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谋定而后动,知止而有得”有典故,是从《大学》中的“知止而后有定”演化而来的。
意思是:谋划准确周到而后行动,知道目的地才能够有所收获。
原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释义:《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高尚的德行,在于关爱人民,在于达到最高境界的善。知道要达到“至善”的境界方能确定目标,确定目标后方能心地宁静,心地宁静方能安稳不乱,安稳不乱方能思虑周详,思虑周详方能达到“至善”。
凡物都有根本有末节,凡事都有终端有始端,知道了它们的先后次序,就与《大学》的宗旨相差不远了。
扩展资料:
“谋定而动”善抓善成
谋定而动,好似行船,重在航向。俗话说:方向不对,努力白费;方向若对,事半功倍。从某种意义上说,领导干部之于单位和组织就好比船长之于船只,其价值观好比船长手中的罗盘,政绩观好比船舵。
领导干部只有校准价值观的“罗盘”,把稳政绩观的“船舵”,方能带领单位“直挂云帆济沧海”。
现实中有的新任领导干部“罗盘”失灵,上任伊始就培养自己的小圈子、打上自己的“小九九”;有的“掌舵”不稳,急于树立自己的权威,一味追求轰动效应;有的“航线”不熟,工作思路不清,重局部轻全局,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
新官上任谋定而动,需好好想想“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真正定准精力投向、用权方向和政绩导向。要在解决部队建设面临的突出矛盾和急难任务的同时,对那些关乎长远、作用长效的工作,毫不放松、持续用力,把部队当前建设与长远发展、“显绩”与“潜绩”、创特色与打基础统一起来,努力为部队建设长远发展夯实基础、攒足后劲。
要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把基层官兵所想、所盼、所急,贯穿于科学决策、科学发展的工作实践当中,积极为基层官兵排忧解难。
谋定而动,恰似长跑,贵在坚持。一些领导干部,刚上任时工作热情都很高、工作作风也很扎实,能够严格要求自己,但时间长了,就可能放松要求。“业精于勤荒于嬉”。方向和重心“谋定”以后,需要的就是保持定力,持之以恒地抓好行动。
所以,加强党性修养什么时候都“松不得”,坚持求真务实什么时候都“虚不得”,依法用权什么时候都“越不得”,保持昂扬状态什么时候都“懒不得”。以跑好“马拉松”的恒心和毅力,做到“为官一任,振兴一方”;以一流的工作标准和过硬的工作作风,做到善始善终,善抓善成。
《大学》是一篇论述儒家修身治国平天下思想的散文,原是《小戴礼记》第四十二篇,相传为曾子所作,实为秦汉时儒家作品,是一部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著作。
经北宋程颢、程颐竭力尊崇,南宋朱熹又作《大学章句》,最终和《中庸》、《论语》、《孟子》并称“四书”。宋、元以后,《大学》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中国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大学》提出的“三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和“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修己是治人的前提,修己的目的是为了治国平天下,说明治国平天下和个人道德修养的一致性。
《大学》提出的人生观与儒家思想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基本上是儒家人生观的进一步扩展。这种人生观要求注重个人修养,怀抱积极的奋斗目标,这一修养和要求是以儒家的道德观为主要内涵的。
三纲八目又有阶级性, “明德”、“至善”都是封建主义对君主的政治要求和伦理标准;“格物”、“致知”等八条目是在修养问题上要求与三纲领中的政治理念和伦理思想相结合。
《大学》还继承了孔子的仁政学说与孟子的民本论,《大学》里的统治者都是以“尊长”、“民之父母”的身份自居,但实际上他们还是站在剥削者的立场上这么说的,他们所谓的“爱民”、“不暴戾”只是为了维护他们上层建筑的经济基础——生产力。只有这样,他们无生产能力的剥削生活才能得以巩固。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谋定而动”善抓善成
谋定而后动什么意思
谋定而后动的意思是:深思熟虑,然后行动。关于这一成语的具体解释如下:一、基本含义 谋定而后动是一个成语,字面意思为在做出决定、计划或策略之前要深思熟虑,慎重考虑各种因素,一旦目标策略确定,就果断行动。它强调的是决策的智慧和行动的果断性。二、详细解释 1. 谋定的过程 “谋定”...
“谋定而后动,知止而有得”什么意思?
“谋定而后动,知止而有得”的含义为谋划准确周到而后行动,知道目的地(合适的时机收手)才能够有所收获。谋定而后动是告诉我们做任何事一定要进行谋划部署,做好准备,我们才能开始行动,这样才有利于这件事的成功,切不可莽撞前行。因此不论是经营企业还是在战场上指挥作战,欲望越是强烈,越是不要...
谋定而后动是什么意思?
谋定而后动的意思是:在谋划好策略或计划之后再行动。这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重要军事思想,强调在行动之前要进行充分的计划和准备,以确保行动的成功和减少风险。详细解释:1. 策略与行动的关系:在古代军事理论中,“谋定”强调的是在行动前要有明确的目标和策略。这种思想认为,只有经过深思熟虑的策略,才...
孙子兵法里的:谋定后动。是什么意思?
谋定而后动是一个汉语诗句,后半句为知止而有得,意思是谋划准确周到而后行动,知道目的地才能够有所收获。诗句出处不可考,曾被引用于《孙子·计篇》。中文名 谋定而后动 类别 典故 出处 不可考 意思 谋划准确周到而后行动 释义 全句:谋定而后动,知止而有得。意思,谋划准确周到而后行动...
孙子兵法里的:谋定后动。是什么意思?
孙子兵法中的"谋定而后动",其核心含义是强调在行动之前进行深思熟虑和周密策划。这句话可以理解为,只有当策略制定得准确无误,对目标和路径有清晰的认识,才能果断地采取行动,以期达到预期的效果。这不仅适用于军事战略,同样适用于企业管理和决策制定中。孙子在《计篇》中指出,战争是国家的重大事务,...
什么才叫谋定而后动呢?
谋定而后动,是一种深思熟虑后的行动策略,意味着在充分策划和理解时机后采取行动,从而实现预期的成果。无论是国家的军事决策,还是企业的战略部署,都遵循这一原则。孙子在《孙子·计篇》中强调,战争对于国家至关重要,关乎生死存亡,因此必须详尽研究、审慎考虑。同样,企业的战略规划是其核心,它塑造...
谋定而后动知止而有得什么意思
谋定而后动,知止而有得的意思是在做事之前,先考虑清楚做这件事的后果和过程,然后再去做;懂得何时停止行动,会有不错的收获或者所得。“谋定而后动,知止而有得”是“从知止而后有定”演化而来的。“知止而后有定”出自《大学》。《大学》是一篇论述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的散文,原是《小...
谋定而后动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谋划准确周到而后行动,知道目的地才能够有所收获。原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释义:《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高尚的德行,在于关爱人民,在于达到最高境界的...
思深方益远,谋定而后动什么意思
思深方益远,谋定而后动 一、明确答案 这句话的意思是,思考深入才能做出深远的决策,在谋划周全之后再去行动。它强调在做出决定之前要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充分的谋划,以确保行动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二、详细解释 1. “思深方益远”的解释 “思深”指的是深入思考,对问题进行...
谋定而后动是什么意思
做事要先订好计划 然后 再行动。 成语出处: 汉·扬雄《法言义疏》卷三:“珍其货而后市,修其身而后交,善其谋而后动成道也。” 成语例句: 苞苴所入实行张霍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