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应不应该陪孩子完成作业?

如题所述

继江苏叫停学校给家长布置家长作业后,宁夏教育厅近日也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作业管理的实施意见》。意见要求,不得布置超越学生能力的作业,不得布置要求家长完成或需要家长代劳的作业,不得要求家长批改教师布置的作业或纠正孩子的作业错误,不得要求家长通过网络下载并打印作业,不得要求家长对书面作业检查并签字,不得将家庭作业变成家长作业。

这段时间,一些吐槽陪孩子做作业的各种“煎熬”、“崩溃”的网帖引发舆论关注。多地教育部门出台“不得将家庭作业变成家长作业”的意见,得到不少点赞。但也有人持观望态度,担心这根本得不到执行。还有部分家长认为,就是学校不再给家长布置批改、检查作业的任务,家长也不可能就不关心孩子的作业,家长的作业负担不可能减轻。

这是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学校老师不再越权给家长布置“家长作业”,这有利于家庭教育的回归——不让家庭教育变为学校教育的附庸。做到这一点,需要教育部门依法加强监管,并推进学校治理改革,让学校是学校,教师是教师,家长是家长,不能混淆责任、角色。另一方面,在家庭教育回归的过程中,家长也要懂得如何做合格的家长,对孩子进行积极、健康的家庭教育。

也就是说,让家长从作业负担中解放出来,既需要教育部门、学校的治理减负,也需要家长的自我减负,家长要明白,作业是孩子自己的事,家长不必过多参与。

从根本上说,家长就不应该陪孩子完成作业,因为这不是家庭教育的责任。父母陪孩子完成作业,不但不利于培养孩子独立的自主学习习惯,还因为家长缺乏教育教学能力(大多数家长没有接受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对于辅导孩子完成作业,往往会“急于求成”,从而在孩子未能快速、准确完成作业时,“气急败坏”,让整个家庭陷入严重的焦虑情绪,也影响亲子关系。

对于孩子的教育,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各个教育应该各司其职,不能混为一谈。但现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都被知识教育包围,家庭教育也变为学校教育的附庸,老师成为孩子的作业批改员和作业辅导员,这把亲子关系变为功利的分数关系、成绩关系。表面上看,这是促进学生学习进步,但是,这是家庭教育的异化。一方面,该给孩子进行的家庭教育,诸如父母和孩子一起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教给孩子做人、生活、生存的道理,却被无限的做作业替代;另一方面,父母陪读,陪孩子做作业,反而导致孩子独立学习能力差,一旦离开父母的监督,今后就无法自主学习。

父母就是关注孩子的学习,也不应该介入孩子学习的过程,而最多要求孩子制订学习计划,并监督孩子完成计划,比如每天何时开始学习,什么时候完成学习任务,在完成学习任务时不能三心二意,要集中精力等。至于孩子怎么做作业,作业做的对不对,这不是该家长负责的事,应该由学校老师负责。如果这些由家长负责,那么,父母没有文化(没有高学历)怎么办?而且,由父母辅导孩子做出正确的答案,并不能表明学生已经掌握知识,不利于老师了解学生的真实学习情况,也会影响学校教学。

总之,家长陪孩子做作业,辅导孩子完成作业,是既付出辛劳,使家长疲惫不堪,又违背学生成长规律,反而不利于学生成长的。在孩子作业问题上,家长放轻松一些,就让孩子每天独立完成作业,才是家庭教育的正确选择。这要求所有学校,都不得给家长布置批改孩子作业的任务,同时,也需要引导家长转变理念。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3-14

父母到底该不该陪着孩子写作业?

近年以来,朋友圈流传着许多关于陪伴孩子做作业的段子,其中不乏诙谐幽默,让人忍俊不禁,但却笑中带泪,让人感慨万千。

据说一位孩子的妈妈为了更好地辅导孩子作业,也为了该孩子树立一个学习的榜样,于是决定报考教师资格证。通过两年的努力,最终成功拿到教师资格证。想起以前赵本山、宋丹丹、崔永元三人合作的小品《奥运火炬手》,其中黑土给白云做陪练,结果黑土练上去了,白云却……

随着孩子学习的课程越来越多,课业压力越来越大,有家长的陪伴多少会让孩子更加安心,遇到不会做的题还可以向家长请教。但是也并非是所有的家长都是好脾气,有时遇到孩子不听话,或者讲了好几遍孩子仍旧不能理解自己讲解的解题思路时,难免会怒火中烧,一顿胖揍也是有可能的。孩子在紧张的氛围中也会感到无所适从,这样的低质量陪伴有却不如无,但是大多数情况下家长的陪伴都会产生积极的、正面的影响和反馈。

父母在陪伴孩子做作业的过程中,应尽量做到先让孩子独立完成,也就是在孩子做作业的过程中,哪怕是出现了错误,家长也不要立刻加以纠正,因为经常这样做不但会打断孩子的思路,还会让孩子跟着家长的思路走,每当遇到遇到难题时就不愿意自己思考,被动地等待着家长的“指导”,企图从家长那里得到答案。而这种依赖一旦形成,对孩子的成长极其不利。

家长陪孩子写作业时,还应该注意不要过于负面评价孩子。孩子在接触到一个新的知识点时,很少能100%将习题都解答正确,在做题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时家长不应责备孩子“你怎么这么笨!”“你上课干什么去了?”“这么简单的题怎么就不会呢?”。长此以往,孩子会容易觉得自己比别人笨,对学习失去兴趣甚至产生厌学的情绪。

家长的陪伴,更多的作用在于让孩子养成一个好的习惯——好习惯让生命熠熠生辉。

如果孩子还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尤其是幼儿园升入小学一年级这一阶段,适当地陪伴孩子,帮助孩子适应新的学习形式,快速进入学习状态,迎接一个学业的新起点,也帮助孩子获取良好的学习感受和调整适当的学习心态。因为很多孩子厌学都是在小学阶段形成,如果这一时期没有从幼稚园那种随便和随性的学习模式中转变过来,将错失学习习惯的最佳培养时机,那么在未来要加以纠正会付出更加沉重的代价。

到底要不要陪伴孩子写作业,相信各位家长心中自有一杆秤。还是那句话,孩子学习的道路还很长,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养成好的习惯,人生自会熠熠生辉!

第2个回答  2017-11-03
陪孩子写作业,现在已成了许多家长的“功课”。  孩子上小学后,整个家庭生活方式都会发生变化。孩子的生活中开始有了一种叫“作业”的东西,它仿佛是第一张多米诺骨牌,能带来此后一连串的变化——作业事关孩子的学习成绩,成绩事关未来的升学,升学又决定了事业前途……每个对孩子负责的家长,怎么能不在意这件事呢。于是很多家长放弃自己的一些活动,天天陪着孩子写作业,他们希望以此培养出孩子爱学习,规规矩矩写作业的好习惯。
家长们陪的方式略有不同,有的是在孩子写作业时搬个凳子坐在旁边盯着,非常形象地“陪”;有的是不时地过来,先了解一下要写什么,再不时地过来看看写得怎样,最后还要细心地检查。无论何种陪法,都是在孩子的学习上家长全程参与,从头关照到尾。
孩子需要“陪”吗?我认为不需要。
事件分析:
圆圆刚上学时,学校给新生家长开会,提出家长应该经常陪着孩子做功课,每天检查孩子的作业等要求。但我们没那样做。我们只是在最初几天,当孩子对学校生活、写作业这些事都还比较陌生时,在旁边给予她一些指导和提醒,让她尽快熟知一些基本的规则和做法。这个时间只有一周,后来就没再管她——既不陪写,也不刻意检查她的作业,最多是提醒她一句:该写作业了。这不是家长不作为,而是意在培养她自己形成良好的写作业习惯。
刚上学的一段时间里,圆圆对写作业感到很新鲜,回家第一件事就是要写作业,那神情就像对待刚买回来的一个洋娃娃似的。时间稍长,她就失去新鲜感了。回家就先吃东西、玩耍、看电视,一直磨蹭着不去写作业。当我们发现已经有好几天,圆圆都是需要我们提醒才去做作业时,就决定以后连提醒这句话也省了。我和她爸爸达成默契,我们装作完全忘掉写作业这回事,只忙活自己的事情,每天任凭她玩够了再去写作业。
很快,她就把自己搞乱了。有一天回家后,她一直没写作业。先看动画片,饭后玩了一会儿玩具,然后又看书,又看会儿电视。到了已洗脸刷牙,躺床上要睡觉时,才想起今天忘了写作业,急得哭起来。我和她爸爸其实早就着急了,但我们一直装着没注意她的作业问题。这时我们才做出和她一样着急的神情,说:是吗,你今天没写作业啊?
我们说这话时,只是表示了微微的惊讶,没有一点责怪的意思——这个时候千万不要责怪啊,她哭,就说明她已经知道自己把事情做坏了。家长如果再带着抱怨和批评的口气说“你怎么能忘记写作业呢,现在着急了吧!”孩子就能从中听出“你真不像话”、“活该”的意味,她就会忘记自责,开始对抗家长的批评。我们亲亲她的小脸蛋,语气平和而友好地对她说,宝贝不要哭了,谁都会有忘记什么事情的时候。我们现在想想怎么办吧。听我们这样说,圆圆停止了哭泣。父母这样理解她,可能给了她很大安慰,她情绪平静了不少。
她爸爸心里早就着急了,这时不由自主地说,那就晚睡一会儿,赶快写吧。看得出圆圆当时已困了,她听爸爸这样说,有些不情愿,表现出发愁的样子。
家长一着急就会替孩子做决定,这是错误的。人的天性是愿意遵从自己的思想,排斥来自他人的命令。所以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为了形成儿童的自觉意识,也为了他更好地执行决定,应该尽量让孩子自己去思考和选择。哪怕是相同的决定,如果它不是来自家长的指令,而是来自儿童自己的意愿,他会更愿意去执行。
我赶快对圆圆说,你愿意今天写,就晚睡一会儿,今天去写;要是想明天早上写,妈妈就提前一小时过来叫你;如果早上也不想写,明天就去学校和老师说一下今天的作业忘了写了,这一次就不写了。
圆圆当时面临的不外乎这几种选择。她想了一下,知道最后一种选择不合适,立即否定了。我敢肯定刚上小学的孩子,如果他以前不曾遭遇学前班或幼儿园布置作业的困惑,如果他的自尊心不曾受到损害,他是不会同意不写作业的。每个学龄儿童心中都有对作业的责任意识;还有自尊和对老师批评的惧怕,这些让他不会随便放弃作业。
圆圆当时虽然想睡觉,但可能是她觉得不写完心里总有个事,不舒服,就说要现在写。我们说好,那就现在写吧。她无可奈何地下床,从书包中掏出书本,说不想在自己的小屋写,要到客厅写,可能是觉得小屋容易勾起睡觉的愿望吧。我和她爸爸再也没说什么,只给她找个小凳,让她到茶几上写,我们就各自干各自的事去了。
过了一小会儿我们也该睡了,洗漱完后,我过来看了一下圆圆。她刚刚写完语文和英语,数学还没写。我说:妈妈爸爸去睡觉了,你写完了自己回房间睡觉吧。
平时她睡得早,都是我们送她进房间。这时,她抬起头,有些嫉妒地说,为什么你们大人就没有作业,就是小孩有作业!我们被逗笑了,说我们其实也有作业,爸爸要画那么多图纸,妈妈要写那么多文章,这都是我们的作业,也必须要按时完成。并说我们可不愿意没作业,没作业就下岗了。写作业的道理小孩子自己其实也明白,就不用给她讲了。我们又亲亲她的小脸蛋,像平时一样愉快地跟她打过招呼,就回自己房间了,留下她一人在客厅写作业。
我们假装关灯睡了,静静地听着她的动静。圆圆大约又写了十几分钟,自己收拾书包去睡了,我们才把悬着的心放下。第二天也没提这事,就当什么也没发生过。
在这里我想提醒家长们,对于孩子偶尔所犯的小过失不要大惊小怪,内心一定要坚定一个想法:它只是个“小事”,不是个“错事”,孩子的成长需要经历这些“小事”,它们甚至比做功课还重要。所以,只要鼓励孩子改正就可以了,不要责怪,也不要经常提起,不要让孩子有内疚感和负罪感,否则的话它真能固定成孩子一个难以改正的缺点。
接下来几天,圆圆回家早早就把作业写完了,我们心里很高兴,但没有很夸张地表扬她,只是淡淡地告诉她每天都这样做是个好习惯,应该保持,表情中流露出对她的满意。
早早把作业写完带来的方便和愉快,她自己也能体会到,这个道理一点就透,即使对小孩子,也毋须多说。但她毕竟是孩子,时间稍长,就又开始在写作业方面有些懈怠。距第一次忘记写作业大约十天,圆圆又一次忘了写作业。
本来那天准备睡觉的时间就比平时晚,她想起来作业忘了写,说今天的作业还留得多,得写好长时间,说着又愁得要哭。我们还是采取和前一次大体相同的方法,宽慰过她,就把她一人留在书桌前,我们去睡了。
可能很多家长遇到这种情况会不忍心,觉得自己陪在孩子身边,孩子会有安慰,会写得更快更好。但那样会有几个坏处,一是孩子会在家长面前刻意表现他的痛苦,博得家长同情,这既影响他写作业的专心,又影响速度;二是家长陪写,会让他觉得不完成作业至少不是他一个人的事,是他和家长共同的事,时间长了,会在心理上对家长形成绑架,养成依赖心,这特别不利于他自我责任意识的形成;三是家长坐在旁边多半会忍不住唠叨一句,不论是略有不满地说“赶紧写吧,谁让你又忘了呢”,还是善意地提醒“以后回家好好记着写作业,不要再忘了”,或者是看孩子开始磨洋工,忍不住督促“快点写,你看都几点了”。所有这些话对当时的孩子来说都没有意义,还弄得孩子烦。所以即使你有时间,也不要陪他,即使你当时还不想睡觉,也要假装去睡,情绪上要和平时没有两样,千万不要指责孩子。
有的家长可能会说,我可没有你那么好的脾气,我一看见孩子没写作业,火气就上来了。那么,我要说,如果家长在对待孩子的问题上从不去虔诚地思考,不去理性地处理,只是凭性情做事,一遇到问题就着急,一着急就发脾气,这只能说明你是个任性的家长。一个任性的家长,怎么可能不培养出一个任性的孩子呢?
那天圆圆确实写得比较晚了,我们一直竖起耳朵听她的动静,到她睡觉时都快十二点了。很心疼她睡这么晚,明天还得早起。但这也是她成长中应该体验的“功课”,她从中一定能学到东西。我们并不觉得她忘了写作业是件坏事,倒觉得它是个教育契机,可以促成圆圆自觉意识的养成和学习习惯的培养。
确实,在我们的印象中,圆圆自那以后,再没发生过临睡觉时才想起写作业的事。她很快就学会了安排,有时在学校就能抓紧时间完成不少作业,回家也一般写得很快。家长应该记住这一条:在培养习惯的过程中,如果总是制造孩子的主动性和成就感,他就会在这方面形成一个好的习惯;如果经常让孩子有不自由感和内疚感,他就会在这方面形成坏习惯。
孩子毕竟只是孩子,什么事情没做好,只让他感受因此带来的不便,就已经够了。孩子每有一种失误,感受到失误带来的不便或损失,才会产生相应的调整需求,就像渴了自然想喝水一样。这种调整需求是每个正常孩子都会有的。家长不生气,不过分指导,孩子才能有机会主动调整。如果孩子一做错,家长就批评孩子一顿,要求他做出什么保证,或者由家长直接给出一个解决方案,那孩子就失去了主动调整的机会,这种调节能力也会慢慢丧失掉。可以说,致使儿童无法养成好习惯的“最有效方法”就是:命令、唠叨和指责。所以当家长责怪孩子某个习惯不好时,首先应该反思自己的教育方法。
儿童所有顽固性的坏习惯,几乎都是小问题没得到合理的疏导解决,长期和家长或教师摩擦冲突形成的。陪孩子写作业就是特别容易养成儿童坏习惯的一种做法。
家长陪的目的是希望有两个提高——效率高、质量高。所以一看到孩子磨蹭或不认真,就会告诉他要应该抓紧时间,应该认真写。天天陪,这些话差不多就会天天说,因为孩子几乎不可能那么安安静静地长时间地坐着,大多数情况下也不会把作业写得那么完善。开始时孩子还会在意家长的话,时间长了也就不在意了,这惹得家长说话时就会有些不耐烦,孩子就在情绪上开始和家长对立,事情于是开始走向恶性循环。
人的天性都是追求自由的,任何为儿童所热爱的事情,当它变成一项被监督完成的活计,让人感到不自由时,其中的兴趣就会荡然无存。家长陪着学习的时间越长,扮演的角色越接近监工。而孩子从骨子里是不喜欢一个监工的,他最多表面上暂时屈从他,内心绝不会听他的话。所以说,陪孩子写作业,不是培养孩子的好习惯上,而是在瓦解好习惯,是对儿童自制力的日渐磨损。
我们一定要理解什么叫好习惯。
按时按点地坐在书桌前,并不等于有了按时按点学习的习惯。“习惯的重要性并不止于习惯的执行和动作方面,习惯还指培养理智的和情感的倾向,以及增加动作的轻松、经济和效率。” “陪”所制造的习惯,只是肢体上的;“不陪”才给孩子留下了让习惯在内心生长的空间。“陪”与其说在帮助孩子,不如说是在给他制造麻烦。
很多媒体、教师或“教育专家”都在建议家长应每天陪着孩子写作业,这种说法不知他们是怎么想出来的。一个人,首先是个自由的人,才可能成为一个自觉的人。
我见过许多看起来确实需要有人陪着学习的孩子,没人陪就一点都坐不住,甚至是孩子自己提出要求,希望家长陪着写作业——但这个事情不能孤立去看。需要家长陪着写作业,这绝不是孩子的天性需求,也不是一个正常要求,这只说明他已养成一个坏习惯。他学习成长中遇到的一系列的摩擦和挫折,已造成了他不会管理自己,造成他内心的无力感和无助感。他对自我管理极为不自信,只好求助于外部力量约束自己。事实上,他的内心是反抗这种“陪”的,所以即使有家长在身边,他也不可能真正把心思放到学习上。
这种情况,家长可以陪孩子一段时间,但一定要想办法从中抽身。不抽身,孩子的独立性将总也不能生成,那么他会越来越苦恼,越来越不自觉,“陪”的效果也将越来越小。同时家长一定要反思自己在过去时间里对孩子的教育哪里出了错误,这种反思也将决定你如何抽身,决定你的帮助是否能对孩子有正面作用。
抽身的原则:第一要有耐心,不要急于求成;第二要在整个过程中尽量制造孩子的愉悦感和成就感,哪怕他开始做得不好,也绝不要制造他的内疚感和失败感。你在抽身之前要让孩子学会自己站立,否则他只能再一次摔倒,且摔得更惨。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如果一个人在童年时期就体验过克服自己弱点的满足,那么他就会以批判的态度看待自己。正是从这一点上,开始一个人的自我认识。没有自我认识,就既不可能有自我教育,也不可能有自我纪律。一个年纪幼小的人,不论他把“懒惰是不好的”这句话记得多么牢,理解得多么清楚,但是如果这种情感没有迫使他在实际行动中管住自己,那么他就永远不会成为一个意志坚强的人。孩子的弱点如果总是通过大人的操纵去克服,那所谓“克服”就是不存在的虚幻,只能叫做屈服。屈服是不会成为孩子自我认可的一部分的,只要有机会,他就不再想屈服,就要从约束中挣脱出来。
陪孩子写作业还有一个坏处是,有些家长因为陪孩子付出了时间和辛苦,就产生讨债心理,当孩子成绩不好或习惯不好时,就会说:我花那么多时间陪你培养习惯,你居然学成这样!这样的话更让孩子丧失自我管理的信心,同时也会产生负罪感,这对孩子的道德成长也没有好处。
最后想说的是,对于“陪”与“不陪”不要理解得简单化和绝对化。这里主要强调的是家长应该培养孩子在学习上或在其它的一些事情上的自觉、独立意识,防止孩子养成依赖家长、没有自觉性的坏习惯。所以“陪”与“不陪”与其说是行为方式,不如说是一种教育理念,不能简单地从形式上界定。比如有的家长整天忙着喝酒打麻将,确实也没时间没心思陪孩子,孩子干什么他都不管,这样的“不陪”与我们这里说的“不陪”,则完全是两个概念。
第3个回答  2018-01-21
1.让孩子独立完成作业
在孩子做作业的时候,家长不要干涉太多,要让孩子学会自己去独立完成作业。家长只需要知道孩子的作业内容、作业量以及需要花费的时间,跟孩子商定好时间。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不要去干涉孩子,当孩子遇到不懂的题目时,可以主动的向家长请教,其他时候家长不必陪在身旁。
2.端正孩子的学习态度
孩子做作业不单单是为了学习,更是培养自觉自主的能力。所以,家长要提高孩子对作业的重视程度,要求孩子认真的完成作业,做到书写工整、卷面整洁,养成专注、细心的习惯。
3.教会孩子自己检查作业的方法
孩子刚开始上学的时候,父母可以跟孩子一起检查作业,但在检查的时候,如果发现有漏掉的地方,不要直接告诉孩子,先让孩子自己对照检查,再补上。慢慢地让孩子形成自我检查的习惯,这样孩子自己检查一遍之后,父母可以省事很多,也让孩子养成查漏补缺的习惯。
家庭作业是对孩子所学知识的应用与巩固,作为父母应该正确对待孩子的家庭作业,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让家庭作业发挥出真正的作用。
第4个回答  2017-11-03
小学三年级以下可以,

孩子放学后需要家长陪着一起做作业吗?
1、孩子需要一定的个人空间。不必陪着孩子做作业,因为有些家长习惯在孩子学习时陪伴在他们身边,并认为这是负责任的行为。有时,父母甚至会争夺陪伴孩子的权利。换个角度思考,当我们大人学习时,如果有人监督,我们会感到不舒服,孩子也是一样的。2、有家长表示,如果不陪伴孩子,他们担心孩子无法独立完...

父母陪孩子写作业到底对不对呢?
1、不用陪,当孩子写作业的时候,有的家长习惯在身边陪伴,并认为陪伴孩子写作业是极其负责任的一种表现,甚至有的时候男家长和女家长还会争抢陪伴的这种权利。话不多说,大家试想一下,如果我们大人可以换位思考,当我们学习的时候,如果你发现身边的那个人就是监督你的学习,你会觉得很不自在,那么...

陪孩子写作业到底有没有必要呢?
必须要赔啊。小学低年级自控能力比较差,所以作为家长要监督陪孩子写作业。让孩子自小养成一种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家长陪孩子写作业的好处 一、陪伴孩子写作业,能够充分体现家长对孩子的关心,能够及时发现孩子,特别是低年级的孩子,在写作业的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在孩子写作业的时候,我们家长可以在...

家长应该陪孩子写作业吗?
1.应当陪学。孩子小学阶段,家长应该是陪学的。目的是与孩子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共同成长,这才是关键的。2.陪伴为要。陪伴不仅仅是监督作业、监督学习态度、规范学习行为,更重要的是,家长要做好配角、孩子为主角。3.共同学习。家长陪学过程中也要认真学习自己的学业,给自己确定个目标。所以说陪伴...

陪孩子写作业一定要家长陪着吗?
不一定的,主要还是看孩子,每个孩子性格不同,如果专注力不错的孩子,家长就不需要陪了;要是遇到孩子太调皮的,家长尽量陪着。哪些孩子写作业时需要家长陪着呢?一、专注力差的孩子 如果家长不陪着他们写作业,他们就会一晚上坐在桌子边不知道玩些什么,唯一不变的就是作业没见写。二、学习能力不够...

陪孩子写作业是家长应该做的事情吗?
父母要信任孩子是可以独立完成作业的,应给予孩子自主的空间,让作业成为孩子的作业,而不是家长的作业。一年级的孩子刚入学,还没有养成良好的做作业习惯前,父母可以适当地陪伴和指导,但主要由孩子完成。对孩子多些鼓励和肯定,比如说:“你今天做作业很专心,很认真!”让孩子从中得到成就感和快乐。3....

孩子写作业需要家长陪着吗?
主要还是看孩子,每个孩子性格不同,如果专注力不错的孩子,家长就不需要陪了;要是遇到孩子太调皮的,家长尽量陪着。一、低年级在大部分情况下是需要家长陪孩子写作业的。主要是因为这个阶段的孩子缺乏学习自制力和主动性。并且这个阶段的知识对于大部分家长来说不算困难,有利于学生养成按时按量完成作业...

孩子作业慢,陪着写有必要吗?
我觉得如果家长有时间那么是非常有必要陪孩子写作业的。如果没有时间可以选择不用陪同,这个完全取决于个人的。如果有时间家长还是需要陪着的。尤其是一年级的孩子来说,根本没有做过作业,习惯什么的都还没有,根本谈不上什么独立完成。陪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是重点,这也是家长最...

家长应不应该陪伴孩子写作业呢?
可以。小学低年级家长可以陪伴 孩子一起做作业,主要是让孩子养成一个好的习惯,不要过多干涉“大部分时间是让孩子 自己完成作业,很少干涉,主要是帮他们集中注意力的作用。”孩子刚上小学 一年级的妈妈说:“因为年纪小,很多字都不认识。我就得在旁边给他念题目。我每天下班回家首要任务就是陪孩子写...

孩子写作业需要家长陪吗?
这个应该分情况来看。如果孩子本身比较自觉的话,家长可以不用陪,可以在孩子做完作业之后检查完成情况及完成效果。其实大部分小孩子自觉性并不是很好,所以对于这种小孩来讲,家长在旁边陪着写还是有必要的。所谓陪着孩子写作业,并不是说家长要帮助孩子一起完成作业,而是说监督他有没有认真写作业,是不...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