东南飞》《王老虎抢亲》《穆桂英挂帅》《陆游与唐琬》《狸猫换太子》《家》等。
《中国越剧大典》记载的代表性优秀剧目共有375个。
具体名单请进入词条中国越剧大典查阅《名剧卷》。 (小歌班)四大名旦卫梅朵、白玉梅、金雪芳、费翠棠 (小歌班)四大名生王永春、张云标、张志帆、支维永 (小歌班)四大小丑马阿顺、张瑞丰、金瑞苗、谢紫云 (小歌班)四大老生马潮水、娄天红、童正初、金晓邦 (早期女子越剧)三花一娟一桂施银花、赵瑞花、王杏花、姚水娟、筱丹桂 (早期女子越剧)四大名生屠杏花(文学小生)、李艳芳、竺素娥、魏素云 (早期女子越剧)越中三绝李艳芳、赵瑞花、姚月明 (早期女子越剧)越剧皇后 赵瑞花、王杏花、姚水娟、筱丹桂、袁雪芬 (早期女子越剧)越剧皇帝竺素娥(活武松、越剧盖叫天) 、尹桂芳 、徐玉兰 越剧十姐妹袁雪芬、尹桂芳、筱丹桂、范瑞娟、傅全香、徐玉兰、竺水招、张桂凤、徐天红、吴小楼四大老生张桂凤、徐天红、商芳臣、吴小楼浙江越剧五大小生(浙江五大小生)陈佩卿(浙江陈派创始人)、金宝花、陈书君(越剧第一官生)、尉少秋、王少楼(浙南小范瑞娟) 浙江越剧新十姐妹(1998年评选)陈艺、俞文娟、陈晓红、黄美菊、杨慧月、舒锦霞、王杭娟、陈雪萍、朱晓平、赵海英 台湾地区的越剧皇后与越剧皇帝吴燕丽与朱凤卿 新越剧十姐妹(越女争锋金奖) 张琳、吴群、杨婷娜、李霄雯、王清、盛舒扬、李璐彦、陈丽宇、章益清、董鉴鸿注:以上各称谓为不同时期戏迷及报刊对演员的称呼,彼此之间并无联系。
包括越剧流派创始人在内,全国各地的越剧名人据《中国越剧大典》记载,有708位之多。正是他们所有人的不懈努力,才使得越剧有了今天的地位与成就。
具体名单请进入词条《中国越剧大典》查阅《名人卷》。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无其他回答

浙江越剧团有哪些
浙江越剧一团:作为历史悠久的剧团,浙江越剧一团继承了越剧的传统艺术特色,并不断发展创新。他们坚持传统剧目的演出,同时也尝试融入现代元素,为观众带来全新的视听体验。该团的演员队伍经验丰富,表演技艺高超,深受观众欢迎。杭州越剧院:杭州越剧院是浙江省内重要的越剧表演场所,拥有专业的演员队伍和丰富...

浙江越剧团剧团简介
浙江越剧团,原名浙江越剧院三团,起源于50年代的浙江越剧实验剧团。在1990年的剧团重组中,它与浙江越剧院一团合并,随后更名为浙江越剧团,曾与院部合并。作为90年代全省唯一的男女合演越剧团,该团在改革中不断发展,坚持男女合演和现代戏的演出特色。剧团在艺术创新上有着显著成果,如现代戏《明月何...

嵊州群艺越剧团剧团概况
嵊州群艺越剧团,创立于1988年,是一个拥有53名演职人员的专业剧团,其中包括8名国家三级演员和6名四级演员。剧团的演出实力强大,能够演绎55台剧本大戏,每年演出场次稳定在600场左右。阵容整齐,演员年轻且专业,他们的表演功底深厚,唱腔丰富多样,保持着越剧的正宗韵味。群艺越剧团在嵊州市历届越剧节中...

诸暨越剧团剧团简介
诸暨越剧团,自1951年成立以来,作为诸暨市的专业演出团体,始终坚守“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致力于创作出优秀剧目,培养出杰出人才,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剧团凭借其卓越的创作能力,先后推出《西施断缆》、《花烛泪》、《月光谣》、《东山再起》和《天道正义》等经典剧作。扎根基层,服务大众,每年...

桐庐越剧团剧团简介
桐庐越剧团,被誉为“江南戏曲舞台上的一颗明珠”,成立于1950年9月的桐庐民艺越剧团,五十多年来一直以其朴实的艺术风格、严谨的舞台作风和执着的探索精神,赢得了戏剧界和广大观众的喜爱。在1988年浙江省剧团首次考评定级中,杭州越剧二团荣获全省县级越剧团榜首,被授予“浙江省一级剧团”的荣誉,并...

台州小百花越剧团剧团简介
台州小百花越剧团是一个由台州市工商局和文化局批准的专业剧团,拥有58名演职人员,具备法人营业执照和演出证等合法资质。作为台州市文化大市建设的重要支持剧团,首期投入160万元,剧团配备了国内先进的硬件设施,包括大型电脑布景和新颖的服装道具。剧团从全国艺校和院校引入了一批技艺精湛、经验丰富的青年演...

杭州越剧二团剧团概况
在1988年的浙江省剧团首次评级中,杭州越剧二团凭借卓越表现,荣膺全省县级越剧团第一名,荣获“浙江省一级剧团”的荣誉,并多次荣获省文化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剧团始终坚持“出人出戏出精品”的理念,传承和发扬越剧的创新精神,不断改革前行。该团培养并输送了单仰萍、谢群英、陈晓红、陈雪萍等中国戏剧“...

中国有哪些著名越剧团
4.杭州越剧院二团(桐庐越剧团)前身是建于1950年9月的桐庐民艺越剧团。1958年3月,从杭州下放至新登的新六越剧团迁至桐庐县城,更名为桐庐越剧团。1985年更名为杭州越剧院二团,有演职员50人左右。5.杭州越剧院三团(富阳越剧团) 前身为建于1951年10月的富阳镇城北业余剧团,1957年7月更名富阳越剧...

余杭市小百花越剧团剧团概况
余杭市小百花越剧团,自成立以来,历经风雨,已走过超过50年的历程,从最初的姐妹班到现在的集体制,名称几经变迁,如“一、二团”到文宣队,再到“小东风”和“小百花”。这个剧团以独特的艺术风格——男女合唱、文武兼备,以及“小东风越剧团”的品牌,曾以《追鱼》、《杨门女将》、《杨乃武与小...

浙江小百花越剧团介绍
浙江小百花越剧团成立于1984年5月,目前设有企划营销部、艺术生产部和行政部,正式演职员为81人,其中专业人员中三分之二拥有国家正高级、副高级职称。剧团拥有自己的团刊《爱越世界》和爱越俱乐部。 剧团介绍 浙江小百花越剧团:20世纪80年代浙江大力培养戏曲新人。1982年从全省2000多名戏曲学员中选拔400名参加全省戏曲...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