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是一种社会意象吗

如题所述

严格说来,近代意义上的科学是西方社会文化的产物。带着某种因缘际会的必然性,科学被意外而又热情地传入了中国,并以“格致之学”的名义被加以锚定,从而被附会式地纳入到儒家伦理的话语体系之中。“格致”与“科学”本身含义的差别以及使用与境的迥异最终使得“科学”代替了“格致”,开启了中国向现代化迈进的步伐。但科学原有的求真意象在遭遇本土文化传统与特殊历史境遇的双重浸染后,作为应用科学的技术日益成为科学的基本社会表征,从“科学”到“科技”虽只有一字之差,却映射着二十世纪中国社会价值诉求与现实需要的巨大变迁。“技术”意象在科学的社会表征中的凸显,推动了中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但由此带来的风险也日益增多。将“科学的社会表征”与“科学的社会建构”联系起来思考,让“表征”在“建构”视角的推动下运转起来,鼓励政府、学者与公众积极参与到科学实践当中来,是当下中国构筑健康合理的科学意象的一条有效思路。
【关 键 词】社会表征/科学社会学/科学/科技/社会建构

科学,作为人类社会最激动人心的发明与字眼,以其神奇的魅力,俘获了几乎每一位现代人的心,其基本的社会意象恰如费耶阿本德所言呈现出“宗教”的样貌,寄托着人类的崇高信仰和美好希望。但正如其他一切新生事物一样,科学声望度的提升也是一系列明暗交织的智识与权力斗争的结果,在经历了种种质疑与打压后,科学凭其令人惊叹的“利好”图景,逐渐获得了普遍的认可和尊敬,成为“进步”与“福音”的代名词。在中国,近代科学的起步较晚,不似西方那样是自然生长的产物,而是在外敌入侵与救亡图存的社会与境中“促逼”出来的“建构之物”,科学的功利性与实用性首当其冲被浓墨重彩地渲染开来,这就使得中国的科学意象在生成之初便多了几分民族自强的情感与民主自由的使命。与西方科学典型的宗教意象有所不同,在中国本土化的科学意象中,“技术”与“生产力”占据核心地位,这也正契合了东西方不同文化传统的差异:中国向来并无像西方社会那样浓厚的宗教情结,实用性是中国人唯一的最高信条。尽管科学现在已成为世界各国的通货,可以在不同民族国家之间交流传播,但由于其生存境遇的迥异,科学还是映射出一定的地方性色彩,以不同的社会表征寓意着本土文化之象。
一、科学与社会表征:两个世界的分立与对话
人类思维的构筑艺术中深埋着二分法的故事,它一再讲述着那些生性对立的事物的发明史和斗争史。男/女、好/坏、是/否、形式/内容、物质/精神、个体/社会、事实/价值等等二元思维都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古代社会中,神圣世界与世俗世界的分裂主导着人类思想的进程和整个社会的发展,而到了近现代社会,随着人类知识的进步与扩散,科学世界与常识世界的分立成为引导人类思维与实践的心照不宣的动力系统。
20世纪60年代以莫斯科维奇为代表的社会心理学家在吸收修正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循着“科学vs常识”的线索,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种新的关于两个世界的区分:交互的世界与具体化的世界。在交互的世界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平等和自由的个体集合,集体规定人人都有发言权,并且这种权利受到集体的保护”[1]39。交互世界类似于哈贝马斯的“生活世界”,是一个充满前见的原发境域,为人类的生存与生活提供了丰富稳定的集体现实,包含了含混性和习俗性的全部集合,从而“能够使人们共享那些公认的和彼此接受的、含蓄的表象和思想”[1]39,在这里,人是万物的尺度,社会表征是理解的核心。而在具体化的世界中,“只有已获得的能力才能决定他们的参与程度……在这个系统中我们不能随意地改变我们所经受的强制力和感觉”[1]40。这个世界展现给我们的是物理的现实,它强调“远离、权威、超然”[1]156,在这里,万物是人的尺度,而科学显然是我们借以理解这一世界的手段,其“目的是建立一张独立于我们的愿望且处于我们意识之外的关于力量、客体和事件的示意图,我们必须公平而顺从地对它们作出反应,科学通过隐藏价值和利益而致力于提高理性的准确性和鼓励实证的证据”[1]40。由此,科学与社会表征便成为理解具体化世界与交互世界的两个核心概念和分析工具。科学与社会表征有着鲜明的对比:“科学依赖于一套完整的逻辑和证据系统,以确保这一过程与平常交互的世界中的固有过程和思维活动毫不相关”[1]46,其“目标是在数学公式和实验室中将相似的变成不相似的”[1]46,或者说将熟悉的变成陌生的,其强调客观性和精确性;而社会表征的“目的在于使一些不相似的事物,或者使自己本身的不相似性变得具有相似性”[1]42,因为“交互的世界是人人想要获得自由,避免冲突和斗争风险的地方,在那里,我们所说的和所做的一切只强调已获得的信仰和解释……总是期望相同的情况、手势、思想能够一遍又一遍地重复出现”[1]42,习俗、记忆和传统在这里具有重要的意义,它希望借此将陌生的事物熟悉化。总之,科学和社会表征彼此互斥又相互补充,社会表征可以被视作一种理解交流已知世界的特殊方式,而科学则可被视作一项发现未知世界的事业[2]189-204。
当然,科学与社会表征并非两条各不相干的单行线,已知世界的不断扩展日益弥合着科学与社会表征之间的鸿沟,随着近代科学的诞生和发展,科学已不再是社会表征和意识形态的解毒剂,事实上科学正在创造着社会表征。“科学的发展使我们的具体化世界也随之变大,随着理论、信息和事件的增加,这些具体化世界必须取得自己的形式和能量,以更直接和方便的形式进行复制和再生。换言之,它们转化为一个交互的世界,被限制和表征。”[1]46-47然而,无论是在社会表征的科学化还是科学的社会表征化过程中,科学总是拥有优先权,在“转译”中占据着主导地位。但是,虽然科学的价值在具体化世界中确立起来,科学的社会地位和认同的获得却更多地依赖于其在交互世界中的表现,亦即科学只有在交互世界中站稳脚跟、赢得交互世界的认可和接受,才能充分体现其价值、发挥其作用从而取得长足的进步。在“公众理解科学”的研究领域与“公众参与科学”的运动中,可以看到某些具体的科学理论、技术应用的社会表征化过程的运作,而社会科学的诸多研究则孜孜不倦地行进于社会表征的科学化旅程中。但已作为日常话语的“科学”本身究竟如何在交互世界中获得了其现有的意象和表征,这一问题在科学与社会表征的分析中被“悬搁”了。科学史或许为科学的社会表征的形成与演变勾勒出几条较有说服力的事件脉络并提供了一些丰富可靠的论据资源,但对于科学的社会表征的传播机制、在科学后发国家科学如何与本土文化资源抗衡融合获得相应的社会表征的过程、在地方性的交互世界中科学如何被赋予特定的意义等问题,已有的研究并未给出完整有效的解释。
虽然由于研究目的和视域的牵制,莫斯科维奇等人并没有对科学的社会表征问题给予合理的重视和充分的思考,但他们提出的社会表征理论及其对科学与社会表征的分析也为我们理解科学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即抛弃用科学的眼光也就是在具体化世界中审视科学转而从社会表征的角度在交互世界中重新观照科学。那么,究竟什么是社会表征呢?社会表征概念的产生有其基本的学术思想演进的历史脉络,从心理学家冯特的“集体心智”到社会学家涂尔干的“集体表征”再到社会心理学家“社会表征”术语的最终出现,它反映了社会过程与心理过程的相互依赖,反映了社会形态与社会思想的相互依赖。对莫斯科维奇来说,社会表征是在特定时空背景下由社会成员所共享的观念、意象、社会知识和社会共识,是一种社会思想或意义/符号系统,是一种含有自己的逻辑和语言的认知系统,是借以发现和组织实在的“知识的分支或理解”,它“关切日常思想的内容,以及那些可以让我们的宗教信念、政治观念以及我们自然而然所做的关联等,得以具有一贯性的种种观念的仓储。它使得我们可以将事物与人物分类,比较和解释行为,以及将这些东西予以客体化而成为我们社会设置中的一部分。虽然表征常处于我们的心灵之中,却通常只能在世界中发现”[3]6-7。表征源于法语词汇representation,带有展示表演的意味,一般是指演员通过象征、符号和对话与他人进行交流的形式[4],后来经过语义的辗转漂移,开始泛指人类心智的各种不同活动,其主要作用是将客体、人物与事件予以图式化、规约化,将它们安置于一种熟悉的类别脉络中,以便于人类的理解共享与交流。因此从本质上而言,表征具有规范性的特点与功能,并由传统和习俗决定,将自己加诸我们的认知活动之上。[5]而社会表征是表征的一种特殊类型,它与个体的心理表征不同,更加强调超越于个体之上的群体的力量在表征过程中的运转机制和作用。概括而言,社会表征的形成过程包含两种机制:锚定和具化。锚定是负责整合原有知识与意义并将其纳入已有的共享框架图式、实现已知与未知对接的过程,是对不熟悉的事物命名或赋予特性,并以熟悉的名词来解释和定义使其可以被解释和沟通的过程,而具化是在沟通压力下形成和组织表征元素,使各种元素形成新的可接受的社会框架,如规范、价值、行为等,从而使人们那些模糊和抽象的观念变得具体可见的过程。正是通过锚定和具化这两个环节,陌生的事物变得熟悉化,具体的社会表征的起源和发展也得到了有效的解释。社会心理学家瓦格纳等人曾对此过程进行了详细描述,提出了社会表征形成的六个阶段:(1)个人或群体遭遇不熟悉的现象或事件;(2)为化解不熟悉事件的威胁而产生的应对;(3)以锚定和具化为途径形成社会表征;(4)与新事物沟通或对其深思后产生的社会表征以想象、隐喻或符号的方式透过大众媒介和人际沟通形成;(5)通过不断的沟通与使用新概念,将过去被视为陌生的现象转化为常识;(6)共同的知识表征带来群体的社会认同。[6]95-125由此可见,社会表征的形成是特定群体应对认知危机与未知风险,在忠诚与敌视、接受与拒绝之间展开的非零和博弈实现双赢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作为植根于集体记忆中的原始观念的基耦发挥着核心作用,它常常以二元或三元偶对形式出现。在莫斯科维奇看来,基耦既是社会表征的核心和硬核,也是社会表征不断衍生与形成的根源,同时也制约着社会表征的结构,它反映了社会表征的社会建构性与文化特异性。
简而言之,社会表征具有社会共享性与群体差异性、社会根源性与行为说明性、相对稳定性与长期动态性的特点。它为分析许多社会现实问题提供了一种颇有效力的解释思路,比如学者们关于健康与疾病、性别、人权、生活质量等的社会表征的研究,凸显了社会表征理论的学术和应用价值,使其成为当代最受重视的理论范式之一。
“科学”是在当代中国出现频率最高的词语之一,科学被视为“现代中国思想正当性与合法性的基本资源和标准”[7],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发展观”等观念更是将科学推到了社会话语中心的前沿。那么,“科学”这一“陌生”的概念在中国是于何种情境下出现的?其究竟是如何进入公众视野中成为广被认可接受的一种知识体系或活动的?科学的意象究竟是怎样在中国人的心目中确立起来进而传播开来的?其意象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发生了哪些转变?从上述有关社会表征理论的介绍中不难发现,社会表征理论为这些问题的解答提供了一条适切有效的分析路径。
二、从“格致”到“科学”:本土化科学意象的生成
中国与西方科学的第一次真正接触起始于16世纪末一批欧洲传教士的来华到访,其中以利玛窦为代表。他们带着传教的目的来到中国,以传播西方科学知识和器物技艺为手段,吸引中国人关注西方的文化与宗教,从而为中国人打开了一道认识理解另一个世界的大门。明清政府对外国传教士的态度是相对暧昧的:一方面谨慎敏感地对待他们的传教布道活动,另一方面对他们的科学知识才华又赞誉有加。因此,西方科学知识在中国的传播在某种意义上是西方人“无心插柳”的意外结果,其之于中国则是面对不熟悉的事物可能带来的威胁时的某种主动性的、选择性的应对的产物。当西方科学遭遇中国传统文化之时,它是如何被纳入到中国人的认知视野中的呢?中国人是如何用科学反思“以善代真、以德抵智”的传统儒家思想的呢?[8]通过锚定和具化两种机制,科学以“格致之学”的面貌被放置于中国传统儒家文化之中加以理解,使得中国人在熟悉的类别脉络中得以把握西方科学的具体表征。
如前所述,锚定过程是一种规约化和世俗化的过程,是用既有的名词概念或事物规则让新的事物很快被熟悉,让人们以熟悉的事物为图式来了解新奇陌生的事物,以化解人们无法应对新奇概念所产生的不安和紧张对立状态,或是降低由于缺乏相关知识而导致的威胁感受[9]。它有些类似于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中言及的同化与顺化的过程,是基于既有的熟悉的认知库存,对新异事物或社会刺激予以分类和命名的过程,也是以既有认知库存为基型进行比较,将新异事物或社会刺激的突显特性类化到基型中以寻求解释的过程[10]。而具化过程是锚定的拓展延续,它将新近纳入的认知异类或曰内隐的抽象产物对象化并具体化为在主观上自觉可见、可触、可控的“实存”现实。科学概念在中国的引入即是锚定与具化交织进行的过程。具体说来,在中国最早将“科学”纳入人们熟悉的概念图式中的是明末大学士徐光启与当时到中国传教的利玛窦,利玛窦在《几何原本序》中提到了“格物穷理之法”,而徐光启使用“格物”、“格致”来表示西方古代自然科学,在《刻〈几何原本〉序》中他指出西学“其教必可以补儒易佛,而其绪余更有一种格物穷理之学”。1626年传教士高一志曾著《空际格致》二卷,其中“空际”二字的意义相当于“自然”,“格致”的意思相当于“科学”。1627年,传教士邓玉函与中国的王徵合作翻译了《远西奇器图说》,在书中他们两人用“穷理格物之学”来称呼西方近代自然科学。为什么会有如此多的人选用“格致”、“格物”来指代西方古代和近代的自然科学呢?这与朱熹的批注解释有很大关联。《大学》中曾有“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的说法。朱熹在他的著作《四书集注》中,把“格物”解释为“即物而穷其理”。在《补传》中说:“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理也。”[11]其强调对外物的仔细探究,承认接触事物和分析研究事物(格物)是获得知识(致知)的方法,这种客观主义、认知主义的思维路线已经带有某种实证主义的精神,这与西方科学的本义有很大相通之处,为中西方文化的交流提供了一个有效的衔接点[12],因此用格致对应西方科学显然有着合理的依据。另一方面,用国人已知的词汇来指代一个全新的概念,用拥有至高地位的经学词汇格致作为包裹西方科学的外衣,更容易使一向将科技视为末流小道的士大夫们接受重视[13]。如此一来,“格致”除继续指代与“正心”、“诚意”相关联的修身、明德方法之外,还被用来指称自然哲学、自然科学以及物理学等。[14]与此同时,“格致”、“格物穷理之学”,开始向“格”自然万物之物、“穷”自然万物之理、“致”自然万物之知的自然科学转向了。中国传统的“格致”加进了西方科学技术的元素,由“格心”、格内心世界的含义用意,转变为外拓的、实际的、实用的、切实的实学了,而科学的具体表征在“格致”的范畴中也得以合乎既有规矩地显现。正如Lahlou所言“没有什么东西是全新的,任何表征都是经由先前的表征回归重组而成的”[15],将“科学”同化于已有的“格致”话语中,是一种将陌生熟悉化的安全感的需要,同时也意味着表征不仅“要使缺失的事物出现,也要以满足群体论证严密性、合理性及规范完整性的各种条件为目标来呈现事物”[1]171,毕竟人们首先接受的、感知到的通常是那些能证实他们习惯信念的事实或行为。
因此,锚定其实是一个非常复杂灵活的“寻根、化缘”的过程,是试图为社会记忆增添新元素的过程。用“格致”来表征“科学”,体现了中国知识分子在面对外来文化时固有的一种大国心态,即一方面以热情开放的姿态迎接包容异文化,以展示泱泱大国的轩昂气宇和风范,另一方面又不遗余力地挖掘传统文化资源,寻求异文化与中华文化相通的根源,甚至将异文化附会为中华文化的某一支流或细枝末节,以佐证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在与西方科学文化的交流中广泛使用“格致”既能够展现中西方文化的会通,同时又能合理地保留其传统文化之意蕴,不至于在文化交流中忘却传统或与传统断裂。这其中体现着某种深刻的“西学中源”或者说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直接影响了后来的洋务运动的开展。而鸦片战争与洋务运动的失败,最终导致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观念的破产。一大批知识分子开始反思中国落后衰败的原因,在积极学习和接受西方科学知识的过程中,他们逐渐认识到中西方“格致”的不同,怀抱着民族自强和救亡图存的使命,他们开出了“科学救国”的药方。中国近代化学家徐寿在《拟创立格致书院论》中指出:“就中国之所谓格致,所以诚正治平也;外国之所谓格致,所以变化制造也。中国之制造,功近于虚,虚则伪;外国之格致,功征诸实,实则皆真也。”亦即中国的格致是求理务虚的,西方的科学则是求真务实的。也有人从义理和物理的角度阐发中西格致之异同,认为中国之格致“乃义理之格致,而非物理之格致也”[16]。比如钟天纬指出:“格致之学,中西不同。自形而上者言之,则中国先儒阐发已无余蕴,自形而下者言之,则泰西新理方且日出不穷。盖中国重道而轻艺,故其格致专以义理为重,西国重艺而轻道,故其格致偏于物理为多。”[16]如此用“格致”表征“科学”已不再能够准确展示西方科学之精义,最初将科学锚定为“格致”的企图在残酷的现实面前遭遇破产。大批知识分子开始批判传统儒家文化,认为其伦理纲常体制禁锢限制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发展,为了与儒家传统文化划清界限,许多留学日本的知识分子受到日本学者的启发,开始使用“科学”一词以替代“格致”①。继康有为戊戌变法前在书中征引了日文“科学”一词之后,梁启超在日本、王国维在国内相继使用“科学”一词。1900年后,杜亚泉、钟观光、虞和钦等有过日语学习经历的学者开始频繁使用“科学”,不通日文的严复1902年起也开始大量使用“科学”,加上章太炎、马君武、鲁迅等赴日学人的推波助澜,“科学”很快就取代了“格致”,并对此后的新文化运动以及唯科学主义思潮的兴起产生了一定的影响。[17]“没有科学的中国”或者“科学落后的中国”成为当时重要的叙事语境[18],成为解释国力日益衰弱的主要切入点。1912年,蔡元培出任民国政府教育总长,改革教育制度,通令全国在学校机构设置和课程设置中一律取消“格致科”。[19]自此,“格致”被彻底弃用,“科学”一词取代了格致成为一个通用概念。
随着“格致”锚定“科学”的使命的完成,科学开始以其独立崭新的面貌呈现于中国社会之中。一系列科学刊物的出版和科学机构的涌现以及科学化运动的展开,使得科学知识与文化迅速在中国大地撒播开来,科学的社会表征不再仅仅依附于“格致”范畴之中,而获得了更多更新的意象,作为一种比锚定更为主动的过程,科学的具化得以重新开启,抽象的科学在社会世界中愈加变得现实和可理解。鸦片战争后,士大夫们以“经世强国”为己任,展开“自强运动”,1876年,中西双方、官民两层合作开设格致书院,1886年为加强推广西学的力度、扩大书院影响,书院开设了物理、化学、气象、测量、地理、医学等课艺[16],为近代科学的传播与普及提供了条件。1876年创刊的《格致汇编》是中国近代最早的以传播科学知识为宗旨的科学杂志,是中国近代第一份科学普及期刊,开创了在当时封闭、落后的中国进行科学启蒙、普及现代科学知识的先河。1914年,在美国康奈尔大学一批留美学生创建了中国科学社,这是中国第一个综合性的自然科学学术社团,自成立之日起就一直致力于科学在中国的传播和普及,这个协会发行的刊物《科学》从1915年创刊到1950年第一次停刊的35年中出版了32卷、369期、347册、千多名作者的近万篇文章,约3千多万文字。这3千多万文字包括了科学的理论、科学的应用、科学的本质和科学的社会建制等4个方面的内容,从科学的社会应用层面或器物层面(船坚炮利等技术产品)、科学的理论知识层面或解释层面(科学事实、定律、理论等)、科学的价值层面或精神层面(科学观念、精神、原则、方法等)以及科学的体制层面或社会建制层面(科学研究机构、科学传播机构、科学学会等学术组织及其存在和运作的社会支持系统)等四个层面去帮助中国人理解科学是什么[20],从而为中国人从整体意义上全面地理解科学作出了贡献。《科学》发刊词鲜明地指出:科学乃芸芸众生之托命者。西方国家的“民权国力”之所以强盛是由于它们同时拥有科学这种独特的“学术思想”,这种“学术思想”是救国救世之方、救人救生之药、救智救识之道、救道救德之法。这也代表了中国知识分子对科学的理解,为普通公众理解科学奠定了最初的话语基础。1923年,中国思想文化领域爆发了一场科学与玄学的论战:以张君劢、梁启超为代表的玄学派倾心于儒家文化精神,强调反省科学的界限,认为科学不能解决人生观之问题,警醒世人从“科学万能”的迷梦中解放出来;而以丁文江、胡适等为代表的科学派则力陈科学之功用,为科学辩护,强调现代科学是西方文明结出的果实,国人欲实现民族自强,还须学习西方的现代科学。“科玄论战”标志着国人从真正意义上观照西方文明以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自觉深刻反省与检讨的开始[21],其最终以科学派的彻底胜利而收场,科学主义思潮在中国社会由此占据主流,科学万能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1932年,中国科学化运动协会在南京成立,该协会的领导者由专家学者与官方人士联合组成,它以“科学社会化、社会科学化”为理念框架,以倡导“应用科学”和“科学应用”为主要内容,创办了《科学与中国》半月刊,在全国主要城市相继建立了分会,为科学知识的普及提供了重要的组织与宣传载体。为了实现协会“以500万人受科学知识之直接宣传为最低要求”的目标,为了普及科学知识从娃娃抓起,中国科学化运动协会北平分会创办了《儿童科学画报》。通过发行通俗科学刊物、开办专家科学讲演、推出科学广播讲演、放映科学电影、组织科学展览、举办学生科学讲演、设置高初中毕业会考奖金等新颖式样,中国科学化运动向民众传输了大量科学常识与实用技能。[22]总体而言,作为中国第一场由官方力量主导的科学普及运动,中国科学化运动为科学的通俗化与大众化搭建了一个精英与公众交流的平台,科学开始真正走向民间,成为一种进步可靠的社会表征。科学化运动通过各类科学教育、科学宣传、科学研究活动,吸引了各色人群的参与,渐渐疏解了中国传统观念对近代科学技术的“排异”反应[23],在加强科学与公众互动的方面做出了可贵的尝试,也为科学在公众心目中形象和地位的确立奠定了相应的基础。随着这些积极主动的具化手段和方法的应用,科学开始以建构性的方式重塑中国人的思维,改变了个体看待世界以及思考和回应个人及社会经历的方式,从而构筑起一种新的社会现实。[24]471-487
“科学”取代“格致”,标志着近代科学在中国赢得了其应有的地位,而不再需要借助于“西学中源”之类的假面具,寄人篱下。至此,“科学”也就名正言顺了。[19]从用“格致”表征“科学”到用“科学”代替“格致”,本土化科学意象的生成过程展现了科学在中国社会历史境遇中的社会表征的特点。在这里,科学的社会表征抛弃了格致的义理、伦理意涵,围绕“民族生存还是灭亡”、“中学还是西学”基耦对展开,与救亡图存和西学东渐的社会背景紧密相关,也体现了中国知识分子在对“科学”的锚定与具化过程中,忍痛割爱抛掉传统文化优越论与东方主义情结以便“与过去告别”从而“与苦难告别”的某种勇气。可以说,因民族危亡而起的富国强兵需求,西方科学从其输入近代中国始就背负“救国”重任而被工具化,丢失了其本身具有的求真理性,中间又经过一系列运动的口号化、观念化,并日渐意识形态化的阶段,离开科学的本相愈来愈远。[25]科学在传入中国之初,就已经打上了功利性和实用性的烙印,这样看来,在中国后来“科学技术”一词的出现或者说“科学”与“技术”的连用也就不足为怪了。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2-23
科学,分科而学的意思,后指将各种知识通过细化分类(如数学、物理、化学等)研究,形成逐渐完整的知识体系。

在哲学中,“意识形态”通俗的讲是指什么?
或者说,回到我们的主题上来,正是通过意识形态的建构,以及社会秩序的图式意象的建构,人才使自己无论好歹地成为一种政治动物。 作为文化系统,科学和意识形态的区别应在其分别表征的总体情境的不同符号策略类型中找寻。科学是以这样一种方式来命名情境结构,亦即包含其中的对待这些情境的态度是无功利性的,其形式是节制的、...

科学著作有哪些
》《科技与社会引论》《小的是美好的》《技术创新进化论》《真科学:它是什么,它指什么》《封闭的循环——自然、人和技术》《技术批判理论》《后现代转向》《二十世纪的社会理论》《科技革命影响论》《新科技革命与中国现代化》 《科学、技术与社会概论》《工程优化理论与算法》《十七世纪英格兰的科学技...

谈科学哲学理论的转变
科学的发展,即科学从一种“范式”变为另一种“范式”,不再是经验主义的静态积累和归纳过程。从历史主义之后,科学理论的转变由传统的逻辑合理性转移到了社会学意象的解释,逻辑实证主义以来所形成的科学发现语境和辩护语境逐渐趋向融合。传统哲学片面强调逻辑的经验主义,只有与历史主义原则相结合,才能实现逻辑和历史的`统...

艺术不仅是社会意识形态,而且又是一种()。
1. 艺术是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它通过生产实践活动,反映人类的全面社会生活,创造美的精神产品,满足人们的精神审美需求。2. 艺术,作为一种具有内在意蕴的感情世界、意象世界,以具体的形象反映客观世界,而非抽象的概念和推理。3. 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与经济基础之间存在特殊的距离。它是一...

科学素养是指什么
一个是指有学识、有教养,跟学者有关;另一个是指能够阅读、能够书写,有文化,对象是一般的普通大众。 美国人认为:科学素养是指人们具备并使用科学、数学和技术学的知识做出有关个人的和社会的重要决策。 我们认为:科学素养是指主体在掌握科学概念的基础上,以科学的态度、运用科学的方法来对现实中的个人、科学、...

意象是具象、抽象和意象的什么区别?
1,具象一看就知道形象,马上能联系到你所有的经验记忆,外形十分相似,“有具体的形象”就叫做具象,以真实再现客观形象为主。2,意象,以人的感情来掺入客观现实,对客观现实进行有取舍的改造,保留一定形态,却又明显有人为的因素,最终而形成安详的艺术效果,就是意象。3,脱离外在形象,把形象统统抛弃,只留下...

试析艾青诗作的意象特点和历史地位。
本质上,两个意象是社会现象的象征:春天是民主,科学,自由的象征,而冬天是专制,愚昧,落后的象征,它们之间的争吵是两种势力的对立牵制。春天既代表艾青新时期的一种社会象征,也是文学解冻的象征。《芦笛》意象暗示着艾青从西方带回的民主思想,是早期艾青思想的灵魂,同时也暗示他的艺术追求。《镜子》中的“镜子”意象...

谈美—朱光潜
艺术家见到一种意境或是感到一种情趣,自得其乐还不甘心,他还要旁人也能见到这种意境,感到这种情趣。 2.游戏没有社会性,只顾把所欣赏的意象”表现“出来,艺术有社会性,还要进一步把这种意象传达于天下后世,所以游戏不必有索赔而艺术则必有作品。 3.艺术家既然要借作品”传达“他的情思给旁人,使旁人也能同赏同乐...

论艺术语言和科学语言的区别
就本质而言,科学语言因其与生俱来的客观性、准确性,就不会给人留下像艺术语言那般的想象空间。科学语言就是严密地符合思维逻辑,符合语法规范的,其语义自然是稳定不能轻易改变的。从功能来说,科学语言的语义是稳定的,这样才能满足人们交际的需要。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变化与发展,语言也相应地变化着,但是...

什么是灵修?
这态度应该是科学的、来自经验的。根据胜王之路,所有的心理状态都能够合理地归于人大心灵:没有超自然的力量。神迹、直觉、特异功能或者神视都是精神现象。 传统中胜王之路的定义是:“路是对心灵之波的克制”。(这里,波的涵义是心灵中一种短暂的活动,如思想、渴望、梦。也可以把它翻译成驱使、波动、振动、闪烁)...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