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群居性动物,生存与发展和其他人密切相关,因此,要想在这个社会生存,有一定的社交能力是必不可少的。然而很多家长对于社交能力有一个误区,总认为孩子的社交能力是天生决定的,对于社交能力的培养也不关注和重视。
其实孩子的社交能力与后天的发展密不可分,美国宾州大学曾经进行一个研究,结果发现,孩子在4岁前,如果能拥有一定社交能力和情商,在以后会有很强的社会竞争力。社交能力强的孩子,不仅人际交往上顺心如意,还能够在以后的工作中有所助力。
因此,家长可以尽早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激发社交潜能,让孩子能轻松拥有好人缘。
一、培养社交能力的年龄
心理学家表明,孩子的性格习惯敏感期是3-6岁,这个年龄的孩子对外界的接受和学习能力都很强,而且对新事物都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模仿力,如果家长能在这个阶段激发他们的学习天赋,对社交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3-6岁的孩子已经有了探索新事物的好奇心,对于走出家庭圈去接触和交往小朋友有了初步的意识,孩子愿意走出去交朋友。家长应该抓住这个机会去培养孩子和别人交往的能力,激励孩子主动和别人说话玩耍。
这种行为会让孩子慢慢适应新环境,也能在以后的生活中学会交朋友来扩大自己的朋友圈。
二、5个方法提升社交能力
1、给孩子创造条件,多和小朋友接触
家长不要为了安全一味地把孩子锁在家里,陪着孩子多出去走走,接触大自然,慢慢消除对新环境的紧张焦虑感。也带孩子到一些小朋友多的地方,鼓励孩子加入别的小朋友的游戏玩耍中,体验一下主动就会有故事的情节发展。
在闲暇时邀请别的小朋友来家里玩耍,让孩子慢慢学会和别人相处,也能让他们交到朋友,体验分享快乐的乐趣。交朋友是孩子提升社交能力的重要途径,家长要重视孩子的社交培养方法,帮助他们发展更好的社交能力。
2、让孩子学会分享
分享是一种美好的情感,能把一份快乐变成加倍的快乐和幸福感。和小朋友玩耍时,让孩子学会把自己的玩具分给别人玩耍;在孩子到了“护食”阶段时,不能放任这种情况的发展,鼓励他们将东西分享给别人,但不要强迫孩子分享,不然会起到反效果。
让分享成为一种习惯,成为一种美好的品质。让孩子学会分享,他们不但不会变得自私自利,而且会形成一种宽松和大方从容的心态,对孩子健康人格的发展也有积极作用。
3、丰富孩子的词汇量和见识
学识渊博、见识宽广的孩子,遇到困难往往能镇定从容地解决问题,而不是被一个小小的挑战为难得大哭大闹。相信很多家长都知道见识宽广和知识渊博对孩子的发展有多重要,因此,对于词汇量和见识的培养也必不可少。
平时多给孩子收藏一些词汇书,也多给孩子看一些文化韵味浓厚的电视节目,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同时,家长闲暇之余带孩子出去走走,拥抱大自然的魅力,去孩子向往的名校和名胜古迹游览一番,扩展孩子眼界的同时也让孩子更有目标性。
4、锻炼孩子的语言能力
学习语言不仅仅是为了表达自我的语言,还是一个人生活和工作的必要条件。拥有良好的语言能力,能在和别人交谈时让人产生愉悦感,也能对这个人的印象更加深刻。
多和孩子交流,让他们通过思考后表达自己的所想所求。让孩子多大声朗读,只有能说出来,自己的逻辑思维才会能更缜密。孩子年龄稍大时,带孩子多去参加活动,让孩子多接触人多说话,锻炼孩子的表达能力和语言组织力。
5、教会情绪的认识与控制能力
一遇到问题无法解决就发脾气、大哭大闹的孩子,他的社交能力肯定不会高。
因为一个人的社交能力若是强的话,对自己的情绪会有很好的控制力,不会失态闹脾气。锻炼孩子的控制情绪能力也是社交能力中的必修课,在孩子遇到困难闹脾气时,家长让孩子冷静下来再和他一起解决问题,让他明白问题的存在是让解决的,闹脾气是解决不了事情的。
在孩子情绪失控时,家长不要插手,采取冷处理的方式等孩子心情平复,等孩子心情平静下来再去和孩子交流,让他们明白只有控制好了情绪才能顺利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