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亚生活在封建制度开始瓦解,新兴资产阶级开始上升的大转折时期。当时中世纪以宗教神学为代表的蒙昧主义思想走向没落,资产阶级以个人主义为中心的世界观日益深入人心,人文主义在社会文化思潮中开始占据统治地位。莎士比亚则以他的剧作,大胆地批判了封建制度的残酷黑暗及对人性的禁锢,强烈反映了新兴的资产阶级希望建立新型的社会关系和伦理思想的要求,为人文主义在英国和欧洲的传播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莎士比亚的许多剧作都遗失了,流传下来的只有三十七个,研究者将他的创作按思想和艺术的发展分为三个时期:
1.历史剧和喜剧时期:(1590—1600)
在莎士比亚戏剧创作的最初十年中,他共创作了九部历史剧。在这些剧本中除了《约翰王》(1589)描写的是13世纪封建王朝内部的争斗外,其他的剧作则构成了两个内容衔接的四部曲:《亨利六世》上、中、下部(1590—1591)与《理查三世》(1592);《理查二世》(1595)、《亨利四世》上、下部(1597—1598)与《亨利五世》(1599)。
这些剧本的艺术成就不一,而最为人们津津乐道的是《理查三世》、《亨利四世》、《亨利五世》。理查三世是英国历史上出了名的暴君,莎士比亚怀着无比愤怒的心情,在剧中描写了阴险狡诈的贵族理查如何以血腥手段挤掉了六个合法继续人,登上王位的故事,揭露谴责了他的凶狠暴和昏庸无道,塑造了一个虚伪狡诈、残酷无情的暴君形象。《亨利五世》描写亨利五世做太子时不甘心宫廷中的刻板生活,在下层社会厮混,与流氓无赖为伍,即位后改邪归正,成为英明的理想君主。这两个剧本从正反两方面反映了莎士比亚的人文主义思想:他谴责封建贵族争权夺利给国家造成的内乱,认为通过道德改善可以产生开明君主,实行自上而下的改革,建立和谐的社会关系与理想的社会制度。
在莎士比亚历史剧大受欢迎的同时,他还创作了十部喜剧:《错误的喜剧》(1592)、《驯悍记》 (1593)、 《维洛那二绅士》 (1594)、 《爱的徒劳》 (1594)、 《仲夏夜之梦》(1596)、 《威尼斯商人》 (1597)、 《温莎的内风流娘儿们》 (1598)、 《无事生非》(1599)、《皆大欢喜》(1600)、《第十二夜》(1600)。其中最后三部最能表现莎士比亚喜剧创作的风格,人称"娇艳明媚的喜剧三部曲"。这些剧本大都以爱情、友谊、婚姻为主题,而情节却异常生动丰富,非同凡俗。作者以幽默、欢快的笔触和如诗如画的抒情,来揭示人们的感情冲突和现实生活中的矛盾,特别是塑造了一批勇气过人又执着、风趣、机智、温柔的女主人公形象。她们追求自己自由恋爱的权力,与各种邪恶势力做不屈不挠的斗争,在戏剧舞台上放射着耀眼的光芒。
《威尼斯商人》则以较强的对社会讽刺、批判的态度见称。莎士比亚成功地塑造了夏洛克这样一个生动复杂、极端利己的高利贷者的形象,同时通过夏洛克,莎士比亚又为一切受民族与宗教歧视的犹太人鸣不平,体现了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立场。剧中借生动的法庭对抗场景提出了海外贸易、放高利贷等经济问题,使人感到作者驾驭素材的高超能力。
在这一时期写作的《罗密欧与朱丽叶》(1594),则是反映人文主义者爱情、理想与封建压迫之间冲突的一出充满诗意地悲剧。在情节上虽属悲剧,却也充满了喜剧作品中对生活的热爱、对幸福的向往和对未来的信心,钱剧洋溢着积极向上的乐观主义气氛,实际是一首青春与爱情的赞歌。尽管主人公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但隔阂却消除了,爱情、理想最终得胜,罗密欧与朱丽叶成为世界文学中不朽的典型。剧中充满了浓郁的抒情性,如朱丽叶等待罗密欧前来赴约的优美独白:
来吧,黑夜!来吧,罗密欧!来吧,你黑夜中的白昼!因为你将要睡在黑夜的翼上,比乌鸦背上的新雪还要皎白。来吧,柔和的黑夜!来吧,可爱的黑夜,把我的罗密欧给我;等他死了以后,你再把他带去,分散成无数的星,把天空装饰得如此美丽,使全世界都恋爱着黑夜,不再崇拜眩目的太阳。
研究者将他的创作按思想和艺术的发展分为三个时期:
2.悲剧时期 (1601—1608)
这一时期,是莎士比亚思想与艺术成熟与深化的阶段。时值伊丽莎白女王统治末期,王权与资产阶级关系开始紧张,宫廷贵族生活日趋腐朽。莎士比亚已看清理想与现实之间不可逾越的鸿沟,但他把这些归结为善与恶的道德冲突,他反对暴力,强调理性的作用,创作了一批辉煌而又抑郁愤怒的悲剧剧作,揭露了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已开始出现的社会罪恶与资产阶级的利已主义,表现了人文主义美好理想与残酷现实之间的矛盾。剧中的浪漫主义光辉越来越弱,现实主义描写日益突出。其悲剧的主要内容是人与社会、人与人、人的内心深处的冲突,被称做“性格悲剧”和“社会悲剧”的典范。
《哈姆雷特》(1601)是莎士比亚最重要的作品,这部悲剧就其表现的社会内容和哲学内涵来说都是最丰富的。它以精湛的艺术形式,博大的思想内容表现出主人公人文主义理想的幻灭,反映了作者对人生价值和意义的探索。早在12世纪就流传着丹麦王子为父报仇的故事,英法两国的剧作家都据其情节写过中世纪的血亲复仇为中心的剧本。1601年,莎士比亚将其改编成一部深刻反映时代面貌、具有激烈矛盾冲突的杰出悲剧,使这一复仇故事有了广泛的社会意义。
《李尔王》(1605)取材于古代英国的历史传说:年老昏聩的李尔王把王国分给了虚伪的大女儿里根、二女儿贡纳莉,却把诚实率直不会取悦父王的小女儿考迪丽霞驱逐到国外。李尔自己仅保留国王的尊号和一百名侍从,准备轮流住在两个女儿家中安享晚年。谁料两个大女儿达到目的后却原形毕露,把老父赶出家门,李尔王饱受颠沛流离之苦。在一个雷电交加的暴风雨之夜,被逼疯癫的李尔王奔向旷野,对苍天呼喊着自己的悲愤与无奈。李尔王在狂风暴雨下的大段对天独白, 在为我们展现了一个痛苦心灵的同时, 也揭示了这个曾被权利异化的君王的人性觉醒过程。小女儿得知李尔王的遭遇,起兵讨伐两个姐姐,不幸失被杀,李尔王也在悲痛疯癫中死去。莎士比亚站在人文主义者的立场,通过王室家族的内乱和李尔王传动的大起大落,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伪善的人伦关系,肯定了同情、博爱的道德原则。
莎士比亚生活在封建制度开始瓦解,新兴资产阶级开始上升的大转折时期。当时中世纪以宗教神学为代表的蒙昧主义思想走向没落,资产阶级以个人主义为中心的世界观日益深入人心,人文主义在社会文化思潮中开始占据统治地位。莎士比亚则以他的剧作,大胆地批判了封建制度的残酷黑暗及对人性的禁锢,强烈反映了新兴的资产阶级希望建立新型的社会关系和伦理思想的要求,为人文主义在英国和欧洲的传播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莎士比亚的许多剧作都遗失了,流传下来的只有三十七个,研究者将他的创作按思想和艺术的发展分为三个时期:
《麦克白》(1605)是莎士比亚戏剧中心理描写的佳作。苏格兰大将麦克白从战场上凯旋而归,途中听信女巫他能当国王的预言, 在野心驱使与其妻的怂恿下, 趁国王邓肯到家中作客之机,弑君篡位,最终落得众叛新离、兵败被杀的下场;他的妻子也因精神分裂而死。全剧弥漫着一种阴鸷可怕的气氛。莎士比亚通过对曾经屡建奇勋的英雄麦克白变成一个残忍暴君的过程的描述,批判了野心对良知的侵蚀作用。由于女巫的蛊惑和夫人的影响,不乏善良本性的麦克白想干一番大事业的雄心蜕变成野心,而野心实现又导致了一连串新的犯罪,结果是倒行逆施,必然死亡。在迷信、罪恶、恐怖的氛围里,作者不时让他笔下的罪人深思、反省、剖析内心,麦克白夫妇弑君前后的心理变化显得层次分明,这就更加增大了悲剧的深度。
以上四部剧作被称做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在这些剧作中,莎士比亚看到了正在兴起的资本主义社会关系的内在矛盾,抨击资本主义利益原则的邪恶性质,展现出阶级压迫给广大劳动人民带来的痛苦。但他把社会斗争归结于抽象的善恶好坏的道德问题,仅仅看到思想的力量,个人的作用,而忽视了人民大众,因此在冷酷的、充满罪恶的社会面前,单枪匹马的个人主义英雄往往被碰得头破血流,悲观、茫然、幻灭, 陷入不可解脱的内心矛盾与悲剧结局。 在悲剧终场时,没有一个主人公能逃脱死亡的命运,以至后人把莎剧结束的第五幕称之为“死床”。但玉石俱焚的可怕结局,又表明了剧作家对人类世界的希望:杰出之士死了,为个人利益使尽花招的野心家也难逃死亡的命运,但正义却赢得了道义上的胜利, 正义和美德百世流芳, 邪恶却为人唾弃,遗臭万年,重整河山仍期待着后来的英雄。其尖锐的批判锋芒,对人性的深刻揭示,对时代精神与社会生活的高度概括,使莎士比亚的悲剧至今仍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成为戏剧史上的丰碑。
除了“四大悲剧”外,在这一时期里莎士比亚还根据普鲁塔克的《希腊罗马名人传》撰写了《尤利乌斯·凯撒》(1601)《雅典的泰门》(1605)、《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1607)、《科利奥兰纳斯》(1607)一系列悲剧。 《雅典的泰门》写雅典的贵族泰门慷慨好客, 乐善好施,挥金如土,家中日日宾客如云。虽然他帮助许多人摆脱困境,但他分不清谄媚者与朋友,大部分钱还在花在恶棍与寄生虫身上。一朝他黄金散尽,债主盈门,派人向元老、贵族以及那些曾经受过他恩惠之人请求援助时,那些曾百般躬迎的小人却如躲避瘟疫一样唯恐不及,弄得他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泰门悲愤地离开了人群,独自隐居在城外的洞穴里,一天,他正挖树根充饥,无意中发现了一大堆金子,饱经世态炎凉,看透人间虚伪的泰门不由愤怒地诅咒道:
金子!黄黄的、发光的、宝贵的金子……这东西只这么一点点,就足够颠倒黑白,丑的变成美的,错的变成对的,卑贱的变成尊贵,老人变成少年,懦夫变成勇士,……这黄色的奴才,可以使异教联盟,国家分裂,祝福罪人;麻疯病人被当作情朗;有了他在元老会议上,强盗可以封官获爵,受人们的跪拜、颂扬;有了他,黄皮鸡脸的寡妇与能重做新娘。
对资本主义金钱原则的揭露真是入木三分!马克思在《资本主义》中曾引用这段话来说明货币的本质。剧中的雅典后来遭到围攻, 贵族与元老们又来找寻曾经是骁勇善战的泰门, 给他金钱、权力、地位,但泰门的心已冷了,最后他变成一个厌世者,怀着对伪善的人类的痛恨离开了这个世界。
3. 传奇剧时期 (1609—1613) 晚期的莎士比亚创作呈现出脱离现实,转向梦幻世界的倾向,以幻想来解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风格也为之一变,充满童话式的想象,富于明快的节奏。其作品有《辛白林》(1609)、《冬天的故事》(1610)、《暴风雨》(1611)等。这些剧本的情节大同小异,都是主人公先遭到灾难与不幸,后来得于偶然契机转危为安,甚至因祸得福。虽然对黑暗现实有所揭露,但宽恕和谅解的精神贯穿全剧, 主张用爱心医治旧日的创伤, 强调忏悔、改过能产生新的希望。剧本的人物和背景极富传奇性,人物动机近似荒诞,突出运用了大量巧合与偶然事件。
这一时期的重要作品是《暴风雨》。玄妙的幻想、瑰丽的描写、生动的形象、诗意的背景使此剧成为莎士比亚晚期戏剧艺术的代表。
莎士比亚的剧作是西方戏剧艺术史上难以企及的高峰。在他的戏剧中,展开了如此广阔的生活画面:上至王公贵族,下至生活在社会底层的贫民百姓,社会各个阶层的人物都在剧中婆娑起舞,而每个人又有各自的爱憎、伤悲与欢乐,每个人都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同是阴险狡诈、极端自私,麦克白与伊阿古不同,同是勇于为理想、正义献身,奥赛罗与哈姆雷特各异。不同的人物生活在各自的典型环境中。
莎士比亚是无与伦比的戏剧结构大师,他的剧本固然有悲、喜剧之分,但在创作实际中又打破了悲、喜剧的界限,不受严格的传统体裁划分的限制,从而展现出更丰富饱满的人性和人物的精神世界。他善于描写几条相互平行交错的线索,来促进生动复杂的情节发展。写作技巧上则表现出一种奇妙的戏剧紧迫感,逐渐加快的情节发展的节奏,往往有一种气呵成的神来之笔,令观众惊叹不已。
莎士比亚剧作的语言,完全是诗化的语言,柔婉如同淙淙流水,激荡如惊涛拍岸,令人回味无穷。据后人统计,莎士比亚所用的词汇在一万五千个之上,并善于用比喻、隐喻、双关语,许多莎士比亚戏剧中的语言已经成了英文中的成语、典故,极大地丰富了英语词藻。语言形式则既以无韵诗为主,又杂有古体诗、民谣体、俚谚与轻快滑稽的散文体对话,可谓多种多样、丰富生动,成为构成莎士比亚戏剧艺术大厦的基本材料。
莎士比亚还创作了一百五十四首十四行诗,一般认为是在1592—1598六年间陆续完成的,一到一百二十六首写诗人与一位贵族青年的友谊的升沉变化,一百二十七到一百五十二首吐露了诗人对一位“黑肤女子”的恋爱,形象生动,富有节奏感,表现了人文主义者对真、善、美的认识与理想。
莎士比亚生前并未享受过多的荣誉,他死后的二百年里也并未得到普遍的肯定。到了19世纪中叶,人们重新发现了莎士比亚,并形成了一门新学科--莎学。但由于莎士比亚出身平民,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生平资料又过于匮乏,引起了一些人对他的戏剧创作生涯产生怀疑,甚至还挖空心思地找出了莎剧的“真正”作者。其实并没有足够的证据和材料推翻莎士比亚的著作权。莎士比亚作为一代文豪、伟大的戏剧家的地位是不容动摇的。
参考资料:http://tieba.baidu.com/f?kz=163595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