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农业的发展,部分农产品出现结构性、区域性过剩现象,卖难问题越来越突出。合作社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营销策略进行产品销售。
(1)生产名特优产品。实施“良种工程”,加速淘汰滞销品种,以质取胜,以优增收,以名特促发展,在提高产品档次上下工夫。
(2)上市之前先摸底。农产品在需求上存在着地域差异,许多精明的合作社在产品上市之前就已摸清市场的购销动向、行情走势,瞄准了销售对象,并建立起较为稳定的直线流通渠道,产品一上市就可销售出去。
(3)不赶旺季赶淡季。农产品由于气候、品种等因素直接影响着市场,随着季节的变化产品存在着较大的价格差,如蔬菜、瓜果等农产品,旺季和淡季的价格往往相差很大。合作社应该掌握这个规律,努力发展早熟和反季节品种,使产品上市时间提前或推迟;或者在生产旺季时将一些农产品进行保鲜贮藏,等到淡季出售,卖出好价钱。
(4)寻找多种销售渠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寻找多种渠道,使产品能及时销售出去,减少不必要的损耗,不失为明智之举。在这方面可以找购销、贩运专业户经销;还可以采取“联合体”的办法,搞产供销一条龙经营,平等互利,共同受益。
(5)利用媒体“喊”着卖。有的农产品质量很好却卖不出去的原因就在于缺乏市场知名度。近年来,现代大众传媒如期刊、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已逐渐成为农村农副产品推销的主要媒体。可以尝试着通过大众传媒发布信息,让销地市场从中捕获产地信息,激发市场需求,从而促进销售。
(6)展示展销。参加优质(特色)农产品博览会、展示会、推介会及经贸洽谈会;推动合作社参与国内外的农产品博览会。有条件的合作社要借国家优惠政策,推动建立专业合作社农产品展示、展销中心,搞好产销衔接,强化营销宣传推介,培育市场品牌、提升市场影响力,更有效地占领国内外市场。
(7)选好运输方式。在得知农产品需求的准确信息后,还应考虑运输方式。对于一些急需的瓜、果、菜等农产品,远距离运输宜采用快捷运输方式,虽然运输费用稍高一些,但如果及时抓住市场,所获的利润也往往比较丰厚。同时对于一些耐贮藏的如马铃薯、生姜、大蒜可通过当地的铁路资源,发挥运输成本低的优势,在销地形成价格差进行销售。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