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化”的确切定义

请问,美国化的确切定义是什么?
有关美国化的书籍资料有哪些?
谢谢了!

  美国一直倡导“自由市场”和“消费主义”的理论,并竭力向全世界强力推销“美国化”的生活方式。据有关部门的统计,目前全世界约有五分之一的人口正过着“美国化”的生活。但是,美国等国的许多生态学家近日警告说,如果全世界人民都像今天的美国人那样过着“只顾自己、不想后代”的奢侈生活,地球资源的耗尽将指日可待。

  欧洲是美国文化之根。然而,战后美国大众商业文化风靡欧陆、英伦三岛以及北欧。40、50年代之交的欧洲,美国快餐诸如汉堡包之类,仅局限于美国驻欧军营;六七十年代,英国小孩已喜欢美国薯条和汉堡包;90年代,麦当劳遍布法国,牛仔裤成为欧洲最流行的服装之一。以好莱坞为代表的美国影视文化更是席卷欧洲。1994年法国和英国国内电影票房总收入中,美国电影收入分别占60%和95%。1993年在欧美电视节目贸易中,美国盈余14.69亿美元6?欧洲输入美国的电视节目的总价格仅9000万美元。

  既然美国大众商业文化对欧洲的渗透有增无减,文化认同也就成为欧美文化学术界所关注的重大问题。

  一、"美国化"缘起及其内容

  60年代下半叶,美国学者席勒在研究了当代欧美以及西方与第三世界之间文化交流问题后,提出了文化帝国主义论。席勒最关心的问题是分析和批判大众传媒与信息技术领域中的权力运用,聚焦点是美国政府在推进美国影视工业向海外扩张和渗透中的作用。他认为,文化帝国主义的实质,是少数国家,尤其是美国,控制国内外大众媒体的结构和内容,强制性输出自己的政治文化、商业规范、消费行为、文化习俗、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这是一种有计划、有预谋地支配与颠覆他国文化的活动,也即以美国为首的大国为获取经济利益而实行的一项深思熟虑的战略。文化帝国主义是近代殖民主义在文化领域的延续。

  席勒的这一理论突破了当时的流行学说。五六十年代,学界普遍认为大众传媒是传播西方技术进步成果,以打破传统社会落后结构与形态的有效工具,是社会现代化的基本支柱之一。席勒则揭示了在当代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不平衡的情况下,大众传媒在刺激现代化的过程中存在的重大负面影响。

  席勒在他的后期著作中进一步发挥了他在60年代所创立的文化帝国主义论。在分析了国际文化贸易与投资秩序和当代新技术所加剧的商业化后,他认为当今新技术仍然是在私有制和商业化的框架内发挥作用,新技术所促进的当代信息生产与分配、当代国际信息交流仍然是以寻求利润为目标;在美国之外,尤其是在第三世界里,这些新技术具有广泛的压迫力,结果是广大人民和弱小国家(民族)失去了拥有信息的自由和均平机会。毫无疑问,实证主义传播学和现代化理论及信息社会学仍是当代西方研究文化与社会的主流学说,但是,席勒对这些学说所忽视的重大方面作了意义深远的补充。

  席勒文化帝国主义论的中心概念是"美国化","美国化"后来也成为西方学者在研究欧美文化交流问题时所使用的主要范畴。它实际上反映了西方学者对欧洲文化认同方面是否会发生危机的忧虑,其实质是惧怕美国的大众商业文化将冲垮欧洲以学术、审美、教育为导向的精英文化。当代信息技术和以电视为代表的大众传播有力促进了社会的变迁和文化的大众化、商业化、通俗化进程。从根本上讲,以"美国化"概念为核心的欧洲文化认同之危机意识,矛头所向是对着当代欧洲大众商业文化的。这跟近代中国"西化"的意识不同。在近代中国,无论是赞同还是反对"西化"之人,他们所涉及的是西方民主政治、科技及精英主义文化传统。

  席勒的文化帝国主义论深刻地打上了现代西方马克思主义先驱葛兰西的思想烙印,尤其是他的"意识形态和文化支配权"说。支配权(Hegemony)原意指国家间的盟主权。葛兰西认为存在两种不同的支配权:一种是文化上的,另一种是政治上的,两者分别对应于市民社会和国家。在西方,文化支配权起着根本的作用,而在东方专制国家里,情形恰好相反。因此,在西方国家中,掌握市民社会的支配权是掌握政治支配权的先决条件。葛兰西认为,争夺文化支配权是无产阶级斗争的重要任务。按照这一学说,在欧洲,抗拒"美国化",也就是排斥美国大众商业文化,以确保欧洲精英文化传统。

  席勒的理论也深受法兰克福学派影响。法兰克福学派的主将霍克海默和阿多诺都对大众商业文化持强烈的批判态度。他们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内,大众商业文化给人们以娱乐和愉悦,从而使人们忘却现存统治秩序之非人性,影视工业"不给观众留下想象和反思的余地",大众商业文化是欺骗和奴役大众的文化产业。霍克海默和阿多诺揭示并批判了当代商业文化的负面效应,但是也存在不合乎当代社会潮流的精英主义倾向。

  由60年代中下叶至80年代末,"美国化"的论题提出了几大重要问题:第一,是否存在"美国化"现象,如果存在的话,又是在什么意义上存在?第二,美国文化之涌入欧洲是否导致欧洲文化认同的真正危机?第三,以美国文化为代表的大众商业文化有否历史价值和社会作用?

  二、文化转型和文化认同的动态性及复杂性

  80年代末至90年代,欧美学界重新讨论这一问题,以文化转型观取代文化帝国主义论及其"美国化"概念,反思当代大众商业文化之历史与社会意义与功能。早在80年代初,马特拉特等人就批判了文化反美主义,认为这种观点无助于了解美国影视为主的大众商业文化为何走红欧洲的问题,并且跌入文化精英主义中去。

  "美国化"的概念实际上夸大了美国文化对欧洲的影响。从席勒提出文化帝国主义论及其"美国化"概念,历经30余年,但欧洲并没有美国化。赛帕斯屈帕以大量事实证明:"政治家和研究人员普遍认为美国所制作的节目统治西欧电视。总的来讲,就总供应量而非总进口量而言,此种观点缺乏强有力的统计数据的支持。……事实是:在欧共体国家里,美国电视跟西欧所制作的电视相比,所起作用并不大。"

  80年代开始的欧洲电视民营化和商业化,一方面刺激了美国大众商业文化进入欧洲文化市场,另一方面极大地促进了欧洲广播电视业地区化进程,面向社区以满足各区域民众不同需求。这标志着欧洲文化民主化跃上一个新的历史高度。以美国为代表的大众商业文化(影视、服饰、饮食等)仅仅影响欧洲社会与文化的某些方面,主要局限于时尚与娱乐等文化表层。民族文化是多层次的。由于自然环境、种族、历史传统、社会形态以及内外交往关系等各不相同,各民族文化因此有其完整的特征和坚实的文化内核。民族间的文化交流,往往更多地影响到各民族文化之表层结构。

  那么,为什么在最近的30余年间,欧洲学界文化认同之危机意识如此强烈呢?

  在讨论文化跨国化对文化认同之影响问题时,赛帕斯屈帕指出:人们可能认为保卫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在小国家更是生命攸关的,"但是,常常是小国家更不怕国外的潜在影响,也许它们长久以来已习惯于从国外获取激励因素,抵御形形色色物质的、经济的和文化的压力,以此求得生存。大多数民族文化总是经由外来影响而历史地发展起来的。"丹麦曾长期深受德、法影响,20世纪又笼罩在英国传统中,但是在文化上仍具有相当完整的独立性。在1380年至1905年间,挪威是丹麦和瑞典的属地,二战前后又分别主动接受英美文化的影响,但是挪威依然保持着丰富而鲜明的文化底蕴与特色。这些欧洲小国对美国文化之涌入反应并不激烈。耐人寻味的是,德、法两国文化传统源远流长,却排斥美国文化呼声最响。原因主要不是美国文化同化了德、法两国文化之根本,而恰恰是德、法文化至为深厚,文化精英主义倾向最为强盛。从某种意义上讲,德、法文化精英对"美国化"的惊惧,更多的是反映了在当代大众社会精英主义者由于精英文化统治领域的收缩和由精神领袖转变成文化专业创造者而产生的失落心态。

  民族文化不会轻易被异文化同化,除非此民族不再存在或沦为博物馆里的历史遗迹。从秦汉至清代的2000余年间,异文化数度大规模且长时期侵入汉族文化,然而汉族文化的根本特征并不曾异变。当代巴西不仅国力不强,而且传统文化之根也在欧洲,但是却成功地将自己的文化输往欧洲。实际上,二战以后科技大本营由欧洲移往美国,可是欧洲仍是世界第二大科技王国。在社会人文学术和文化艺术方面,欧洲迄今仍主导着欧美精英文化。例如20世纪最重要的哲学家几乎集中在欧洲。从世界文化史上讲,美国大众商业文化之影响欧洲,应该视为美国对欧洲文化之回赠。

  自马克思提出世界经济与世界文学概念以后,各民族文化交往日趋频繁。在一个急速变革的世界里,民族文化必须在应变中求认同。文化是人与自然和人与社会历史交往的产物,其最大的价值在于它供人以生存与发展、反思与体验的方式。当民族文化不利于民族的生存与发展、适应与创造,此文化就必须也必然发生变迁。正是在这种变动过程中,文化传统得以壮大。民族文化认同是在文化变动与调整中实现的。

  三、当代大众社会和精英主义的历史命运

  霍克海默、阿多诺、席勒等人或多或少忽视了民众在接受文化过程中的选择与消化能力。60年代以后的传播学揭示了接受者在传播过程中具有积极主动特性,欧洲民众是主动而有选择地接受美国大众商业文化。而喜欢美国文化,并不等于放弃自己文化。"美国化"论者往往以精英主义看待文化现象,所以会忽视大众接受文化过程中的主动性与批判性。

  当代以美国为代表的大众商业文化有色情化、暴力化以及套式化倾向。但是,它是当代大众社会的必然产物,有其在生理、心理、文化、社会诸方面的重要意义与作用。当代社会生活节奏快,工作复杂,人与人之间由于分开居住而常感孤独。现代医学社会学证明:大众商业文化有调节人们心理的功效,减缓生理病变;更重要的是,大众商业文化契合大众趣味,有利于大众参与社会文化生活,扩大文化自治范围,抗拒民族文化传统中的家长专制成分;大众商业文化吸引了大量广告,从而促进当代大众传媒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传媒体制的多元化。

  值得强调的是,大众商业文化是大众参与社会和支配文化的一项重要条件。社会现实的发展往往跟人们的意图与目的不尽吻合。民营商业文化的根本目的是盈利,但在当代社会条件下却助成了民众介入社会与文化生活的民主化。西方社会60年代后演变成后工业社会,专业技术人员取代原先的工人阶级而成为社会主要就业人口,城市人口取得绝对优势,民众生活普遍改善,教育获得普及,许多社会文化上的禁忌和民主政治的障碍逐步去除。新一代的大众再不是原先意义上的粗坯,他们可以在更为广阔的领域发挥自己的创造与审美活动,而不仅仅是在读小说、观赏戏剧时。也许,对大多数专业人士而言,他们可以在各自的专门领域获得创造和审美上的满足,但对大众而言,既然他们一般不可能也无意成为职业文艺家或人文知识分子,那么自然而然大众商业文化就成了他们主要的娱乐方式。这正是后工业社会跟工业社会,大众社会跟精英社会之区别所在。

  当代大众社会的特征之一是普遍的专业化和多元化之统一,人们以专业化的方式创造和延续具有高级审美与社会价值的精英文化。大多数社会技术专家既可以自由进入精神生产与欣赏的专门领域,又可以自由选择能借此消遣和娱乐的通俗文化。社会文化丰富多彩,既有纯粹的审美文化,又有一次性的消费文化。通俗的文化更通俗,以适应社会群体的共同兴趣;专业的文化更专业,以更好地发展与提升现代社会文化新传统。精英主义在当代大众社会之衰落,并不意味着精英的穷途末路,也不是精英文化的消亡,而仅仅是精英不再是全社会的精神领袖与导师,精英只是精英文化的专业创造者,精英文化只是社会众专业文化中的特定的文化存在形式。历史将表明:精英及其创造精英文化方式的转型,会更利于精英文化的发展。实际上,当年的毕伽索和凡高,波德莱尔和乔依斯也仅仅是那时代的专业精英,而非精神领袖,他们的作品也不曾普遍地引导过大众。或许,在遥远的将来,人文精英们又会成为社会普遍的精神领袖。

  欧洲学界当前比较普遍的意见是:赞同公共与民营、精英与大众多元发展的文化格局;在积极顺应与推进文化民营化与商业化的同时,巩固与发展欧洲伟大的文化传统;制定切实可行的文化发展战略,改造现有文化生产与消费形态,建构合理的国际文化交流新秩序,以克服欧美文化交流不平衡问题。这不是意识形态化的"美国化"思路,而是历史主义与现实主义的成熟思考。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无其他回答

“美国化”的确切定义
席勒文化帝国主义论的中心概念是"美国化","美国化"后来也成为西方学者在研究欧美文化交流问题时所使用的主要范畴。它实际上反映了西方学者对欧洲文化认同方面是否会发生危机的忧虑,其实质是惧怕美国的大众商业文化将冲垮欧洲以学术、审美、教育为导向的精英文化。当代信息技术和以电视为代表的大众传播有力促进了社会的变...

美国再工业化有多大可能?
美国的重新工业化,是上届特朗普政府特别热衷推动的一个计划。 虽然拜登政府上台停止了一系列特朗普政府时期的政策。但是为了照顾国内的民族主义情绪,拜登政府仍然会执行美国重新工业化的计划。 但是,美国是否真的能够重新工业化,从物理学原理来说这是不可能的。 孤立系统只能维持熵增状态,所以美国重工业化实际上是一个伪...

国际学生需要了解美国文化的6个方面
美国人认为这是他们作为美国人的权利。2.爱惜时光 美国人珍惜他们的时间。你可能听过这样一句话:“时间就是金钱”,美国人就是这样生活的。当美国人谈论时间时,时间不再是一般性的估计,而是一个确切的时间。例如,如果约好在指定的时间与某人会面,人们的理解是,你会在这个确切的时间出现。迟到10分...

1787年宪法颁布后,美国建立的政治民主化模式是
美国常被称作是一个民主政体,但更确切地说,美国实行的是宪政联邦共和制,“宪政”是指美国政府是建立在宪法基础上,这部《宪法》是国家的最高法律,在您学中学历史时便知,这部宪法不仅确定联邦和州政府的结构,而且确立了政府的权限。“联邦”体现在美国的体制是由一个全国政府和五十个州政府组成。“...

美国不是正义的化身
……确切说,更类似于我国唐代游侠,及日本任侠(浪人)那种性质的化身。话挺多,还请耐心看完……=== 【美国人的本性之一,或者说是人类的本能之一,杀戮】早年,美国立国之初,可以看到为了所谓生存(其实就是被压榨的太狠),与英国开战,也就是所谓的“印花税引起的战争……”百科 美国独立战争 ...

有谁知道美国具体的历史和文化?
经过了这次考验, 美国才步向一个中央集权化之现代国家的坦途. 南北之间, 为奴隶问题而起争执, 南方在全国政治上的主要方针, 就在保护和扩大"棉花与奴隶"制度所代表的利益;而北部各州, 主要是制造业、商业和 金融的中心, 这些生产无需依赖奴隶, 这种经济上和政治上的冲突都是由来已久的. 1860年代初期, 11个...

什么是美国政治制度的权利制衡?美国政治制度如何保证?如何实现?_百度知...
美国人民所信仰的只是一种成制度化的法律,而不是某个人某些人的高尚的品德。联邦大法官们之所以为美国人民所敬仰和相信,其重要的决定因素绝对不可能是单单这些人的个人修养和品质,而是大法官们产生的过程,是那种成制度化的在法治的纬度内成为一种传统、一种信仰的运作体系。在这个制度中,没有任何人是权威的,没有...

为什么叫美国uncle sam
uncle sam意思是山姆大叔。是美国的绰号和拟人化形象,是美国政府或美国的国家化身。一般被描绘成穿着蓝色燕尾服,头戴星条旗纹样的高礼帽,身材高瘦,留着山羊胡子,鹰勾鼻,精神矍铄的老人形象。此漫画形象由著名画家詹姆斯·蒙哥马利·弗拉格(James Montgomery Flagg)创作,他的灵感来源于1914年艾尔...

美国真的有所谓体制优势吗
从历史经验看,中国一定要“去美化”“去美国化”地看美国,才有可能得出较为客观的结果。所谓“迥异”,是指将中美两国的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生活方式完全迥异起来看待,把中国与美国当成截然不同的两个文明体系。这导致中国人看美国的“极化”,一是向美国靠拢,甚至主张在政治、经济和社会上彻底变成像美国那样的国家...

到底什么是非主流?
“人格……是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给人以特色的心身组织。”而非主流个性一般指一个人的整个心理面貌,只包括心理方面的特质。人格是一个多义词,它可以用大小不同的三个同心圆来表述。 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实际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从这种意义上说,非主流个性的本质就...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