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一生最爱的女人是谁?

如题所述

不是乌拉那拉氏,不是令妃,而是孝贤皇后富察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7-06
  孝贤纯皇后(1712年2月22日~1748年3月11日),富察氏,为乾隆帝原配皇后。满洲镶黄旗人,察哈尔总管、一等承恩公李荣保之女。出身于官宦世家。康熙五十一年二月二十二日生。雍正五年,经雍正帝指婚,册封为皇子弘历的嫡福晋,七月十八日奉旨成婚。雍正六年十月初二日,生弘历长女;八年六月二十六日,生次子永琏;九年五月二十四日,生弘历第三女。雍正十一年,弘历被封为宝亲王,她被册嫡妃。雍正十三年九月初三,宝亲王继皇帝位;二十四日,册为皇后。乾隆二年十二月初四,行皇后册立礼。乾隆十一年四月初八生皇七子永琮。乾隆十三年(1748年)正月随驾东巡,三月十一日,崩于回銮途中的德州舟次,年三十七;二十二日,册谥为孝贤皇后;五月二十一日行册谥礼。乾隆十七年(1752年)十月二十七日奉安于胜水峪裕陵地宫。谥曰:孝贤诚正敦穆仁惠徽恭康顺辅天昌圣纯皇后。 孝贤皇后,富察氏,生于康熙五十一年(1712)二月二十二日,满洲镶黄旗。满洲镶黄旗为上三旗中的首旗,由皇帝亲统,地位很高,在清代皇后中,真正出身于满洲镶黄旗的并不多。孝贤皇后不仅旗籍高,而且出身于名门宦家,世代簪缨。富察氏为满洲八大姓之一,从太祖到世宗时期,富察氏家族人才济济,名臣辈出,为大清多建功勋。早在努尔哈赤时期,她的祖先旺吉努就率族众归附了后金,在统一东北、创建帝国的多年征战中,屡建战功。她的曾祖父哈什屯在太宗朝以军功官至礼部副理事官,至顺治年间,累官至内大臣,加太子太保。她的祖父米思翰在康熙年间任议政大臣,当过7年的户部尚书,掌管国家的财政大权,曾经大力支持康熙帝的撤藩政策,深受康熙帝的器重。哈什屯和米思翰均于乾隆十三年(1748)五月被追赠为一等承恩公。孝贤皇后的父亲李荣保是米思翰的第四子,官至察哈尔总管。她的伯父马齐在康、雍、乾三朝任保和殿大学士达23年之久,时间之长,在有清一代是罕见的。她的另一位伯父马武任过都统、领侍卫内大臣,官居一品,位极人臣,多年报效朝廷,深受皇帝的倚重。孝贤皇后出身于这样一个累世高官的家庭,从小就接受良好的正统教育,娴于礼法,深明大义,并有一定的文化修养,加之天生的端庄文静,可以说是一位标准的名门淑女、大家闺秀。 在雍正五年(1727)的一次选秀女中,16岁的富察氏一眼就被雍正帝选中。雍正帝决定将这位名门之女指配给早已秘定为皇储的皇四子弘历为嫡福晋。这年的七月十八日,雍正帝在紫禁城西二所(弘历即位后改名为重华宫)为皇四子弘历和富察氏举行了隆重的结婚典礼。婚后,这对小夫妻相敬如宾,感情笃挚,夫妇同心,恩爱逾常。富察氏不仅聪颖美貌,还非常温柔体贴,她尽心尽意孝敬公婆,每日殷勤地问安侍膳,恪尽儿媳本分,与公婆的关系十分融洽,深受公婆的喜爱。乾隆在当皇子时,就已经娶了福晋、侧福晋、格格等十人。做了皇帝之后,又纳了不少妃嫔。在乾隆的众多后妃中,孝贤皇后是和乾隆感情最好的,备受乾隆宠爱。因皇后富察氏谥号为孝贤,故又被称为孝贤皇后。   做为一个有深度的男人,乾隆对女人的要求当然不仅是外表,他更在乎的是内涵和性格。在门第、外表和性格这三大因素中,富察氏最为突出的就是性格。富察氏是一位既聪明透顶,又天真烂漫,既精明过人,又大气温柔,既识大体,又重小节,既善解人意,又有原则,既含蓄婉约,又可以笑唾檀郎的女人。在他忙于事业时,她以自己的精明协调管理后宫,安排照顾皇子的生活和教育,让他不致分心。在他遇到困扰情绪烦躁之际,她如同一朵解语花,迅速读懂他的内心,恰到好处的轻轻一握手,亲手递过来的一片小吃,不声不响在他颈后的一个深吻,能给他极大的安慰,让他的心境迅速走出阴郁。当他心情极佳,精力无处发泄时,她又能陪他纵情玩嬉,陪他在围场纵马奔弛,甚至偶尔也一试挽弓射箭。  乾隆曾盛赞孝贤皇后:“历观古之贤后,盖实无以加兹”。虽是对她的私心偏爱,也反映了在极度挑剔的完美主义者乾隆心目中,孝贤皇后是完美贤淑、不可超越的典范。同时他认为他能够专心地处理国家政务,闲暇时间查阅典籍,全部是孝贤皇后的功劳:“朕躬揽万几。勤劳宵旰。宫闱内政。全资孝贤皇后综理。皇后上侍圣母皇太后。承欢朝夕。纯孝性成。而治事精详。轻重得体。自妃嫔以至宫人。无不奉法感恩。心悦诚服。十余年来。朕之得以专心国事。有余暇以从容册府者。皇后之助也。”。   孝贤皇后虽出身名门望族,但并不是骄奢任性的女子,相反,她生性节俭,不喜奢华,平时在宫中的装饰打扮用品不是金玉珠翠,而是简简单单的通草绒花。有一次,乾隆对孝贤皇后谈起关外旧俗,提及祖上刚刚创建帝业的时候,生活条件比较艰苦,衣物的装饰都是用鹿尾绒毛搓成线缝在袖口,而不是像现在皇宫中那样用金线银线精工细绣而成。乾隆当时不过是随口说说而已,但孝贤皇后却将乾隆的一席话深深记在心里,后来还特地做了一个用鹿尾绒毛搓成线缝制而成的燧囊献给乾隆,以示不忘满洲本色。乾隆非常珍爱孝贤皇后亲手缝制的燧囊,一直带在身边。孝贤皇后的节俭之风和不忘本色之心,深受乾隆的敬佩和尊重。 除了生性节俭之外,孝贤皇后对乾隆感情至深,关怀备至,事必躬亲。一次,乾隆帝患上了严重的疖疮,经过多方医治,才渐渐初愈了,但御医一再叮嘱将养百日之后才能完全康复。孝贤皇后听说后,虽然每日要侍奉皇太后,处理六宫的繁杂事务,同时还要照顾教育子女,已经十分劳累了,但为了保证乾隆的绝对休养,不受外界的干扰,她就搬到了乾隆寝宫的外屋居住,随时端茶倒水,亲自喂汤喂药,精心服侍了乾隆一百多天,直到看到乾隆确实康复如初,才搬回到自己的寝宫居住。乾隆病愈后,看到消瘦了许多的孝贤皇后,既心疼又感动,他觉得有孝贤皇后这样的贤妻,是他最大的福气。   孝贤皇后一直为皇帝分忧解劳,同甘共辛。譬如,乾隆在国事中最关心的事务之一便是全各地降雨的情况。因为干旱或水涝都会影响农作物的收成和百姓的生活,以及家的税收。当时最了解皇帝无日不以雨呖为念的,莫过于皇后了,膜旱而同忧,雨雪而同喜,真称得上休戚与共了。在《雨二首》的注文中他特别提到这一情形。“忆十三年来,朕无日不以雨暘为念,先皇后实同此欣戚也。今晨观德殿奠酒,若常此时遇雨,应解愁而相慰,兹岂可复得耶?兴言及此,泪欲沾襟。”   最令皇帝满意的是,皇后非常孝敬乾隆生母崇庆皇太后。太后出身寒微,哪里能同皇后相比?但皇后生性纯孝,皇帝日理万机,问安视膳难免有不周之处,皇后却总能代皇帝尽到孝养之心。   有这样一个既孝且贤的好妻子,乾隆深深感到家庭生活的美满。 乾隆十三年(1748年)正月,乾隆奉皇太后东巡至山东,富察皇后随驾出巡。 由于乾隆是一个大孝子,只要其母亲能够走得动,出游肯定要带上她,富察氏来回奔波加上痛失爱子还要侍奉太后,加上车马劳顿,在行进在泰山行宫的时候,富察氏病倒了,经太医诊治,是身染风寒。深识大体又心地善良的皇后不愿因自己而贻误皇帝的国家重务,更不忍心拖累归心似箭的随扈人众,所以一再促请皇帝旋辔北还。皇帝沉吟良久,命令初八日奉皇太后回銮。终于,在回鸾的途中,龙舟行至山东德州的舟次时,富察氏撒手人寰,这一天是乾隆十三年三月十一日,富察氏年仅37岁,而乾隆38岁。他们短短的22年的夫妻生涯在爱与痛中结束了。人们总是在挥手之间,便突然地告别了自己一生中最值得留恋的美好年华;人们总是在永远失去之后,才真正懂得如何珍惜昔日曾视同寻常的一切。乾隆十三年三月十一日亥刻,在事业上即将步入辉煌时期的乾隆皇帝,与恩爱发妻白头偕老的心愿却无可挽回地破灭了。宁静惬意的人生旅途对于还未到不惑之年的皇帝来说,似乎已到了终点,在今后千千万万的夏日冬夜里,他只能在梦幻中与皇后相见。   皇后刚刚去世之时,皇帝感到更多的是震惊。真正摧心彻骨的悲痛,是在以后的岁月中一次比一次猛烈地袭来。   结发22年,他和皇后如同两棵相互依靠交织成长的大树,彼此早已长成了对方的一部分。登基之后,进入后宫的年轻妃子越来越多,在皇后容貌褪尽的同时,她们如同一朵朵含露的花朵,竞相绽放。然而皇后的魅力,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日益增加,因为这种魅力源于内心,就像一坛芬芳的酒,岁月越老,就越醇香。富察氏是皇帝永远的大后方、大本营,永远的温柔港湾。随着岁月流逝,皇帝越来越觉得皇后的娴静、温柔、持重,不急不躁不妒,像一块贴身的玉石,时刻调适着他的政治体温。共同生活的时间越久,他们相处得越谐和,越能读懂对方的每一个细微的表情和动作,知道彼此的内心需要。正是因为有她在,他才能精力充沛地处理国务,把大清推到一个前所未有的强盛时期。   皇后离去的半年,表面上,皇帝仍然在全力处理国务,然而悲悼之情像潮水一样经常突然袭上他的心头,悲痛的巨流频频卷起,让他什么也做不下去。一连数月,皇帝都睡不踏实,动不动就觉得皇后还在身边,频频惊醒。太监注意到,一向严谨精明的皇帝变得迟钝了、无目的的活动增多、工作没什么效率、常常走到一处,却忘了自己是要寻找哪个奏折。有时刚说过的话,立刻就忘得一干二净。还不时莫名其妙地大发脾气,后宫上下都提心吊胆。乾隆皇帝看来,要有效寄托他的哀思,唯一的方式就是为皇后办理一个风光盛大的丧礼,这样才配得上皇后在他心里的地位。他一意孤行地给了她隆重的葬礼,排场之大,空前绝后。 皇后丧仪的先例载在《会典》,一翻便知。康熙十三年五月,孝诚仁皇后去世,其时正值三藩之乱,圣祖康熙皇帝惟恐外省各官举哀服丧,“有惑观听”,引起更大的惊恐混乱,遂降旨各省一切丧仪皆免。此后圣祖康熙诸后——孝昭仁皇后、孝懿仁皇后、孝恭仁皇后,世宗雍正孝敬宪皇后的大丧仪,一律循例而行,从未讣告在外文武官员、军民人等照京师治丧。如今令总理皇后大丧仪的王公大臣进退两难的是,照例行事,难免龙颜不悦,而违例提高丧仪规格,又必然遭致物议。权衡之下,他们决定索性抛开本朝《会典》而援引先朝《大明会典》所载皇后丧仪,联衔奏请外省一律照京师治丧,理由冠冕堂皇:“大行皇后正位中宫,母仪天下,忽值崩逝,正四海同哀之日”,皇帝自然照准。于是各省文武官员从奉到谕旨之日为始,摘除冠上的红缨,齐集公所,哭临三日,百日内不准剃头,持服穿孝的二十七天内,停止音乐嫁娶;一般军民,则摘冠缨七日,在此期间,亦不嫁娶,不作乐。天下臣民一律为国母故世而服丧,就清朝而言,尚属空前中国古代,极重所谓“谥法”。“谥”者,行之迹也。也就是帝后及大臣死后,要据其生前事迹,评定一个或褒或贬的称号。《大清会典》规定,皇帝崩逝所上庙号、尊谥,由大学士偕九卿科道等官会议,将所议定之字奏请嗣皇帝钦定;而后妃及王大臣凡应赐谥者,皆由大学士酌拟合适字样,奏请钦定。如今皇帝根本不理会内阁,径自降旨定大行皇后谥号为“孝贤”,实无先例。 随后,乾隆亲自护送载着富察氏灵柩的龙舟日夜兼程地赶回了北京。富察氏殡于长春宫, 皇帝服缟12日,并每天到皇后生前居住的长春宫灵前祭酒。   乾隆为筹措皇后的葬礼,不惜耗费巨资、大兴土木。下面一组庞大的数据足以说明问题了。   乾隆13年三月二十五日,谕令恭办丧礼处向户部支领白银三十万。同日,孝贤皇后金棺从长春宫移至景山观德殿。观德殿是清代帝后出宫之后停放棺木之处,富察氏死后,乾隆下令挪盖观德殿。此工程包括新建宫门、添盖净房、铺墁甬路、海馒散水、添砌瓦院等项,动员工匠8242个,各作壮夫9593名,耗费白银9600余两。   静安庄是帝后移出观德殿后停放棺木之处,静安庄本有殿堂,可乾隆帝认为规模太小,下令扩建。从乾隆13年四月开工,包括大殿、前报殿、宫门、配殿、朝房等新建房间338间,耗费白银91300余两。---------详见《 内务府 黄册》   乾隆十三年(1748年)三月二十五日,大行皇后梓宫移殡景山观德殿。 乾隆亲临祭酒。此后的初祭、大祭礼、满月礼等到后来皇后梓宫暂奉东直门外静安庄以后的暂安礼、周年礼、二周年礼等等,乾隆无不亲临致祭。正当大家处于腥风血雨的恐怖气氛之时,孝贤皇后的亲属们却沐浴着无比浩荡的皇恩。富察氏一族在乾隆朝以后族之故,一门朱紫,出将人相,更臻于鼎盛之势(先后膺五等封爵者,凡十四人),野史称“外戚恩泽古无伦”。而李荣保第十子、富察氏之亲弟傅恒一支尤煊赫。   乾隆也丝毫不掩饰自己施恩外戚是因为皇后的缘故:“朕之加恩傅谦兄弟者。乃因皇后加恩。并不因其为大学士公傅恒之兄弟也。即大学士公傅恒之加恩。亦由于皇后。而况其兄弟乎。”   富察氏一族在乾隆朝的著名人物:富良,傅恒,傅清,福灵安,福隆安,福长安,明瑞,明亮,福康安,奎林。   在富察皇后安放在裕陵地宫后的四年多时间里,为她祭酒一百一十次。乾隆帝在皇后丧满日写了著名的《述悲赋》。《述悲赋》具有催人泪下的震撼力量,历史上哪有这样的皇帝对爱情如此的专一深挚呢。   乾隆十七年冬,东陵胜水峪地宫工程告竣,皇帝亲自护送皇后梓宫奉安于地宫宝床上,赫赫扬扬,风风光光的孝贤皇后大丧仪才落下了最后一幕。   丧礼完毕之后,乾隆下令设立“孝贤皇后陵总管衙门”,这个衙门,设置总管、副总管、章京、笔贴式等大小官员23名,看守陵墓兵丁80名。   皇帝如此大办丧事,失去平衡的心理固然可以得到稍许安慰,但屡屡违制行事,招来不少物议,使他有一种负疚感,以致认为应该有所解释才是。皇后丧满百日,皇帝特降旨说:"朕以孝贤皇后情谊隆重,固天下臣民所共知,而经纪丧仪,从不肯以一毫私意,稍紊典常。"这话的后半,显然在为自己讳饰,也为了钳制舆论;而前半所谓"孝贤皇后情谊隆重",则道出了他的真实感情。
第2个回答  2019-07-21

乾隆时期是历史上非常鼎盛繁荣的时代,乾隆帝也是一位功勋卓越的帝王。当然也少不了许多风流韵事,那么他一生中最爱的女人到底是谁呢?

提到这些不得不提最近比较火的两部影视剧。《延禧攻略》、《如懿传》。这两部影视作品都是描述乾隆后宫嫔妃争宠,勾心斗角的系列宫斗剧。

先来说说《延禧攻略》。剧情稍微还原了一点点历史真相,就是乾隆喜欢的是富察氏孝贤纯皇后。但是这部剧的女主是”魏璎珞“,也就是历史上的孝仪纯皇后魏氏。因为女主光环,剧中描述乾隆最爱的是孝仪纯皇后魏氏,其实这些是没有历史依据的,都是后人杜撰的。

再来说说另一部剧《如懿传》。描述的是乾隆帝喜欢的是皇后那拉氏,这种剧情就是更扯了。那拉氏是清朝史上一位被废的皇后,也许废前曾经受宠过,但是因为触犯了乾隆,最后郁郁而终。真可谓是伴君如伴虎,皇帝的权威是不可挑衅的。

最后来说说乾隆皇帝最爱的女人。就是富察氏孝贤纯皇后。富察氏是满清当朝的贵族,典型的白富美。选秀时被雍正一眼相中,指给了乾隆做正妃。

富察氏虽系出名门,长的温婉窈窕(乾隆也是一位著名的诗词家,曾在后来许多作品种,纪念富察皇后的音容笑貌,满纸都是思念和赞誉),但是行事十分低调简朴,孝敬太后,把后宫打理得井井有条。相传她不喜欢珠宝,却十分钟爱绒布做的饰品,简朴、大方、得体。深得乾隆的敬爱。

乾隆帝作为一代功垂千古的帝王,所求的是精神上的契合伴侣,并非姿色上佳而已。想来,富察氏正是符合了乾隆的这一点。所以帝后鹣鲽情深,在中国历史上的帝王中也是非常恩爱的一对。


只可惜红颜薄命,富察氏在接连痛失两子的打击后,中年36岁便薨世了。这对乾隆帝的打击无疑是巨大的。在孝贤纯皇后去世后,乾隆也性情大变。据说有一位皇子哭的不够悲恸,乾隆取消了那位皇子的继承权。还有一位官员在皇后丧期理发,也被乾隆处死了。

在乾隆80岁的时候,他来到富察氏孝贤纯皇后的陵前说:”我三年没来看你了,他们说我还能活20年,可我不想活那么久,我想早点下去见你。“一个一生权势滔天的帝王,在晚年一切即将尘埃落定的时候,能够说出这么动情的话,这也许就是所谓的真爱吧

第3个回答  2013-07-06
乾隆皇帝这样一个历史伟人,他的人生是不完整的,至少是有缺憾的。自从结发妻子孝贤皇后去世,他就永远失去了富有柔情的婚姻生活。在他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里,尽管六宫粉黛如云,却没有一个成为他所钟爱的女人去抚慰他那颗孤寂的心。    乾隆十三年二月初四日,一切准备就绪,乾隆皇帝即将开始首次东巡齐鲁。东巡的明发谕旨,早在上一年六月初一就向全国臣民颁布了。曲阜是孔子圣地,皇祖康熙皇帝首次南巡回銮山东时,曾亲往孔子故里,恭谒殿庭,对这位“至圣先师”行了三跪九叩首大礼。以此之故,乾隆在谕旨中首先申明,此次东巡,首要目的是承继皇祖之志,谒孔庙以观车服礼器,并亲奠孔林,一展自幼以来对先圣孔子的孺慕之心。    不料到年底一切准备工作接近完成时,又突然发生了变故——皇七子夭折,皇后因此而悲悼成疾。皇帝深知皇后体质素弱,又以幼子夭折,悲恸不已,因此对她是否随行东巡,一时颇难作出决断。而恰在此时,钦天监又奏陈:“客星见离宫,占属中宫有眚。”    “离宫”,是天上名为离宫的六颗星。乾隆十二三年之交,一颗忽明忽暗、时隐时现的所谓“客星”出现在离宫六星之中。是为天象异常,占星家们以为它预示中宫皇后将有祸殃临头。乾隆帝对钦天监官员的说法心中十分怵惕,然而在表面上却以“皇后新丧爱子”加以排解。而客星的的确确在十几天后就完全消失了,皇后的病在御医们悉心调理之下,也日见起色。这样,皇帝随之就把“客星见离宫”云云置诸脑后了。一天,皇后精神很好,她对皇帝讲,此次东巡,既说是奉皇太后出行,那么,皇帝日理万机,一路上侍奉圣母,承欢致孝,则非己莫属。再有,皇后十分虔诚地告诉皇帝,她在病中时时梦见碧霞元君在召唤她,她已经许下心愿,病好后定亲往泰山还愿。皇帝学识渊博,他知道碧霞元君是传说中泰山的神女。皇帝想,瞻礼碧霞宫本已安排在东巡的日程上,所以答应了皇后的要求,同时还告诉她,自己也要亲往碧霞宫拈香,为皇后祈福,日后身体康健,早诞贵子。    二月二十二日,车驾驻跸距曲阜两日路程的河源屯,适逢皇后三十七岁生辰,皇帝在御幄设宴,庆祝皇后千秋令节。风尘仆仆的扈从王公百官,全都脱下征衣,换上金碧灿然的蟒袍补服,一派喜庆气象。而当皇后照例率公主、和硕福晋,以至都统、尚书命妇到皇太后行幄行礼,又回到皇后行幄接受公主、福晋、命妇们的庆贺之后,身体早已倦怠不堪。二十四日驾临曲阜,翌日皇帝前往孔庙行“释奠礼”,遵照皇祖康熙皇帝东巡时将曲柄黄伞留供大成殿的成例,乾隆命将卤簿中的曲柄黄伞也留在孔庙,第三天又恭谒先圣墓地——孔林,酹酒行礼。连日来典礼隆重而频繁,皇帝不得丝毫闲暇慰问皇后。         朝圣结束,车驾首途前往泰安府,一路仍然风餐露宿,直到泰安行宫才得以安顿下来。不过第二天皇帝与皇后又要奉皇太后登泰山,一大早皇帝先去岱岳庙致祭,随即会同皇后奉迎皇太后銮舆从岱宗坊出发。皇后精神出奇地好,脸上泛出久已不见的红晕,扶着皇太后轻暖的凤辇,与皇帝并肩徐徐而行。皇太后先率帝后到玉皇庙行礼,然后依次到朝阳洞、碧霞宫、东岳宫、青帝宫、玉皇顶各处名胜拈香,而在碧霞宫,帝后二人久久盘桓,不忍离去。     翌日中夜,皇帝就起床穿戴,偕皇后到十八盘前恭候皇太后,然后一齐到日观峰观日出。回顾皇后,不禁有一种无论人生、无论事业,都不过刚刚拉开辉煌序幕的亢奋之感。皇帝的愉悦心情一直持续到离开泰安前往济南的途中。     三月初三,清晨,新雪初晴。身体衰弱至极的皇后经不起伴随这场春雪而来的寒流袭击,她真正一病不起了。皇帝闻讯,立即决定停止按程赶路,就近在济南府驻跸,以便皇后调养。四日驿程,皇后病势平稳。三月十一日午时,皇太后、皇后先行登上停泊在运河边上的御舟,随后皇      帝驾临德州月城水次。戌末时分,皇后神志开始昏迷。亥刻,当新的一天即将来临之际,皇后富察氏弃屣仙逝。         皇后走得太突然了!皇帝无论如何也不能接受与自己恩爱二十二年的贤妻就这样永远地天人永隔的事实。三月十二日,皇帝在停泊在运河旁边的青雀舫上写下了痛悼大行皇后的挽诗:     恩情廿二载,内治十三年。     忽作春风梦,偏于旅岸边。     圣慈深忆孝,宫壶尽钦贤。     忍诵关雎什,朱琴已断弦。     夏日冬之夜,归于纵有期。     半生成永诀,一见定何时?     袆服惊空设,兰帷此尚垂。     回思想对坐,忍泪惜娇儿。     愁喜惟予共,寒暄无刻忘。     绝伦轶巾帼,遗泽感嫔嫱。     一女悲何恃,双男痛早亡。     不堪重忆旧,掷笔黯神伤!     人们总是在挥手之间,便突然地告别了自己一生中最值得留恋的美好年华;人们总是在永远失去之后,才真正懂得如何珍惜昔日曾视同寻常的一切。乾隆十三年三月十一日亥刻,在事业上即将步入辉煌时期的乾隆皇帝,与恩爱发妻白头偕老的心愿却无可挽回地破灭了。宁静惬意的人生旅途对于还未到不惑之年的皇帝来说,似乎已到了终点,在今后千千万万的夏日冬夜里,他只能在梦幻中与皇后相见。
第4个回答  2017-12-08
最爱的应该是孝贤纯皇后,富察氏,乾隆帝第一任皇后,满洲镶黄旗人,出身于显赫的官宦世家,察哈尔总管李荣保女,保和殿大学士傅恒(后追封郡王)姊。史载:皇后恭俭,平居冠通草绒花,不御珠玉。乾隆对其“每加敬服,钟爱异常”。乾隆十三年,随帝东巡,崩于德州舟次。乾隆深为哀恸,作《述悲赋》悼之。

历史上乾隆最爱的女人是谁
1、历史上乾隆最爱的女人富察皇后。2、在乾隆所有的妻妾中,最爱的肯定的富察皇后。富察氏在清朝是贵族姓氏,富察氏出身于满洲镶黄旗,是属于满洲上三旗之一,地位很高。3、富察氏是雍正为乾隆亲自选的嫡福晋,她端庄秀丽又出自名门,当时雍正已经秘密立储,他认为富察氏具有一代贤后的特质,于是将她许配给...

乾隆一生最爱的女人排名
乾隆一生最爱的女人排名:第1位:乾隆结发夫妻纯皇后,两人感情很好,说乾隆最喜欢这个女人毫不为过,在生两子都夭折的打击之下,纯皇后很快就去世了,而乾隆伤心欲绝,更是作诗抒发悲愤“强收悲泪为欢喜,仰体慈帏度念谆。”。第2位:慧贤皇贵妃,因其父是一品大元,雍正在她很小的时候就赐给了...

乾隆最爱的三位女人
乾隆最爱的三位女人分别是乾隆皇帝的原配妻孝贤纯皇后(富察皇后)、辉发那拉皇后(废后)、孝仪纯皇后(令妃)。孝贤纯皇后(富察皇后)“皇后姿容窈窕却性格恭俭,平居冠通草绒花,不饰珠玉。乾隆对其‘每加敬服,钟爱异常’。乾隆十三年,随帝东巡,崩于德州舟次,乾隆深为哀恸,作《述悲赋》悼...

乾隆皇帝一生最爱的女人是谁
在乾隆的众多后妃中,孝贤皇后是和乾隆感情最好的,备受乾隆宠爱。因皇后富察氏谥号为孝贤,故又被称为孝贤皇后。 做为一个有深度的男人,乾隆对女人的要求当然不仅是外表,他更在乎的是内涵和性格。在门第、外表和性格这三大因素中,富察氏最为突出的就是性格。富察氏是一位既聪明透顶,又天真烂漫,既精明过人,又大气...

乾隆最爱的女人是谁
据了解,在历史上,乾隆最爱的女人是孝贤纯皇后富察氏。孝贤纯皇后富察氏,满洲镶黄旗人,察哈尔总管李荣保之女,镶黄旗为上三旗中的首旗,由皇帝亲统,地位很高,在清代皇后中,真正出身于满洲镶黄旗的并不多。当时年仅16岁的富察氏被雍正皇帝选为宝亲王弘历的正福晋,虽然乾隆在当皇子时,就已经娶了...

乾隆最爱的女人是如懿还是富察
与如懿相比,乾隆最爱的女人是富察皇后。孝贤纯皇后(本名富察氏,1712年3月28日-1748年4月8日),满洲镶黄旗人,乾隆帝原配嫡后,察哈尔总管李荣保之女。她姿容窈窕却性格恭俭,平居冠通草绒花,不饰珠玉。乾隆对其“敬服,钟爱异常”1748年,富察氏随帝东巡,崩于德州舟次,年仅37岁。全谥“孝...

乾隆心中最爱的人是谁
乾隆心中最爱的人有亲生母亲钮祜禄氏、结发妻子富察皇后,还有女儿和孝公主。这三个人在乾隆皇帝的一生中也留下深刻的印象,而这三个人在乾隆皇帝的关爱之下,同样能够过着幸福的生活。敬爱生母在乾隆皇帝的心中,最爱的女人必然就是自己的母亲钮祜禄氏。在年少时就和雍正结婚,但并没有得到雍正的宠爱,甚至...

乾隆最爱的女人是谁?
乾隆最爱的女人为孝贤纯皇后。孝贤纯皇后,即富察氏。因其死后谥号为“孝贤皇后”,乾隆死后谥号为“高宗纯皇帝”,皇后必加其夫谥号,我们后人也就称她为“孝贤纯皇后”了。富察氏出身满洲镶黄旗,其父是察哈尔总管李荣保。富察氏血统纯正,出身高贵,从小接受正统教育,娴于礼法,是个标准的名门淑女,...

乾隆最爱的女人是孝贤皇后吗
是的,孝贤纯皇后(1712年2月22日-1748年3月11日),乾隆帝爱新觉罗·弘历元配皇后,富察氏,满洲镶黄旗人,其父是察哈尔总管李荣保。在雍正五年(1727)的一次选秀女中,16岁的富察氏一眼就被雍正帝选中。雍正帝决定将这位名门之女指配给早已秘定为皇储的皇四子弘历为嫡福晋。雍正帝以其独有的犀利...

乾隆皇帝一生最爱的女人是谁
乾隆十七年(1752年)十月二十七日,她的灵柩被奉安于胜水峪裕陵地宫。孝贤皇后不仅出身显赫,而且性格温婉,深明大义,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她与乾隆帝感情深厚,备受宠爱。她不仅聪颖美貌,还非常温柔体贴,尽心尽意地孝敬公婆,深受公婆的喜爱。乾隆帝对她的评价极高,认为她是一位完美贤淑、不可超越...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