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

杜甫
安史之乱

  杜甫安史之乱时的故事
  杜甫(712—770),字子美,盛唐大诗人。原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初唐诗人杜审言之孙。唐肃宗时,官左拾遗。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

  杜甫和李白齐名,世称“李杜”。他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他热爱生活,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他嫉恶如仇,对朝廷的腐败、社会生活中的黑暗现象都给予批评和揭露。他同情人民,甚至幻想着为解救人民的苦难甘愿做自我牺牲。

  杜甫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其经历和诗歌创作可以分为四期。

  一,读书和漫游时期(三十五岁以前)

  这一时期曾先后游历吴、越(今江浙一带)和齐、赵(今山东北部、河北南部),其间曾赴洛阳应举,不第。以后在洛阳遇李白,二人结下深厚友谊,继而又遇高适,三人同游梁、宋(今开封、商丘)。后来李杜又到齐州,分手后又遇于东鲁,再次分别,就没有机会再见面了。

  二、困居长安时期(三十五至四十四岁)

  这一时期,杜甫先在长安应试,落第。后来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过着“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的生活,最后才得到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官。这期间他写了《兵车行》、《丽人行》等批评时政、讽刺权贵的诗篇。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尤为著名,标志着他经历十年长安困苦生活后对朝廷政治、社会现实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三、陷贼和为官时期(四十五至四十八岁)。

  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把家安置在鄜州,独自去投肃宗,中途为安史叛军俘获,押到长安。他面对混乱的长安,听到官军一再败退的消息,写成《月夜》、《春望》、《哀江头》、《悲陈陶》等诗。后来他潜逃到凤翔行在,做左拾遗。由于忠言直谏,上疏为宰相房琯事被贬华州司功参军。其后,他用诗的形式把他的见闻真实地记录下来,成为他不朽的作品,即“三吏”、“三别”。

  四、西南飘泊时期(四十八至五十八岁)。

  随着九节度官军在相州大败和关辅饥荒,杜甫弃官,携家随人民逃难,经秦州、同谷等地,到了成都,过了一段比较安定的生活。严武入朝,蜀中军阀作乱,他漂流到梓州、阆州。后返成都。严武死,他再度飘泊,在夔州住两年,继又漂流到湖北、湖南一带,病死在湘江上。这时期,其作品有《水槛遣心》、《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病橘》、《登楼》、《蜀相》、《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又呈吴郎》、《登高》、《秋兴》、《三绝句》、《岁晏行》等大量名作。

  综观杜甫一生思想是“穷年忧黎元”,“致君尧舜上”,所以他的诗歌创作,始终贯穿着忧国忧民这条主线,由此可见杜甫的伟大。他的诗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强烈的时代色彩和鲜明的政治倾向,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一个历史时代政治时事和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因而被称为一代“诗史”。杜诗风格,基本上是“沉郁顿挫”,语言和篇章结构又富于变化,讲求炼字炼句。同时,其诗兼备众体,除五古、七古、五律、七律外,还写了不少排律,拗体。艺术手法也多种多样,是唐诗思想艺术的集大成者。杜甫还继承了汉魏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精神,摆脱乐府古题的束傅,创作了不少“即事名篇,无复依傍”的新题乐府,如著名的“三吏”、“三别”等,对后来元白的“新乐府运动”产生了积极影响。生平详见《旧唐书》卷一九○。有《杜工部集》。

  安史之乱时杜甫的遭遇及创作

  天宝十一载(752)十一月,安史之乱爆发了,杜甫陷于动乱之中。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中原一带生灵涂炭,杜甫亦饱受战乱之苦。

  乱起之后,杜甫带着家小由奉先往白水,又由白水向陕北流亡。“野果充糇粮,卑枝成屋椽。”吃野果子、搭窝棚,诗人和流亡的人民一起忍受了国破家亡的痛苦。次年七月十三日,太子李亨在灵武(今属宁夏)继位,改元至德。杜甫此时已逃到鄜州(今陕西富县一带),八月间得知新的皇帝唐肃宗即位了,便把家小安置在羌村,独身一人离开鄜州,北上延州(今陕西延安),想出芦子关(陕西横山县附近),去投奔灵武。在行走途中却为叛军所获,被押解到长安。幸亏杜甫当时地位不高,名声不大,自己又注意隐避,没有被胡人所重视,没有像长安一般的官员那样被押解到洛阳署以伪职,逼迫投降,所以杜甫就没有被押解到洛阳去,也没有在安禄山的伪政府中任职,他不仅没有被逼迫投降,由于自己隐蔽得好,也没有受到严格的俘虏待遇。安史叛军准许在城里游览、访问,行动比较自由。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68536199.html?fr=qrl

  杜甫在安史之乱时期都有哪些作品?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
  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
  便下襄阳向洛阳。

  安史之乱最后一年写的.

  新安吏
  杜甫
  客行新安道,喧呼闻点兵。
  借问新安吏:“县小更无丁?”
  “府帖昨夜下,次选中男行。”
  “中男绝短小,何以守王城?”
  肥男有母送,瘦男独伶俜。
  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
  “暮自使眼枯,收汝泪纵横。
  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
  我军取相州,日夕望其平。
  岂意贼难料,归军星散营。
  就粮近故垒,练卒依旧京。
  掘嚎不到水,牧马役亦轻。
  况乃王师顺,抚养甚分明。
  送行勿泣血,仆射如父兄。”

  潼关吏
  杜甫
  士卒何草草,筑城潼关道。
  大城铁不如,小城万丈余。
  借问潼关吏:“修关还备胡?”
  要我下马行,为我指山隅:
  “连云列战格,飞鸟不能逾。
  胡来但自守,岂复忧西都。
  丈人视要处,窄狭容单车。
  艰难奋长戟,万古用一夫。”
  “哀哉桃林战,百万化为鱼。
  请嘱防关将,慎勿学哥舒!”

  石壕吏
  杜甫
  暮投石壕村
  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
  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
  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
  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
  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
  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
  惟有乳下孙
  孙有母未去
  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
  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
  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
  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
  独与老翁别

  新婚别
  杜甫
  兔丝附蓬麻,引蔓故(一作固)不长。
  嫁女与征夫,不如弃路旁。
  结发为君妻,席不暖君床。
  暮婚晨告别,无乃太匆忙。
  君行虽不远,守边赴河阳。
  妾身未分明,何以拜姑嫜?
  父母养我时,日夜令我藏。
  生女有所归,鸡狗亦得将。
  君今往死地,沈痛迫中肠。
  誓欲随君去,形势反苍黄。
  勿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
  妇人在军中,兵气恐不扬。
  自嗟贫家女,久致(一作致此)罗襦裳。
  罗襦不复施,对君洗红妆。
  仰视百鸟飞,大小必双翔。
  人事多错迕,与君永相望。

  垂老别
  杜甫
  四郊未宁静,垂老不得安。
  子孙阵亡尽,焉用身独完?
  投杖出门去,同行为辛酸。
  幸有牙齿存,所悲骨髓乾。
  男儿既介胄,长揖别上官。
  老妻卧路啼,岁暮衣裳单。
  孰知是死别?且复伤其寒。
  此去必不归,还闻劝加餐。
  土门壁甚坚,杏园度亦难。
  势异邺城下,纵死时犹宽。
  人生有离合,岂择衰盛端。
  忆昔少壮日,迟回竟长叹。
  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
  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
  何乡为乐土?安敢尚盘桓?
  弃绝蓬室居,塌然摧肺肝。

  无家别
  杜甫
  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
  我里百馀家,世乱各东西。
  存者无消息,死者为尘泥。
  贱子因阵败,归来寻旧蹊。
  久行见空巷,日瘦气惨凄。
  但对狐与狸,竖毛怒我啼。
  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
  宿鸟恋本枝,安辞且穷栖。
  方春独荷锄,日暮还灌畦。
  县吏知我至,召令习鼓鼙。
  虽从本州役,内顾无所携。
  近行只一身,远去终转迷。
  家乡既荡尽,远近理亦齐。
  永痛长病母,五年委沟溪。
  生我不得力,终身两酸嘶。
  人生无家别,何以为蒸黎?

  月夜
  杜甫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潋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纹。
  昨夜闲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逞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 落月摇情满江树。

  哀江头
  杜甫
  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
  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
  忆昔霓旌下南苑,苑中万物生颜色。
  昭阳殿里第一人,同辇随君侍君侧。
  辇前才人带弓箭,白马嚼啮黄金勒。
  翻身向天仰射云,一箭正坠双飞翼。
  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
  清渭东流剑阁深,去住彼此无消息。
  人生有情泪沾臆,江水江花岂终极。
  黄昏胡骑尘满城,欲往城南忘南北。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悲陈陶
  杜甫
  孟冬十郡良家子,血作陈陶泽中水。
  野旷天清无战声,四万义军同日死。
  群胡归来血洗箭,仍唱胡歌饮都市。
  都人回面向北啼,日夜更望官军至。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12-21
安史之乱是中国历史上一次重要的事件,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安,指安禄山,史,指史思明,安史之乱系指他们起兵反对唐王朝的一次叛乱。安史之乱自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至唐代宗宝应元年(762年)结束,前后达7年之久。这次历史事件,是当时社会各种矛盾所促成的,对唐朝后期的影响尤其巨大。
安史之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各种社会矛盾的集中反映,主要包括统治阶级和人民的矛盾,统治者内部的矛盾,民族矛盾以及中央和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等等。

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2795.htm

第2个回答  2020-01-17
第3个回答  2020-01-15
第4个回答  2008-12-21

什么是安史之乱?
唐玄宗末年,政治腐败,导致公元755年的安史之乱。盛唐由是衰落。玄宗晚年荒废朝政,宠爱杨贵妃,信奉道教,沉溺声色,穷奢极欲。宰相李林甫、杨国忠为弄权奸臣,朝政腐败。李林甫妒忌贤能,排斥人才,朝中无谏言。杨贵妃家族权倾朝野,杨国忠继位后,权倾朝野,结党为奸,排斥忠良。中央禁卫军骄逸,边疆...

安史之乱的结果是什么?
这场内战使得唐朝人口大量丧失,国力锐减。因为发起反唐叛乱的指挥官以安禄山与史思明二人为主,因此事件被冠以安史之名。四、安史之乱结果和影响:1、给社会经济造成了极大破坏。北方的经济衰落了,而江淮地区未直接受到安史兵祸。所以,从此之后,南方经济的发展日益超过北方,中国的经济重心逐渐南移了。...

安史之乱简介
1、安史之乱是中国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背叛唐朝后发动的战争,是同唐朝争夺统治权的内战,为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这场内战使得唐朝人口大量丧失,国力锐减。因为发起反唐叛乱的指挥官以安禄山与史思明二人为主,因此事件被冠以安史之名。又由...

安史之乱的故事
安史之乱是中国唐朝时期发生的一场重大叛乱,发生于公元755年到763年,主要由安禄山和史思明领导的叛军发起。下面是安史之乱的故事。安史之乱起因于安禄山的野心和对唐朝的不满。安禄山原是一名出身于葛州(今江苏扬州)的凉州军人,凭借着优秀的军事才能和与楚王李瑁的女儿结婚的关系,逐渐获得唐玄宗的...

安史之乱的结局是怎样的
安史之乱的结局是叛军内部矛盾激化,首脑史思明被其子史朝义杀害,导致军队士气大减,唐军趁机反击。宝应元年,唐代宗即位并借助回纥力量收复洛阳,史朝义逃至莫州后,仆固怀恩率领朔方军紧追不舍。广德元年春天,田承嗣投降并献出莫州,史朝义在走投无路中自杀,标志着这场持续七年多的动乱最终结束。唐...

安史之乱的原因经过和影响。
1. 安史之乱的原因:这场动乱是当时社会矛盾的集中爆发,涵盖了统治阶级与民众、统治阶级内部、民族之间以及中央与地方割据势力之间的多重矛盾。2. 安史之乱的经过:唐玄宗天宝十四载(755年)十一月,安禄山以“忧国之危”、讨伐杨国忠为名,在范阳起兵,率领15万兵马(号称20万)发动叛乱。叛军声势浩...

为什么在开元盛世竟然爆发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是唐朝一个十分重要的事件。它是一个很重要的时间点,是唐朝一个由强盛变得弱小的一个时间点。安史之乱发生的地点如果是换成现在的中国的话,应该是在中国的北方。这件事开始的时候是在公元后755年的12月,一般认为这件事的结束时间是在公元后763年的2月。大概是经历了8年的时间。安史之...

安史之乱是怎么回事? 和杨玉环有什么关系?
安史之乱是唐玄宗、肃宗时边镇守将安禄山、史思明掀起的反唐叛乱,也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杨玉环对安史之乱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1、安史之乱经过 公元755年,安禄山在范阳起兵叛乱,占领洛阳、长安。唐玄宗在逃亡四川期间,将皇位传于唐肃宗。公元757年,唐肃宗派大将郭子仪、李光弼率唐军在回纥...

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是什么,过程是什么,结果如何?
一、安史之乱的导火索:唐朝天宝十四载(755年)十一月,范阳、平卢、河东三节度使安禄山,凭借其强大的军事力量,发动了一场震惊朝野的叛乱。这场叛乱背后,是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激化,以及社会各阶层之间矛盾的集中爆发。二、安史之乱的进程:安禄山自称“雄武皇帝”,建元“天宝”,率领蕃汉十五万大军,...

历史上的安史之乱是怎样的
安史之乱:天宝之乱 安史之乱是中国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向唐朝发动的战争,是同唐朝争夺统治权的内战,是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也促使唐代开始出现藩镇割据的局面。由于发起反唐的指挥官以安禄山与史思明二人为主,故事件被冠以安史之名。又...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