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振铎的海燕第一段赏析

如题所述

【讲解】

“啊,乡愁呀,如轻烟似的乡愁呀!”读完这篇优美的散文,每个人都会被郑振铎先生那韵致曼妙的文笔和深情诚挚的乡愁所感动。

郑振铎先生在我国现代历史上,是一位杰出的文化人。他出生在1896年,福建长乐人。他是个文学家,创作了不少小说、诗歌和散文,出版了小说集《取火者的逮捕》、诗集《雪朝》、散文集《海燕》等;他更是一个优秀的学者,完成了《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中国文论集》等学术著作;他又是一个文献学家,一个出版家,为国家的文化事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解放以后,他长期担任国家文化战线的领导工作。1958年,他率中国文化代表团出访国外,因飞机失事而不幸遇难。

《海燕》是我国现代散文史上的名篇。在远离故乡的大海上,作者见到了自由飞翔的海燕,勾起了浓浓的思乡之情。在文章的前半部分,作者深情地回忆起故乡的小燕子——那些在春天的绿柳繁花中翻飞的小燕子,那些“横标”于故乡粼粼湖面上的小燕子,那些“憩息”于故乡电线上的小燕子,那些往来于故乡“快乐家庭”屋梁上匾额后的小燕子……这一幅幅美好的画面,是作者梦中的美景,是作者在海船上对故乡的回忆。

在文章的后半部分,作者尽情地描绘了在蔚蓝色的海天之间,“隽逸的从容的”海燕。在他的笔下,海是那样的“温秀可爱”,天是那样的澄彻美丽,这些小燕子是那样的安闲、舒适——“它们果是我们故乡的小燕子么?”于是,那“轻烟似的乡愁”便不知不觉中滋生、升腾起来。

但是,如果我们仅仅把这篇文章理解成抒写淡淡乡愁的话,那就真的是短视无知了。如果我们发解到郑振铎先生是在怎样的时代、怎样的遭遇、怎样的心情下写出这篇文章的,那么,对这“轻烟似的乡愁”的理解,会更加的深刻。

这篇文章,首次发表在1927年6月26日的《文学周报》(第273期)上。而写作的时间,正好在一个月前,5月26日。1927年,那正是中国社会大革命、大变革的波澜壮阔的时代。当时,郑振铎先生正在上海商务印书馆工作。作为一个追求进步的文化人,他满腔热情地投入到革命的文化事业之中,为大革命的深入发展而激动不已,为北伐战争的节节胜利而欢欣鼓舞。

4月12日,蒋介石突然发动了反革命政变,血腥捕杀共产党人和革命工人。郑振铎深感震惊和愤怒。第二天,上海总工会组织抗议集会和游行,遭到了反动军队的屠杀。郑振铎参加了这次游行,险些遭受毒手,幸亏工友冲上来与敌人搏斗,他奋力撕掉被抓住的衣袖,才得以脱险。14日,上海知识界给国民党吴稚晖等人写信抗议,郑振铎是第一个签名者。这是四一二政变后,中国知识分子对国民党反共屠杀的第一个抗议书。吴稚晖大为震怒,通知军队按名搜捕。白色恐怖笼罩着上海。4月底,郑振铎悲愤地得知李大钊牺牲的消息。在亲朋好友的不断催促下,他终于决定赴欧洲避难。5月21日,他乘坐法国邮轮“阿托士第二”号,离开了上海。

在郑振铎先生的内心中,是极其不愿意离开自己的祖国和亲友的。5月23日,他在船上写的散文《离别》中,写到:

“我不忍离了中国而去,更不忍在这大时代中放弃每人应做的工作而去,抛弃了许多亲爱的勇士们在后面。”

“暂别了,暂别了,在各方面争斗着的勇士们,我不久即将以更勇猛的力量加入你们当中了。”

5月24日,船到了香港。26日晚上,在香港前往越南西贡的途中,在中国浩瀚的南中国海上,郑振铎先生写作了这篇《海燕》。6月10日,在船上,他又完成了散文《回过头去——献给上海的诸友》。他想念在上海坚持战斗的好友:胡愈之、王伯祥、顾颉刚、周予同、叶圣陶、沈雁冰、许地山等等。

是的,这就是郑振铎先生的乡愁。他记忆中的春色盎然的故乡,就是那白色恐怖中的血雨腥风的上海;他所怀念的翩然飞翔的小燕子,就是在上海以笔作枪、坚持工作的朋友们。一个“乡愁”,蕴含的内容可以如此地丰富厚重。乡愁的背后,激荡着一颗壮士的心,萦绕着游子无限的深情。在《欧行日记》里,郑振铎先生写道:

“中国,我爱的中国,……我虽然离了你,我的全心都萦在你那里,决不会一刻忘记的。我虽离开你,仍将为你而努力!”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无其他回答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