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历史题:“流传的《三国演义》的故事中,曹操显得阴险狡诈,而诸葛亮却是智慧的化身,这符合历史实际

初一历史题:“流传的《三国演义》的故事中,曹操显得阴险狡诈,而诸葛亮却是智慧的化身,这符合历史实际吗?为什么?”并且请评价评价曹操。

随着《三国演义》的普遍流行和戏剧舞台上的人物造型的脸谱化,曹操被视为“乱世之奸雄”,可以说已在中国成为妇孺皆知的事。毛泽东则主张对曹操的评价要实事求是地加以肯定。他在一部裴松之注、卢弼集解的《三国志》中,对《魏书·武帝纪》、《魏书·文帝纪》《魏书·刘表传》有关曹操部分,作了不少圈画和批注。毛泽东曾和他身边的工作人员议论曹操时说:“曹操结束汉末豪族混战的局面,恢复了黄河两岸的广大平原,为后来西晋的统一铺平了道路。”

还有一次在北戴河时他充满感情地说:“曹操统一北方,创立魏国,那时黄河流域是全国的中心地区。他改革了东汉的许多恶政,抑制豪强,发展生产,实行屯田制,还督促开荒,推行法制,提倡节俭,使遭受大破坏的社会开始稳定、恢复、发展。这些难道不该肯定?难道不是了不起?说曹操是白脸奸臣,书上这么写,剧里这么演,老百姓这么说,那是封建正统观念制造的冤案,还有那些反动士族他们是封建文化的垄断者,他们写东西就是维护封建正统。这个案要翻。”

鲁迅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一文中说:“其实,曹操是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我虽不是曹操一党,但无论如何,总是非常佩服他。”毛泽东在五十年代读此文时,用红笔对这段论述画着重线,表示他对鲁迅有关曹操的看法,是非常赞同的
【史书评论】
史书评论曹操:“明略最优”,“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著名的《让县自明本志令》作于建安十五年(210),光明磊落,字字真挚。曹操感性地说:“使天下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事实的确如此。
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里面,因为文学上的需要,而表现出明显的贬曹笔法。然而三国志对他的评价,可算是魏蜀吴三国君主之中最高者,陈寿评价曹操为“汉末,天下大乱,雄豪并起,而袁绍虎视四州,强盛莫敌。太祖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终能总御皇机,克成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
后世学者认为,这是《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有意歪曲事实,并没有正确评价曹操。曹操唯才是用,军事上战术战略灵活多变。他对东汉末年中国北方的统一,经济生产的恢复和社会秩序的维系有着重大贡献。在内政方面,曹操创立屯田制,命令不用打仗的士兵下田耕作,减轻了东汉末年战时的粮食问题。
【后世名人对曹操的评论】
鲁迅说:曹操至少是一个英雄。
唐玄宗常自比“阿瞒”。
唐太宗说曹操是:临危制变,料敌设奇,一将之智有余,万乘之才不足。
《曹瞒传》评价曹操:太祖为人佻易无威重,好音乐。
裴松之写过:“历观古今书籍所载,贪残虐烈无道之臣,于操为甚。——《三国志(注)》 ”
周瑜评价曹操:“操虽托名汉相,实为汉贼。”
刘备评价曹操:“董卓首难,荡覆京畿,曹操阶祸,窃执天衡;皇后太子,鸩杀见害,剥乱天下,残毁民物。”
陈琳评价曹操:“操赘阉遗丑,本无令德,僄狡锋侠,好乱乐祸。幕府董统鹰扬,埽夷凶逆,续遇董卓侵官暴国”
元稹评价曹操:“曹瞒篡乱从此始”——《董逃行》
刘知几评价曹操:“罪百田常,祸千王莽。”——《史通·探赜》
洪迈评价曹操:“曹操为汉鬼蜮,君子所不道”——《容斋随笔》
王夫之评价曹操:“曹操父见杀而兴兵报之,是也;阬杀男女数十万人于泗水,徧屠城邑,则惨毒不仁,恶滔天矣。.......操之所以任天下之智力,术也,非道也。”——《读通鉴论》
古人评价曹操:“曹氏虽功济诸华,虐亦深矣,其民怨矣。——《辩亡论》
李宗吾评价曹操:“三国英雄,首推曹操,他的特长,全在心黑:他杀吕伯 奢,杀孔融,杀杨修,杀董承伏完,又杀皇后皇子,悍然不顾,并且明目张胆地说:“宁我负人,毋人负我。”心子之黑,真是达于极点了。——《厚黑学》 ”
顾炎武评价曹贼:“孟德既有冀州,崇奖跅驰之士,观其下令再三,至于负污辱之名见笑之行,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之术者。于是权诈迭进,奸逆萌生。”
《三国志(注)》评价曹操:太祖少好飞鹰走狗,游荡无度。
司马光评价曹操:以魏武之暴戾强伉,其蓄无君之心久矣。乃至没身不敢废汉而自立,岂其志不欲哉 <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12-04
这并不符合历史实际。因为《三国演义》是小说,不是历史学著作,小说是允许虚构的。《三国演义》里的人物是作者罗贯中站在忠于汉朝的立场上,根据自己的历史见解进行一定程度的虚构而塑造的人物形象,不是历史原形。追问

还有一个问题:怎么评价曹操??

追答

鲁迅:“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我虽不是曹操一党,但无论如何,总是非常佩服他。”

毛泽东:“曹操是了不起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个了不起的诗人……曹操统一中国北方,创立魏国。他改革了东汉的许多恶政,抑制豪强,发展生产,实行屯田制,还督促开荒,推行法治,提倡节俭,使遭受大破坏的社会开始稳定、恢复、发展。”

范文澜:“他是拨乱世的英雄,所以表现在文学上,悲凉慷慨,气魄雄豪。”
《剑桥中国秦汉史》:“给予汉王朝的致命一击却留给了中国历史上最引人注目的人物之一的曹操。曹操出身微贱,是大诗人、大战略家,也是现实主义的政治思想家;他反对儒家的礼仪和道德束缚。

第2个回答  2014-12-04
不太符合,毕竟《三国演义》是小说,有艺术加工,如果要看符合真实历史的,可以看《三国志》。曹操这个野心很大,不过并非大坏蛋,他在某种程度来说还是有些忧国忧民,他很勇敢也不失谨慎,他懂得珍惜贤能志士也知道舍取轻重,“一代枭雄”是《三国演义》给他定义的形象,在不过在现实中,这个评价也比较符合曹操。
第3个回答  2014-12-04
三国演义,只是演义,如果想正确了解,多看看三国志
第4个回答  2014-12-04
一代枭雄

关于三国的问答题
流传的三国故事中,曹操阴险狡诈,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这符合历史实际吗?结合史实谈谈你的看法.尽量字多一点,100字左右,谢谢了!... 流传的三国故事中,曹操阴险狡诈,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这符合历史实际吗?结合史实谈谈你的看法.尽量字多一点,100字左右,谢谢了! 展开  我来答 5个回答 #热议# 已婚女性就...

在三国演义的故事中,曹操阴险狡诈,诸葛亮是智慧与道德的化身,这符合...
首先,三国演义是小说,他不是史书,是不符合实际的,就像鲁迅先生对诸葛亮的评价“与显刘备之长厚近似伪,状诸葛亮多智而近妖”,真实的诸葛亮是没有三国演义中那么多本事的,诸葛亮突出的能力是政治能力,在某些方面,可能还不如“蜀国之翼”法正,诸葛亮治国能力领世人称赞,而且忠心耿耿,这点不容...

原来我们被《三国演义》骗了这么多年!诸葛亮的真实身份让人震惊_百度...
“豫州当日叹孤穷,何幸南阳有卧龙!欲识他年分鼎处,先生笑指画图中”,《三国演义》中这样描绘刘备与诸葛亮的首次会面。然而,这个看似传奇的开场,却隐藏着一个惊人的事实——我们都被小说中的设定给误导了多年!真实的身份揭秘,令人震惊。诸葛亮,一个被描绘成“卧龙”的隐士,实则背后有着显赫的...

蜀国明明是三国中的失败者,为什么诸葛亮能是流传千古正面人物?
诸葛亮是智慧的代表,关于他的故事比比皆是诸葛亮本来就是一个普通人,当他被刘备的三顾茅庐打动之后,他就开始了自己传奇的一生,本来他可以凭借杰出的政治才干,选择能力更加杰出的君主,但是他偏偏选择了一无所有的刘备。而在后来的一系列事情中,无论是对于刘备的军事决策,还是政策辅助,诸葛亮都做出...

拨开《三国演义》虚构的面纱,历史上诸葛亮都做了什么贡献
而这其中的诸葛亮更是让读者感到迷惑,因为有关他的事迹比如七擒孟获、空城计、火烧新野、借东风等故事都是虚构的,那如果拨开《三国演义》虚构的面纱,历史上诸葛亮都做了什么贡献?诸葛亮舌战群儒 在三国的前期诸葛亮主要的贡献是促成了孙刘联盟以抗曹操,曹操最终也败在了赤壁,按小说的观点就是诸葛...

《三国演义》中哪些战役体现了诸葛亮的智谋和军事才能?
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的《三国演义》里,关羽以"忠义"的旗帜高举,千里走单骑、华容道释曹等壮举见证了他不屈的忠诚与智勇。 诸葛亮,这位智者,在赤壁之战和七擒孟获中施展计谋,留下了“舌战群儒”、“草船借箭”等脍炙人口的故事,他的智谋如“诸葛亮借东风——巧用天时”般令人叹服。桃园三结义...

华容道上,明明能杀曹操,为何诸葛亮却对刘备说:曹操命不该绝?
二、“华容道”有一个大系统漏洞在《三国演义》中,众多反映诸葛亮如妖般聪慧的编造小故事中,最青睐的是华容道。早在赤壁大战逐渐以前,诸葛亮就双手一伸,手指头掐算两下,便想到了一切,因此逐渐排兵布阵。好在,三国刘备手底下就那麼几个人,看见不枯燥乏味。赵云带三千大家,去乌林小道伏击。赵子龙...

《三国演义》第五十回:诸葛亮智算华容 关云长义释曹操 张弛有度的艺...
这里诸葛亮知道不能杀曹操,但是还让关羽立下了军令状,这是紧张的部分,关羽义释曹操后,回到了军营,众将求情,诸葛亮也做个顺水人情,放了关羽。这也间接地收服了关羽,这里是驰,一张一弛之间,体现出了诸葛亮的高超计谋,一切尽在掌握之中。同时也体现出了关羽的义薄云天。

曹操为何无法请诸葛亮出山?原因并非他不想,而是他做不到
曹操与诸葛亮:一场未了的智谋之约 在三国历史的众多英雄中,曹操和诸葛亮无疑是独具魅力的两位人物。曹操,乱世之英雄,权谋之天才,一统北方,志在天下。诸葛亮,卧龙之名,智谋之士,隐居南阳,但凡了解他的人都尊他为神算。然而,就是这样一位有经天纬地之才,却始终未被曹操邀请出山,这究竟是...

《三国演义》中,人们把有智慧的人称为( )把奸诈的人称为( )把心胸狭 ...
《三国演义》中,人们把有智慧的人称为(诸葛亮 );把奸诈的人称为(曹操)把心胸狭隘的人称为(周瑜)。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