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建筑业对超龄农民工要发布的清退令?

如题所述

“我还干得动,为什么不让我继续干下去”?对于最近推出的什么建筑业清退令,农民工肯定都有这样的疑问,我们家有很多亲戚干了一辈子建筑,我是深有体会,上面每天动动脑子出台几个文件就来清退农民工,而对农民工来讲,就是砸人家饭碗。

大家可以看一下相关规定,现在建筑单位对60岁以上的男性,50岁以上的女性要求都是很严格的,这部分群体都是将要被清退的农民工群体。

先不说这个,你想一下为什么50多岁、60多岁要来工地干活,对于这种事身为农村人应该深有体会,这个年纪基本孩子都结婚了,有孙子、孙女了,我想就是因为没钱,不能休息啊。

比如我们村,有一个老人65岁了,为什么要去工地干活?因为他儿子刚结婚,在城里买房、买车,关键儿子工作不稳定,学历也不高,结婚那会还问亲戚朋友借了很多钱,加上手里的余款,前后花了差不多有100万,而且还背了几十万的房贷。

这样的事城市人体会不到,农村结婚最大的开销就是房、车、彩礼、办酒席。

如果你一辈子在工地干活,到了60岁,儿子结婚后工作不稳定,每月工资四五千块,基本够小两口开销,而且每月还有房贷。再加上一屁股外债,没有办法,你只能到工地干活,因为你没有其他技能,而且工地工资高。

这就是现实情况,那为啥现在要开始清退建筑业60岁以上的农民工呢?我想有这么几个原因。

第1个原因,工地大家都知道,危险性比其他工种要大,我本人曾经暑假的时候也到工地打过工,曾经就见到一个老人从二楼的木板上滑到了一楼,所幸没有大碍。你不要不承认,年纪大了,身体机能绝对会下降。工地本来就没有轻松的活,属于体力劳动。所以工地60岁以上的人怎么跟年轻人相比,没有任何竞争优势,这点完全是从安全考虑的。

第2个原因,60岁以上的农民工基本都是从农村出来的,干了一辈子体力活,身体可以说早已不堪重负,身体好的不说了,一些人身体肯定有各种疾病,常年劳累成疾,60岁之后要是继续到工地干活,体力劳动不一定能吃得消,最后可能会出现各种并发症,等到住院的时候,家庭也会有很大的经济负担,这一点是从健康考虑的。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过,这些60岁以上的农民工群体,到时候真的不能干了该怎么办?留在农村种地吗?我觉得不太现实,一是很多人已经不习惯在农村种地了,二是收成并不好,一年赚不了几个钱,有那个时间和精力,不如到工地干活。

建筑业60岁以上的农民工干不了了,不代表这些群体没有价值了,不是没有工作可做。

其他行业也是可以的,我们村一个64岁的农民工不在工地之后,刚开始就在市里当环卫工,活还轻松。其实像保安、保洁这样的工作完全可以干,所谓职业无贵贱。后来老人家不想留在城里工作,就回到农村找了一份工作,因为政府现在扶持三农企业。这些老农民工也可以到三农企业上班。还有一些农村搞旅游业,回乡后办民宿、农家乐、养殖都不错。还有50岁以上的女性农民工,也可以做保洁、环卫工等工作。

不知道大家怎么看的,在我看来,农民工群体一直都属于一线工作,非常辛苦,这次清退农民工的政策只是把体力劳动进行转变虽然挣的钱没有工地上那么多,但身体得到了休息,人就能更健康。

未来的城市和农村一体化程度可能更加明显,也可能有其他发展,农民工群体在新潮流中肯定能找到最适合的生存状态。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3-24
随着城市建设进程加快,建筑行业用工量越来越大,近些年建筑业“用工荒”问题也越来越突出。此次,随着各地超龄农民工清退政策实施,不仅“用工荒”问题将更加严峻,超龄农民工群体去留问题亦难解决。
一方面,年轻人就业选择多,不愿意去工地。尤其考虑到农民工群体待遇、社会权益保障、工作强度与工作环境等综合因素之下,新生代农民工群体数量相对较少。另一方面,大量超龄农民工群体形成的主要原因即是为增加家庭必要的生计收入,且这部分人群普遍存在低学历、低职业技能等特点,一旦失去施工劳务机会,将不可避免的面临生计困扰。

因此,如何有效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重塑农民工群体职业发展道路,以及合理安排超龄农民工群体去留问题,已成为目前建筑业劳务用工管理的重要课题。
农民工
清退令&用工荒

一、各地区相继发布“建筑业清退令”

众所周知,建筑行业是风险频发领域,农民工的工作性质具有高强度,风险系数较高的特点,据数据显示,仅2021年6月,湖北荆州、江苏泰州都有事故发生,伤亡农民工均超过60周岁,类似的问题在上海出现得更早,2018年上海建筑业曾发生两起较大事故,分别造成6人死亡,其中有3人超过60岁。由此可见建筑工地正是超龄农民工安全事故高发易发的区域。
为减少此类安全事故发生,从用工源头排除安全隐患。自2019年起,上海、天津、广东深圳、江苏泰州、江西南昌、湖北荆州等地陆续出台相关政策清退超龄农民工,对农民工的性别年龄等严格管理。除了上述地区以外,其他地方也陆续发布新规,要求以下这三类农民工禁止进入施工现场从事施工作业,即18周岁以下人员、60周岁以上男性工人、50周岁以上女性工人。
建筑行业清退令文件一出,超龄农民工的去向问题成了社会热议话题,虽相关文件中明确规定,超龄员工不能从事建筑施工作业,可从事工地其他辅助性岗位,但毕竟相关岗位有限。面对超龄农民工去处问题,从近期看,要解决超龄农民工再就业的生计问题,长远看,还要解除超龄农民工的养老远虑。

二、建筑行业“用工荒”问题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进程的加快,建筑行业的用工量越来越大,导致建筑市场一直存在“用工荒”的问题,尤其近些年,随着第一批农民工渐渐退出行业市场,目前的农民工面临着老龄化趋势,以及近期各地区“建筑行业清退令”的推行实施,更加剧了建筑行业“用工荒”的问题。

建筑行业仍在高速发展,用工量的需求有增无减,但是真正待补充的年轻工人却很少,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愿意选择工地就业。具体而言,随着互联网行业的兴起,就业机会增多,年轻人就业面临着更多选择。同时,由于建筑行业不同于其他行业的施工用工特点,建筑农民工群体流动性大,一方面无法进行有效管理,另一方面也很难保障自身合法权益,包括基础劳动工资发放、社保缴纳、合法劳务合同签订等方面都存在很大问题,也导致新生代农民工群体数量相对较少。

三、农民工欠薪维权风险高难度大

拖欠农民工薪资的问题一直是备受社会关注的话题,也是建筑行业领域普遍存在的问题,据不完全统计,在建筑行业工作5年以上的工人,几乎都有过被欠薪的经历。农民工欠薪事件频发,一方面,因为农民工作作为社会的弱势群体,不少人缺乏相关维权意识,权益受损时不知如何维护自己利益,成为利益损失方。

另一方面,建筑工程大部分都是都是实行工资年结或者根据工程进度结算薪资,而建筑行业的现状是工程款一层压一层,这笔钱流到工人手里,更是要经过多重“关卡”,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导致农民工的利益直接受损。保障农民工的权益事关建筑行业的未来发展,需多方共同携手加强建筑领域加强行业管理规范的同时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政策的完善。

如何强化农民工权益保障?
超龄农民工群体何去何从?

一、国家相关政策法规

近年来,农民工问题一直是国家重点关注解决的问题,为解决农民工拖欠薪资的问题,国家陆续发布了多条专项治理文件:
2016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意见》,明确提出:全面落实企业对招用农民工的工资支付责任,督促各类企业严格依法将工资按月足额支付给农民工本人,严禁将工资发放给不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组织和个人。在工程建设领域,施工总承包企业对所承包工程项目的农民工工资支付负总责,分包企业对所招用农民工的工资支付负直接责任,不得以工程款未到位等为由克扣或拖欠农民工工资,不得将合同应收工程款等经营风险转嫁给农民工。
2017年,人社厅印发《治欠保支三年行动计划(2017-2019)》,明确提出:落实按月足额支付工资规定,督促工程建设领域用人单位依法支付农民工工资,完善工资支付监控机制积极探索建立欠薪预警系统,及时发现和处置欠薪隐患。
2019年,国务院印发《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明确提出:农民工有按时足额获得工资的权利,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拖欠农民工工资;任何单位和个人对拖欠农民工工资的行为,有权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举报;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与农民工书面约定或者依法制定的规章制度规定的工资支付周期和具体支付日期足额支付工资。

二、市场化保险保障力量
农民工资支付保证保险

农民工工资支付保证保险
是指由保险公司向工程项目所在地建设(或人社)主管部门提供的保证工程项目所在地施工承包人按规定支付建筑务工人员工资的保险。

农民工工资支付保证保险具有代偿工资发放、强化支付风险管理、助力欠薪维权三大重要保障作用,能够有效防范和应对农民工工资支付风险问题。

1、代偿工资发放
依据农民工工资支付保证的保险责任,在合同履约过程中,一旦施工企业未按规定履行工资支付义务,对被保险人造成工资收入损失,经建设项目所在地建设主管部门及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作出裁定或法院文书要求先行代为支付,保险人将按照保险合同的约定承担代偿责任,保证农民工及时足额拿到工资,保障农民工权益。

2、强化支付风险管理
农民工工资支付保证保险不仅通过保险理赔服务保障农民工工资发放,还创新引入三方专业风险管理服务,参与农民工工资支付全过程风险管理,通过建立保前风险评估的方式对投保企业项目开展非定量的风险评估,提出相应投保意见,有效规避承保风险;在投保后第三方风险管理机构会定期对过程中的风险进行识别、追踪和管控,进行风险预警,提前预控农民工工资支付风险。在农民工欠薪事故发生后,第三方风险管理机构会及时跟进事故处理,确保快速理赔,实现风险转移,切实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

3、助力欠薪维权
在农民工欠薪问题中,维权主体为农民工自身,因其客观条件限制,导致在维权形式、维权成本以及维权结果上都很难收获满意答案,甚至还曾出现过“自杀性讨薪”的社会案件,造成不好的社会影响。投保农民工工资支付保证保险,保险人可以通过保险“追偿”的方式来代替农民工实现维权主体的转换。由拥有强大综合实力的保险公司作为维权主体,通过正规合理的法律途径,进行“追偿”,不仅避免了农民工维权的弱势主题局面,也避免了此前不合理讨薪方式造成的负面社会影响,维护社会稳定。
此外,针对“超龄农民工群体”何去何从问题,老一辈农民工群体普遍年龄较大、专业职业技能较差、社会择业机会较少,且没有存款或退休金,一旦“清退令”实施,将难以解决其面临的生计压力问题。此处,建议相关主管部门能够全面考虑各项影响因素,妥善处理“超龄农民工群体”去留问题。
第2个回答  2022-03-30
某种意义上,推行建筑业清退令,也是为这一领域的农民工引入“退休”制度,保持到龄退休政策的覆盖面和完整性。毕竟,根据《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规定,男年满六十周岁,女年满五十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的,或者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者其他有害身体健康的工作,男年满五十五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的,应该退休。“建筑业清退令”,可以倒逼全社会关注农民工“退休”问题。

当然,我们必须正视的现状就是,“上有老、下有小”,强度大、收入低,风险高、保障少,是这些“高龄农民工”共同的境遇。无论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战略目标,还是从“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的现实需要看,社会都有充分的理由改变他们的境遇、保障他们的权益,让超龄农民工老有所依、老有所养。

因此,在严格落实建筑业清退令的同时,对于超龄农民工需要有更多的温情关怀,清退并非“驱逐”。比如文件中明确规定,超龄员工不能从事建筑施工作业,而工地其他辅助性岗位,比如保洁、保安、仓管等是不受影响的,施工方仍然可以为超龄农民工提供更为周全的安排。再比如,上海市对于仍有工作意愿的超龄农民工,各方面积极协调,提供了保安、保洁和物业等相对较轻松的工作,同时将在劳动权益保障方面及时跟进,确保超龄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维护。

夕阳无限好,人间重晚晴。超龄农民工的境遇,的确是一个沉重的话题,但别因此而误读了“建筑业清退令”确保超龄农民工人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善意初衷。面对建筑业清退令,我们应该更多地思考如何尽快建立相应保障制度,为退休的农民工提供基本的社会保障。比如从政策上打破城里打工的职工险与家乡养老的居民险的界限,降低异地对接的门槛,增进企业与农民工缴费养老的信心,同时加大劳动监察执法力度,对应缴不缴的违法行为严肃查处,让他们能够较为安稳地“退休”。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2-03-30
建筑业对超龄农民发布的清退令是基于对生产和施工人员安全考虑。从社会发展看,60岁的老年人生理、心理、精神状况在高空危险的建筑行业,已不再适合。出台清退令是为了保护老年人的生命安全,从长远大计看,清退令做法事正确。
我们要换位思考,从建筑行业来看,为了保质保量保工期,使用年轻气壮的农民工更有保障。建筑行业都是繁重的体力活,雇用大量的老年农民工对生产和人身安全造成许多安全隐患和不可控的风险,给社会带来不安定的因素。
基于此种考虑,发布清退令同时也对老年农民工的出路作出了妥善的安排。老年农民工可以转业转行,做其他适合体质的工作,不会造成建筑行业用工荒。
清退令明确规定禁止18周岁以下、60周岁以上男性及50周岁以上女性三类人员进入施工现场从事建筑施工作业。禁止55周岁以上男性、45周岁以上女性工人进入施工现场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其他影响身体健康以及危险性、风险性高的特殊工作。
这些措施无疑都是以人为本考虑,其出发点和动机值得肯定。
第4个回答  2022-03-19
有人支持,有人不解,有人转型……

多地发布建筑业清退令,超龄农民工路在何方?

相关部门表示,将及时跟进,确保超龄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维护

本报记者裴龙翔

一些在工地干了一辈子的农民工不解:“我还干得动,为什么不让我继续干下去?”一些农民工表示支持:“年纪大了,反应慢了,一旦出事,对家庭就是致命打击。”面对不断落实到位的管理措施,一些仍有务工需求的超龄农民工开始走上转型之路。这也给相关管理部门带来新的课题。

3月17日,上海浦西。沿着汉口路向东行,几处老建筑正在历经大规模返修,挡板将高耸的吊机和施工设备围在其中。工地外不时有头戴安全帽身穿马甲的农民工经过。《工人日报》记者调查发现,如今施工现场已经难寻60岁以上的农民工,甚至超过55岁的都极少。

59岁的老王,告别了打工多年的建筑工地,今年跟着老乡到上海忙起了装修,在业主家里拌混凝土、砌墙、贴瓷砖,做一天泥瓦工能有200多元收入,让他觉得很满足:“比起在工地上风吹雨打,烈日暴晒,干装修轻松多了。”老王说,“现在工地招工严了,老乡说要带我们转型,现在看起来还不错。”

老王对工地的印象或许只能停留在过去了,超龄农民工正在逐步告别建筑工地。截至目前,全国已有多个地区发文进一步规范建筑施工企业用工年龄管理,上海、天津、广东深圳、江苏泰州、江西南昌、湖北荆州等地,均作出此项要求。

一些在工地干了一辈子的农民工不解:“我还干得动,为什么不让我继续干下去?”

多地出台政策清退超龄农民工

上海建筑施工领域用工的改变起源于2019年,上海市住建委、市人社局和市总工会共同发文,明确规定禁止18周岁以下、60周岁以上男性及50周岁以上女性三类人员进入施工现场从事建筑施工作业,同时进一步规定,禁止55周岁以上男性、45周岁以上女性工人进入施工现场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其他影响身体健康以及危险性、风险性高的特殊工作。2021年5月,上海市建设工程安全质量监督总站再次发出这一工作提示。

记者梳理发现,不仅在上海,全国多地均先后出台类似政策,对建筑施工行业超龄农民工进行用工规范。相较于上海,各地规定中对各类情况作出了更为细致的规定。

天津规定,因特殊情况确需安排或使用超龄建筑工人的,施工单位应当对超龄人员健康证明(有效期为1年)进行核验,并根据项目具体情况合理安排工作岗位。湖北黄冈则进一步将进入工地的工作人员细分为三类,在各地规定的基础上,新增了“禁止注册建造师、注册监理工程师年龄超过65周岁的进入项目现场从事施工管理”和“项目副总、技术总工等主要技术类岗位参照注册类管理人员,原则上年龄超过65周岁后不建议参与施工现场技术管理”。

文件制定后,各地均严格执行,确保合规用工。据了解,目前上海依靠两个路径对工地用工进行严控:一是实名制系统,现场所有务工人员要录入实名制系统,从入职源头杜绝违规行为;二是市区两级监督机构推进,在2021年全年的专项整治中发现了6起超龄用工情况,均实现即知即改。

安全考量成政策出台主因

农民工的各项权益牵动着全社会的心。在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期间,有代表提出“希望解决超龄劳动者工伤保险的问题”。

而建筑工地正是超龄农民工安全事故高发易发的区域。记者搜索发现,仅2021年6月,湖北荆州、江苏泰州都有事故发生,伤亡农民工均超过60周岁。其中泰州市住建局发布的高坠事故通报中指出,该市建筑工地发生多起高处坠落事故,两起事故亡者年龄超过60周岁。

类似的问题在上海出现得更早,2018年上海建筑业曾发生两起较大事故,分别造成6人死亡,其中有3人超过60岁。

上海市建设工程安全质量监督总站安全科科长崔勇介绍,2018年全年建筑业安全生产事故造成死亡的人员里,超过60岁的占比达到15%,而当时建筑从业工人中,超过60岁的占比仅有1%。在此背景下,考虑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多、露天作业多、手工及繁重作业多等高危特点,超龄带来的体力和意识问题都与风险要素相关,再加之施工现场居住条件差、重体力要求的高盐高油饮食等对老年人健康均十分不利,因此上海市住建委联合市人社局、市总工会在2019年研究出台了相关文件。

崔勇同时强调,部分新闻中“超龄农民工不能进入工地”的表述存在夸大,文件中明确规定,超龄员工不能从事建筑施工作业,而工地其他辅助性岗位,比如保洁、保安、仓管等是不受影响的,也希望施工方为超龄农民工提供更为周全的安排。

采访中,有农民工对相关规定表示理解,在青浦工地做“大工”的沈师傅已经58岁了,他明白政策里透露出的关心,“年纪大了,反应也慢了,一旦出事,对家庭就是致命打击。”但他也有自己的忧虑,“干了一辈子工地,做别的都不习惯了,收入肯定会受影响。”

严格执行并体现城市温情

黄浦江的南延伸段上,一幢计划修建11层的大厦已完成了地下部分的施工,加装顶板后,吊机正将预制的钢结构逐一吊装到位。负责该工程的上海建工集团于2019年出台企业内部文件,规定进场施工的一线人员年龄控制在55岁以下。据项目部党支部书记陈志俊介绍,每天入场的员工都需要在门禁处进行刷脸确认身份,并且在左手佩戴臂章,写明单位、姓名、年龄和工种等信息,确保用工规范。

如果有人想浑水摸鱼怎么办?陈志俊说,对于临时的用工需求,分包企业需要提前在微信管理群中报备,提前做好人员信息核对和安全交底之后,工人才能进入施工区域,门禁岗核对之后,还会有安全员通过制作臂章环节再次核实。

在上海的许多工地上,类似这样严加管理的措施正不断被落实到位,但超龄农民工的务工需求依旧存在,转型成为了许多人主动或被动的选择。

沈师傅之前就在建筑工地务工,最近几年,和他年岁接近的老乡们结伴外出打工,越来越难找到工地上的活儿了。目前,他们正在市郊建设农民自住的小别墅,和之前登高爬低比起来,风险小了许多。还有的农民工“试水”装修、家政等新行当,渐渐适应了改变。

“许多农民工还想为家庭再出把力,这种情况我们非常理解。”上海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对规定的严格执行是出于安全考虑,同时上海也在努力体现出城市温情的一面,“对于仍有工作意愿的超龄农民工,上海各方面积极协调,提供了保安、保洁和物业等相对较轻松的工作,同时将在劳动权益保障方面及时跟进,确保超龄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维护。”

该负责人特别提醒,劳动者在日常工作中要注意签订合同,保存好各类工作证明,以备日后维权所需。对于权益受到侵害的农民工,可以拨打工会维权热线,也可以通过各级工会的服务站点或微信公众号进行咨询和投诉,上海工会对劳动者实行应援尽援的维权服务。

来源:工人日报

为什么建筑业对超龄农民工要发布的清退令?
此外,超龄农民工面临健康和安全风险。随着年龄增长,他们的身体机能下降,从事体力劳动的竞争力减弱,安全隐患增加。从健康和安全的角度考虑,清退这部分农民工似乎合情合理。然而,清退政策也引发了人们的担忧:超龄农民工失去工作后将如何生活?事实上,他们并非没有其他就业选择。例如,他们可以从事保洁、环...

为什么建筑业对超龄农民工要发布的清退令?
第1个原因,工地大家都知道,危险性比其他工种要大,我本人曾经暑假的时候也到工地打过工,曾经就见到一个老人从二楼的木板上滑到了一楼,所幸没有大碍。你不要不承认,年纪大了,身体机能绝对会下降。工地本来就没有轻松的活,属于体力劳动。所以工地60岁以上的人怎么跟年轻人相比,没有任何竞争优...

全国多地发布建筑业清退令,年轻人会愿意成为“新民工”吗?
1. 建筑业清退令的发布是为了保障超龄农民工的安全和健康,各地政府要求建筑企业对用工年龄进行严格管理,逐步引导60岁以上的农民工退出建筑行业。2. 这一政策意味着超龄农民工在建筑行业的就业空间受限,因为他们通常难以在其它企业找到工作,特别是对于年龄超过35岁的求职者。3. 尽管一些农民工对于提前退休...

超龄农民工真的要清退
在发布的消息中,就有传出上海、天津等地区曾发布了关于超龄农民工的“清退令”,这些发布“清退令”的文件也明确提出禁止十八岁以下,六十岁以上的男性建筑工人和五十岁以上的女性建筑工人进入施工现场作业。后来,关于超龄农民工要提前清退的消息传开之后,也引起了广大农民朋友的热议,大家也纷纷在网络上...

建筑清退令对超龄农民工有影响吗
近期,有一些地区陆续发布了建筑业清退令。超龄农民工正在逐步告别建筑工地。截至目前,全国已有多个地区发文进一步规范建筑施工企业用工年龄管理。这些新出台的相关政策主要包括“禁止60周岁以上男性及50周岁以上女性三类人员进入施工现场从事建筑施工作业”“禁止55周岁以上男性、45周岁以上女性工人进入施工现场从事...

“清退令”来了,未来10年超8000万农民工“无工可打”,有你吗?
“清退令”是指各地政府为了规范建筑施工企业用工年龄管理,出台的政策限制年龄超过一定标准的农民工进入工地。这一政策初衷是为了保障超龄农民工的人身安全,但同时也导致了大量农民工失业或被迫返乡。3. 法律法规的依据 相关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

全国多地发布建筑业清退令,超龄农民工该怎么办
超龄农民工可以从事建筑行业的辅助工作 清退令的发布并不意味着超龄农民工就不能在工地里面干了,他们不可以干建筑行业的直接工作,但是可以从事建筑行业的辅助性工作,像工地里面的保洁等工作就是他们可以从事的。建筑工人王师傅表示他今年已经58岁了,而且他已经干了一辈子的建筑活,突然不干建筑活了反而...

全国多地发布建筑业清退令,年轻人会愿意成为“新民工”吗?
在工地上,现在基本上都是一些老人,年轻人很少见到,然而这些老年人由于年龄大很容易出现事故,所以全国多地都发布了建筑业清退令,其目的就是为了让这些超龄的农民工逐步告别建筑工地,同时要求建筑企业对用工年龄的管理。这也就意味着60岁以上的农民工不好找工作,毕竟现在很多企业都不招聘大龄员工,年龄...

天津等多地发布了建筑业清退令,清退令具体是如何规定的?
身体跟不上是建筑业清退令的一个起因,而保护农民工的权益才是清退令的出发点。清退令的具体规定 每个地方的建筑业清退令都是不太一样的,但总的来说具体也就那么一点,那就是达到60周岁以上的男工人和55周岁以上的女工人不能从事建筑业,已经过了55周岁的男工人和50周岁的女工人,只能从事建筑业的...

全国多地发布建筑业清退令,超龄农民工被清退,谁该顶替这个位置?
一,全国多地发布建筑业清退令。关于建筑工地的整顿工作下发的指导意见也来了。因为2021年六月份,江苏和湖北两个地区发生的建筑事故,受害人都是超过60岁以上的农民工。所以,政府为了保障超龄工人的权益,才联合下达声明。天津,上海和深圳等多个地区已经下发了建筑业的清退令。希望相关部门能够落实工作...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