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快要收割新熟的麦子来接续以前的陈谷了,幸有孙辈来替我收麦。连续几个晚上的阴雨毁坏了收打作物的场圃,初升的太阳令乡邻欢欣鼓舞。
赶紧做好大饼给外孙吃以补偿他的饥饿困乏,多取些自酿的酒来慰劳辛苦收麦的外孙。收好新麦关闭粮仓回到家总算结束农事,写下这首诗来赞扬外孙不辞劳苦的精神。
《文氏外孙入村收麦》选自《苏辙集·栾城三集》。是宋代诗人苏辙的诗词作品。
作者简介
苏辙(公元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时期官员、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位列执政。
哲宗亲政后,因上书谏事而被贬知汝州,连谪数处。宰相蔡京掌权时,再降朝请大夫,遂以太中大夫致仕,筑室于许州。政和二年(1112年),苏辙去世,年七十四,追复端明殿学士、宣奉大夫。宋高宗时累赠太师、魏国公,宋孝宗时追谥“文定”。
苏辙与父亲苏洵、兄长苏轼齐名,合称“三苏”。其生平学问深受其父兄影响,以散文著称,擅长政论和史论,苏轼称其散文“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其诗力图追步苏轼,风格淳朴无华,文采少逊。苏辙亦善书,其书法潇洒自如,工整有序。
文氏外孙入村收麦什么意思?
译文:快要收割新熟的麦子来接续以前的陈谷了,幸有孙辈来替我收麦。连续几个晚上的阴雨毁坏了收打作物的场圃,初升的太阳令乡邻欢欣鼓舞。赶紧做好大饼给外孙吃以补偿他的饥饿困乏,多取些自酿的酒来慰劳辛苦收麦的外孙。收好新麦关闭粮仓回到家总算结束农事,写下这首诗来赞扬外孙不辞劳苦的精神。
文氏外孙入村收麦翻译
《文氏外孙入村收麦》描写的是苏辙晚年闲居颍昌时的日常生活情景。在麦收季节,外孙文骥来村里帮助自己收割麦子,苏辙写此诗记录。从诸孙入村帮自己收麦写起,写出久雨忽晴、宜事农桑的喜悦。
《文氏外孙入村收麦》原文是什么?怎么理解?
收好新麦关闭粮仓回到家里总算结束了农事,写下这首诗来赞扬外孙不辞劳苦的精神。【注释】赖有:幸亏有。诸孙:泛指孙辈。阴霪(yín):连绵不断的雨。一竿:指太阳升起的高度。村酤(gū):农家自酿的酒。酤,酒。闭廪:关闭米仓。廪,米仓。【赏析】《文氏外孙入村收麦》这首诗表现了作者看到...
文氏外孙入村收麦拼音
文氏外孙入村收麦拼音:wén文shì氏wài外sūn孙rù入cūn村shōu收mài麦[sòng宋]sū苏zhé辙;yù欲shōu收xīn新mài麦jì继chén陈gǔ谷,lài赖yǒu有zhū诸sūn孙tì替lǎo老rén人。sān三yè夜yīn阴yín霪bài败cháng场pǔ圃,yì一gān竿qíng晴rì日wǔ舞bǐ比lín邻。jí急chuī炊dà...
文氏外孙入村收麦对比手法
《文氏外孙入村收麦》赏析:1、描写细致 诗人通过对诸孙来村收麦前后的生动描绘,表达了他对久雨转晴,农桑宜事,诸孙收麦的喜悦和感激之情。在这首诗中,苏辙表现了自己看到农村劳作和收获的快乐,也表达了对于农村生活的关注和热爱。同时,通过描写自己晚年闲居的生活状态,苏辙也流露出自己对于家庭...
苏辙的诗词有哪些?
文氏外孙入村收麦,春日耕者,送王适徐州赴举,武昌九曲亭记,巢谷传,东坡先生墓志铭,初到陈州久爱闲居乐,种兰兰生幽谷无人识。苏辙,字子由,一字同叔 ,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人。北宋时期官员,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辙主要成就 苏辙在政治上反对王安石变法中的青苗法,认为青苗法以钱贷民...
文氏外孙入村收麦是什么体裁
七言律诗。《文氏外孙入村收麦》选自《苏辙集·栾城三集》,是宋代诗人苏辙的诗词作品,诗词都是有七字组成的诗句,属于七言律诗。描写的是苏辙晚年闲居颍昌时的日常生活情景。
“急炊大饼偿饥乏”的出处是哪里
“急炊大饼偿饥乏”出自宋代苏辙的《文氏外孙入村收麦》。“急炊大饼偿饥乏”全诗《文氏外孙入村收麦》宋代 苏辙欲收新麦继陈谷,赖有诸孙春老人。三夜阴霪败场圃,一竿晴日舞比邻。急炊大饼偿饥乏,多博村酤劳苦辛。闭廪归来真了事,赋诗怜汝足精神。作者简介(苏辙)苏辙(1039—1112年),...
必修语文《文氏外孙入村收麦》教案
4. 《文氏外孙入村收麦》详解: 作为宋代田园诗的代表作,它展示了丰富的体式和生活题材,以及作者苏辙的艺术成就。通过课堂任务,如品味词语、分析情感和赏析艺术手法,学生能更深入地理解和欣赏诗歌。5. 乐趣解读: 诗中描绘的是连绵阴雨后天气放晴,丰收的喜悦,以及诗人与外孙们共同劳作后的满足和诗文...
文氏外孙入村收麦换成插秧歌的原因
切合劳动主体。《文氏外孙入村收麦》为了切合该课本中单元的“劳动”主题,才换成的《插秧歌》,高中的课本苏辙《文氏外孙入村收麦》更换为杨万里《插秧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