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武牧羊诗和解释...

谢谢昂...能不能告诉一下苏武牧羊的解释和诗...谢谢和当时的社会背景...

  名称
  苏武牧羊

  拼音
  sū wǔ mù yáng

  解释
  苏武:汉朝时人。苏武宁死不屈情愿牧羊也不投降匈奴。

  出处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38回:“他取笔就画了一幅苏武牧羊,画了又要我题。”

  事例
  我们要学~的精神。

  用法
  作宾语、定语;指人有气节

  苏武留胡节不辱,
  雪地与冰天,穷困十九年,
  渴饮雪,饥吞毡,牧羊北海边,
  心存汉社稷,旄落犹未还,
  历尽难中难,心比铁石坚,
  时听塞上,笳声入耳痛心酸。

  转眼北风吹,群雁汉关飞,
  白发娘盼儿归,红妆守空帏,
  三更同入梦,两地谁梦谁?
  宁海枯石烂,大节定不亏,
  欲使匈奴,惊心碎胆,常服汉德威

  社会背景和故事意义:

  匈奴自从给卫青、霍去病打败以后,双方有好几年没打仗。他们口头上表示要跟汉朝和好,实际上还是随时想进犯中原。

  匈奴的单于一次次派使者来求和,可是汉朝的使者到匈奴去回访,有的却被他们扣留了。汉朝也扣留了一些匈奴使者。

  公元前100年,汉武帝正想出兵打匈奴,匈奴派使者来求和了,还把汉朝的使者都放回来。汉武帝为了答复匈奴的善意表示,派中郎将苏武拿着旌节,带着副手张胜和随员常惠,出使匈奴。

  苏武到了匈奴,送回扣留的使者,送上礼物。苏武正等单于写个回信让他回去,没想到就在这个时候,出了一件倒霉的事儿。

  苏武没到匈奴之前,有个汉人叫卫律,在出使匈奴后投降了匈奴。单于特别重用他,封他为王。

  卫律有一个部下叫做虞常,对卫律很不满意。他跟苏武的副手张胜原来是朋友,就暗地跟张胜商量,想杀了卫律,劫持单于的母亲,逃回中原去。

  张胜很表示同情,没想到虞常的计划没成功,反而被匈奴人逮住了。单于大怒,叫卫律审问虞常,还要查问出同谋的人来。

  苏武本来不知道这件事。到了这时候,张胜怕受到牵连,才告诉苏武。

  苏武说:“事情已经到这个地步,一定会牵连到我。如果让人家审问以后再死,不是更给朝廷丢脸吗?”说罢,就拔出刀来要自杀。张胜和随员常惠眼快,夺去他手里的刀,把他劝住了。

  虞常受尽种种刑罚,只承认跟张胜是朋友,说过话,拼死也不承认跟他同谋。

  卫律向单于报告。单于大怒,想杀死苏武,被大臣劝阻了,单于又叫卫律去逼迫苏武投降。

  苏武一听卫律叫他投降,就说:“我是汉朝的使者,如果违背了使命,丧失了气节,活下去还有什么脸见人。”又拔出刀来向脖子抹去。

  卫律慌忙把他抱住,苏武的脖子已受了重伤,昏了过去。

  卫律赶快叫人抢救,苏武才慢慢苏醒过来。

  单于觉得苏武是个有气节的好汉,十分钦佩他。等苏武伤痊愈了,单于又想逼苏武投降。

  单于派卫律审问虞常,让苏武在旁边听着。卫律先把虞常定了死罪,杀了;接着,又举剑威胁张胜,张胜贪生怕死,投降了。

  卫律对苏武说:“你的副手有罪,你也得连坐。”

  苏武说:“我既没有跟他同谋,又不是他的亲属,为什么要连坐?”

  卫律又举起剑威胁苏武,苏武不动声色。卫律没法,只好把举起的剑放下来,劝苏武说:“我也是不得已才投降匈奴的,单于待我好,封我为王,给我几万名的部下和满山的牛羊,享尽富贵荣华。先生如果能够投降匈奴,明天也跟我一样,何必白白送掉性命呢?”

  苏武怒气冲冲地站起来,说:“卫律!你是汉人的儿子,做了汉朝的臣下。你忘恩负义,背叛了父母,背叛了朝廷,厚颜无耻地做了汉奸,还有什么脸来和我说话。我决不会投降,怎么逼我也没有用。”

  卫律碰了一鼻子灰回去,向单于报告。单于把苏武关在地窖里,不给他吃的喝的,想用长期折磨的办法,逼他屈服。

  这时候正是入冬天气,外面下着鹅毛大雪。苏武忍饥挨饿,渴了,就捧了一把雪止渴;饿了,扯了一些皮带、羊皮片啃着充饥。过了几天,居然没有饿死。

  单于见折磨他没用,把他送到北海(今贝加尔湖)边去放羊,跟他的部下常惠分隔开来,不许他们通消息,还对苏武说:“等公羊生了小羊,才放你回去。”公羊怎么会生小羊呢,这不过是说要长期监禁他罢了。

  苏武到了北海,旁边什么人都没有,唯一和他作伴的是那根代表朝廷的旌节。匈奴不给口粮,他就掘野鼠洞里的草根充饥。日子一久,旌节上的穗子全掉了。

  一直到了公元前85年,匈奴的单于死了,匈奴发生内乱,分成了三个国家。新单于没有力量再跟汉朝打仗,又打发使者来求和。那时候,汉武帝已死去,他的儿子汉昭帝即位。

  汉昭帝派使者到匈奴去,要单于放回苏武,匈奴谎说苏武已经死了。使者信以为真,就没有再提。

  第二次,汉使者又到匈奴去,苏武的随从常惠还在匈奴。他买通匈奴人,私下和汉使者见面,把苏武在北海牧羊的情况告诉了使者。使者见了单于,严厉责备他说:“匈奴既然存心同汉朝和好,不应该欺骗汉朝。我们皇上在御花园射下一只大雁,雁脚上拴着一条绸子,上面写着苏武还活着,你怎么说他死了呢?”

  单于听了,吓了一大跳。他还以为真的是苏武的忠义感动了飞鸟,连大雁也替他送消息呢。他向使者道歉说:“苏武确实是活着,我们把他放回去就是了。”

  苏武出使的时候,才四十岁。在匈奴受了十九年的折磨,胡须、头发全白了。回到长安的那天,长安的人民都出来迎接他。他们瞧见白胡须、白头发的苏武手里拿着光杆子的旌节,没有一个不受感动的,说他真是个有气节的大丈夫。

  苏武被拘匈奴十九载,受尽磨难而终得归汉的传奇经历,不知激励了多少中华民族的热血男儿。此诗即因苏武牧羊图而生发,饱含作者对苏武崇高气节的敬佩之情。首联是为点题之笔,由图像麒麟阁而追述苏武忠贞品格。中间两联选取了极富代表性的细节,体现苏武不畏艰难而始终心向汉室的精神。尾联则以李陵泣别作为反衬,更见出苏武人格的崇高。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05-03

苏武牧羊诗歌全诗的意思是什么?
释义:苏武虽然人留在了匈奴地界,但气节还在。在冰天雪地的环境里,贫穷艰苦地生活了十九年。渴了就吃雪,饿了就吃身上的羊皮袄。心里还记挂着汉朝的江山社稷,牧羊用的那根旄节上的装饰都掉光了还没能回到汉朝去。历经了种种困难,但心还像铁石一样坚定,夜里在塞上听到笳声,心里就十分难过。天...

古诗 苏武牧羊谁知道原文
苏武牧羊翻译:卫律知道苏武终究不可胁迫投降,报告了单于。单于越发想要使他投降,就把苏武囚禁起来,放在大地窖里面,不给他喝的吃的。天下雪,苏武卧着嚼雪,同毡毛一起吞下充饥,几日不死。匈奴以为神奇,就把苏武迁移到北海边没有人的地方,让他放牧公羊,说等到公羊生了小羊才得归汉。同时把他...

苏武牧羊诗歌意思 苏武牧羊诗歌表达什么意思
1、苏武留胡节不辱。”总起。“雪地又冰天,穷愁十九年。渴饮雪,饥吞毡,牧羊北海边。心存汉社稷,旄落犹未还。历尽难中难,心如铁石坚,夜在塞上时听笳声,入耳痛心酸。”描写的是苏武在北地的苦难经历既是环境描写,也刻画了人物坚贞不屈的心理。上一部分主要是通过类似旁白的口气,即以其他人...

《苏武牧羊》这首诗的意思
意思:苏武虽然人留在了匈奴地界,但气节还在。在冰天雪地的坏境里,贫穷艰苦地生活了十九年。渴了就吃雪,饿了就吃身上的羊皮袄。心里还记挂着汉朝的江山社稷,牧羊用的那根旄节上的装饰都掉光了还没能回到汉朝去。历经了种种困难,但心还像铁石一样坚定,夜里在塞上听到笳声,心里就十分难过。...

苏武牧羊诗和解释...
拼音 sū wǔ mù yáng 解释 苏武:汉朝时人。苏武宁死不屈情愿牧羊也不投降匈奴。出处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38回:“他取笔就画了一幅苏武牧羊,画了又要我题。”事例 我们要学~的精神。用法 作宾语、定语;指人有气节 苏武留胡节不辱,雪地与冰天,穷困十九年,渴饮雪,饥...

苏武牧羊译文
———译:匈奴想让苏武投降,苏武坚贞不屈,不辱气节,而被匈奴流放 到北海边去牧羊,那那冰天雪地的恶劣环境里一呆就是十九年,过着 渴了就抓把雪,饿了就把毡蓬拿来吃(匈奴未给吃喝)。可是就算如 此,历尽了无数苦难的苏武也心如铁石般坚硬,一心只以国家(汉家王朝)为重,但是因为思乡...

苏武牧羊原文及翻译注释
苏武牧羊原文及翻译注释如下:原文 苏武为汉使匈奴,为单于留,使卫律治之。百般胁诱,武终不屈。卫律知武终不可胁,白单于。单于益欲降之,乃幽武大窖中,绝不饮食。天雨雪,武啮雪,与毡毛并咽之,数日不逝。匈奴以为神,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曰:羝乳乃得归。武既至北海上,廪食...

诗歌苏武牧羊和京剧苏武牧羊
1、诗歌苏武牧羊作品内容 《苏武牧羊》苏武留胡节不辱。雪地又冰天,穷愁十九年。渴饮雪,饥吞毡,牧羊北海边。心存汉社稷,旄落犹未还。历尽难中难,心如铁石坚。夜坐塞上时闻笳声,入耳痛心酸。转眼北风吹,雁群汉关飞。白发娘,望儿归,红妆守空帏。三更同入梦,两地谁梦谁?任海枯石烂,...

苏武牧羊歌词大意
诗意:西汉使者苏武滞留匈奴的故事,匈奴大汗扣留苏武想让他投降,但是苏武坚贞不屈,于是匈奴人把他囚禁起来,不给吃喝,于是他渴饮雪,饥吞毡.匈奴人看实在不能让他投降,就让他到北海牧羊.并告诉他什么时候公羊生了小羊才能回国.就这样苏武在匈奴滞留了十九年,最终经过展转回到祖国的故事....

苏武牧羊文言文翻译百度百科
6. 匈奴将他流放到北海牧羊,声称须待羊生育方可放他回国。苏武在匈奴度过十九年艰辛岁月,始终持节不屈。7. 苏武的忠贞爱国,使其名垂当时,且影响深远。《汉书》称赞他出使四方,不辱君命。8. 苏武的故事广为流传,成为后世诗歌、戏曲、小说、美术、音乐、影视等艺术形式中的题材,象征坚贞不屈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