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对自杀这类行为有什么基本看法或者论述吗?

RT

佛 教 对 自 杀 的 看 法
敬 礼 本 师 释 迦 牟 尼 佛 !

一、自杀是大罪(即非常重的杀戒),只会堕落(叁恶道)。

二、自杀成功的亡识在死后有二种堕落方式:甲、反覆堕落;乙、直接堕落地狱。

叁、自杀后的亡识除极少数及极特别的个案外,极少得人身。下一生得人身的机连一万亿分之一的机会都未必有。

四、自杀绝对是一种逃避。如果你逃避了,往后的痛苦会更大更深。

五、众生在轮回中皆受宿生的业力支配,不能自主,岂能以自杀一了百了?自杀是错误的解脱,往后的痛苦更大更深。

六、尤其是在金刚乘里,自杀乃是最大的禁忌。其罪与杀佛同。

七、面对逆境,自强不息,尊重生命,包括自己,乃修行之重要课题。不可以以任何藉口、借口或残疾等逃避。而以〔特别〕的理由来逃避,亦绝无仅有。

八、自杀者在死后会感受很大很大的痛苦,自杀者的亲人等应立即替自杀者祈祷及延请僧人超度,以减轻其痛苦。

九、自杀成功的人在其亡识离开身体后,极可能为厉鬼所摄持。

十、自杀的亡识在金刚乘里,喇嘛须为这种亡灵修一种特别的法门,极其麻烦。而在显教则须依赖地藏王菩萨及观世音菩萨的救度,得回人身亦极艰难。(注:在外道如基督宗教,亦可以依赖救主耶稣基督的救度。)

十一、自杀是很自私的行为。自杀者只知道自己的痛苦,却不知道他的亲人及周围的人也会因此而有很大的痛苦。

愿此文的所有功德悉回向所有自杀的亡灵及所有六道众生,怖轮回苦,深信因果,发心学佛,命终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愿吉祥圆满!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12-03
自杀报应
违天逆道负恩义 罔顾伦常无间报

我国古来治国,首崇孝道。人无孝道,行必失德。若弃父母而不顾,焉能为天下苍生立命呢?故旧时代官府以「忤逆」为第一重罪。即使误伤父母,也不轻判,更何况弑父弑母之恶行呢?

盖天下父母无有不疼惜子女者,故谓骨肉之亲;然天下子女无不孝父母者,是谓天伦也。当体念身体发肤,来自父母,所流血液皆根源於祖宗遗泽。况父母生我、哺我、抚我、掖我、栽培我、教育我,期我敦正品格,成为家国之栋梁,为天下苍生造福,光耀门楣厚泽流芳,其恩之高,其义之远,能不感念生命及身体之可贵,岂敢轻易毁伤呢?

自残或轻生,是毁伦不孝之重罪,不仁不义不智不勇之行径,是弑杀父母爱心的行为,上无颜见列祖列宗,下愧对於子孙老小。因一时冲动,铸成大错,不智不勇,实乃懦夫也,令人鄙视。当知自杀之罪,必堕地狱,所受酷刑,难以言喻。

愚痴的人,误认一死当百了,不知因果报应之可怕。此种死法是受罪之始,由於临死前内心之痛苦矛盾,触动良心挣扎与不安,这种不安即构成严重的自责,难以自恕,产生极度惊慌恐怖,令得魂魄支离散乱,且每日不断重现自杀时的极度痛苦与恐惧。魂无归宿,长达三年之久,然后入地狱受严判重刑。在此三年之中,阳世亲人设办法事,诵经拔荐,供奉祭品,一概皆无福消受,享不到一切回向功德,妻惨状况,难以想像。

再者,更有逼人走上绝路,或唆使散播教人轻生方法者,或贩售自杀药物器材者,是违天逆道之至恶行为。其心狠毒者,往往得现世报,家人易遭不测,其死后必堕无间地狱,并且祸延子孙不得安宁,因果之可怕,当慎思之也!

参考资料:http://www.fjdh.com/booklib/zhuanti/dybxt/diyu.htm

第2个回答  2008-12-03
问:请问师父,自杀会有什么结果?自杀和自然死亡有何不同?
答:有很大的不同。自杀的人多数都处于很低的意识状态,情绪极度沮丧,无法承受世界压力。我们若在这种时候死亡的话,我们会处于这种低的意识状态很长的一段时间,这样对我们的灵
魂不好。因为如果你很沮丧,而想一死了之,想要藉此脱离沮丧,结果反而因此而长久停留在沮丧的状态中,这情况很可怕。

战死亡魂的真相
以中文讲于西湖 1991.08.11(影带编号#187下集)

亡魂是真的存在,地狱也是真正的存在,不过都是一切唯心造而已,看我们前世、这世做些什么,我们死的时候就会带着那种气氛或期望,我们生前习惯这样,所以死后就会被冻在那个境界里面。有时候你们看报纸或电视报导,他们有去研究那些忽然死掉的人,或是打仗时被军队杀死、忽然间死去的那种人,因为他们没有心理准备,好像被惊吓到,那个所谓的银带忽然间断了,断得太忽然了,所以他们受不了,忽然间就被冻在那个境界里面,像被关在一个箱子里面逃不出来。于是他们深信自己还是在打仗,还是在军队里,在那里还每天呼呼喊喊的,然后碰到什么都杀。他们会看到幻象,所以看到任何人都认为是敌人,还是在那里打仗。那些在军队里或是忽然间被杀死的人真的很可怜,如果没有明师,他们逃不开他们那种境界。

自杀也是一样,自杀的时候心情怎么乱、怎么痛苦的话,死了以后还是一模一样的,不是死了以后就完全脱离苦海。没有啦!像我们小的时候没有学,老的时候也不会有学问啊。所以打仗那种气氛,真的是最恐怖,让很多亡魂跑不出他们那个境界,如果很久以后那个人脱离那种境界而再生做人的话,往往还是偏向那种生活,还是打仗、还是充满愤怒的那种精神。这个世界真是害人不浅,所以多数的修行人,都反对战争,只是他们没办法公开;一天到晚反对,这样会像作革命一样,怕引起大众误会,或是变成那种搞政治的事情,不过他们心里面还是很反对,因为对人民都不好,不管是用什么名义都不好,对人不好,他们死了以后还不甘心。
http://yhn1.blogspot.com/2008/07/blog-post_6419.html
第3个回答  2008-12-10
善见律十一谓有一比丘淫欲乱心日夜欲制其心而不能制,自念言我持戒具足,何以舍戒还俗,我宁可取死。是故上耆阇崛山顶投岩取死。佛告诸比丘莫自杀身,杀身者乃至不食亦得突吉罗罪。若比丘病极,若见众僧及看病比丘料理辛苦,自念言:此等正为我故,辛苦乃尔,自观寿命不得久活,而不食不服药,又有比丘自念我病极告,我寿命亦尽,我道迹如在手掌。若见如此,不食死,无罪。
第4个回答  2008-12-03
自杀以后的果报更厉害~~ 不要自杀的好
自杀好像是要下地狱的。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佛对自杀这类行为有什么基本看法或者论述吗?
四、自杀绝对是一种逃避。如果你逃避了,往后的痛苦会更大更深。五、众生在轮回中皆受宿生的业力支配,不能自主,岂能以自杀一了百了?自杀是错误的解脱,往后的痛苦更大更深。六、尤其是在金刚乘里,自杀乃是最大的禁忌。其罪与杀佛同。七、面对逆境,自强不息,尊重生命,包括自己,乃修行之重...

自杀时候念阿弥陀佛能往生吗
不能啊!没见经上讲自杀念佛还可以往生呢!你怀的这种心态就不对!那是上不能报答诸佛菩萨长养慧命之恩,下不能成全父母师长养育教导之德!亦有愧于国土众生之恩!这自杀的大罪,是要下无间地狱的!因为你的心中太过自私,所以这种地狱业力的感召十分强烈!那时候定业难转,佛力广大亦难救度!...

佛教的问题,关于杀生,
呵呵,您的心里已经起了小小的波澜。我觉得,杀生是用憎恨心、用故意的心去杀害众生,这些都是不对的。自杀更是不允许。有些是无法避免的则不算,比如我们日常吃饭、呼吸等我们看不到的众生,这些就不算杀生 。我们来到这个世界是业力所感,唯有老实念佛,求生净土,才是正确的选择。

佛教是如何看待死亡的
佛教认为死亡只是生命形式的消失。对此,佛教引用印度婆罗门教的“生死轮回”理论。何谓生死轮回,佛说:死亡,只是此期生命形式的消失,我们离开这个世界,却离不开轮回不息的六道,离不开炙然火宅般的三界。在出离生死之前,生命仍将延续,所做的种种业力,也将跟随着并影响着我们。“六道”,佛教的六...

佛教怎么看待自杀的
自杀是指个体在复杂心理活动作用下,蓄意或自愿采取各种手段结束自己生命的行为。自杀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学者们对其分类有不同的看法。 19世纪末,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因其对自杀原因的解释和分类信受学者的重视。涂尔干认为,自杀并不是一种简单的个人行为,而是对正在解体的社会的反应。由于社会的动乱和衰退造成了社...

我想问下。佛教里面多男女的爱情情欲要摒弃。是什么道理。佛经怎么说的...
对在家的佛教徒,佛经中明确说明,只是禁止婚外情。要摒弃的就是那种夫妻之外邪淫。对出家修行的人,佛教规定,就是要摒弃一切男女情爱与欲望,远离一切红尘欲望,这是修习禅定必须的戒律。如果人还有一丝的男女情爱,四禅八定就不可能,甚至轻安都不能得到。对于修习佛法想要永出三界为目的的佛教徒来说,...

佛教解释什么样的人自杀后不用下地狱,直接投胎
自杀行为是十分愚蠢与无知的做法。1.在人世,尚罔顾他人忧心与伤痛;2.于冥世,也辜负了诸善神之期望; 若若此愚蠢而弃命,纵使投胎也是投生为牛马六畜或更低等的生命层。但立即投生的几率并不高,尚须去冥界接受善恶审判与自杀造业的担当。总之,如此轻生而去将苦难重重难有出期。 chawaytam | 发布于2012-08-...

佛教为什么不提倡杀生
而佛却不会开许这种做法,绝不允许任何人为了任何目的,去剥夺其它生命生存的权利。 按理来说,任何生命都有生存权和自由权,虽然杀戮行为也不时地在自然界中发生 , 但除了人类以外,没有哪个生命会自认握有对他众的生杀大权。人类的蛮横无知常使其变得禽兽不如,往往仅为了自己的私欲而凶残地侵犯其它生命,直至物种...

佛学里的不杀生如何理解
不杀生是中国大乘佛教中五戒之一,其所说不杀生,是指不杀“有情众生”。所谓有情众生,实质是指“有灵魂的众生”,表现为有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之类和思想感情。植物属于无情众生(地水火风也是无情),所以不在佛教所说的“不杀生”范围内。不杀生是为了:不让有灵魂的众生,因为身体的损毁而感到...

佛教的基本思想
佛教的基本思想:一、人间性:佛陀不是来无影,去无踪的神仙,也不是玄想出来的上帝。佛陀的一切都具有人间的性格。他和我们一样,有父母,有家庭,有生活,而在人间的生活中,表现他慈悲、戒行、般若等超越人间的智慧,所以他是人间性的佛陀。二、生活性:佛陀所发展的佛教,非常重视生活,对我们生活...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