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祠》是我国当代著名作家梁蘅于一九八二发表在《光明日报》上的一篇美文佳作。它即刻就被选入中学语文教材。作为一个晋祠人,又是一个中学语文教师,可想而知,我是多么地为之而欣喜啊!每读《晋祠》倍感亲切,每讲《晋祠》浑身是劲。
晋祠,她是为纪念周武王之子唐叔虞而建的。她始建于北魏(公元386—-534),经北齐、隋唐、宋元、明清,历朝历代都有各式建筑,于今自唐宋以来的文物古迹繁杂甚多,仅殿宇、亭台、楼阁,桥榭多达一百多座,最老的周柏的树龄达三千年之九。就其百座古建筑的构建和布局,集中体现了中国宗庙祭祀的这一传统文化,同时又见证了中国西周初期封侯而建国,封地而建国的社会沿革和宗法制度的这一文明。这是晋祠独特的历史价值和文化特色。正因为如此,早在一九六一年就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我的这篇拙文主要从语文教学的角度讲一讲《晋祠》。
《晋祠》一文运用了说明和描写相结合的方法,把晋祠悠久的历史文物和优美的自然风景说明描写的十分具体形象。形神兼美的特点十分明显。语言又形象、生动、流畅。实在是中学生学习的精美范文。
全文共十二自然段。可分为三大段。
第一大段为第一只自然段。作者首先介绍了晋祠的地理位置。总说晋祠的特点:悠久的历史文物和优美的自然风景。说明事物,理应如此。这一段,蔺法明快,只三句,点明了文章的宗旨。
第二大段为中间的十个自然段。分别对自然风景和历史文物作具体的说明和描写。
第二、三、四、五自然段是说明自然风景这一特征的领起句,点出晋祠自然风景的美,在山、在树、在水。以下三个自然段分别具体地说明和描写山、树、水。
应当提到的是作者运用说明和描写相结合的表达方法笔气十分娴熟。
第三自然段的说明和描写交织在一起,寓说明于描写之中。例如:“这里的山,巍巍的,有如一道屏障;长长的,又如伸开的两臂,将晋祠拥在怀中”。
第四自然段是写树,它说明和描写又是用先以说明写其形,后以描写状其神,生动地再现了被说明对象的特征。
例如:“圣母殿前的左扭柏,拔地而起,直冲云霄,它的树皮上的纹理一起向左边拧去,一圈一圈,丝纹不乱,象地下旋起了一股烟,又似天上垂下了一根绳”。
第五自然段写水。写水的什么呢?常人一般人只能想到写其清,可作者视角宽,思路阔看出了晋祠水的特点是多、清、静、柔。写水的多不是说它水量大,而是说它“这里一泓深潭,那里一条小溪。桥下有河,亭中有井,路边有溪”,这个“多”多么具体实在啊!写水的静,如“水的流势都不大,清清的微波,将长长的草蔓拉成一缕缕的丝,铺在河底,挂在岸边,合着那些金鱼、青苔以及石栏的倒影,组成一条条大飘带,穿亭绕榭,冉冉不绝。”写水的柔,如“石间细流脉脉,如线如缕;林中碧波闪闪,如锦如缎”。写水的清,不仅说它“清澈真令人叫绝,无论多深的水,只要光线好,游鱼碎石历历可见”,而且引用古代大诗人“诗仙”李白咏颂晋祠的千古名句“晋祠流水如碧玉”,浓装艳抹地描写了晋祠水的“清”。
在这几个自然段里还应该提到的是作者运用了不少比喻。如写山把雄伟而又绵延不断的山比喻为“屏障”和“伸开的双臂”,写树用“老妪负水”比喻树的弯曲在地,用“如线如缕”和“如锦如缎”比喻水流的细柔和波光的闪烁。由于恰当的运用了比喻手法,说明对象被介绍得十分生动、具体,给人以明晰、深刻地印象。读了这几段,我们不妨掩卷默想,晋祠自然风景的形象确实鲜明,神态确实娇好。再看下文也是如此。
第三自然段是一个由自然风景向写历史文物转的过渡段。
第七、八、九、十这四个自然段是写悠久的第三自然段的。晋祠珍贵的历史文物和国家建筑很多,件件都写没有必要,只能择其最重要的写之。作者选择了圣母殿、木雕盘龙、鱼沼飞梁三件作为点而写了三段。圣母殿、木雕盘龙、鱼沼飞梁都是宋代建筑和遗物,确实悠久的历史文物。在介绍它们时作者着重强调其建筑的特点和其科学及艺术价值。如说圣母殿是“我国古建筑中现存最早的带围廊的宫殿”。介绍“殿堂里的宋代泥塑圣母像及四十二个侍女,是我国现存宋代泥塑中的珍品”。如说“木雕盘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盘龙殿柱”。如说鱼沼飞梁这种突破一字桥形的飞粱,在我国古建筑中也是罕见的”。其他如元明清建筑则以面上的概括为另一段,说明这些建筑“建造古朴、优美,用工精巧”。点上的详写,面上的略写,详细和主次处理得十分精当。
第十一自然段写的是“园中小品”。这虽然不是历史文物,但这些“小品”是人文景观中的代表,很使晋祠风景增添情趣。这一段虽不是锦上添花,但也有绿叶衬红花之效。
第三大段是本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仅一句:“晋祠,真不愧为我国锦绣河山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仅此一句,总收全文,有情有感,让人有语已尽而意无穷之感。梁衡的《晋祠》堪称为一篇古今名人咏晋祠的又一名作。中学语文教材中的一篇精品。
文质兼美
地址:
http://www.tsrb.com.cn/jyzk/content/20090225/Articel08002OW.htm 梁衡写的《晋祠》一文,首次发表于1982年4月14日的《光明日报》,紧接着被初中语文教材第六册选编,后又节选于全国职业高级中学八五规划教材语文第一册(修),都是作为说明文的范文编入的。
笔者先后两次分别给初三和高一学生讲授本文,感受颇深。全文运用描摹手法,尤其是文章前一部分,介绍晋祠的自然环境,遣词造句,绘形状神,以比喻为主的多种修辞手法和叠词的运用,长短错落、骈散相间的句式,使得文章内容生动、具体,形神兼备,音韵和谐,给人以明晰、深刻的印象。
特点一,叠词的运用,使文章具有了铿锵和谐的音韵美,具体可感的形象美,多姿多彩、活灵活现的神态美,而且灵活多变,看似信手拈来,其实恰到好处。归纳起来,有4种形式:其一,形容词重叠加“的”字的“的”字结构,如“巍巍的”、“长长的”、“青青的”、“清清的”等,或描写山的雄伟高大,或描写山的绵延不绝,或描写树枝的苍翠,或描写流水的清澈,都熨贴自然,准确得当。其二,数词“一”加量词重叠的形式,如“一簇簇”,说明唐槐枝条的浓密;“一缕缕”说明被缓慢流淌的溪水拉扯成丝的草蔓的柔软;“一条条”说明“大飘带”的形如条幅。另外,还有“一圈一圈”,说明左扭柏纹丝不乱的纹理。同时,又都有迭加、反复、绵绵不断之意。其三,动词、形容词、副词重叠充当谓语或状语,如“石间细流脉脉”中的“脉脉”,是形容词重叠充作谓语,表示流淌的溪水声音细微,速度缓慢。“林中碧波闪闪”中的“闪闪”是动词重叠当谓语,说明波光潋滟,忽明忽暗。“历历”、“冉冉”是副词重叠作状语,状写水的清澈见底和“飘带”的柔软不断。其四,名词和拟声词的重叠,如“日日夜夜”、“叮叮咚咚”,分别描写了细流昼夜不息的永恒魅力和悦耳动听的叮咚之声,真是绘形摹声,臻于尽美。
特点二,形象传神的比喻和众多修辞手法的运用。《晋祠》一文描写晋祠的风光美,比喻修辞的运用有10多处,而且各尽其妙。归纳为两种类型:
首先是明喻。作者用“如、有如、又如、像、又似”等作喻词,共有10处。如用“屏障”、“伸开的两臂”来比喻雄伟而又连绵不断的山峦;写树,用“老妪负水”比喻树的弯曲于地;写水,用“如线如缕”、“如锦如缎”比喻流水的细柔和波光闪烁;写左扭柏的挺拔和纹丝不乱的纹理,用“像地下旋起了一股烟,又似天上垂下了一根绳”。如此俯拾即是,生动、具体,怎能不给读者留下明晰深刻的印象呢?
其次是暗喻。作者用“织成”、“不愧为”表明比喻,文中只有两处,尤以“……织成……”句为妙,全句是一个由因果关系、顺承关系的分句组成的多重复句,通过比喻,“大飘带”的既轻又柔得以充分表现,给人以伸手可摸、投足可感的印象。末句用“明珠”喻晋祠,总结全文,又极尽歌颂和热爱之意。
另外,《晋祠》一文又将排比、对偶、拟人、引用等众多修辞手法配合使用,把晋祠风光写得玲珑剔透,形象温润,宛如碧玉。
特点三,长短错落、骈散相间的句式,使得《晋祠》一文辞采华丽、韵致朗朗,具有无可辩驳的语言美。
如写晋祠的山,“巍巍的,有如一道屏障;长长的,又如伸开的两臂,将晋祠拥在怀中。春日黄花满山,径幽香远;秋来草木萧疏,天高水清。”既用排比句,又用对偶句,长短错落,整散有致,实有汉赋遗韵。又如写晋祠的水,从“多、清、静、柔”的4字罗列,到“石间细流脉脉,如线如缕;林中碧波闪闪,如锦如缎”的排句对仗,极尽遣词造句之能事。
总之,由于作者以细致的观察和贴身的体验为依托,抓住了“晋祠的美,在山、在树、在水”,又善于描摹,把晋祠的自然美很好地再现于读者的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