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联系实际生活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如题所述

如何培养学生在初中数学中探索、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呢?《数学新课程标准》要求:“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必须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这里揭示了一个重要的规律,学习数学不是光靠机械重复的练习,还要培养兴趣;不是光靠记忆解题思路,而是靠自主探索,合作探索,靠对数学的理解与分析,灵活运用所学过的知识综合运用。让数学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从生活中提炼出数学问题,这样才可能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从数学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解决问题。我们数学组对于“如何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来解决实际问题”进行了课题研究,针对“勾股定理的实际应用”这节课进行大胆尝试。
  一、 首先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常说“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要想学好任何一门课程都
  需要很大兴趣,没有兴趣我想什么都是学不好的。因此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是最关键了。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老师在教学时,要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让数学贴近生活,使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从而提高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生活和周围事物,敢于发现和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的能力。例如,彭老师在引入时,先给出问题:有一圆柱形食品盒,它的高等于16cm,底面直径为20cm, A处有一只蚂蚁,它想吃到盒外对面相对的B处的食物,那么它爬行的最短距离是多少?? (结果保留π)
  然后出示一个圆柱形的一个盒子,侧面用白纸围成,让学生想一想蚂蚁怎样爬路线最短,再请几名学生用记号笔画一画,最后把侧面展开,学生发现他们所画的都不是最短?为什么所画的都不是最短的呢?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去学习这节课,学生对学习数学有了兴趣,那么对于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提高了。
  二、让学生体会现实生活与数学问题之间的相互转化
  为了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提高理解能力,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必须让学生把数学问题向生活贴近。这样我们就必须根据教科书上的问题题目,创设贴近学生的情境,缩短抽象的数学题与现实生活的距离,让学生对学习数学感到并不枯燥,神秘,数学就是在生活中发现的,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例如马老师在讲芦苇拉动问题时:有一水面是正方形的池塘,边长为一丈(3丈=10米),有棵芦苇生在它的中央,高出水面部分有1尺(3尺=1米)长,把芦苇拉向岸边,恰好碰到岸沿,问水深和芦苇长各是多少?
  在实际生活中,池塘是一个立体图形,而本图却是一个平面图形,边长10尺转化到图中是哪一段的长是学生理解的一个难点,她采用了实物演示的方法:拿了一个长方体鱼缸,让学生直观看到所画图形是纵向的一个截面,正方形水面在图中只能看到一边,即DC=10尺。仅接着拿了一朵塑料花拉动,让学生直观看到花的长度不发生变化,从而解决这个问题。这就是贴近生活的好处。提高了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就把教材中缺少的生活气息的题材变成了来自生活的生动的数学问题,促使学生主动投入,积极探究及参与。
  三、动手实践,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数学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如何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从而促使学生问题解决意识的提高与发展。提高学生问题解决意识最有效的方法是让学生有机会亲身实践。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学生获得知识,并不是学习的终结,学生会应用才是目的,有人说得好,能运用的知识才是真正拥有的知识。所以在数学教学中,应尽量把教材内容与学生实践结合起来。如邓老师讲解折叠问题时:如图折叠长方形ABCD的一边AD,点D落在BC边的D’ 处,AE是折痕,已知AB=8cm,CD′= 4cm,则AD的长为多少?
  折叠问题是学生的一个难点内容,学生首次遇见,不知道从哪儿入手,也不容易看到谁和谁对应,谁和谁重合在一起,他让学生动手折叠,对照图形说出折叠前后的全等图形,对应线段,对应顶点,对应角。相信学生有了这次亲身经历,下次不动手折叠也能想出对应。总之,通过生活的实践,可以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理解更家深刻,更加牢固,而且还会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把解决问题与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发展融为一过程,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学,实现解决问题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同步发展。作为数学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力求使学生成为知识的探究者、获得者,应鼓励学生对问题勤于思考,敢于质疑,善于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12-30
作一些应用题,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