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一篇以我与图书馆为话题的作文,不低于800字

如题所述

我一直在暗暗地设想,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
  ——博尔赫斯
  当我读到这句话的时候,我停了下来,并把它在一张白纸上重重地写了一遍。
  身旁,叠放着我从图书馆里借来的书:《百年孤独》、《雪国》、《巴黎圣母院》……捧起这些从图书馆里借来的书,总会有一股特殊的味道,在发黄的、边角褶皱的纸页间弥漫开来。扉页的书纸上衬出一方蓝色的印章——“鬃图书馆藏书”,末页的硬纸卡片上涂抹着林林总总的名字——那是它漂泊的旅程。
  大学时光正好过半,常常在静谧的夜里,一个人静静的回味大学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每次都会略带欣慰而又不无感叹的想起,大学一年级的时候在学校图书馆里度过的那一个又一个不眠的中午,那一个又一个特别充实的周末。现在想来,那真是一段快乐而难忘的读书时光。推开周遭的嘈杂,选择走进图书馆的安宁,一整天一整天地泡在图书馆里去读自己喜欢的书籍。一页页、一本本地读过去,只有我和书,不知道身边发生的一切。总是被图书管理老师提醒看书时间到了,这才恋恋不舍地把还没来得及读的书放回书架上去。
  图书馆临窗有一行单人书桌,我可以占据一个桌子。架上的书,我可以自己取。读不完的书可以留在桌上。在那里读书的学生寥寥无几,环境非常清净。我为自己定下课程表,一本书一本书从头到尾细读。能这样读书,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呢?
  ——杨绛《我们三》
  上图书馆已经成了我的一个习惯,在没有课上的时候走进阅览室,依旧是图书管理老师淡淡的微笑,依旧是四处满满的座位。明净的玻璃窗下,平和的空气里流溢着阳光、纸墨的芳香,温润着一颗颗青春躁动的心。走过文学类书架的时候,依然是一种久违了的亲切,《诗刊》、《散文》、《星星》、《读书》……看它们静静地躺在那里,欣然的一本本取下,抱在怀中,像是见了阔别多年的老朋友,找个临窗的位置坐下好好地同他们“叙叙旧”,还不时地记下一些好的句子或是自己的一点点感悟。就这样,多少个平常、零碎的午后,拼起了我记忆中图书馆的样子。又不禁想起了这句话:
  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样子。
  而天堂,就应该是“安静、平等与勇气。”
  拥有了这些,便开始踏上寻求真理的路途。
  在某一个早已忘记日期的下午,我读到了这样一句话,“当我攀上图书馆书架梯最后一级的台阶时,恰巧看见了落日最美丽的余辉。”
  我会心的笑了,相信只有最执著、最真诚的读书人,才会在追寻真理的路途上走得最远,才会在疲惫的征途中看到那最美丽的夕阳。
  我在读书,我不知道孤独和死亡为何物;或者我站在旁观者的立场上对自己的孤独和死亡隔岸观火,灵魂深处就会豁然开朗,一片清明高远。我在读书,哪怕我生活在一间密不透风的铁屋子里,我也在用心和热血触摸整个喧哗的世界和宏大的宇宙。……我在读书,我就是一只在蓝天放纵自己的翅翼和幻想的鸟,没有一种外在的力量能迫使我违心屈从。读书几乎和做梦一样,是人间一种最崇高的自由,一种最纯粹的快乐。
  ——伊甸《读书是崇高的快乐》
  赵鑫珊曾把他在上海音乐学院图书馆里看德文原版书、听贝多芬音乐的感受比作“灵魂的狂欢节”、“秋天里的春天”、“记忆的深井里经常泛起的金色的梦样泡沫。”如此令人羡慕的比喻,他毫不犹豫地给予了图书馆这样的荣誉。其实,在每一个读书人的心里,都拥有着一段和图书馆难以割舍的情意,或深或浅,或浓或淡。
  记忆中的图书馆,犹如天堂一样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10-17
从小我就喜欢读书,与图书馆的感情是通过书建立起来的。 _BXBF_DATA_ENTER  在我10岁前后,我家住在北京西城的小绒线胡同,旁边的太安侯胡同里有个民众教育馆,教育馆里的图书室很小,但对我却是个吸引力很大的地方。一有空,我就去那儿看书,一去就坐到闭馆时分。大概常去看书的人中我年龄最小、个头儿最矮,而且又常是最后一个离馆吧,管理员对我非常熟悉。到了冬天,天黑得很早,炉火快灭时,呵口气便凝成了雾,手都冻僵了。管理员见我还在看,就总是和气地催促我说:“小孩儿,该回家啦!” _BXBF_DATA_ENTER  因为那个图书馆的图书不外借,所以有许多书我是坐在馆里读完的。最初吸引我的是一批武侠小说,《小五义》《大宋八义》《七剑十三侠》等。我还借阅过《少林十二式》《八段锦》《太极拳式图解》等讲练功的书,也照书练了一阵子,但收效甚微。渐渐地,冰心、沈从文、丁玲的书引起了我的阅读兴趣,我越来越热爱文学了。 _BXBF_DATA_ENTER  上初中了,我开始去北海旁的北京图书馆看书。最初,因为我个子矮,不像中学生,进门常受到阻拦。初二时戴上了眼镜,显得“老成”了,就不再受阻了。那段时间印象最深的,是等书时的焦急,查卡片倒是很快,交上去后,就坐在规定的位子上等。有时要等40分钟甚至更久,才有人将书从库中调出送来。如果等了半天,听见的回答却是:“这两本书已经外借了!”心情的沮丧是可想而知的。在北图借阅的这段读书生活,对我一生的道路有着怎样的影响,在当时连自己也未曾想到。 _BXBF_DATA_ENTER  惭愧的是,工作以后我不再是图书馆的常客了。当然,我还常常从作协、文化部的资料室直到北京图书馆外借书籍。1987年我在文化部任职的时候,主持了北京图书馆新址的施工验收与开馆事务,这使我十分高兴。 _BXBF_DATA_ENTER  能不能在图书馆把屁股坐稳,是一个人治学作文的心态是否良好的重要标志。忙于蝇营狗苟、陷于是是非非、乐于咋咋呼呼、迷于拉拉打打的人是坐不住的,这是很值得同情和怜惜的。但仅仅是这样也就罢了,问题是他们看到别人在图书馆用功居然会生气,他们总是要无事生非,横生枝节,不把旁人也搅得读不成书他们就不肯罢休。对这些图书馆的克星,该怎么办才好呢? _BXBF_DATA_ENTER  (节选自王蒙散文随笔集《忘却的魅力》) _BXBF_DATA_ENTER  图书馆是每一个读书人的乐园,在这个乐园中我们永远不会干渴,因为这里一定会有适合我们的美味。在这里,知识的海洋是那样广袤,每一个置身其中的人都会感受到书中所蕴含的无穷力量与无限魅力。 _BXBF_DATA_ENTER  文学是一种特殊的记忆形式,它是怀念,是复苏,是青春,是人生的滋味,是生命所剩余的一切……张承志在一间不大的房屋里,复习“轻薄为文”,寻找凭添“一分正气”的出路。“无援的思想”使他孤独地投入到一场战斗中,评论者称他是“以笔为旗”的精神斗士。顾城说,“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余杰说,“让所有习惯光明的眼睛,都习惯黑暗”;张承志却说,“有生以来第一次看见了真正的夜”。他们都是在一种同样的境界里思考着的思想者。
第2个回答  2014-10-17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人的一生中不可替代的营养品,是现代生活中不可少的一种学习工具。我离不开书,就像世间万物离不开太阳,鸟儿离不开天空,鱼儿离不开水一样。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人的一生中不可替代的营养品,是现代生活中不可少的一种学习工具。我离不开书,就像世间万物离不开太阳,鸟儿离不开天空,鱼儿离不开水一样。我们每个星期的阅读课都有机会去阅览室看书。所以 ,阅读课就是我最喜欢的一堂课了。
  每到周五上午第二节课,老师就安排我们早早地站好队,去阅览室看书。我们带好笔记本和书,激动地向阅览室出发。在通往阅览室的途中,常会听到同学们开心的说笑声。这笑声中包含了同学们欢乐的心声和那份渴求知识的愿望。我们说说笑笑,不知不觉就到了阅览室。
  阅览室有很多好看的书,内容丰富多彩,图片生动有趣。同学们安静的坐在凳子上看书,没有一丝说话声,只有笔尖在本子上井然有序的沙沙声。这种优美又和谐的声音,只有在阅览室才能听得到。
  我们悄悄的翻动书页,同时一种喜悦在胸中翻涌着。每当记下一个好词,一段好句,心中就无比自豪,一种成就感就踊跃心头。
  直到今天,阅览室伴我们度过了五个春秋,为我们带来了喜悦,愤怒,哀愁,快乐••• ••• 不仅带给我们知识还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她在我的心中如此重要,我一定不会忘记我们学校的阅览室!
第3个回答  2014-10-17
如果你这作文要上交的,就用自己话写出来会显得更真切,当然老师会根据你平时的作文情况来判断该作文是否是你所作,如果你原文照抄下来,一则可能会被老师发觉,到时会得不偿失。所以我给你提纲作为引导作文。这样会比较真实可信。分析:我和图书馆,主要角色从题目上可以表现出来的信息是我、图书、图书馆三个信息。首先可以把我对书的爱惜表达出来,然后再表达课本上的文化知识不满足个人需求。再就是进入图书馆,并谈谈第一次进图书馆的感受(重点)。可以写出自己第一次进入图书馆时的心情(可以详细写:表情,和第一次进图书馆前的心里活动,和进入图书馆里时的感慨以及从里面出来时的感慨)并且可以重点提一下你入图书馆都看到些什么学到些什么,那里面的气氛怎样,再具体说说大致有些什么类别的书籍(比如有:工具书,儿童读物,著名小说,杂志刊物,财经读物,名人传科普读物,实用生活书刊,农业科技指导丛书等)。你惊叹自己学的只是冰山一角。便浸于书海。然后再进一步写以后我与图书馆结下不解之缘。下面总结性的写出书与我,图书与我,图书馆与我的感情。最后表达出世不可无书,亦不能无图书馆的感慨。
第4个回答  2014-10-17
你先釆纳,等下再帮你解答。追答

上百度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