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 公孙丑上翻译

四)孟子曰:“仁则荣,不仁则辱。今恶辱而居不仁,是犹恶湿而居下也。如恶之,莫如贵德而尊士,贤者在位,能者在职。国家闲暇,及是时,明其政刑,虽大国必畏之矣。《诗》云:‘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今此下民,或敢侮予?’①孔子曰:‘为此诗者,其知道乎!能治其国家,谁敢侮之?’今国家闲暇,及是时,般乐怠敖②,是自求祸也。祸福无不自己求之者。《诗》云:‘永言配命,自求多福。’③《太甲》曰④:‘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此之谓也。”

孟子说:“国君只要实施仁政,就能身享荣乐;不施行仁政,就将生造屈辱。现在既然讨厌屈辱,可是仍然安于不仁的现状,这就好像讨厌潮湿却甘心住在底下的地方一样。如果讨厌它,就不如重视德行,尊敬贤能的人,使道德高尚的贤人在位,才华出众的能人任职。国家安定了,趁着这个大好的时机,使政教修明,法纪森严,哪怕是大国,也一定会害怕而来归附了。《诗》说过:‘趁着天还没下雨,剥取桑根的皮,把那门窗修理好。那住在下面的人,又有谁敢来欺侮我呢?’孔子说:‘作这首诗的人,真是懂得治理国家的道理啊!一个国君能治理好他的国家,谁敢欺侮他呢?’现在国家安定,如果国君趁这个时候,纵情游乐、懒问政事,这是自取祸害。一个人的祸福没有不是自己招来的。《诗》中曾有过这样的句子:‘人们应该常常念念不忘和天命配合,为自己多求幸福。’商王太甲说:‘天降祸害还可以逃避;自己造成的祸害,简直逃也没法逃避。’正是这个意思。”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11-11
公孙丑上,前两章记载孟子与学生公孙丑的对话,其余均系孟子个人言论的记录。总起来说,仍以政治学说,尤其是“仁政”理论为主。即便是说到其它方面的问题,也往往落脚于“仕政”之上
今天我们说,与人为善,是指善意帮助别人。这与孟子所说的意思既密切相关又略为有所不同了。
孟子的意思很简单,与人为善就是与别人一起行善,而这种与人一起行善的基础是吸取别人的优点,改正自己的缺点。所以,他是从子路说起。因为子路有一个很大的优点是闻过则喜,听到别人给自己指出过错就高兴。除了子路而外,夏禹也是这方面的模范,他只要一听到别人对他说有教益的话,不仅高兴,而且还要就地下拜,行上一个大礼。当然,比起子路和夏禹来,大舜的“与人为善”就更高一筹了,不仅高兴,不仅下拜,而且还要切实吸取并付诸行动,这就等于和别人一起行善了。
从闻过则善闻善言则拜,到与人为善,虽然有程度的不同,但其性质都是一样的,这就是善于吸取别人的优点而改正自己的缺点。
在《论语•学而》篇里,孔子曾经说过:“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把别人能够给自己指出过错看作一大幸事。
可见,孔、孟在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缺点和别人的优点这个问题上也是一脉相承的。
当然,在实际生活中,要真正按孔、孟的要求做是非常难的。这里面的原因多种多样,但最根本的一点,还是有没有宽广的胸襟和肚量的问题。 没有宽广的胸襟和肚量来处理人与我之间的关系,莫说与人为善,就是闻过则喜也是绝对做不到的。做得到的,只有闻过则想,文过饰非而已。

谁能告诉我<孟子 公孙丑上>的翻译
孟子回话道:“我不幸生了病,不能到朝廷上去。” 明日,出吊于东郭氏②。公孙丑曰:“昔者辞以病,今日吊,或者 不可乎?” 第二天,孟子出门到东郭氏家去吊丧。公孙丑说:“昨天推说有病,今日却去吊丧,也许 不合适吧?” 曰:“昔者疾,今日愈,如之何不吊?” 孟子说:“昨天有疾,今天好了,怎么不能去吊丧?” ...

谁能告诉我<孟子 公孙丑上>的翻译
【译文】孟子说:“依靠武力假借仁义的,可以称霸,称霸必有大国为基础;依靠道德施行仁义的,可以称王,称王不必有大国做基础——商汤凭七十里(创王业),文王凭百里见方称王。靠武力使人服从,不是真心服从,只是力量不足(反抗);靠道德使人服从,是心里高兴而真心服从,就像七十二弟子敬佩孔子那样。

公孙丑上原文及译文
译文:公孙丑问道,如果您在齐国掌权,管仲、晏子那样的功业,能再次建立起来吗?孟子说你真是个齐国人啊,只知道管仲、晏子罢了。有人问曾西说,你和子路相比,谁贤?曾西不安地说,子路是我的先人所敬畏的人。那人又问,那么你和管仲相比谁贤?曾西顿时很不高兴地说,你为什么竟拿我同管仲相比?...

急需《孟子.公孙丑上》翻译
【译文】孟子说:“制造弓箭的人难道比制造铠甲的人更不仁爱吗?制造弓箭的人唯恐弓箭不能伤人,制造铠甲的人唯恐铠甲被人破伤。专门为人求福的巫师和专门制造棺材的木匠也是如此。所以,从事什么技能,不可不慎重。孔子说:‘内在的、内心的与人相互亲爱的关系,才能成为美好的。选择、挑选不停止于与人...

《孟子·公孙丑上》原文及翻译
二、翻译:公孙丑问:“先生您要是担任齐国的卿相大官,能得到推行您的道路,虽然由此而成就霸道和王道,不异于古之霸王之君矣。象这样,您会动心吗?”孟子说:“不,我四十岁后就不动心了。”公孙丑说:“若是这样,先生比孟贲要强多了。”孟子说:“做到这个并不难,告子做到不动心比我还要早。

孟子.公孙丑上的译文:
《孟子·公孙丑上》译文 (一)公孙丑问曰①:“夫子当路于齐,管仲、晏子之功②,可复许乎?” 公孙丑问道:“如果您在齐国掌权,管仲、晏子那样的功业,能再次建立起来吗?”孟子曰:“子诚齐人也,知管仲、晏子而已矣。或问乎曾西曰③:‘吾子与子路孰贤④?’曾西蹴然曰:‘吾先子之所畏也。’曰:‘然则吾子与管仲...

孟子公孙丑上原文及翻译
孟子公孙丑上原文及翻译如下:原文:公孙丑问曰:“夫子当路于齐,管仲、晏子之功,可复许乎?”盂子曰:“子诚齐人也,知管仲、晏子而已矣。或问乎曾西曰:‘吾子与于路孰贤?’曾西蹵然曰:‘吾先子之所畏也。’曰:‘然则吾子与管仲孰贤?’曾西艴然不悦,曰:‘尔何曾比予其管仲!管仲得君...

《孟子—公孙丑上》的翻译
公孙丑问:“伯夷、伊尹相对于孔子来说,是同等的吗?”曰:“否。自有生民以来,未有孔子也。”孟子说:“不。自有人类以来,没有比得上孔子的。”曰:“然则有同与?”公孙丑问:“那么他们有共同之处吗?”曰:“有。得百里之地而君之,皆得以朝诸侯,有天下;行一不义,杀一不辜而得天下,皆...

《孟子·公孙丑上》原文及翻译
《孟子·公孙丑上》原文及翻译如下: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_基,不如待时。意思是:纵然有智慧和能力,也还不如凭借形势。纵然有锄头,也还不如等到农时。《孟子·公孙丑上》是先秦时期孟子等人所作的作品。这是孟子跟公孙丑的一段谈话。孟子借文王说事,提出齐国如能趁现在“民盼甘露”的大好时机...

孟子公孙丑上原文及翻译
孟子公孙丑上原文及翻译孟子是我国儒家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孟子一生有弟子三千,著名的有万章、公孙丑等,他们与孟子一起编著了文学巨著《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不以规矩,不成方圆”、“生于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