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雨亭记》这篇散文紧扣“喜雨亭”三个字来写,或分写,或合写,或引古代史实来烘托,或用主客问答来渲染,思路开阔,传达出一种情不自禁的喜悦之情。下面我们一起来阅读苏轼《喜雨亭记》古文赏析。欢迎大家阅读!
【原文】
喜雨亭记
作者:苏轼
亭以雨名,志[1]喜也。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周公得禾,以名其书[2];汉武得鼎,以名其年[3];叔孙胜狄,以名其子[4]。其喜大小不一,示其不忘一也。
余至扶风之明年[5],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树,以为休息之所。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6],其占为有年[7]。既而弥月不雨[8],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9]。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10],忧者以喜[11],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属客而告之[12],曰:“五日不雨可乎?曰:‘五日不雨则无麦。’十日不雨可乎?曰:‘十日不雨则无禾。’无麦无禾,岁且荐饥[13],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则吾与二三子,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使吾与二三子,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14],皆雨之赐也。其又可忘耶?”
既以名亭,又从而歌之,曰:“使天而雨珠,寒者不得以为襦;使天而雨玉,饥者不得以为粟。一雨三日,伊谁之力?民曰太守。太守不有,归之天子。天子曰不然,归之造物[15]。造物不自以为功,归之太空。太空冥冥[16],不可得而名。吾以名吾亭。”
【注释】
[1]志:记,后来写作“志”。
[2]周公得禾,以名其书:传说周成王的同母弟唐叔得到一种特别的禾。这种禾是两禾生在不同的田亩上,而合生一穗。于是献给成王,成王送给周公。周公受禾后,作《嘉禾》一篇。《嘉禾》文已佚亡,今《尚书》仅存篇名。(《尚书·周书·微子之命》)
[3]汉武得鼎:据《汉书·武帝纪》记载,元鼎元年(公元前116年)五月,得宝鼎于汾水,于是改元为元鼎元年。《通鉴考异》认为得宝鼎应在元鼎四年,元鼎年号是后来追改的。
[4]叔孙胜狄,以名其子:鲁文公十一年,北狄鄋瞒国伐鲁,鲁文公派叔孙得臣御敌,打败了鄋瞒,并击杀其国君侨如,于是将自己的儿子命名为侨如,以表其功。
[5]扶风:即凤翔府,今陕西凤翔府。苏轼曾做过凤翔府判官,于嘉佑六年(公元1061年)到任。明年,第二年。
[6]雨麦,上天下麦子,这是由龙卷风造成的`。岐山,今陕西岐山县。阳,山的南面。
[7]占:占卦。年:年成。有年,指丰收。人们不知道雨麦是不是“祥瑞”,所以占卦。
[8]弥:满。弥月,整月。雨,下雨(动词)。
[9]乙卯:四月初二日;甲子,四月十一日;丁卯,四月十四日。
[10]忭(bian,4声):高兴,喜欢。
[11]以:介词,因,省略了宾语。
[12]属(zhu,3声),注,酌。属客,指斟酒给客人喝。
[13]荐,重。荐饥,重复地遭到饥荒。
[14]优游,叠韵连绵字,从容不迫的样子。
[15]造物,造物主。
[16]冥冥:渺茫。
【译文】
这座亭子用雨来命名,是为了纪念喜庆之事。古时候有了喜事,就用它来命名事物,表示不忘的意思。周公得到天子赏赐的稻禾,便用“嘉禾”作为他文章的篇名;汉武帝得了宝鼎,便用“元鼎”称其年号;叔孙得臣打败狄人侨如,便用侨如作为儿子的名字。他们的喜事大小不一样,但表示不忘的意思却是一样的。
我到扶风的第二年,才开始造官邸,在堂屋的北面修建了一座亭子,在南面开凿了一口池塘,引来流水,种上树木,把它当作休息的场所。这年春天,在岐山的南面下了麦雨,占卜此事,认为今年是个好年成。然而此后整整一个月没有下雨,百姓才因此忧虑起来。到了三月的乙卯日,天才下雨,甲子日又下雨,百姓们认为下得还不够;丁卯日又下了大雨,一连三天才停止。官吏们在院子里一起庆贺,商人们在集市上一起唱歌,农夫们在野地里一起欢笑,忧愁的人因而高兴,生病的人因而痊愈,而我的亭子也恰好造成了。
于是,我在亭子里向客人举杯劝酒,问他们道:“‘五天不下雨可以吗?’你们会回答说:‘五天不下雨,就长不成麦子了。’又问‘十天不下雨可以吗?’你们会回答说:‘十天不下雨就养不活稻子了。’没有麦没有稻,年成自然荒歉了,诉讼案件多了,而盗贼也猖獗起来。那么我与你们即使想在这亭子上游玩享乐,难道可能做得到吗?现在上天不遗弃这里的百姓,刚有旱象便降下雨来,使我与你们能够一起在这亭子上游玩赏乐的,都靠这雨的恩赐啊!这难道又能忘记的吗?”
既用它来命名亭子以后,又接着来歌唱此事。歌词道:“假使上天下珍珠,受寒的人不能把它当作短袄;假如上天下白玉,挨饿的人不能把它当作粮食。一场雨下了三天,这是谁的力量?百姓说是太守,太守说没有这力量。归功于天子,天子也否认。归之于造物主,造物主也不把它当作自己的功劳,归之于太空。而太空冥然飘渺,不能够命名它,所以我用它来为我的亭子命名。
《喜雨亭记》原文翻译及赏析
《喜雨亭记》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篇散文。文章从该亭命名的缘由写起,记述建亭经过,表达人们久旱逢雨时的喜悦心情,反映了作者儒家重农、重民的仁政思想。文章句法灵活,笔调活泼,在风趣的对话中轻松含蓄地发表见解。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喜雨亭记》原文翻译及赏析,欢迎阅读。《喜雨亭记》作者...
苏轼《喜雨亭记》古文赏析
喜雨亭记 作者:苏轼 亭以雨名,志[1]喜也。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周公得禾,以名其书[2];汉武得鼎,以名其年[3];叔孙胜狄,以名其子[4]。其喜大小不一,示其不忘一也。余至扶风之明年[5],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树,以为休息之所。是岁之春,雨...
喜雨亭记译文 | 注释 | 赏析
赏析 令人觉得奇怪的是,用散文的形式写作喜雨的,在文学史上却并不多见。因此,苏轼的这篇散文《喜雨亭记》就显得十分突出了。当然,如果仅仅是因为前人未写而自己写了这一题材,对文学史有所贡献尚不足为奇。一旦后人接手写作,超越了前人的作品,那么前者就只能有一点文学史的价值而谈不到什么艺术...
苏轼《喜雨亭记》赏析
苏轼的《喜雨亭记》是一篇充满喜悦和庆祝气氛的文章,它以雨命名为亭子的主题,表达了作者对雨的感激和对丰收的喜悦。文章中,苏轼通过描述久旱逢甘霖的情景,以及人们因雨而得的欢乐,展现了雨的重要性和人们对雨的渴望。文章开头,苏轼提到古人有喜事时会以名物来纪念,他引用了周公、汉武和叔孙胜敌...
《喜雨亭记》原文翻译及赏析
《喜雨亭记》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篇散文。文章从该亭命名的缘由写起,记述建亭经过,表达人们久旱逢雨时的喜悦心情,反映了作者儒家重农、重民的仁政思想。文章句法灵活,笔调活泼,在风趣的对话中轻松含蓄地发表见解。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喜雨亭记》原文翻译及赏析,欢迎阅读。 《喜雨亭记》 作者: 苏轼 亭...
喜雨亭记苏轼原文赏析在线翻译解释
而大自然毕竟“冥冥”,遥远而不可寻,因而“吾以名吾亭”,以喜雨二字定亭之名。苏轼能够不迷信天子和造物主,敢于提出自己的真知灼见,实属难能可贵。 《喜雨亭记》一反亭台游记写法的俗套,集叙述、议论、抒情于一体,交错并用,可谓运笔生辉,出手不凡。古人云:“文章无定法,贵在创新”,苏轼继承和发扬了这一...
喜雨亭记诗文赏析
喜雨亭”之名顺理成章。文章在语言运用上,苏轼巧妙地融入“雨”和“喜”的元素,使得全文洋溢着喜悦气氛。他善于运用排比和韵律,如“雨珠”“雨玉”的描绘,以及结尾处的押韵,既增添文学美感,又强化了主题。这种对民本思想的体现,以及对家乡文化的眷恋,使得《喜雨亭记》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喜雨亭记苏轼原文及翻译
曰:“春雨亭者,盖喜雨亭也。”时膏泽既广,黍稷以宜,乃命驾而往焉。属予作文以记之,并述其事以勉其来者。翻译:我的新筑的亭子用雨来命名,是为了纪念喜雨的事。我到扶风的第二年,既已料理好军事而未建立祠堂。正碰上有人由外乡来,急忙走出来迎接,表情很高兴,派他的随从拿酒来,边喝...
《喜雨亭记》阅读及答案
喜雨亭记 苏轼 雨中的亭子以喜雨命名,纪念这喜人的雨水。我到扶风的第二年,开始修建官舍,并在堂北建亭,南边开凿水池,引入水流,种植树木,作为休息之地。这一年春天,在岐山之阳下落雨麦,占卜显示今年丰收有望。然而,随后整整一个月未下雨,百姓开始忧虑。三个月后,四月初二日开始下雨,四月...
喜雨亭记苏轼文言文阅读
1. 文言文阅读 《喜雨亭记》一文表现了苏轼关心民众疾苦或与民同乐的思想感情,这种思想感情与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一文中所表现的思想感情是相通的。 予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树,以为休息之所。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