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解释:这空空的心无所寄的感觉,就像在梦里随着梦境自生自灭。那么你苦苦修炼求佛的追求不过就是成为那河底的沙砾,那些所谓功德也只是梦里空寂,终无所有。
人生就象一场梦一样不能有太多欲求,这样心灵才会平静,既然处在某个环境中那我们就要坦然的接受这个环境,只有做到顺其自然无欲无求,我们就能得到世间的真理,成就无量功德。
二、附原文如下:
《梦》
宋.王安石
知世如梦无所求,无所求心普空寂。
还似梦中随梦境,成就河沙梦功德。
一、诗文的语境分析:
这首诗前半阙总领了佛家思想的境界,以“空”“寂”无所求为境界。但这句的首字“还”字从古义来看,类似“就”的意思,存在着语气转折的意思,一般理解来看这个转折词的出现,代表诗意的扭转。与前半阙必然是个相反或者批判的意思。
二、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
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追赠太傅。绍圣元年(1094年),获谥“文”,故世称王文公。
王安石的相类似主要作品:
《伤仲永》是北宋文学家王安石创作的一篇散文。这篇文章讲述了一个江西金溪人名叫“方仲永”的神童因后天父亲不让他学习和被父亲当作造钱工具而沦落到一个普通人的故事。
文章借仲永为例,告诫人们决不可单纯依靠天资而不去学习新知识,必须注重后天的教育和学习,强调了后天教育和学习对成才的重要性。这篇文章言简意深,说理严谨。
《登飞来峰》
是北宋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的第一句中写峰上古塔之高,写出自己的立足点之高。第二句巧妙地虚写出在高塔上看到的旭日东升的辉煌景象,表现了诗人朝气蓬勃,对前途充满信心。诗的后两句承接前两句写景议论抒情,使诗歌既有生动的形象又有深刻的哲理。
人生就像一场梦一样,不能有太多欲望和追求,只有这样心灵才会达到一种平静的状态,既然处在某种环境中,那我们就要面对现实,坦然接受这个环境,心如止水,顺其自然,无欲无求,就能得到世间的真理,成就无量的功德。
世间如梦如幻、不可捉摸,故人应具有无所求之心。心无所求,则一念不起,清净空寂。这都是佛教的老生常谈,并无新意。然而王安石笔锋一转,指出世间既如梦幻,修行功德又何尝不是梦中之事呢?该诗显示出了他独立思考的精神和无所不疑的风格。既有很高的艺术成就,也体现了他对佛教禅宗独到的见解。
《梦》 宋.王安石
知世如梦无所求,无所求心普空寂。
还似梦中随梦境,成就河沙梦功德。
扩展资料
王安石的禅诗《梦》其实体现出一种中国古人对生死的体味——心如止水看待生死,追求着一种极其高尚又豁达的情操,显示出了他独立思考的精神和无所不疑的风格。
人生路途漫漫,有生有死,有困难有障碍,有泪水有悲剧,而面对眼前的困难,有人不免及时行乐,醉生梦死,浑浑噩噩度日。但智者不同,他们承认人生的这种不可避免的悲剧,却在悲剧中积极进取,反而成就许多汲汲营求时不可获取的事业与功德。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原文如下:
知世如梦无所求,无所求心普空寂。
还似梦中随梦境,成就河沙梦功德
从诗文的语境分析: 这首诗前半阙总领了佛家思想的境界,以“空”“寂”无所求为境界。但这句的首字“还”字从古义来看,类似“就”的意思,存在着语气转折的意思,一般理解来看这个转折词的出现,代表诗意的扭转。与前半阙必然是个相反或者批判的意思。所以这句诗应这样理解:这空空的心无所寄的感觉,就像在梦里随着梦境自生自灭。那么你苦苦修炼求佛的追求不过就是成为那河底的沙砾,那些所谓功德也只是梦里空寂,终无所有。
拓展资料: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王安石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今江苏南京),赠太傅。绍圣元年(1094年),获谥“文”,故世称王文公。
王安石出生于仕宦家庭,自幼勤奋好学,博览群书,曾随文 宦游南北各地,接触到一些社会现实。对农民的痛苦生活有所了解。因此,年轻时便立下了“矫世变俗”之志,他于二十二岁中进士后,历任淮南推官、鄞县知县、舒州通判、常州知府、江东刑狱提典等职,均能体恤民情,为地方除弊兴利。北宋嘉佑三年 (1058)任支度判官时,向宋仁宗上万言书,对官制、科举以及 奢靡无节的颓败风气作了深刻的揭露,请求改革政治,加强边防, 提出了“收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的理财原则,但并未引起朝廷的重视。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王安石的禅诗《梦》的详细解释
一、解释:这空空的心无所寄的感觉,就像在梦里随着梦境自生自灭。那么你苦苦修炼求佛的追求不过就是成为那河底的沙砾,那些所谓功德也只是梦里空寂,终无所有。人生就象一场梦一样不能有太多欲求,这样心灵才会平静,既然处在某个环境中那我们就要坦然的接受这个环境,只有做到顺其自然无欲无求,我们就能...
王安石写的《梦》 ”知世如梦无所求”那首诗,为什么一点格律都没呢...
宋.王安石 知世如梦无所求,无所求心普空寂。还似梦中随梦境,成就河沙梦功德。这是一首禅诗,禅诗最重要的目的是讲理,对于诵读的要求并不高,因此禅诗并不怎么注重格律。这首诗不能说毫无格律。我们可以看到该诗第二句和第四句的韵脚:“寂”和“德”都属于入声,一个在【十二锡】,一个在【...
深入解释诗句“还似梦中随梦境,成就河沙梦功德”
诗人认为:世间如梦如幻、不可捉摸,故人应具有无所求之心。心无所求,则一念不起,清净空寂。这都是佛教的老生常谈,并无新意。然而王安石笔锋一转,指出世间既如梦幻,修行功德又何尝不是梦中之事呢?诗人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显示出了他独立思考的精神和无所不疑的风格。这首诗既有很高的艺术...
关于 禅 的诗句
译文:洒脱自在的生活,就是禅者的生活。顺应自己的本性,何必刻意追逐名利?世间一切言语行为,都不过是心灵投射出来的影子。人生是短暂的,舍弃身外之物,舍弃功名利禄。方可活得洒脱,活得精彩,活得自在。5、《禅诗六:去留人生》明·憨山德清 春日才看杨柳绿,秋风又见菊花黄。荣华总是三更梦,富...
王安石禅诗两首 诗词对联 佛教网 般若文海
王安石《拟寒山拾得二十首》一 牛若不穿鼻,岂肯推人磨。马若不络头,随宜而起卧。干地终不涴,平地终不堕。扰扰受轮回,祗缘疑这个。二 我曾为牛马,见草豆欢喜。又曾为女人,欢喜见男子。我若真是我,祗合长如此。若好恶不定,应知为物使。堂堂大丈夫,莫认物为已。三 凡夫当梦时,眼见...
王安石最著名的诗
3、抒情诗:王安石的抒情诗主要表达了他对亲情、友情和爱情的感受和思考,如《江上》、《思贤堂》等。4、咏史诗:王安石的咏史诗主要抒发了他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看法和评价,如《读史有感》、《汴水》等。5、佛禅诗:王安石在晚年时期对佛禅思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的佛禅诗主要表达了他对佛禅哲理...
月如千江体不分,道人非复世间人,出自谁 求全诗
王安石是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在文学上具有突出成就,其诗长于说理与修辞,风格遒劲有力。此诗中的“月入千江体不分”,即如永嘉玄觉禅师所作的《证道歌》中描写的“一月普现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摄”的禅理。“道人”即诗人自喻为已得佛道之人,当然...
智慧的慧怎么组词?
红楼梦第一回士隐本是有夙慧的,不慧谓白痴。左传成公十八年周子有兄而无慧晋杜预注不慧,盖世所谓白痴。杨伯峻注似杜所据本无作不。资治通鉴晋孝武帝太元二十一年安秀慧聪明美丽详细解释秀美聪慧。北史魏纪五敬宗孝庄帝风神秀慧,姿貌甚美。宋司马光皇从侄右屯卫大将军士虬墓记幼而秀慧,不嬉戏,异婉慧柔美...
王安石的一首禅诗,仅28个字共有8个山字,最后一句道尽平生洒脱
短短28个字共有8个「 ”山”字,最后一句道尽平生洒脱,令人回味无穷。让我们来品一品: 《游钟山》 宋·王安石 终日看山不厌山,买山终待老山间。 山花落尽山常在,山水空流山自闲。 王安石55岁罢相,回到江宁隐于钟山,在此期间他常与高僧相伴,写上了不少禅诗,这首《...
求一些好的佛话
黄庭坚自赞偈 似僧有发,似俗无尘,作梦中梦,见身外身。王安石论戏场偈 诸优戏场中,一贵复一贱。心知本相同,所以无欣怨。庭前柏树子偈 出入云闲满太虚,元来真相一尘无。重重请问西来意,唯指庭前一柏树。慧能论禅不在坐偈 来坐不卧,死去卧不坐,一具臭骨头,何为立功课?慧能悟禅偈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