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五千年中有关知错就改的故事除了负荆请罪还有什么

如题所述

一、白岩松8岁读书的故事

白岩松出生在内蒙古一个边远小城,8岁那年,父亲不幸辞世,母亲用坚强和隐忍挑起了这个风雨飘摇的家。平时给人印象总是不苟言笑的白岩松,小时候却是个淘气包,常常惹妈妈生气,被妈妈打。白岩松每天至少要挨两次打,要不然,连他自己都会感到奇怪。

由于太贪玩,白岩松小时候的学习成绩很差。一次,白岩松的考试成绩在全班倒数第二,他一生气,竟偷偷把张贴的成绩榜撕了。

随着年龄的增长,贫寒的家庭环境磨砺了白岩松吃苦耐劳、敢于迎接挑战的坚强性格。渐渐地,白岩松的成绩跟了上来。

高三那年,为了让成绩提高得更快,他把所有学过的课本都找出来装订起来,历史书一共有600多页,地理书一共有700多页,语文书一共有1000多页等等。然后,白岩松一天看每科30页书,另外还要做数学题。持之以恒,白岩松终于考上了大学。

现在回想这些,白岩松感慨地说:"青春最可爱的地方就在于有大把的时间可以去挥霍,你可以犯无数的错误,因为你有改正错误的时间,但是当中年这杯下午茶端在你手里的时候,你就知道要赶紧做正确事,因为错了就没有改正的时间了。"

二、敢于承认错误-爱因斯坦  

世界级的伟大科学家爱因斯坦,—直为他“—生最大错事”而愧疚。

爱因斯坦究竟做错了什么事?  1917年,也就是他创立广义相对论的第二年,为了解释宇宙的稳恒态性问题,爱因斯坦和荷兰物理学家德西特各自独立进行此项工作的研究。他们发现引力场方程的宇宙解是动态的而不是静态的。

也就是说宇宙要么膨胀,要么收缩。由于物理直觉上的偏见和数学运算上的失误,爱因斯坦决不放弃静态宇宙的概念,为求得—个静态的宇宙模型解,不惜在方程中引进—个“宇宙项”。这个结论在当时既符合宇宙学原理,又符合已知的观测事实。

然而,1922年,美国学者弗里德曼求出了这个方程的另—个动态解;1927年比利时学者勒梅特也独立求得同—解。从数学角度证明,宇宙不是静态的,而是均匀地膨胀或收缩着。然而,爱因斯坦仍然不肯接受这个结果,坚持他的静态宇宙模型观。  

两年后,美国天文学家哈勃根据远距星云的观测,发现远距恒星发出的光谱线有红移现象,离地球越远的恒星光谱线红移越大。这说明恒星在远离地球而去。哈勃的发现支持了弗里德曼等人的动态宇宙模型,也改变了爱因斯坦对宇宙的看法。

爱因斯坦把坚持静态宇宙模型的失误称为他“—生中最大的错事”,并收回了对弗里德曼等人的批评。  后来,在他70岁生日之时,还向好友索洛文表示:“我感到在我的工作中没有—个概念是很牢靠地站得住的,我也不能肯定我所走的道路—般是正确的。”

这句话在很大程度上包含了他在1917年的这次失误。 —位举世闻名的伟大科学家能勇于承认自己的失误,谦虚地回顾自己已被世人承认和称颂的成就,说明了爱因斯坦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坦荡胸怀。这也正是爱因斯坦能取得伟大成就的原因。  

三、沈从文知错能改  

有一天上午,沈从文从课堂里溜出来,一个人跑到村子里去看戏,那天木偶戏演的是“孙悟空过火焰山”。沈从文看得眉飞色舞,捧腹大笑。一直看到太阳落山,他才恋恋不舍地回到学校。这时,同学都已放学回家了。  

第二天,沈从文刚进校门,老师就严厉地责问他为什么旷课。他羞红着脸,支支吾吾地答不上来。老师气得罚他跪在树下,并大声训斥道:“你看,这楠木树天天往上长,而你却偏偏不思上进,甘愿做一个没出息的矮子。”  

第二天,老师又把他叫去,对他说:“大家都在用功读书,你却偷偷溜去看戏。昨天我虽然羞辱了你,可这也是为了你好。一个人只有尊重自己,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老师的一番话,使沈从文感动得流下了眼泪。

他暗暗发誓,一定要记住这次教训,做一个受人尊重的人。此后,沈从文一直严格要求自己,长大后成了着名的作家。  

四、徐悲鸿承认画鸭笔误  

徐悲鸿早年留学法国,人物造型注重写实传达神情,尤其精于素描。对于中国画,他是主张改革的:“西方绘画可采入者,融之。”

中西技法的融合,形成了他的前无古人的现实主义画风。 听某老人说,有一次,徐悲鸿正在画展上对画评议,一乡下土老倌忽然上前对他说:“先生,你这幅画里的鸭子画错了,你画的是麻鸭,麻鸭尾巴哪有恁(这样)长的?”

众人一看,原来是徐氏新作“写东坡春江水暖诗意”,内中有麻鸭尾羽卷曲如环。乡人说雄鸭羽毛鲜艳,尾巴卷曲是有的;麻鸭雌性羽毛麻褐色尾短,画错了。  徐氏承认疏于写生,深深致谢而退。

五、苏东坡向王安石认错  

宋朝大文学家苏东坡,是翰林院学士,人们都称他为苏学士。苏东坡才华横溢,文章写得好,诗词也作得好。但知识再丰富的人也不可能会知天下事,所以他有时候也不免要出点差错。  

有一天,苏东坡拜见当朝宰相王安石。相府仆人把他领进王安石的书房,说是宰相大人外出办事,马上回来,请苏学士用茶稍候。等了一会,主人还不回来,苏东坡便信步走到书桌旁,见桌上摊着一首咏菊诗。

这首诗没有写完,只写了两句: “昨夜西风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  苏东坡看了,心里不由暗暗好笑起来:“西风”明明是秋风,“黄花”就是菊花,而菊花从来就敢于顶风傲霜,最能耐寒耐冻,说西风“吹落黄花满地金”,岂不是大错特错了?

想到这里,苏东坡诗兴大发,不能克制,就提笔蘸墨,信手续写了两句: “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  苏东坡搁下毛笔,又待了一会,见主人还不回来,便起身告辞了。再说王安石回家后,到书房了苏东坡的那两句话,只是摇了摇头,并不与苏东坡计较。 

后来苏东坡降到黄州去当团练副使苏东坡在黄州住了将近一年。到了九九重阳天气,连连刮了几日大风。一天,风停歇后,苏东坡邀请了几个好友到郊外赏菊。只见菊园中落英缤纷,满地铺金,一派西风萧瑟的景象。

这时,苏东坡猛然想起了给王安石续诗的事情来,不禁目瞪口呆,半晌说不出话来。他恍然悔悟到自己过去闹了笑话,连忙提笔给王安石写信认错。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10-28

1.蔺相如

佛法常说:“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蔺相如因为“完璧归赵”有功而被封为上卿,位在廉颇之上。廉颇很不服气,扬言要当面羞辱蔺相如.蔺相如得知后,尽量回避、容让,不与廉颇发生冲突.蔺相如的门客以为他畏惧廉颇,然而蔺相如说:“秦国不敢侵略我们赵国,是因为有我和廉将军。我对廉将军容忍、退让,是把国家的危难放在前面,把个人的私仇放在后面啊!”这话被廉颇听到,就有了廉颇“负荆请罪”的故事。

明朝年间,山东济阳人董笃行在京城做官。一天,他接到家信,说家里盖房为地基而与邻居发生争吵,希望他能借权望来出面解决此事。董笃行看后马上修书一封,道:“千里捎书只为墙,不禁使我笑断肠;你仁我义结近邻,让出两尺又何妨。”家人读后,觉得董笃行有道理,便主动在建房时让出几尺。而邻居见董家如此,也有所感悟,同样效法。结果两家共让出八尺宽的地方,房子盖成后,就有了一条胡同,世称“仁义胡同”。

周处年轻时,为人蛮横强悍,任侠使气,是当地一大祸害。义兴的河中有条蛟龙,山上有只白额虎,一起祸害百姓。义兴的百姓称他们是三大祸害,三害当中周处最为厉害。

有人劝说周处去杀死猛虎和蛟龙,实际上是希望三个祸害相互拼杀后只剩下一个。周处立即杀死了老虎,又下河斩杀蛟龙。蛟龙在水里有时浮起有时沉没,漂游了几十里远,周处始终同蛟龙一起搏斗。经过了三天三夜,当地的百姓们都认为周处已经死了,轮流着对此表示庆贺。

结果周处杀死了蛟龙从水中出来了。他听说乡里人以为自己已死而对此庆贺的事情,才知道大家实际上也把自己当作一大祸害,因此,有了悔改的心意。

于是便到吴郡去找陆机和陆云两位有修养的名人。当时陆机不在,只见到了陆云,他就把全部情况告诉了陆云,并说:“自己想要改正错误,可是岁月已经荒废了,怕终于没有什么成就。”陆云说:“古人珍视道义,认为‘哪怕是早晨明白了道理,晚上就死去也甘心’,况且你的前途还是有希望的.再说人就怕立不下志向,只要能立志,又何必担忧好名声不能传扬呢?”周处听后就改过自新,终于成为一名忠臣。 

2.列宁

列宁和哥哥姐姐一起到喀山的姨妈家去玩。表兄弟表姐妹聚到一起,大家都特别高兴,他们东奔西跑,玩的很开心。不料,列宁一步小心碰到一张小桌子,一只长颈玻璃花瓶从桌子上掉下来,摔碎了。

姨妈听见响声,走进屋里问道:“孩子们,谁把花瓶摔碎了?” 

“不是我。” 

“不是我。” 

每个孩子都这么说。

列宁是孩子们当中最小的一个,他摔碎了花瓶,心里有点害怕,听见哥哥姐姐们都说“不是我”,也跟着说了一句“不是我”。 

姨妈并没有追究事情的真相,她把地址上的碎玻璃片打扫干净,事情就算过去了。

但是列宁觉得自己骗了姨妈,心里一直不好受。这天晚上睡觉时他又想起这件事,便不由得哭了出来。
妈妈听了列宁的叙述,安慰他说:“知错就改就是好孩子,妈妈明天就写信告诉姨妈,姨妈一定会原谅你的。”

3.孔子

一次,孔子和他的弟子子路、子贡和颜渊到海州游览.孔子听到隆隆的声响,对子路说:“山的那边在打雷和下雨,为何还要赶着去?”子路说:“这不是雷雨声,而是海浪拍岸之声。”孔子从未见过大海,想到海边去看看大海,于是孔子一行乘车到了海边的朐阳山下。 

孔子和他的弟子爬上了山顶,只见水天相连,海阔无际,他们都兴奋极了。这时,孔子感到又热又渴,他让颜渊下山去舀海水来喝。

颜渊拿了盛器正要下山,忽听得身后有人在笑,大家都觉得很奇怪,回头一看,是个渔家孩子,于是就问他笑什么.那个孩子说:“海水又咸,又涩,不能喝。”说完,他把盛了淡水的竹筒递给了孔子。

孔子喝了水,解了渴,十分感激那个孩子,正想道谢,忽然海风吹来了一阵急雨,子路一看着急了,大声嚷道:“糟糕,现在到哪里去躲雨呢?” 

那个渔家孩子对大家说:“你们都不用着急,请跟我来!”说完,那孩子就把孩子一行领进一个山洞,这是他平时藏鱼的地方。孔子站在洞口边躲雨,边哲学雨中的海景,不由得诗兴大发,吟出了两句诗:“风吹海水千层浪,雨打沙滩万点坑。”孔子的三个弟子都齐声赞扬孔子的诗做得好,那孩子却持反对态度,他对孔子说:“千层浪、万点坑,你有没有数过?”孔子心服口服地对孩子的反诘表示赞同。

雨停后,那孩子又到海上打鱼去了。孔子回想起刚才发生的几件事,歉疚而又自责地对三个弟子:“我以前讲过唯上智与下愚不移,看来这并不妥当,还是应该提倡‘学而知之’,‘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孔子在当时已是名扬天下的贤人,但是,在一个孩子面前,他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和错误并勇于承认。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02-19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解释】:犯了错误而能改正,没有比这更好的事了。指一个人犯了错误后,能够认识并改正错误,就是最好的事情。

典故
三国时期,周处被乡里认为是和大蛟,白额虎同列的三害,周处杀死蛟虎后,却得知自己是最被乡里所忧虑的,因此找到陆云决定改过自新,最终成为一代忠臣!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第3个回答  2013-02-19
一鸣惊人、周处斩蛇
第4个回答  2018-12-28

知错就改

佛菩萨到人间来救人的本意是令我们所有众生背尘合觉,返迷归悟。背尘合觉是说,我们每个人身上都背有尘埃,有很多的灾和难啊,当我们把这些尘埃背着的时候,如果学佛,就相当于知错就改的觉 悟之中了,就会返迷归悟,迷 途 知 返了。我们就会悟出很多的道理,要把自己迷的事情慢慢地不迷,有时因为我们没有了解事物的本质,所以会越来越迷,一旦悟出这些佛法道理的时候,就会返迷归悟,离开迷雾,终于开悟了。佛法的本意就是让我们出幻妄之生死,这个人 世 间的一切都是幻妄的,都是没有的事情。

白话佛 法讲的就是佛 法。佛法分很多层次来引导大家,修心、修行不管是高深的,还是白话的,都是佛 法。如果能够把人救活、把人说懂,就是最好的学佛方法。如果一个人想精通佛法,就要付出很多的精力,付出很多的努力。今天台长继续给大家讲一些关于学佛的问题。

听众朋友,我们每天在生活中最烦恼的就是被烦恼和恶业所覆盖。我们每个人都有业障。业障就是我们在生活中做错的事情。另外一种解释就是,当我们要去完成一件事情的时候,总是做不好,总有人跟我们捣乱,总有小人跟我们犯冲。实际上,这就是我们的业力所为,这个业力是恶业。有了恶业之后,我们的生活和事业会受到恶业的困扰,变得不明朗,烦恼就随之而来,人会变得很难过,吃不下饭,睡不好觉,做什么事情都提不起劲,而且不知道怎样来处理这些事情。因为这些烦恼和恶业已经遮住了我们心中的阳光。

人在开心的时候,犹如阳光普照;当恶业和烦恼来到的时候,就像乌云遮住了心中的太阳,就看不见太阳、看不见阳光、看不到前途、看不到光 明。为什么很多人会自 杀?为什么很多人觉得生命没有价值?为什么很多人看破红尘?为什么很多人把这个世界看得淡淡的?实际上,是因为他们没有看到阳光。如果你真是一个聪明的人,要看到前途,要看到光 明,要看到阳光。虽然乌云有时会遮住阳光,但是乌云是不可能永远遮住太阳的。所以,人要学会看到自己的本性,不要只看到眼前的利益,而看不到长远的利益,而这个利益是能够救 度众生的利益,是能够和这个世界融合在一起的利益,这是什么呢?这就是智慧。

虽然有时候我们看不见阳光,看不见光芒,看不见光象,但是我们心里都很明白。大家知道什么叫光象吗?阳光和一种现象光芒所显现的像。月光也是一种光,为什么却把人们照得如此的安静呢?月光是属阴的光,也是大的光芒。所以我们用月亮来表示一个人的文静,用太阳来表示一个人内心的坦荡、光 明。月亮也是阴的表现。光 明的东西,不管是太阳还是月亮,都会被乌云所遮住,乌云无时无刻不在我们的生活之中。做人做得不好的时候,有烦恼了,就是起乌云了。晚上做了坏事情,也等于是乌云遮住了月亮。“了无缩减”说的就是我们的烦恼和恶业不但没有减少,反而越来越多。

如来菩萨是起源于无缘慈,同体悲。如来犹如没有的,本来就没有。我们来到人间之前,一切都无,一切都是缘,连始缘都没有了,就像如来一样。无缘慈就是无缘无故地去帮助人家,没有任何索求,这才是菩萨的慈悲。观世音菩萨对我们的慈悲就是无缘慈悲。想想看,现在的人有多少同情心?现在的人同体悲悯越来越少。同体悲就是这个人已经考虑到自己所受的苦和人家所受的苦是一样的深重,当人家在受苦的时候,他就感觉到像他自己在受苦一样难受。当我们谈起某个地 震有多少人死亡、有多大损失时,你会不由自主地产生一种同体悲,心想这些在地 震中死去的人多么可怜啊!你会想到他的父母、他的孩子等。实际上,同体悲就是人伤我痛啊。而不是像有些人看到人家不好了,心里反倒高兴。这就不是菩萨,这就不是慈悲。

台长经常跟大家讲佛 法,要记住,佛 法就是慈悲。用白话讲,佛法就是与人为善。整天和别人争斗的人,信佛干什么?今天说这个人不好,明天说那个人不好,这个人学什么佛,修什么心啊!学佛修心就是要学无缘慈、同体悲,而且学佛、修心、做人要随顺机宜,就是要顺着缘分、选择时机和别人说法。当这个人愚痴的时候,还没有开悟的时候,你拼命地去度他,去和他说佛、说法,引来的只是叛逆和反感。只有当这个人渐渐开悟时,你才可以度 化他,所以,学佛做人首先要慈悲人家,要有同体悲,要随顺机宜,顺着人家的缘分和机会来说法、讲  法。台

长希望大家多多学佛度人,但是也要掌握原则,那就是随缘说法,随缘去帮助人家。

大家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有不同的事物存在,大、小、权、实、偏、圆、顿、渐。就是说人的思想有大、小的不同,有些人有权 利,但是没有实权;有些人的思想有偏差,而有些人智慧圆融;有些人很迟钝停滞不前,而有些人逐渐在转好。我们应该怎样来劝度他们呢?我们应该随机施舍,随着缘分、随着机会来慢慢地开导他们、帮助他们。总之需要一个时间,需要一个机缘。很多人帮助人家是硬逼着人家的,而我们真正学佛的人,做任何事情都不要逼着人家去做,要随缘。如果真的想救人,就要先顺着人家,先帮助人家,先理解人家,当我们不能够理解这个人想什么、做什么的时候,我们能够帮得到这个人吗?真正讲起来,就是佛的本意。

佛菩萨到人间来救人的本意是令我们所有众生背尘合觉,返迷归悟。背尘合觉是说,我们每个人身上都背有尘埃,有很多的灾和难啊,当我们把这些尘埃背着的时候,如果学佛,就相当于知错就改的觉 悟之中了,就会返迷归悟,迷 途 知 返了。我们就会悟出很多的道理,要把自己迷的事情慢慢地不迷,有时因为我们没有了解事物的本质,所以会越来越迷,一旦悟出这些佛法道理的时候,就会返迷归悟,离开迷雾,终于开悟了。佛法的本意就是让我们出幻妄之生死,这个人 世 间的一切都是幻妄的,都是没有的事情。

人的生死和人 世 间的所有幻觉是一样的,人是永远不会死的。我们今天所拥有的一切,只是暂时的,都是幻觉,有一个词叫“痴心妄想”。古时候,很多皇帝想寻找长生不老之术,其实这是没有的。任何事物有生就有灭,永远没有长生的,所以佛的本意是希望人们背尘合觉,返迷归悟,出幻妄之生死,出本具之佛道而已。当我们真正理解这个世界的人生都是幻妄,都是妄想,所以我们的生死也没有圝意义了。这样的话,才会得到真正的佛法和佛道。

听众朋友们,众生的业障深重,不是容易消除的。犹如一个人病入膏肓的时候,就不能够把病治好。当你浑身都是病的时候,没有一个医生能够治疗你的。当一个人身上有一点病,可以治疗;脚上有一点病,可以治疗;脑子里有病,也可以治疗;如果浑身都是病的时候,就治不了了。台长希望大家真正地学佛,真正地理解佛法,要消除自己身上的业障。佛菩萨到人间来救 度众生,就是希望人们能够恢复自己的本性,恢复自己的良 知。现在的人为了钱、为了自己的利益,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的。有一句话说,现在的人什么都要,就是不 要 脸。

古时候的圣圝人教我们做人要懂得仁义礼节,要孝父、孝母,尊敬所有的人,要善恶分明。而现在的人呢?很多人为了自己的利益,可以出卖父母亲,跟兄弟结仇,和师长翻 脸。白话佛  法 就是菩萨教我们学习如何返迷归悟。因为我们看到的东西只是迷途的物质,那是幻觉,所以一定要逃出自己幻妄的生死,人生苦短,所有的东西都是假的,如果自己丢失了自己的本性,那就是真的。所以在人间,不管是否有大小之分,是否有权实之分,是否有偏圆、钝渐之分,都要随机来解化、随缘来度 化。

学佛 学 法是一门很深奥的学问。如何来了脱生死、解决问题,这个就是要长期坚持学佛 学 法的问题。众生的业障深重,有很多法 门可以帮助你们。有些法 门是让人皈依净土,有些法 门是禅宗,密宗等,各种各样的法 门都是要帮助人们恢复自己的本性、本心和本意。也就是说,把自己脸上所涂的色彩全部擦干净,就像我们现在的人吃东西一样,要吃天然食品。经过化妆、加工的东西就缺乏它的本性了,它的营养成分就不够。犹如我们在人间吃的菜,经过农药喷 射之后,长得很漂亮,但是吃下去没有自然的营养。所以,我们要恢复自己的本性,要恢复自己的若圣若凡。

我们有时候像一个圣 人,做着很多的善事,有时候又像一个凡人,做着很多的坏事。实际上都是在于我们的心,在于我们开启学习这个法 门时的变幻莫测,也就是说我们的心神有时会摇摆不定。永远要记住,我们要做圣 人,要脱离凡尘。要知道自己身上的业障很重,必须改正。有时候我们很愚痴啊。但有时候为什么会有智慧呢?我们学佛 学 法了,才会有这个智慧。我们有时候真的很傻,觉得自己很聪明,实际上是最笨的人。所以才会当某一件事情做错的时候,自己恨不得打自己的嘴巴,“我原来是这么的愚蠢啊!”可是当他在做这件事情之前的时候,他是否觉得自己是很愚蠢的呢?好了,听众朋友,因为时间关系,台长的白话佛 法节 目今天只能够讲到这里了。谢谢大家收听,下周再见。

上下五千年中有关知错就改的故事除了负荆请罪还有什么
三、沈从文知错能改 有一天上午,沈从文从课堂里溜出来,一个人跑到村子里去看戏,那天木偶戏演的是“孙悟空过火焰山”。沈从文看得眉飞色舞,捧腹大笑。一直看到太阳落山,他才恋恋不舍地回到学校。这时,同学都已放学回家了。 第二天,沈从文刚进校门,老师就严厉地责问他为什么旷课。...

中华上下五千年中的成语故事
负荆请罪.完璧归赵.望梅止渴 卧薪尝胆,完璧归赵,三顾毛庐,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 姜太公钓鱼 ,愿者上钩。水淹七军。管鲍之交。秦晋之好,卧薪尝胆,酒池肉林 大禹治水,烽火戏诸侯,问鼎中原,三家分晋,围魏救赵,合纵连横 完壁归赵,纸上谈兵,毛遂自荐,锋芒毕露,脱颖而出,鸡鸣狗叫,图穷...

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故事有哪些
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故事中,有很多著名的故事,例如大禹治水、烽火戏诸侯、负荆请罪、卧薪尝胆、秦王焚书坑儒等。1. 大禹治水:这是一个关于古代华夏民族的英雄大禹的故事。大禹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治水英雄,他通过努力工作,成功解决了洪水问题,为民除害,得到了人民的尊敬和拥戴。2. 烽火戏诸侯:这是关于...

读了《上下五千年》,我知道了什么。
我喜欢读《上下五千年》,她让我知道了很多生动有趣的历史故事。烽火戏诸侯、管鲍之交、卧薪尝胆、负荆请罪、鸿门宴、安史之乱、冲冠一怒为红颜、虎门销烟……品读这些故事,我有时热血沸腾,有时义愤填膺,有时百思不解,有时掩卷深思,我被祖国五千年的历史深深吸引着、震撼着。我喜欢读《上下五千...

《上下五千年》中哪些成语来自历史故事
负荆请罪.完璧归赵.望梅止渴 卧薪尝胆,完璧归赵,三顾毛庐,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 姜太公钓鱼 ,愿者上钩.水淹七军.管鲍之交.秦晋之好,卧薪尝胆,酒池肉林 大禹治水,烽火戏诸侯,问鼎中原,三家分晋,围魏救赵,合纵连横 完壁归赵,纸上谈兵,毛遂自荐,锋芒毕露,脱颖而出,鸡鸣狗叫,图穷匕见 天下归一,...

写出有关《中华上下五千年》,《三国演义》的各3个成语及其中人物
陶渊明——不求甚解、迷途知返 辛弃疾——大材小用 阮籍——得意忘形 公明仪——对牛弹琴 廉颇——负荆请罪 中华 赵奢——奉公守法 寇准——孤注一掷 俞伯牙、钟子期——高山流水 黄帝——害群之马 萧何——汗马功劳 嵇康——鹤立鸡群 春申君——惊弓之鸟 柳宗元——鸡犬不宁 李广——精诚所至,...

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故事有哪些成语
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每一个时代都有精彩纷呈的历史故事。尧舜禅让、大禹治水、烽火戏诸侯、秦王灭六国、司马迁写《史记》。郑和七下西洋、李自成进京,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吾辈儿女,更应把握当下。

写《上下五千年》里的几个故事
038 廉颇负荆请罪 039 范雎的远交近攻计 040 纸上谈兵的赵括 041 毛遂自荐 042 信陵君救赵 043 李斯谏逐客 044 荆轲刺秦王 045 秦王灭六国 046 第一个皇帝——秦始皇 047 博浪沙的铁椎 048 沙丘的阴谋 049 大泽乡起义 050 刘邦和项羽 051 巨鹿大战 052 刘邦进咸阳 053 鸿门宴 054 萧何追...

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成语故事及主人公30个(重要的)
1、背水一战(韩信)2、 完壁归赵(蔺相如)3、负荆请罪(廉颇)4、望梅止渴(曹操)5、四面楚歌(项羽)6、破釜沉舟(项羽)7、卧薪尝胆(勾践)8、纸上谈兵(赵括)9、指鹿为马(赵高)10、三顾茅庐(刘备)11、东窗事发(秦桧)12、如鱼得水(刘备)13、退避三舍(重耳)14、初出茅庐...

“史记”的故事起码有10个 “上下五千年”的故事起码有5个
负荆请罪 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怒发冲冠 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刎颈之交 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胶柱鼓瑟 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纸上谈兵 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一字千金 出自《史记·吕不韦列传》奇货可居 出自《史记·吕不韦列传》图穷匕见 出自《史记·刺客...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