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总结下魏晋南北朝至唐代,佛教美术的发展。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2-16
佛教和佛教美术传入中国的路线可能有4条:①从丝绸之路(经今天的新疆)而入;②从南洋以海路而入;③从尼泊尔到西藏;④从缅甸到云南。其中,丝绸之路应是主要途径。
中国的佛教美术以石窟艺术为代表。中国是世界上佛教石窟艺术最为发达的国家。它持续时间之长、分布之广、数量之多,超过任何受佛教影响的国家,甚至包括佛教及佛教美术的故乡——印度。新疆的三仙洞和克孜尔石窟可能开凿于3世纪或更早,为中国最早的石窟,但早期实物已无存。能够保存到现在的比较完整的大型石窟,以甘肃的莫高窟为代表。莫高窟在吸收外来艺术营养,并发展中国艺术传统中起着重要作用,中国的大部分石窟以它为起点,散布于全国。其他驰名世界的重要石窟有(以开凿时间先后为序):炳灵寺石窟、麦积山石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巩县石窟、天龙山石窟、响堂山石窟、大足石窟、剑川石窟等。
石窟艺术虽起源于印度,但传到中国后在长期发展中逐步脱离印度和犍陀罗的影响,创立了中国石窟艺术的独立体系,呈现形式和内容丰富多彩的景象。中国的佛教美术,还包括除石窟以外的其他佛教建筑、雕塑、绘画等。它们共同构成中国三国两晋南北朝美术和隋唐美术的主要内容,并对朝鲜和日本等东方其他国家产生巨大影响。奉先寺大佛(中国龙门石窟)朝鲜佛教美术 4世纪后半叶,佛教经中国先后传播到朝鲜半岛的3个国家——高句丽、百济、新罗,朝鲜的佛教美术在中国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现存最早的有铭刻的雕塑像,是推定为539年制作的高句丽金铜佛。由于与中国接壤,高句丽的佛教美术在三国中最发达。其次兴盛的百济,以先后都城——公州、扶余为中心,出现相当数量的佛教寺院。它受高句丽和中国影响,创造了具备百济独自性格的佛教美术。新罗灭高句丽和百济后,统一了朝鲜半岛,它在造寺和造像上反映了唐代美术的深刻影响,以庆州为中心呈现繁华的景象。特别是以纯白花岗岩制作的石佛和石塔,是代表新罗美术的最优秀作品。佛国寺的石塔、石窟庵的石佛群,与其他国家的相比,具有浓郁的民族色彩。

下面是教案

第五章 魏晋南北朝美术

一 概述

自公元220年曹丕代汉,至公元589年隋统一南北,史称魏晋南北朝。这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分裂、动荡的时代,也是一个民族大融合、文学艺术获得巨大成就的时代。

二 佛教美术

(一)、佛教美术的兴起 这个时期佛教美术的重头戏是在北中国展开的。

(二)、早期的石窟壁画

佛教美术大致包括3个部分:建筑、雕塑和壁画。三者是互相结合的统一体,是宗教性和审美性、实用性和艺术性的结合体。一般的石窟和寺庙中都绘有壁画。魏晋南北朝时期寺庙中的壁画,随着建筑本身的倒毁已荡然无存,而石窟壁画,至今仍有大量遗存。

(三)、石窟造像

佛教雕塑按材质来划分,大致有铜雕、石雕、泥塑、木雕、陶塑、崖刻等几大类。

在魏晋南北朝时代佛教造像中最重要、最能体现佛教艺术兴盛景象的,无疑是石窟造像。除敦煌莫高窟外,其中规模较大,较有名的有山西大同云冈、太原天龙山、河南洛阳龙门、巩县石窟寺,甘肃天水麦积山、永靖炳灵寺,界于河北与河南间的响堂山,南京栖霞山等,均始建于南北朝时代。

(四)、佛教建筑

佛教建筑主要有塔、寺庙、石窟3大类。中国佛教建筑是我们民族传统建筑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魏晋南北朝的佛教建筑也是这个时代建筑成就的反映。

三 、 人物画的新发展

玄学风气对当时的艺术理论、艺术批评和艺术实践均产生了重大影响。绘画领域中顾恺之“传神写照”理论的建立及南朝人物画风范的形成与当时的人物品藻之风有着直接的联系。

1、顾恺之 :绘画创作题材广泛,内容丰富,留传在世的仅有他根据文学作品而创作的《女史箴图卷》、《烈女仁智图》和《洛神赋图》等作品的摹本。

顾恺之的画论有《魏晋胜流画赞》、《论画》、《画云台山记》3篇。

2、谢赫: 他在画史上的重要地位,主要还是取决于理论方面的贡献。他著述的《古画品录》,是一部品评体的绘画史籍,保留了汉末以来的若干珍贵史料。他在总结传统绘画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品画的艺术标准——“六法论”

四、 山水画的兴起

一 山水画溯源: 山水画作为一种独立画种出现于魏晋时期。

南北朝时期,山水画勃然兴起,出现了一批能画山水画的画家和山水画作品及画论。这个时期的山水画真迹已荡然无存,但是宗炳和王微的《画山水序》、《叙画》这两篇重要的山水画文献,是这个时期山水蓬勃发展的佐证。

二、山水画论 宗炳所作的《画山水序》是重要的早期山水画文献。文中除了论述山水画艺 术与自然景物的关系外,最重要的是提出了山水画艺术“畅神” 的功能观。

王微著的《叙画》文中阐明了山水画写生的方法,主张不照抄自然和追求形貌的真实,要经过概括提炼,表现景物的内在精神,特别是景与情的联系。

五、南朝陵墓雕塑

当佛教造像之风席卷南北时,其他门类的雕塑也并未沉寂。陵墓雕塑尤其发达。

陵墓雕塑大致可分为两大类:

(一)明器雕塑,即用雕塑手法制作的人俑、家畜和鸟兽及建筑和车马等陪葬的模型。

(二)陵墓表饰雕塑,即陵墓周围设立的石兽、石人等仪卫性雕塑,具有一定纪念夸示功能。

思考题:

1、谢赫“六法”的内容与意义是什么?

2、 我国南北朝时期佛教艺术的主要内容与风格是什么?

3、 南北朝时期陵墓雕塑的种类及艺术风格是什么?

第六章 隋唐美术

• 绘画艺术

人物画

• 阎立本与尉迟乙僧 以阎立本为代表的绘画风格体现了中原风格,而以尉迟乙僧为代表的绘画则体现了西域画风。

阎立本的传世作品有《步辇土》、《职贡图》、《历代帝王图》等。值得注意的一个现象是阎立本的绘画都是省略了背景,以突出主体的,这是这一时期绘画的特点。

二、“画圣”吴道子

吴道子的创作首先表现在宗教绘画上。传为吴道子的作品有:《地狱变相图》、《送子天王图》、《钟馗捉鬼图》等。吴道子创作的错落有致的“莼菜条”描,获得“天衣飞扬,满壁风动”的艺术视觉效果。这就是吴道子创造的“吴带当风”的艺术风格,成为后世典范。

• 唐代仕女画

张萱 盛唐画家,代表做有《虢国夫人游春图》和《捣练图》。

周昉 继承并发展了张萱仕女画的是周肪,是唐代最有代表性的画家之一。其代表作有《挥扇仕女图》、《游春仕女图》、《宫骑图》等,多表现贵族妇女的幽怨生活。

山水画

• 展子虔《游春图》

从画面所呈现出来的风格特点等方面可以看出这一时期山水画的成就与面貌,开创了青绿山水的端倪。

• 李思训和李昭道 继承并发展了展子虔所开创的青绿山水画风格

李思训 字建,唐朝宗室。他的画风画面富丽堂皇。代表作为《江帆楼阁图》。

李昭道 是李思训之子,被称为“小李将军”,代表作《明皇幸蜀图》、《春山行旅图》。绘画手法均用细笔勾填,仍无皴法。用石青石绿填染为主,带主观化装饰意味。这是较早的山水画样式,后世把李思训推崇为“北宗”或青绿山画派的鼻祖。

• 水墨山水画的创立

盛唐期间,山水画出现了重大变革,有异于青绿山水而出现了吴道子笔迹豪迈和王维水墨简淡的山水画。

• 陵墓雕塑

昭陵六骏: 六骏是唐太宗征战时先后骑过的六匹骏马,早年被盗往国外。浮雕六骏分别取侍立,徐行,奔驰等动态,风姿英武。这六件石刻作品纯熟地运用了“起位”这一典型的浮雕创作技巧,因而使作品产生了强烈的体积感。

乾陵石刻

顺陵石刻

• 佛教美术

石窟壁画

• 新疆的唐代石窟壁画

虽然受到外来艺术的影响,但是中原的画风已经逐渐波及新疆的石窟和寺庙壁画。菩萨、千佛等形象丰满,用色单纯而富丽。各种飞禽走兽姿态万千,极富情趣,体现了画工们对人物形象的人格化处理,使得佛经故事充满人情味。

• 莫高窟壁画

初唐的敦煌壁画开一代先锋。中宗以后的敦煌壁画在艺术上更加成熟,进入繁荣阶段,气象宏大,装饰缛丽,繁复的内容展现了大唐盛世的时代风貌。

石窟雕刻

• 龙门石窟雕刻

龙门石窟在唐代再次成为大规模宗教活动的中心,现存唐代开凿的洞窟数十处,其中最重要的石刻造像是奉先寺造像。其巨大的规模和造像的完美均是石窟艺术中所罕见的。成为唐代石窟艺术中的瑰宝。

• 天龙山石窟造像

• 炳灵寺石窟造像

• 工艺美术

1 、陶瓷工艺:唐三彩

2 、金属工艺:金银器、铜镜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佛教壁画从魏晋南北朝到唐代在内容和形式上有什么变化
魏晋南北朝的佛教造像艺术不断进步,形式上更是丰富多彩。佛教造像种类十分繁多,有金像、铜像、雕像、夹纻像、结珠像、织珠像、绣像、织成像、塑像等,其中雕像包括木雕、玉雕、石雕、牙雕等像。在这些造像形式中,以石雕最为普遍,小者有石造像碑,大者有石窟寺的高大雕像,其次是金铜造像。这些造像...

隋唐时期的佛教绘画得到怎样的发展?
在隋、唐两代,佛教受到全社会的崇敬而蒸蒸日上,佛教绘画也继续获得进一步的发展。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绘画还带有明显的外来的痕迹,但是到了唐代,佛教绘画则已经消化了外来的因素,确立了中国自己的民族形式。综观隋唐绘画,是多头并进,争奇斗艳,既有用于政治礼教宣传的,也有用于宗教宣传的;既有...

唐代的佛教美术和魏晋南北朝的佛教美术有何不同
中国的佛教美术,还包括除石窟以外的其他佛教建筑、雕塑、绘画等。它们共同构成中国三国两晋南北朝美术和隋唐美术的主要内容,并对朝鲜和日本等东方其他国家产生巨大影响。唐代的时候发展要更快了。有个例子可以看出来,唐代的时间是618年—907年,那个时候新罗灭掉了高句丽和百济,统一朝鲜半岛,它在造寺和...

魏晋南北朝与唐代佛像的艺术特点有何区别
魏晋南北朝是佛造像艺术的发展时期,造像线条简练准确,面容普遍清瘦,耳垂较大,微笑倍感亲切,背光椭圆火环。唐代佛造像达到了极高艺术境界,雕凿工艺精细,面容雍容闲静,嘴角微带笑意,拉开了人与神的距离。

魏晋到隋唐时期中国画的发展
在中国绘画发展史上,隋唐是魏晋南北朝之后的又一重要时期。隋朝书画,继往开来,酝酿着新风格的出现。初唐的书画则承袭了隋朝的风尚,崇尚法度,但已呈现出不同的面貌。这一转变到盛唐时就已经完成了。各科画家先后涌现,风格趋向于健美飞动。以吴道子为代表的人物画(包括宗教画)与山水画,展现了唐代...

魏晋至隋唐佛教题材内容变化的时代影响
佛教在魏晋时期还是一般的发展状态,到了隋唐时期,由于去印度求法的人甚多,带动佛教文化的大爆发。在隋朝时期有慧远大师创办莲社吧,后来唐代出现了佛教的兴盛,包括玄奘法师,道宣律祖,义净三藏,不空三藏,善无畏,金刚智三藏,以及我们耳熟能详的六祖惠能大师等等。总之在唐代的时期,佛教有禅净律密相...

魏晋南北朝佛教美术为什么能得到巨大的发展
1. 魏晋南北朝佛教美术的发展,部分得益于当权者的扶持。在古代中国,艺术往往与权贵阶层的喜好紧密相关。2. 佛教自汉朝传入中国后,历经数百年逐渐融入,至魏晋南北朝时期才迎来迅猛的发展。3. 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的思想和文化环境极为活跃,为佛教美术的繁荣提供了必要的养分和土壤。

魏晋南北朝绘画发展史
因而,在他的影响下,北魏的佛教和佛教艺术大大地发展起来。孝文帝拓跋宏重视佛教的传播和教义的探讨,他曾在云冈继续修筑石窟。同时他在政治上积极推行汉化政策,并迁都到洛阳(公元四九三年)。洛阳自龟兹高僧鸠摩罗什在长安传道、译经的时候(公元四○一—四一三年)起佛教已盛行,公元五世纪末到六世纪...

...大足石窟造像艺术特点,分析佛教造像由魏晋南北朝 隋唐到两宋时期的...
而且塑像尺寸加大。隋唐是石窟雕塑发展的鼎盛时期,彩塑艺术高度发展。以龙门石窟为例,其造像的价值在于形象的塑造,卢舍那大佛、天王及地鬼等形象表现了各种不同的理想化的典型性格。卢舍那佛慈祥亲切的面容,阿难文静温顺的外貌,菩萨端庄而矜持的表情,天王的威严和力士的刚烈,都如同现实中不同阶层人物...

魏晋南北朝美术发展的成就
魏晋南北朝美术发展的成就显著,标志着中国美术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首先,这一时期出现了众多有文字记载的专业画家和雕塑家,如曹不兴、卫协、顾恺之、陆探微、张僧繇等,他们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艺术作品。特别是被称作“六朝三杰”的顾恺之、陆探微、张僧繇,在人物画的发展史上有突出地位和...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