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的罪魁祸首是谁?

如题所述

安史之乱的罪魁祸首是安禄山、史思明、安庆绪、史朝义。安史之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各种社会矛盾的集中反映,主要包括统治阶级和人民的矛盾,统治者内部的矛盾以及中央和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等等。

安史之乱的性质是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更具体说,是唐中央政府与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斗争。安史之乱的首领们虽曾利用了人民对唐王朝的反抗情绪以及民族矛盾的因素,然而这并不能影响这次叛乱的根本性质。



另一方面,在战乱中由于安史叛军对人民的残暴行径,曾引起了像常山太守颜杲卿、平原太守颜真卿以及张巡、许远的死守睢阳等的反抗斗争,这些局部地区反暴政的斗争是正义的,但同样也丝毫不能改变整个战争的性质。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6-19
李林甫
为什么说李林甫是“安史之乱”的罪魁祸首呢?林甫兼领安西大都护、朔方节度,俄兼单于副大都护。十一载,以朔方副使李献忠叛,让节度,举安思顺自代。国家武德、贞观已来,蕃将如阿史那杜尔、契苾何力,忠孝有才略,亦不专委大将之任,多以重臣领使以制之。开元中,张嘉贞、王晙、张说、萧嵩、杜暹皆以节度使入知政事,林甫固位,志欲杜出将入相之源,尝奏曰:“文士为将,怯当矢石,不如用寒族、蕃人,蕃人善战有勇,寒族即无党援。”帝以为然,乃用思顺代林甫领使。自是高仙芝、哥舒翰皆专任大将,林甫利其不识文字,无入相由,然而禄山竟为乱阶,由专得大将之任故也。
  上面我说过,唐时并不因科举的兴盛而重文轻武,当时科举得到名次也要经过很多考核才可以作官,有的人哪怕你考进前3名,因考核能力不够10年等不上官派的都有。当时很多人才的追求都是“出将入相”的全才。除了上文举的例子,譬如李白就善击剑,唐朝还涌现了一批边塞诗人。而李林甫为了固位,志欲杜出将入相之源,建议玄宗让目不识丁的胡人专任大将,由此中国边疆重兵几乎尽为胡人所掌。李林甫本人本就是个钻营权谋的小人,但可惜的是他还是个非常有能力的小人,也因此中国的古代历史也因他的个人野心产生的巨大的转折。这就是“安史之乱”的出现直接原因。
  李林甫本也是皇族远亲,通过反复钻刺,依靠后妃和太监的保举和透漏圣意升官极快:
  “林甫面柔而有狡计,能伺侯人主意,故骤历清列,为时委任。而中官妃家,皆厚结托,伺上动静,皆预知之,故出言进奏,动必称旨。而猜忌阴中人,不见于词色,朝廷受主恩顾,不由其门,则构成其罪;与之善者,虽厮养下士,尽至荣宠。寻历户、兵二尚书,知政事如故。”其人之奸可看以下几点:
  1.扳倒张九龄,爬上高位。
   [1]废太子事件:“太子瑛、鄂王瑶、光王琚皆以母失爱而有怨言,驸马都尉杨洄白惠妃。玄宗怒,谋于宰臣,将罪之。”太子因生母失宠有点怨言,李隆基很生气,要制裁太子,遭到了中书令张九龄的抵制:“陛下三个成人儿不可得。太子国本,长在宫中,受陛下义方,人未见过,陛下奈何以喜怒间忍欲废之?臣不敢奉诏。” 林甫惘然而退,初无言,既而谓中贵人曰:“家事何须谋及于人。”
  此乃李林甫离间李隆基与张九龄的开始。
  [2]时朔方节度使牛仙客在镇,有政能,玄宗加实封,九龄又奏曰:“边将驯兵秣马,储蓄军实,常务耳,陛下赏之可也;欲赐实赋,恐未得宜。惟圣虑思之。”帝默然。林甫以其言告仙客,仙客翌日见上,泣让官爵。玄宗欲行实封之命,兼为尚书,九龄执奏如初。帝变色曰:“事总由卿?”九龄顿首曰:“陛下使臣待罪宰相,事有未允,臣合尽言。违忤圣情,合当万死。”玄宗曰:“卿以仙客无门籍耶?卿有何门阀?”九龄对曰:“臣荒徼微贱,仙客中华之士。然陛下擢臣践台阁,掌纶诰;仙客本河湟一使典,目不识文字,若大任之,臣恐非宜。”林甫退而言曰:“但有材识,何必辞学;天子用人,何有不可?”玄宗滋不悦。
  李林甫通过玄宗和张九龄在边臣任免上的分歧再次离间李隆基与张九龄,并挑唆张九龄与外臣的矛盾。
  [3] 扳倒张九龄:龄与中书侍郎严挺之善。挺之初娶妻出之,妻乃嫁蔚州刺史王元琰。时元琰坐赃,诏三司使推之,挺之救免其罪。玄宗察之,谓九龄曰:“王元琰不无赃罪,严挺之嘱托所由辈有颜面。”九龄曰:“此挺之前妻,今已婚崔氏,不合有情。”玄宗曰:“卿不知,虽离之。亦却有私。”玄宗籍前事,以九龄有党,与裴耀卿俱罢知政事,拜左、右丞相,出挺之为洺州刺史,元琰流于岭外。即日林甫代九龄为中书、集贤殿大学士、修国史;拜牛仙客工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知门下省事。监察御史周子谅言仙客非宰相器,玄宗怒而杀之。林甫言子谅本九龄引用,乃贬九龄为荆州长史
  玄宗终用林甫之言,废太子瑛、鄂王瑶、光王琚为庶人,太子妃兄驸马都尉薛锈长流瀼州,死于故驿,人谓之“三庶”,闻者冤之。
  2.蒙蔽玄宗,独掌大权。
  林甫久典枢衡,天下威权,并归于己,台司机务,希烈不敢参议,但唯诺而已。每有奏请,必先赂遗左右,伺察上旨,以固恩宠。上在位多载,倦于万机,恒以大臣接对拘检,难徇私欲,自得林甫,一以委成。故杜绝逆耳之言,恣行宴乐,衤任席无别,不以为耻,由林甫之赞成也。林甫京城邸第,田园水硙,利尽上腴。城东有薛王别墅,林亭幽邃,甲于都邑,特以赐之,及女乐二部,天下珍玩,前后赐与,不可胜纪。宰相用事之盛,开元已来,未有其比。然每事过慎,条理众务,增修纲纪,中外迁除,皆有恒度。而耽宠固权,己自封植,朝望稍著,必阴计中伤之。
  3.中伤朝臣,构陷其罪
  韦坚登朝,以坚皇太子妃兄,引居要职,示结恩信,实图倾之,乃潜令御史中丞杨慎矜阴伺坚隙。会正月望夜,皇太子出游,与坚相见,慎矜知之,奏上。上大怒,以为不轨,黜坚,免太子妃韦氏。林甫因是奏李适之与坚昵狎,及裴宽、韩朝宗并曲附适之,上以为然,赐坚自尽,裴、韩皆坐之斥逐。后杨慎矜权位渐盛,林甫又忌之,乃引王鉷为御史中丞,托以心腹。鉷希林甫意,遂诬罔密奏慎矜左道不法,遂族其家。杨国忠以椒房之亲,出入中禁,奏请多允,乃擢在台省,令按刑狱。会皇太子良娣杜氏父有邻与子婿柳勣不叶,勣飞书告有邻不法,引李邕为证,诏王鉷与国忠按问。鉷与国忠附会林甫奏之,于是赐有邻自尽,出良娣为庶人,李邕、裴敦复枝党数人并坐极法。林甫之苞藏安忍,皆此类也。
  4.作恶多端,晚年惶恐
  林甫晚年溺于声妓,姬侍盈房。自以结怨于人,常忧刺客窃发,重扃复壁,络板甃石,一夕屡徙,虽家人不之知。有子二十五人、女二十五人:岫为将作监,崿为司储郎中,屿为太常少卿;子婿张博济为鸿胪少卿,郑平为户部员外郎,杜位为右补阙,齐宣为谏议大夫,元捴为京兆府户曹。
  5.天理循环,报应不爽
  初,杨慎矜希林甫旨,引王鉷为御史中丞,同构大狱,以倾东宫。既帝意不回,慎矜稍避事防患,因与鉷有隙。鉷乃附国忠,奏诬慎矜,诛其昆仲,由是权倾内外,公卿惕息。吉温为国忠陈移夺执政之策,国忠用其谋,寻兼兵部侍郎。京兆尹萧炅、御史中丞宋浑皆林甫所亲善,国忠皆诬奏谴逐,林甫不能救。王鉷为御史大夫,兼京兆尹,恩宠侔于国忠,而位望居其右。国忠忌其与己分权,会邢縡事泄,乃陷鉷兄弟诛之,因代鉷为御史大夫,权京兆尹,赐名国忠。乃穷竟邢縡狱,令引林甫交私鉷、焊与阿布思事状,而陈希烈、哥舒翰附会国忠,证成其状,上由是疏薄林甫。
  史臣曰:李林甫以谄佞进身,位极台辅,不惧盈满,蔽主聪明,生既唯务陷人,死亦为人所陷,得非彼苍假手,以示祸淫者乎!
  李林甫为了自身权力欲望造就了“安史之乱”,造成了中国之后的朝代政策重大转变:
  
第2个回答  2013-06-19
唐玄宗李隆基!
第3个回答  2013-06-19
安禄山

有多少人知道历史上“安史之乱”罪魁祸首的下场
安史之乱的罪魁祸首是安禄山和史思明,他们是被自己的儿子杀死的。安禄山晚年长年长疮疖,到起兵叛乱之后视力渐渐模糊,这时已经接近失明。加上全身长满块状毒疮,病痛使他更加暴躁烦乱,动辄使用刑罚,连身为谋主的大臣严庄也遭鞭棍抽打。于是在严庄的建议下,他儿子安庆绪派安禄山身边的近臣李猪儿进入安禄山...

“安史之乱”的罪魁祸首?
安史之乱”的罪魁祸首是李林甫。

安史之乱发生的原因 安禄山为何发动安史之乱
安禄山是唐朝安史之乱的罪魁祸首之一,安禄山从小就失去了父亲,和母亲在突厥族里,原名本姓康,名轧荦山。后来军安波至的哥哥安延偃娶他母亲为妻,安禄山也就改姓安了。 后来安禄山骁勇,被张守奎收为了义子,在公元740年的时候,被任命为平卢兵马使。唐玄宗设置了平卢节度,安禄山代理平卢节度使,所以也...

“安史之乱”的罪魁祸首
李林甫为了自身权力欲望造就了“安史之乱”,造成了中国之后的朝代政策重大转变。

安史之乱为什么会爆发?果真是安禄山的野心太大了吗?
2. 传统上,安禄山因其巨大的野心被视作安史之乱的罪魁祸首。然而,安禄山的野心在很大程度上是被唐玄宗的纵容所助长的。3. 唐玄宗在位期间,为维护朝廷稳定,设置了多个节度使,意在相互制衡。安禄山能兼任三镇节度使,显示了其在军事实力上的强大,这一地位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唐玄宗的特殊宠信。4. 在...

“安史之乱”的罪魁祸首?
为什么说李林甫是“安史之乱”的罪魁祸首呢?林甫兼领安西大都护、朔方节度,俄兼单于副大都护。十一载,以朔方副使李献忠叛,让节度,举安思顺自代。国家武德、贞观已来,蕃将如阿史那杜尔、契苾何力,忠孝有才略,亦不专委大将之任,多以重臣领使以制之。开元中,张嘉贞、王晙、张说、萧嵩、...

谁才是安史之乱的罪魁祸首,最后下场如何这般凄惨
他是安史之乱的罪魁祸首,最后下场非常凄惨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这场叛乱一直持续了八年,固然唐军获得了最终胜利,但也致使大唐盛世一去不复返。安史之乱的两位罪魁祸首就是安禄山与史思明,安史之乱也由此而来。但这两位叛军首脑怎么也没想到,他们的结局竟然都是被自己的儿子所杀,两人为何有...

唐朝秘史:安禄山是如何得到玄宗赏识的
安禄山,是“安史之乱”的罪魁祸首。《旧唐书·安禄山传附子庆绪传》谓“禄山父子僭逆三年而灭”,到宋人欧阳修等编《新唐书》则把安禄山列入《逆臣传》中。史学家从来把“安史之乱”称为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安禄山是直接把大唐帝国从太平盛世拖入衰败深渊的元凶。多年来,人们对于唐玄宗时代之“...

安史之乱出现以后,为什么大臣们会逼着唐玄宗赐死杨玉环?
大臣们会逼着唐玄宗赐死杨玉环因为他们觉得杨玉环是安史之乱的罪魁祸首,是她迷惑了唐玄宗。安史之乱大唐王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必须有一个人为这次叛乱负责任,唐玄宗作为大唐王朝的帝王,作为唐朝未来的希望,大臣们不可能把这个罪名扣在唐玄宗头上,那么所有人都把目光投向了杨贵妃,唐玄宗为了杨贵妃...

安史之乱的罪魁祸首是谁?
唐玄宗李隆基,假若他即位后期不昏庸,那安禄山一辈子也掌不了兵权,甚至可能被治罪。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