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厌学,要求父母休学或退学时,父母要慎重对待,尽量不要先妥协。当心群体效应假设父母妥协,允许他们的孩子休学或退学。一旦孩子随大流,与“厌学”群体沟通,孩子很容易被同化,家长很难扭转孩子的心态。这个群体缺乏学习榜样会让孩子觉得学习不重要。孩子没有压力,对“鲶鱼”的刺激更少。他们可能特别享受辍学或退学后的生活,甚至抗拒上学。
孩子或多或少对学习感到厌倦,这并不可怕。只要家长发现并积极引导,就能帮助孩子增强学习动力,树立远大梦想,让孩子重新热爱学习。不幸的是,当一些家长发现孩子厌学时,情况已经很严重了。他们只想在家玩游戏,看电视。父母再怎么哄,孩子也不听话。即使父母想出了所有的办法,也迫不及待的要家里停水断电,让孩子被迫百无聊赖,孩子拒绝被哄上学。显然,这个时候很难帮助孩子重新燃起学习的兴趣,这可能需要父母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所以,平日里要积极关注孩子的学习和个人表现。
孩子是轻度厌学的,我们可以通过适当的引导和教育,扭转他们厌学的心理。但当孩子表现出中度或重度的厌学情绪时,说明其心理健康状况不好,存在自卑、焦虑等心理问题,家长有必要带孩子就医。这时,父母的鼓励或批评对解决孩子的心理问题作用不大。专业人士会有更适合孩子的解决方案,可以帮助孩子更快地解决厌学问题,赢得更多的学习时间,避免父母的辛苦,但效果并不理想。
孩子被动学习被压抑,没有自主学习的动力。父母给的动力对孩子来说毫无意义。孩子找不到自己的梦想:有些家长不允许孩子犯粗心的错误,把学过的东西记一遍,上课不能分心。这些都是不人道的折磨,从根本上违背了人类的生理机制,是绝对不可能实现的目标。这些目标一定要详细审视,不合理的部分一定要坚决改变,给孩子一个做人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