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溯汉字形体演变的历史进程,进而思考汉字的未来发展问题,我们提出这样几点看法:
第一,作为人类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文字是
人类文明的产物,它顺应人类文明的进步而诞生,也必须伴随人类文明的发展而发展。任何一种文字,一旦被人类进步的脚步落下,不敷适用,就必定要退出历史舞台。人类
五大文明发源地的文字,其余四种早已进入历史博物馆,惟独汉字,历几千年风霜岁月而活力依旧,正是因为总能适时地改进和发展。历史上既然如此,今后也必定如此。因此,任何一个使用汉字的人,出于对汉字的珍视和呵护,也应当做汉字改革的支持者,而不要当
绊脚石。
第二,文字和语言一样,离不开“约定俗成”这样一个广泛认同和行用的基础。从历史上看,汉字的产生绝不是一时一人之功,汉字的改进与发展也从来不是出自某时某人的突发奇想。汉字发展史中的传奇人物,历来不过是在已经行用的文字搜集和整理方面做出贡献者。因此,未来的汉字改革,只能在条件具备时因势利导、顺水推舟,而不能主观冒进,揠苗助长。《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简称“二简”)的命运,就是明证:1977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颁布了《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草案包括两个字表,第一表有
简化字248个,自公布之日起在出版物上试用;第二表有简化字605个,只征求意见,不试用。另有简化偏旁61个。草案发表后,反对意见很大,也难以推广,主要就是因为其中许多字约而未定、俗而未成,硬要群众接受、运用,结果导致逆反心理。最终,国务院于1986年6月,批准废止了“二简”草案。
第三,在顺应自然、顺应时代的前提之下,汉字改革究竟应当依循怎样的方向和途径,还必须本着科学的精神认真加以研究。比如,在汉字改革的方向上,近代以来借鉴西方文字,许多人提出走拼音化道路,其中不乏
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如
钱玄同、鲁迅等。且不说把沿用几千年的汉字,一朝改为拼音文字,是否有“约定俗成”的基础,能否行得通,就连拼音文字是否真的比汉字优越的问题,也还值得研究。又比如,在汉字自身的改革方面,自古以来,由繁人简是主要趋势,无疑也是重要而有效的途径。解放后汉字简化的成功,证明了这一点。但是不可忽视繁化的一面,如为了分化字义,给一些汉字加了偏旁,像府库的“府”,加了“肉(月)”旁引申指腑脏,原指燃烧的“然”用作
虚词后,另加“火”旁作“燃”,表示本义。至于今后的改革,汉字简化是否是惟一途径?简化是否只指形体笔画而言?也是可以研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