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这句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这句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何为“不论”?何为“分明”?请指教,谢谢!!!
请用一首诗作个示例解释一下,谢谢!!!

“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这句是关于律诗的平仄的一个口诀,这是指七律(包括七绝)来说的。意思是说,第一、第三、第五字的平仄可以不拘,第二、第四、第六字的平仄必须分明。至于第七字呢,自然也是要求分明的。如果就五言律诗来说,那就应该是“一三不论,二四分明。”

平仄,这是律诗中最基础的。律诗的平仄规则,一直应用到后代的词曲。我们讲诗词的格律,主要就是讲平仄。这个口诀对于初学律诗的人是有用的,因为它是简单明了的。但是,它分析问题是不全面的,所以容易引起误解。

扩展资料:

格律诗中的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是一种不完全准确的记忆方法,因为格律诗比较严格,所以用这个口诀来写诗是万万不可的。

不过用来对对子,还是可以的,有些对联没有格律诗这么严格。 但是要注意的是,一般的五言和七言联也是按照格律诗严格来做的。比如声律启蒙、笠翁对韵的对联基本如此,下面这几幅对联中的五言七言就是格律诗的句式:

天上月圆,人间月半,月月月圆逢月半;今夜年尾,明日年头,年年年尾接年头。 --(金圣叹)直上青天揽明月; 欲倾东海洗乾坤。--(徐悲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律诗平仄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0-27

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意思是在一首七言律诗之中,第一、三、五字可以用平也可以用仄,而第二、四、六字则必须平仄分明,不能任意使用。

“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是古人写作七言近体诗时对一句之中各字平仄调配的变通规定,是常用口诀。这种规定的基本要求是对平仄声字要灵活运用,以达到作诗时不致为平仄律束缚得太死,不因词而害意。

扩展资料:

在五言“平平仄仄平”这个格式中,第一字不能不论,在七言“仄仄平平仄仄平”这个格式中,第三字不能不论,否则就要犯孤平。

所谓孤平,就是在“仄平”脚的句子中,即五言“平平仄仄平”和七言“仄仄平平仄仄平”这两个句型中,该用平声的五言第一字、七言第三字用了仄声,如此除了韵脚尾字之外便只有一个平声字了。如此就称它是孤平。孤平可是近体诗的大忌。

在五言“平平仄平仄”这个特定格式中,第一字也不能不论(古人作品中偶尔能见到不论的);同理,在七言“仄仄平平仄平仄”这个特定格式中,第三字也不能不论。以上讲的是五言第一字、七言第三字在一定情况下不能不论。至于五言第三字,七言第五字,在一般情况下,更是以“论”为原则了。

再如,对于“平平”脚的句子即“仄仄仄平平”和“平平仄仄仄平平”来说,前者第三字,后者第五字也不能不论,否则会出现“三平调”,即句子的结尾是连续的三个平声字,这同孤平一样,也是近体诗之大忌,必须避免。

总之,七言仄脚的句子可以有三个字不论,平脚的句子只能有两个字不论。五言仄脚的句子可以有两个字不论,平脚的句子只能有一个字不论。“一三五不论”的话不是完全对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一三五不论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16
  关于律诗的平仄,相传有这样一个口诀:"一三五不论,二四六 分明。"这是指七律(包括七绝)来说的。意思是说,第一、第三、 第五字的平仄可以不拘,第二、第四、第六字的平仄必须分明。至于 第七字呢,自然也是要求分明的。如果就五言律诗来说,那就应该是"一三不论,二四分明。"
  这个口诀对于初学律诗的人是有用的,因为它是简单明了的。但 是,它分析问题是页全面的,所以容易引起误解。这个影响很大。既然它是不全面的,就不能不予以适当的批评.
  先说"一三五不论"这句话是不全面的。在五言"平平仄仄平"这个格式中,第一字不能不论,在七言"仄仄平平仄仄平"这个格式 中,第三字不能不论,否则就要犯孤平。在五言"平平仄平仄"这个特定格式中,第一字也不能不论;同理,在七言"仄仄平平仄平仄"这个特定格式中,第三字也不能不论。以上讲的是五言第一字、七言 第三字在一定情况下不能不论。至于五言第三字,七言第五字,在一 般情况下,更是以"论"为原则了。
  总之,七言仄脚的句子可以有三个字不论,平脚的句子只能有两 个字不论。五言仄脚的句子可以有两个字不论,平脚的句子只能有一 个字不论。"一三五不论"的话是不对的。
  再说"二四六分明"这句话也是不全面的。五言第二字"分明"是对的,七言第二四两字"分明"是对的,至于五言第四字、七言第 六字,就不一定"分明"。依特定格式"平平仄平仄"来看,第六字 并不一定"分明"。又如"仄仄平平仄"这个格式也可以换成"仄仄 平仄仄",只须在对句第三字补偿一个平声就是了。七言由此类推。 "二四六分明"的话也不是完全正确的。
  ——王力《诗词格律》节选

参考资料:http://tieba.baidu.com/f?kz=80125229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08-05-02
第一、三、五字的平仄可以不拘,第二、四、六字的平仄必须分明。至于第七字,自然也要分明.这是指七律和七绝说的

“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这句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这句是关于律诗的平仄的一个口诀,这是指七律(包括七绝)来说的。意思是说,第一、第三、第五字的平仄可以不拘,第二、第四、第六字的平仄必须分明。至于第七字呢,自然也是要求分明的。如果就五言律诗来说,那就应该是“一三不论,二四分明。”平仄,这是律诗中...

“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是什么意思?
关于律诗平仄的口诀:"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是针对七言律诗(包括七言绝句)而言的。这口诀的含义是,在七言律诗中,第一、第三、第五字的平仄可以自由变化,而第二、第四、第六字的平仄则必须严格遵守。至于第七字,同样需要严格遵守平仄规则。如果考虑五言律诗,那么口诀应是"一三不论,二四...

在诗面里有一三五一定,二四六不论的说法,是什么意思
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说的就是格律诗的基本对仗要求。关于律诗的平仄,相传有这样一个口诀:"一三五不论,二四六 分明。"这是指七律(包括七绝)来说的。意思是说,第一、第三、 第五字的平仄可以不拘,第二、第四、第六字的平仄必须分明。至于 第七字呢,自然也是要求分明的。如果就五言...

平仄平平仄请问什么叫:135不论,246分明
“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这是指七律和七绝说的。意思是说:第一、三、五字的平仄可以不拘,第二、四、六字的平仄必须分明。至于第七字,自然也要分明的。如果就五律和五绝来说,就是“一三不论,二四分明。”“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补充条件:两条禁忌:(1)忌三平 入韵句,...

“246分明,135不论”是什么意思?
“一三五不论”的话是不对的。再说“二四六分明”这句话也是不全面的。五言第二字“分明”是对的,七言第二四两字“分明”是对的,至于五言第四字、七言第六字,就不一定“分明”。如“仄仄平平仄”这个格式也可以换成“仄仄平仄仄”,只须在对句第三字补偿一个平声就是了。七言由此类推。

对联平仄对仗问题对联中讲究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这是对联平仄的最基本要求,所谓“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是指上下联之间对应的位置,第一、三、五处的字都为平声或都为仄声可以忽略,但是相对应的第二、四、六处的字必须平仄交替、平仄相对。平仄“交错”。包括:1、平仄在本句中交替出现 2、平仄在对句中对立存在。例如:“金沙水拍云崖...

什么是“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对五律和五绝的句子而言,就应该是“一三不论,二四分明”了。这个认识是就一般规律而言的,不够全面。一方面,对平收的句子而言,第一(七言第三字)不论就会出现了“犯孤平”,而对“仄仄仄平平”而言,第三(七言第五字)不论就会出现了“三平调”。“犯孤平”、“三平调”是近体诗的大忌,一般不...

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意思是什么?
一三五不论的意思是在一个七言律句之中,第一、三、五字可以用平也可以用仄,提供了灵活性,使作诗时不致为平仄律束缚得太死,不因词而害意。二四六分明的含义是第二、四、六字则必须平仄分明,不能任意使用,这是对平仄声字的运用的基本要求,确保诗的格律。使用这句口诀时,总的原则就是不...

写律诗是不是遵守: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平仄原则
尤其在创作绝句时,可能还能较好地遵守,但当创作八句甚至更长的律诗时,要完全符合就很有难度。如何灵活变通呢?我们可以适当调整不太关键的单数位置的字,而保留较为关键的双数位置的字和最后一字。这就是所谓的口诀:“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意思是说,在七言诗中,第一、三、五字的平仄...

近体诗中一三五不问,二四六分明是什么意思,平仄有什么要求?
“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这句口决的意就是,诗句中一三五的字可以平仄不分,但二四六字平仄必需分明!当然这都不是绝对的,这都是相对普遍而言。五绝里的第五字的平仄当然也必需分明。还有就是一句诗里不可以只用一个仄(平)和句里后三字全用三连平(仄),这就犯了诗忌孤平(仄)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