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武器逆天强大,怎么做到的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7-04-12
秦的弩、箭和马拉战车出名,当时属世界级领先地位,欧洲人还没有弩,秦战车符合当时的武器模式。

在那些英武的兵马俑身上,可以看到2000多年前秦国军队的磅礴气势。在冷兵器时代,战争的两大要素一是军队,二是兵器。在秦统一六国中,武器的胜出是攻城掠地必不可少的因素之一。
秦兵马俑坑出土的武器绝大多数是青铜兵器,约达4万余件。铁兵器数量极少,总共只有铁矛1件,铁镞1件,铁铤铜镞2件,出土的铁质兵器仅占俑坑出土兵器总数的万分之一。这说明战国中晚期后,虽然铁器已在农业生产中广泛使用,但由于武器对铁质的要求过高,依照当时的冶铁水平,还处在块炼铁和生铸铁的阶段,这两种铁的硬度和强度均不够,不宜大规模制作兵器。而青铜在当时使用已经非常广泛,故秦人大量使用改良合金配比的青铜兵器,把中国青铜冶炼工艺推向了一个新的里程碑。
秦军的兵器无论品质或是生产力都比前代有长足的提升,几乎囊括了当时盛行兵器的所有种类,既有以往常见的戈、矛、戟、剑、弩、殳、钺和铜镞等,也有首次发现的长铍和金(吴)钩。有些兵器上还有完整的铭文。按其功能可分三类:第一类是短兵器,有剑、金钩;第二类是长柄兵器,有矛、戈、戟、钺、殳、铍等;第三类是远射程兵器,有弩、弓等。这些兵器都是铸造成型。它们的主要成分是铜、锡、铅,另外还有微量的镍、镁、铝、锌、铁、硅、锰、钛等元素。
古人在长期的青铜冶炼实践中,直观地认识了合金成分、性能和用途之间的关系,总结出了“六齐”规律。所谓“六齐”,是对于六类不同的青铜器物采用六种不同的铜、锡配比。对此,战国末期齐国人所著的《考工记》中关于“六齐”的记述,是世界上最早的合金配比规律的科学总结。人类第一次通过自觉地控制铜、锡成分配比,获得了性能各异并且适合于不同用途的合金材料。从出土的兵马俑各种青铜兵器的合金比分析,与《考工记》中的“六齐”配比基本相符。说明秦国在当时已非常懂得吸收与利用他人的长处为己所用,并把这种配比规范化,如俑坑中出土的青铜剑,含锡量均在18%-21%之间,很接近中碳钢调质处理后的硬度。
秦国军队当时号称步兵百万,战车千乘,骑万匹,所需兵器数量极为庞大,因而武器制造的保障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秦人的做法,就是让武器生产制度化,模具标准化和工艺流程规范化,并用法律加以约束。《秦律十八种·上律》明确记载:“为器同物者,其大小、短长、广亦必等。”在秦俑坑中出土的所有同类器物都是如此。如兵器中的铜弩,各个弩机上的同一部件都可以互换。又如青铜镞的头部是三棱形的,三个面和三个棱被加工成抛物线,基本相等。对镞的三个面放大20倍,发现同一个镞的三个面误差小于0.15毫米,不同镞的误差,小于0.2毫米,这样的精度标准是很高的。与法律相配套的是推行“物勒工名,以考其诚”的奖罚办法,要求兵器上都要刻上制作年代、机构、督造者以及具体制作者的名字,这样工匠的聪明才智得到充分的施展和肯定。
俑坑中出土的兵器均未生锈,是因为当时已具备有效的防锈技术。用电子探针和激光技术分析,青铜兵器表面有一层铬盐氧化层,这种现象在兵器中普遍存在,说明这不是偶然因素造成,而是有意进行工艺处理后形成的,从而起到良好的防锈作用,使兵器光亮如新,锋利无比。正是因为在严格的制度管理下,秦王朝把当时最为纯熟的青铜制造技术运用到兵器生产上,才使统一六国战争有了足够的武器保障,并创造出兵器史上一个又一个奇迹。[80]
秦始皇兵马俑一、二号坑所出土的青铜兵器,最让人着迷的——首先要数锋利坚韧的秦青铜长剑。柳叶状剑身的秦剑,又细又长又尖,长度均在81~94.8厘米,远远超出战国时期其他诸侯国的宝剑(长度一般在50~65厘米)。
青铜剑,剑长只有二三十厘米;至春秋战国之际,长度普遍达到50~60厘米左右;战国晚期,一些剑超出了70厘米,最长达75、76厘米,秦代,关中秦剑的长度更上新台阶,超过了80厘米,最长者将近95厘米。
秦剑的造型是一个宽、窄、宽、窄、束腰的造型,前面是剑尖儿,呈阶段性的,由厚、薄、加厚、薄到剑尖,阶段性递减,这种设计使秦剑受力部分得到加强,而又保持一定的弹性,同时剑身又不过于沉重。
青铜剑在技击格斗中,首要功能是刺杀敌人、穿透对方的铠甲,劈砍、划拉只是辅助功能而居于其次。比对手的剑长出近30厘米的秦剑,在格斗中显然更容易刺到对方,这很可能是秦剑加长的主要原因。但是,这毕竟是青铜剑,秦人用什么方法让长剑不易折断呢?
在青铜时代,铸剑的关键是在冶炼时,向铜里加入多少锡。锡少了,剑太软;锡多了,剑硬,但容易折断。对秦剑做的化学定量分析显示:它的铜锡配比让青铜剑的硬度和韧性结合得恰到好处。作为是青铜剑铸造工艺的最后巅峰,秦剑的长度、硬度和韧性达到了几乎完美的结合,攻击性能也因此大大增加。
秦式铜剑不仅长,而且很锋利。一些剑出土时毫无锈蚀,光洁如新,锋刃锐利。经试验,一次尚能划透18层纸。这些剑表面都呈灰黄色,组织细密,没有沙眼。而且剑身表面都进行了精细的锉磨、抛光,故极为平整光亮。
秦剑剑身特长,剑茎(柄)也相对很长。秦俑一、二号坑出土的青铜剑,其剑茎长度多在17~20厘米左右。根据秦剑的长度、重量和技击实用功能推测,秦剑多数为双手使用(双手剑在某些时候单手使用亦可);少数剑茎较短者可能是单手剑。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大秦武器强大到逆天,制造误差只有几微米,它是怎样做到的?
特别是,观察战国到秦代的青铜兵器的刃部,可见细密规整平行的磨痕,说明这些青铜兵器在修磨阶段,应该是使用了简单机械砂轮的打磨开刃工艺,从这个角度看,显然青铜兵器较之当时的铁兵器更满足标准化生产中的简化原则。 基于战术运用的需求,以及秦强调社会生产生活方方面面纳入程式化行政管理的要求,兵器生产以铜为先就成了...

秦朝武器逆天强大,怎么做到的
用电子探针和激光技术分析,青铜兵器表面有一层铬盐氧化层,这种现象在兵器中普遍存在,说明这不是偶然因素造成,而是有意进行工艺处理后形成的,从而起到良好的防锈作用,使兵器光亮如新,锋利无比。正是因为在严格的制度管理下,秦王朝把当时最为纯熟的青铜制造技术运用到兵器生产上,才使统一六国战争有了...

往期回顾秦朝武器强大到逆天,制造误差只有几微米,它是怎样做到的
在以农战两方面为战国国家主要目的的要求下,首先是制定了统一的度量衡标准。并将其运用于田租征收并扩大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为此,战国国家制作了较为精确的度量衡标准器,并以制定相应法律保证其推行于全国,如上海博物馆藏商鞅方升,铭文为“十六寸五分寸一为升”实测容积为202毫升,为考虑到在...

秦始皇陵墓发现的逆天神剑是什么?为何出土后立刻变直?
通过对这些青铜剑进行观察,可以发现在当时秦朝确实这些工匠的金属冶炼技术非常的高超。帮专家对这几把青铜剑进行更加深入的检查之后,发现了铬盐化合物的存在。要知道这是在近代才被德国学者提出来的技术,但是谁都没有想到在两千年之前秦朝工匠就能够制作出来。

秦朝的七大黑科技,究竟有多逆天
六、秦兵强弩——强大的远程武器 在秦俑坑中发现的秦军弓弩,展现了秦朝军事技术的先进。这种强弩射程可达800米,远超同时代的其他武器,显示了秦军的强大火力。七、阿房宫——未完成的宫殿奇迹 虽然阿房宫未能完工,但其宏大的规模和精美的设计,使其成为了“天下第一宫”。阿房宫的建造,体现了秦朝...

...难怪一统六国,秦始皇陵究竟发现了怎样强大的武器?
耕战策略最终使秦国有了一统六国的资本,但是还不够,秦军需要强大的武器装备来装备军队。于是考古专家也在一直寻找所谓强大的武器。庆幸的是这几年考古人员在发掘秦始皇陵兵马俑时,就发现了这个逆天武器,或许就是这件先进武器的存在,让秦军在面对东方六国的军队时,有了很大的优势。那这个语气究竟是什么...

秦皇兵器工艺的失传
兵马俑发掘出来的秦箭头,是一种三棱箭头,三棱比两棱和四棱都威力大,出土的弩箭箭镞约有4万件,除了少数几个歪瓜劣枣外, 居然都是三棱形。三棱的制作难度极高,箭头最小误差仅为0.02mm,这是极致的精确,强大到逆天,在当时是难以想象的。三棱箭头应该是由铸模后流水化所造,是制式标准化,生产...

盘点秦朝的那些十大逆天黑科技,前5个都是什么?
2、灵渠 在进攻岭南时,为了方便军粮辎重运输而开凿的运河。3、阿房宫 虽然历史上的阿房宫没有修建完工,但是并不妨碍它成为“天下第一宫”。“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杜牧的寥寥几...

在兵马俑坑发现了秦朝两件逆天武器,是什么武器?
正常来说,多一个盟友多一份力量,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是制胜的重要法宝,从这个角度来说,刘备虽然人马不多,却是坚定的抗曹势力,这是毋庸置疑的。在是否结盟的问题上,主动权肯定是在孙权一方,如果孙权不想跟曹操打,那么就不用理会刘备,如果孙权想跟曹操打,那肯定是要和刘备联盟的。面对曹操大军...

出土的哪几件秦国高科技武器,是秦统一六国的诀窍?
现在的科学家想要复制出秦朝的青铜剑,还要经过多次的实验,在当时的条件下,秦朝的工匠是怎么做到的。第二件:秦弩 弩和箭不一样,弩比箭射的更远,杀伤力更强,如果当时谁用弩谁的胜率就会高一些,专家按照秦兵马俑中的弩,复制出来射程应该可以达到300米。19世纪末欧洲人才设计出相似的武器,可是...

相似回答